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期间,为何都用木头箱子装子弹?

军武视界


在一些战争题材的影视剧,特别是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装子弹的木头箱子。有人就比较好奇,为什么在战争期间,要用木头箱子装子弹呢?


需要注意的是,子弹的包装有好几层,而木头箱子只是最外面一层,即便是在一战或者二战时期也同样如此。子弹的第一层包装是一层纸,之所以要用一层纸包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纸不导电,能防止静电的产生,从而消除某些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子弹的第二层包装是一层铁皮,这层铁皮的作用在于防止子弹被雨水打湿。还有,当子弹存放在阴暗处时,这层铁皮也能防止子弹因受潮而失效,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而最后一层包装才是木头箱子。至于为什么子弹的最后一层包装要用木头箱子,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这里金兔简单聊聊吧。

第一,木头箱子的重量较轻。

战争中,子弹的消耗量是一个天文数字。一场战争可能需要消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发子弹,而一个箱子大概只能装几百发或者上千发子弹,这时候,木头箱子就比一些金属箱子更有优势。例如,如果用金属箱子,太厚的话重量太大,不便于运输;而如果金属箱子太薄,其保护效果还不如木头箱子。


第二,木头箱子的保护效果较好。

子弹在运输过程中,不可能一直走在平坦的大路上,有时候还可能遇到崎岖的山路,再加上又是处于战争期间,这时候不仅存在挤压碰撞的可能,还存在打翻的风险,所以就需要一个坚固的外壳保护子弹。

第三,木头箱子的造价比较便宜。

在过去,木头的价格是比较便宜的,所以木头箱子的造价自然比金属箱子便宜。


因此,考虑到箱子的重量、子弹的保护和造价等问题,在塑料弹药箱还没有出现时,木头箱子就成了装子弹的最佳选择。

但现在不一样,随着环保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有了保护森林的意识,加上木头的耐腐蚀性和阻燃性太差,而且还容易被虫蛀,所以现在世界各国都开始采用塑料弹药箱。


金兔历史


首先要澄清一个流言,子弹包装其实只是外层使用木箱,内层还是用铁盒的,而外层不用铁盒也不是怕什么静电火花!以我国的56式7.62毫米步枪弹为例,它一般采用的就是木箱内置两个铁盒的装运方式,在不使用桥夹的情况下,56式步枪弹通常每20发分装一个纸包,每个铁盒36个纸包,720发子弹,每个木弹药箱就是1440发的装弹量。那么子弹为什么要使用如此复杂的三层包装呢?其实每一层都有其必然性!
(56式7.62毫米子弹弹药箱)

最里层的十几发或者几十发为一组的子弹纸盒,这样做的好处是战时便于计算每个人的携弹量,另外纸盒不导电,能够隔绝外界金属摩擦产生的静电对发射药造成安全隐患。纸盒一般采用的是柔韧结实、抗拉强度大、不易破裂的牛皮纸制成,牛皮纸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含水量小,比较干燥,因此不容易对子弹造成腐蚀。

在纸盒外面则是一个铁盒,铁盒一般采用的是0.5毫米左右的冷轧低碳钢板,为了防锈,上面还镀了一层锌,表面呈现出银白色,其实就是俗称的“白铁皮”。



之所以不直接使用木盒,是因为木盒不能够完全隔绝外界空气和水分,而铁盒不仅密封性更好,在包装完毕后通常还能进行封铅处理,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大号罐头盒,这玩意儿打开时甚至还要使用专门的钥匙,类似于易拉罐的拉环,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子弹被雨水打湿,在阴暗处存放时子弹内部发射药也不至于回潮失效。

铁盒固然能够防潮,但是薄薄的铁盒在运输搬运过程中容易磕碰变形,而且铁盒表面太过于光滑,在堆放运输时还容易打滑,不方便固定,所以必须给铁盒加个套子,而木头这玩意儿便宜,取材又方便,还便于加工,集各种优点于一身,所以就成了弹药箱的首选了。

而且木头属于软质材料,磕磕碰碰的可以起缓冲作用,并且表面粗糙,不易打滑,在木箱上下两侧还经常会钉上横着的两根防滑木条,堆放时互相卡位,更加牢靠。(防滑条卡住叠放)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木材也已然成为了稀缺品,而且木材这种材料耐腐蚀性和阻燃性太差,还容易被虫蛀,损耗太大,也不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因此也就催生了新式的工程塑料材质弹药箱。(5.8毫米小口径子弹外箱)

