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仲景《伤寒论》,经方治病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癌症及疼痛研究


某病有特效药,某某方主之就是特效药。学校却弃之去,来所谓的辩证。结果越学越糊涂,《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之源泉


一叶知秋68077


中国历朝历代的医学名家都是对《伤寒论》推崇备至,这些医学名家无一不是精研伤寒的,此书中的药方属于经方的范畴。什么是经方?经方是指汉代以前的各类经典中医学方剂,张仲景是汉代以前的经方的总结者和发扬者。

<strong>

<strong>

所谓经方,大抵已经沿用了几千年,理论上可以上溯到传说中的神农时代。现在一提到经方,就会和元明清时代的医学相背驰,一背驰就会有人出来说,经方否定了我们这几百年的医学成果。几百年,相对于漫长的中医历史太短暂了。


对于经方,自古就有这样的说法,只要使用得当,就能有“覆杯而愈”的效果。所谓“覆杯而愈”,就是说病人喝完药,把杯子洗了扣在桌上,病就好了。这个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从临证经验来看,此言不虚。只要辩证准确,外感病只需半剂药,上午吃下午好,晚上吃早上好,该退烧的会退烧,该止泻的会止泻。慢性病也是几剂药就会有明显效果,甚至是一剂药治愈的也很多。绝对不是现在所说的中药疗效慢。


<strong>

经方的特色是什么?

经方的特色是----方证对应 ,即在临床上力图寻求特定的脉证组合并与特定的方药相对,强调方与证的严格对应,这是经方有别于其他流派的最特殊本质。


传统的中医有着众多的流派,而经方只是其中拥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的一个法门。就现行的《伤寒论》来看,全书是以六病为纲以方证为目,是一个纲目完备的体系。


《伤寒论》不是普通的方书,方药之中蕴含独特的理法。如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脉浮紧等症常用麻黄汤;而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脉浮缓则常用桂枝汤。


张仲景所传承的经方医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是如何思考人体的?组方用药的原理是什么?这些药物在人群体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了?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真正的学到“仲景之法”,而不是停留在“仲景之方”上,我们才能像张仲景一样用简单的几十味药辩证组方,以一驱万。

不同的医学流派对疾病的认识及对症状的观察取舍不尽相同,仲景对疾病的认识层面观察角度及侧重点与《黄帝内经》明显不同。


在《伤寒论》中不难看出仲景的着眼点在于方证的组合与对应,而不在于具体的病名。经方的症状组合非常严密,脉症变化与方药之间有着很强的对应关系,且达到了很高的量化水准。其脉之浮沉,或强弱,口渴与否,汗之有无,往往一症稍变,则治法迥异。


经方强调的是方证对应,以证定方,强调特定的脉证组合,对应性很强。经方中极少有病机术语,很少有气虚、脾虚等说辞。


经方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科学价值 、临床价值、示范价值。


经方的科学价值已于前述,其临床价值毋庸置疑,古今经方家的临床实践早已证明了经方的非凡功效,常常用效如桴鼓来形容。经方的疗效不因时代的变迁,地域的差异,肤色的不同而有差别。所有这一切足以批驳古方不能治今病之说。


《伤寒论》的立场:

<strong>

1:万法归一,只为证道,循道而行才不会偏离大道;

<strong>

2:用张仲景的语境和思维逻辑来解读,绝不引入其不涉及的理论,这样才能确保其理论体系的纯正和解读接近原意;

3:所解读的理法必须放在《伤寒论》的原文里做对比,在组方用药的规律里去印证,做到有理必有据,解读无矛盾无死角,方可不自欺欺人;

<strong>

4:回溯至《伤寒论》,所有心得皆在临证上运用过,疗效显著,方才确信。

合此四条,方敢言去伪存真,以期破解《伤寒论》的心法和古经方的组方规律,让更多的中医爱好者学会并掌握传统古中医的精髓,造福一方。

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吾爱分享资源


这个问题我想回答一下。经方治病本来就是思路。你如果研究某个方子治疗某病,那就完了。

为什么好多人学《伤寒论》,到老也学不了大成?因为《伤寒论》是讲层次的。打他的层次也是理法方药。执药不如执方,,执方不如执法,执法不如明理。如果学习《伤寒论》而不明理,,那么没有方证的那些条文不成的没用的废话了吧?!

对于《伤寒论》,我只是一个未入门的初学者。但我也知道明理的重要性。恐怕没有师傅带这一关,我是过不去的。我目前的水平也就是执方吧!


