1966年前的高中生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为什么?

用户7953621603067


这个没有相当,高中学历就是高中学历,不会因为你是六十年代的高中生,到了二十一世纪就认定你是大学学历。只是说,由于受那个时候的教育水平限制,能够就读高中的学生较为稀缺,在更多的岗位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已。

如果可以相当,小学毕业的某某人开办了一个较为有名的企业,手头有不少的博士硕士为其打工,就可以认定其小学文凭相当于研究生学历吗?

文凭只是一种资质,不能与实力和能力划等号,高学历低能力,低学历高实力都是正常的现象,所以没有可比性。


高考志愿自由谈


我可以比较客观地回答你的问题。因为我是一九六五年的高中毕业生,并且参加了文化革命前的最后一届高考,而且恰是落弟了,没有考上大学,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髙中生。应该说,当年考上高中并不容易的,因为初中毕业的时候,经过了进技校、中专的蒒选,又有一部分成了社会青年,进了工厂,能够考入高中的学生巳经很少的了。这一届学生,比较实在的讲,是接受了完整的中学教育,基础知识扎实,与现在的学生相比,也是个高中生,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上是略差一筹的。或许社会阅历上是胜于现在的学生。应该说当年社会上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员占的比例很低的,我们所在的5⃣️千人左右的工厂,一下子进入了近3⃣️佰名的高中毕业生,对于一个企业的内部人员结构的变化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若干年后他们都成了企业的骨干力量。





刘声90883005


很凑巧,我初中二年级时的数学老师就是上世纪1964年高中毕业的,现在他已经退休有些年头了。因为我自己曾经做了他两年的学生,所以对他们这些1966年这个特殊年份前毕业的老高中生,了解还是相对比较多的。


1966年前的高中毕业生,准确地说,其学历是不会改变的,仍然是高中学历。

只是,当时由于整个社会还相对比较封闭,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因此,当时的高级中学数量虽然也不少,但总体招生人数真心不多。

由于当时新中国建国历史还不到20年,整体上,当时的国民经济还比较落后,很多农村的孩子其实是无法去高中学习的。当然,原因不外乎几个:①高级中学的招生数量少、录取比例低;②农村学生家庭经济普遍不好,很难支撑两年高中的各种费用;③就算读了高中,也几乎没有多大可能考上当时的大学。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毕业生在整个村里就已经是“秀才”、“文化人”了!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水平本身不低,所以改革开放前夕,这些老高中生就成为了当时我们村小学的主要骨干代课老师。我就是在这种氛围下,在村小学的附属初中读的书。直到中考,才以优异的成绩考到我们省属的重点高中就读。

据了解,我这名1964年高中毕业的数学老师,后来由代课老师转成了民办教师,再到后来又通过考试,转成了公办老师;几乎是一路畅通无阻地成为了正式的人民教师。

直到现在,几十年都过去了,但这名数学老师讲课的样子我还历历在目!逢年过节我回到老家,都一定抽空去看望他一下。虽然现在他已经70多岁了,但仍然耳聪目明,记忆力不错。

根据我的判断,这些1966年以前高中毕业的学生,虽然文凭自然就是高中;但他们的基础知识真的比较过硬,起码和现在的许多“二本”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得一拼啊!


感动时代


我感觉呀!66年以前的☞完小生☜(正定口音)就高于现在的高中生;过去的高中生胜过现在的大学生🎓;以前的工农兵大学生远远超过现在的研究生!

怎么说呢?是的,课程不一样,深度不相同,教学不一样,感受不想当。

我记得我母亲是完小生,只感觉到她的记忆力非常不错,所学的知识好像我都不会;当然,我父亲那时更是不同了!总觉得昔日的学业水平很是扎实牢靠,而且那时候的学生的分析能力超过现在的同等水平还要高!相比之下,前面的要比后面的过硬!


992舒畅


我觉得,以前的学生是真的学进知识了,上一个冬学就能荡村里的会计,我们老师的丈夫66年以前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教学都说讲得深,没见过现在的孩子已经是大学毕业了,写得狗爬字,玩电脑手机玩的溜,有一次我买对联,大学生创业卖对联,想买一副隶体的,竟然说不懂,还有几个高中生在我前面走,互相之间谈话,我在后面笑,不知道建军节和国庆节谁在前面,,还有一次在公交车上,遇一伙市卫校的,夸夸其谈说老师管不了他,作业本还没写一个字,交什么交,我已经逛街了。悲哀!当然我可不是一概而论,我是说那些考不上正经学院的不知怎混进去的所谓专科生。加入不看文凭看水平的话,以前的完小生比现在的高中生也厉害


liulin铁素123


学历其实是不好用什么相当的,高中生就是高中生。不过我可以聊聊当时的情况。

我父亲就是当年的高中生,因为家庭成分问题,没有机会上大学。但是,七十年代末问题得到解决,他被安排了工作。那时候国家急需要人才,很快得到重用。后来凭着他自己的能力,成了某事业单位的一把手,并且获得了高级工程师职称。虽然只是乡镇单位,却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据说当时我们镇上也只有两位高中生,按人口比例来说,当时的高中生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应该远低于现在的硕士生的比例。新中国成立之初,能上初中就被称作为知识分子,实在是因为当时能够读书的人太少了。