我国新式的5.8毫米小口径子弹很多已经开始使用1500发塑料弹药箱,这种弹药箱外层使用工程塑料加钢板内衬提高强度,内部子弹除了纸盒外,还在外面套上了一层类似于纺布之类的防潮包装袋。从整个世界来看,塑料弹药箱逐渐成为主流,木质材料将逐步被淘汰。

(5.8毫米子弹内包装)


军武吐槽君


好多电视剧里,要开战前,士兵们在战壕愣位上摆好装子弹的木箱和手榴弹。这基本上没啥问题。但是一打开那木箱,问题来了,里面全是散装的子弹,然后抓一把就这么用。


其实这里面少了一个程序,那就是开战前,要把子弹拆散。因为子弹原本并不是直接散装在木头箱子里。

包裹子弹的是一层油纸;再外面一层是铁皮盒子;最外层摆是木头箱子。


油纸一般都比较坚韧,需要割开或者咬开。曾经英国人为了防止子弹生锈,还用牛油和猪油密封。结果包子弹的油纸袋,而士兵们习惯用牙咬开纸袋。当英国人把这些涂有牛油和猪油的子弹发给印度的印度教徒、穆斯林士兵后,最终引发了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因为牛油、猪油触犯了印度教和穆斯林的忌讳。

所以很显然,用木头箱子做子弹的外层盒子,里面其实用到铁盒子,甚至油纸,这就不是因为木头最经济的原因了。


其实做物流包装行业的最能理解为什么用木头做最外层箱子了。以前很多比较重的货物,比较易碎怕颠簸的货物,通常也会在货物已有包装外,打个木头框子。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这个木头框子并不能起加固作用。

但是他可以保证这个货物在发生磕碰或被抛扔的情况下,保持整体不变形。这对于子弹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安全才是首选。

因为铁盒子再坚硬,遇到磕碰或者被抛扔的情况下,必然会变形。铁盒变形,就意味着队里面所装的子弹有所挤压。子弹受到挤压,就必然会触发底火,引起爆炸。


但是木盒子不破是不会使得内部受到挤压的,所以我们也会发现用的基本上都是栎树、杉木、橡木、樟木这类硬质木柴,而非桐木这类软木。

木头箱子装子弹,也因此更方便运输,成本更低。据说在战场上木头箱子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用途,那就是必要时可以当劈柴用。



炒米视角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有此一问的,这全是被电视里边的桥段给误导了。一听说要开打了,士兵扛着木条箱子,搁战壕里边垒,撬开箱子一水的黄澄澄的子弹?

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您以为子弹是咱家山药蛋?随便整个长木条箱子整进去就完事了,压根就不是那么回事。

就这里边跟那俄罗斯套娃差不离,一层套一层,每一层都有他自己的作用。

毕竟子弹虽然是消耗品,但这东西如果使用不当的话还能殉爆,谁负责咱就不说了,这后果可没人担当的起,吃枪子都来不及。

所以咱先得了解一下,这子弹是如何包装的。

第一层

他这包装分三层,这最里边紧贴着子弹的这一层一般是是纸壳子的。就这一层到现在都是这样。当然要是愣抬杠的话,啥黄金子弹,这种百无一用,光看不中用的除外。

所以您别管是啥大厂子还是小厂子,都这么干,给子弹套这么一层内衬。他的一个作用就是把子弹按照一定数量进行切割摆放,所以粗糙一点,没人说你啥。

咱就用二战时期日军那子弹包装来简要的说明一下。

日军这纸壳子是用胶水粘起来的硬纸板,他也讲究,在上面还粘了俩布条条,毕竟他那帽子还装俩屁帘不是。

当然他这打到后期的时候,就他搁太平洋那破岛上,资源短缺了,炸弹都是用陶瓷做的,所以这俩布条就换成了纸条,功能没有变,就是为了方便打开着纸壳子。

咱就说了日军脑子也轴,你弄一卷纸片子装上不就完了吗?废这劲?