五更鸡鸣起床来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确立了“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治疗的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

第一篇平脉法

第二篇辨脉法

第三篇六气主客

第四篇伤寒例

第五篇杂病例

第六篇温病脉证并治

第七篇伤暑脉证并治

第八篇热病脉证并治

第九篇湿病脉证并治

第十篇 伤燥病脉证并治

第十一篇 伤风病脉证并治

第十二篇 寒病脉证并治

第十三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十四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十五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十六篇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十七篇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十八篇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十九篇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篇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一篇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二篇 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三篇 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四篇 辨疟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五篇 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六篇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七篇 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八篇 辨胸痹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九篇 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该书编成后不久亡失,后晋王叔和轶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刊,历代刻印数十次而流传至今,对中医学治疗急慢性传染病、流行病以及内科杂病等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曾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历代医学家围绕着张仲景于该书内所阐发的理论问题和医疗技术问题展开热烈的争论,特别是围绕着防治急性温热病的病因、辨症和治疗思想、选方用药等,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例如:经方派与时方派之争,伤寒派与温病学派之争,促成了时方与温病学说得到独立与发展壮大。随着时间流逝,经方派之继承发扬虽然有些衰退,但直至现代却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在近些年来随着中成药生产的扩大,在国内外大有复苏和再发展的明显趋势。

回到题目《伤寒杂病论》指导临床更加详细准确辨证论治,拓展辨证的方法。此书的精华就在于“六经辨证”和“理、法、方、药”的创立。为后世医家规范行医奠定了基础。


尚善良人铭道


张仲景的《伤寒论》主要的治病主导思想:

一、确立中医“三因”致病论

三因是:一、内伤七情,又称内因,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西方心理学还没有之前,张仲景就已经提出了“七情”可以致病的学说,七情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理活动,这比西方心理学领先了一千年。

二、外感六淫:六淫又称外因,即风寒暑湿燥火。

三、不外不内因,独立于内因与外因的第三种致病因素,相当于现代的“其他类”,如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水烫火伤、刀伤出血、各种寄生虫等等不属于内外因的致病因素。

《伤寒杂病论》中“伤”是内因内伤七情;“寒”是外因即用六淫之一的“寒”作代表;“杂病”就是不内不外因。很多人不明白“伤寒论”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中医致病论中的“三因”。

二、确立了中医治病的理论系统

张仲景的伟大贡献是确立了中医一阴一阳的两大治病理论框架,这就是辨证施治与辨症施治。辨证施治又称辨证论治,辨症施治又称辨症论治。“辨证施治”大家都非常熟悉,懂中医的人都清楚,但“辨症施治”有的人可能会陌生点。辨证施治出自《伤寒论》中的“六经辨治”,即太阳经证、阳明经证、太阴经证、少阴经证、厥阴经证、少阳经证。辨证施治是从动态变化的认识去治病的一种思维,动为阳,阳主变化。辨证施治是因人因地因时的变化而给出治疗方案,中医人常说的一人一方就是基于此得出来的。辨症施治与辨证施治刚好相反,是从静态不变的认识去治病,根据中医致病的三因、阴阳寒热虚实表里,总结某些有规律的证状群,归纳为一种“症”。辨症施治与西医确诊为某某病的思维是类似的,用现代语言描述,辨症就是确诊患者患的是什么病,然后用相同的药方治疗。很多人只强调中医“一人一方”,而忽略了“千人一方”,只强调其中一点,都不是完整的中医。例如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疟病、中风历节病、血痹虚劳病等等。再如中医著名的骨科,治疗骨折患者,都用统一的治疗方案,不用“一人一方”,而是用“千人一方”。


行善积德179534222


冬病根在秋,春病根于冬。寒极必热,热极必寒。百病生于风邪,风善行多变;心为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主昏则下必乱。人体各类疾病均是由外邪侵入,若主昏下乱则病必甚。主明下安各司其职则百病不生。故防病重于治病。主明下安则人体各免疫系统及防御系统牢不可破,外邪便无法入侵。


奉新农资


我对原始点医学很了解,他亦属中医,我个人认为如这次疫情用原始点医学结合伤寒论会帮到很多人,会好得又快又好,原始点点穴可以以最快速度改善经络,让人立马有轻松的感觉,配上温性的中药,药性会很快到达病灶,再用电热毯温敷只要睡觉就温敷,一般人一星期就得好!


18707187955


都是当时大夫看到的表面现象,后人加以总结写在书上,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这些东西都已经落后了。你再按这些东西治病,就不是治病是要命。


红红的烦恼


河南省南阳醫圣祠一副对联写得很好。六经辨……。读伤寒,金匮要略,要背熟。灵活运用,辨证寒热暑湿。死板书呆。目前本硕老中医好书。无事用犀利毛笔写写。共分享。


汤汤171012563


最难是八纲辨证,治疗都要区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采用验方加减对症施治。所谓千人千方是绝对正确的,因每一人五脏六腑寒热不一虚实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