如今高等教育普及,大学生到处都是,不过当初的高中生学历依旧是高中生。


苏小妮


我爸就是那个年代的高中生,那个年代的高中生很少,因为当时家里都非常贫穷,吃大锅饭,靠挣工分养家糊口,许多孩子上不起学,家里让早点去地干活。


六十年代,人们的思想比较封建,重男轻女,让儿子上几年学,女儿的话就在家里干家务活。

我爸爸深受父母疼爱,也非常懂事,爷爷再苦再累也坚持让爸爸上学,爸爸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班里的班长,学习特别优秀,是爷爷奶奶的骄傲。在村里,能坚持上到高中的寥寥无几。

那个时候,家离学校有五十多里,没有交通工具,爸爸每周走路上下学,从家里带些咸菜,窝窝头,那个年代很少见到白面,在学校啃着冷窝窝头。我真佩服那个年代的人们,吃的苦受的罪,想就不敢想。



现在有几个年轻人能忍受这样的条件,我也很佩服爷爷当初的开明,能坚持供养爸爸上完高中。那可是当时稀缺的人才。

我爸爸高中毕业之后,在村里任代课教师,在八十年代初,通过考试转成正式教师。当时村里人都非常羡慕,吃上了“皇粮”,国家工作人员,市民户口。不过,像我爸爸那个年代的高中生,许多都是行政大领导,副县长、局长级别,我爸爸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教师,工作稳定,现在也桃李满天下,非常知足。

六十年代的高中生比较少,相当于现在的普通一本大学生,素质比较好,吃苦耐劳,学习踏实,能够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为国家做贡献。


教育采撷


老穆认为,1966年前的高中生,相当于现在的大专生,甚至于三本!

老穆小学时的语文老师,他就是高中学历,刚开始时,她是一名代课老师,经过几十年的历练,她终于转正了。

目前,她一个月的退休金都三千多了……

老穆上学时,家里有位同学,他爸爸是做生意的,但由于没上过学,因而总是在帐目上出现问题……

那个时候,老师就告诉我的同学,好好学习,将来小学毕业了,就可以帮助家人做生意了……

在那个物质和知识都匮乏的年代,小学毕业生尚且如此有能耐,更何况高中毕业生呢?


1964年,高中毕业生人数:36.7万人,高校招生数14.7万人,录取比例 40.1 (%)。报考人数:44.9万人,录取比例 34 (%)……

2016年:报考人数940万,录取772万人,录取率为82.15%。

2018年参加高考的总人数为975万人,普通本科录取422.16万,全国本科录取率为43.3%。

2019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是1031万,如果按照去年的录取率,今年本科录取人数是433.33万人……

老穆认为,1966年之前的高中生好比现在的大专生,甚至于三本!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老穆说语文


1966年前的高中毕业生与现在相比充其量是初中一、二年级的水平!那时候上初、高中根本就不算考的,只是摸底而已。只要能交得起每学期两元的学费就可以了。那时候到高中都没有试卷的,高中毕业考试老师在黑板上写五道题,学生一答就毕业了。把那是的高考题拿来现在的初中生绝对满分。那是能支付费用都可以上大学的。


老老老头一个


1966年前高中毕业生,相当现在什么水平,说实话,那时学的书本知识比现在少很多,但毕业生很吃香。我就是66届高中毕业生,是60年进的初中。我县现有人口80多万,当年不知具体数字。现在高中每届约70个班3000多人。我66年毕业时,全县共170人左右,县一中、二中各两个班,64届、65届人还少,共3个班。60年招初中时,也有“大跃进”因素,县办了9所中学,61年就撤了3所,师生并到他校。我先在县试点中学(集中全县尖子学生),6I年撤了,并入一中,我回到了离家近的六中。我刚进入初9班一个星期,因大批学生辍学,三个班合作一个班50多人,到63年毕业时还有44人。63年下半年考上高中的20人左右,其他同学,有的进了中师或其它技校或当兵,一部分回乡当了农民或小学代课(民办)教师。那时大学很少,国家大学招生数也很少,考大学当然难。但是我觉得比现在容易(那时的大学基本都是现在的双一流),我知道就读学校64届升学率近50% ,65届达到近70%(教学效果是县最好的,书记校长受到县委书记当面奖励)。我们66届因文革原因各奔东西了,有的从军,有的离校后从教,71年前后招工招干,极少数同学当了农民(或出生不好,或与当地领导关系处理不好)。说实话,当时能坚持读到高中毕业的,并不容易,除了智力外,还要毅力,我是本村(当时的生产大队),是笫一个高中生,当时一个公社,没有高中生的,占多数。我们的高中老师,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的,77年后他们陆续进了高校,评上了教授,我的同学,在军队、在党政机关都风声水起,混得不错,只有我这个教书匠,平庸无作为。我感到,现在的应试教育,教师累,学生更累,但又无可奈何。可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是严重的,我们那时没有主科副科之分,各科是齐头并进的,只到高考时,根据自己的志向和填报学校的专业要求,去考相应科目(也分文理,学生的能力方面比现在的高中生要强些。此一时,彼一时吧,时间跨度4一50年,时代变化了,教育、学生肯定也变化很大,所以,比较一下是可以的,但互相否定也是不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