他这里边装着三个五发弹夹,这一点和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包括咱大华夏这纸包里的子弹这都是散装的,目的就是为了多装点子弹,咱一包就能装三十发,日军这才抵得上一半的量。

日军的目的其实也简单,就是为了方便作战,因为大家伙都知道,这日军为了追求弹药通用,他那一成不变的三八大盖和他那著名的作死系列歪把子,都是按照五发一个弹夹设计的,当然他那歪把子一口气能装六个弹夹,要命的是这东西容易卡壳。

当年咱缴获这歪把子,都嫌弃的不要不要的,整个就是一坑,丢了吧,这好歹是一挺机枪,不丢哇,关键时候总是和你扯犊子。

又说远了,咱接着聊。

一般的国家这一层用牛皮纸装,这其中另一个作用是防止产生静电,这东西对弹药的危险有多大,不用俺说,大家伙也明白。

在有一个,这牛皮纸含水量小,比较干燥,毕竟您弄人容易吸水的,好端端的子弹生锈了,这就不好了。其实在很多军用领域当中,咱都能瞅见牛皮纸的身影,利用的就是他本身的干燥不吸水的特点。

现在这重机枪为了装弹方便,这一层使用的是挂包,将这一层的子弹直接套到机枪上边使用,当然这包就不能是纸的了。

这是第一层。

第二层

那么第二层,大家伙绝对想不到,这是一层铁壳子。这层铁壳子是密封的,就和咱吃的午餐肉罐头差不多。

要想使用,您就得拿开午餐肉罐头那样的钥匙去打开,这绝对费劲。

咱都知道,这玩意要命的很,钥匙卷半天,一不小心就断了,铁皮盒子可就撬不开了,这就得上暴力手段才成。

后来就又改进了,当然罐头的性质没有变,变成了像开灌装啤酒那拉环方式,一拉就开。

当年意大利军队因为撬不开他们的弹药箱,没办法向英国人投降了,可爱的意大利人估计就是难到这一环节上了。哈哈!

(其实意大利人是不愿意打战,当年意大利向一支英国装甲部队投降,结果英国人拒绝了,是的你没有看错,拒绝了。因为英国不想要俘虏,想要一个极为漂亮的可以挂到胸口上的歼灭战。愤怒的意大利人开始进攻,将英国人打了稀里哗啦,溃不成军!所以说道根子上他们是不想打战!)

好吧又跑题了,咱接着聊。

这一层为嘛是铁皮罐头呢?他作用是保持子弹的温度和湿度。大家伙知道子弹里边装的毕竟是火药,这东西达到了一定的温度,殉爆都有可能。

据可靠的资料显示,您这温度达到了五十一度的时候,这火药可就开始吱吱吱的泄露气体,这比过期了都可怕。

这是一点,还有一点,这子弹在运输过程中,根本不可能走在平坦的马路上,崎岖的山路,蜿蜒的小路,这常有的事。所以在运输过程中,这子弹就不可避免的要发生碰撞,这弹头容易遭到意外的损伤,您这应该打胸口的子弹结果打脚面子上了,这就造成了精度的损失。

所以这一层就用铁皮罐头来装用。

当然这一层如果用铁皮罐头来装,这到了战场上,士兵哪有时间开这罐头,所以在上去的时候,一般都是由辎重兵把这层开了,将子弹运到战场上去的。

第三层

那么最后一层,这就是搁最外边的包装,这就是咱最为常见的木条箱子。

咱就说了,您要是直接使用中间那成的铁皮罐头运输,也凑活。但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铁皮罐头他不防撞,军队里边的东西那个物件不是重量级别的大家伙,这要是发生碰撞,这铁皮罐头就容易发生变形。

而且这铁皮罐头表面也光滑,指不定这东西往那一搁。你这打着打着没子弹了,这么一摸,子弹盒子早划出去百八十米远的距离,这可不成。

而他这特点在运输过程中你也不好固定,毕竟容易打滑不是,所以这就得需要在这铁皮罐头外边,再套一层。

哎!木头就是一种很友好的材料。首先这玩意表面足够的粗糙,摩擦力够了,而且相对于金属,他还轻便。

最重要的是价格还便宜,只要有伐木场,加上几枚铁钉,弄俩木匠,这活就能干。当然现在也有用工程塑料来制作这最外一层的,但您也得点开这科技树进行解锁,有了啥炼油厂,塑料厂之类的东东才能干。

而且要命的是,塑料这东西,这时间一长,他容易发脆。这子弹要是压底下时间一长,你就不能抬,一抬全散了。

而木头压根就不需要这么费事不是,您就算搁仓库里边放上半个世纪,他也不会出现上面那毛病,所以木条箱子这就成为了子弹包装的首选材料。

而且木头质地软,您磕一磕木头是一坑,不影响里边的形状。

咋说呢?战场一切以实用为准绳。日军到了二战后期,他是直接将这第二层去掉了。

要俺说,这第一是为了实用,这第二主要还是因为他打光打穷了,这第二层多少他也是铁不是。

那么再往后,日军干脆这木头盒子里边直接装那五发弹夹了,连硬纸板都不愿意放了。

所以日军的失败是必然的,他撑不起那么大的场面。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我国56式自动步枪弹,也不是单纯用木箱包装。

大家看过电影《军火贩》就知道,外面是个木箱子,里面则是薄铁盒,薄铁盒内装着子弹。

而AK自动步枪子弹就有所不同。

有的子弹,则是直接采用木箱子的散装。

大家看过《战争之王》就知道,苏联子弹生产完全流水化,只是最后装入木箱需要工人钉钉子而已。

为什么采用木箱装子弹,原因大体这几个:

第一,重量相对比较轻。

木头的质量当然比金属要轻得多。

战争中,子弹消耗量巨大,前线哪怕是火线补充,都是以十万甚至百万为单位进行补充。

一个箱子大约装几百到1000多发子弹,大家算算这一次要多少箱子。

如果采用金属箱子,太薄会导致意外碰撞损坏子弹,太厚则造成重量太大。

所以,采用木质箱子是必然的,在塑料弹药箱出现之前木头就是最轻的。

第二,木质弹药箱比较结实。

上面也说了,薄铁皮箱子并不可靠,遇到积压或者碰撞,就很容易变形。

而既然是打仗,不要说积压碰撞,恐怕弹药运输车辆和军舰被打翻了都可能。

有些时候紧急空投子弹补充,子弹从高空坠落也非常容易变形。

如果想要解释,铁盒子就比如做的比较厚,但重量就太大。

所以看来看去,就是木头最合适。

木头厚一些可以有些避免这些问题,重量增加却比较小。

第三,价格便宜。

今天家具价格高昂,很多人认为木头很贵。

其实,木头在以前价格是很低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值钱。

以苏联为例,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森林,木头在森林里确实是一文不值。

开采木头唯一就是伐木工的工资以及运输木头的费用,但也不会很高。

一个伐木队一年的成果就非常惊人了,而伐木场一般都有小货车,运输成本也不高。

相反,铁盒造价就高的多了,毕竟需要采矿、冶炼、制造。

对于世界大战来说,弹药箱在当年采用木头几乎是必然。



其实,时至今日各国军队都开始采用塑料弹药箱,逐步会淘汰木头。现代工程塑料比木头要好得多,成本更低廉。


萨沙


其实这个木头箱子仅仅是弹药箱的一个外包装,内部还是有分装的子弹的。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弹药箱里面放着的都是散件的子弹,这个纯属臆想,或者是影视剧的误导,打开箱子里面全是散装子弹。实际上,弹药箱除了外包装,里面还有分装好了的一包一包的子弹,并不是打开就是散装的子弹。结构大概是,一个木箱,然后里面小的铁皮箱,里面分装一包一包的子弹,要么是一个大箱子里面,都是小包的子弹。这个,根据具体是什么子弹决定。



至于为什么使用木头箱,这个原因很简单,就是木材好弄,便于生产,而且还便宜。二战不比现在,现在弹药箱工程塑料居多,那会儿你生产个大铁箱子容易,还是直接拿木板钉几个箱子容易?而这个木箱里面还有一层镀锌板,防潮的。
至于一些答主说的,使用铁皮箱会因为发生碰撞会产生火花,这点纯属扯淡了,里面几乎不会产生什么较大的碰撞,箱子大小都是正好的,里面的子弹整整齐齐摆放的,怎么碰撞,拆了的弹药箱,拆开之后,仗打完基本就用光了


▲要是会因为碰撞产生火花,估计跑几步子弹就自己打光了

德军的MG42弹链都是放在铁皮弹药箱里的,如果会因为碰撞产生火花,估计几百万德军还没开到前线,就有一半死在火车上了,而且机枪手和副射手居多。


军武文斋


子弹使用的包装不是只有一层木箱子,它也是一层层的“精包装”,每一层都有每一层的作用,因为木箱的密封性不是很好,在战争中不能确保可以给子弹一个适合存储的条件,如果只用木箱的话,不及时使用,子弹很容易生锈,这样的话就报废了,所以它最外层是木箱,里头其实是用铁盒装的一包一包的子弹。



而每小一包子弹都是用牛皮纸包的,因为这种纸质量好,比较结实,不容易产生静电,避免发生意外,隔水性好也不容易腐蚀子弹,当然,这么包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精确地计算子弹数量。



那么可不可以不用木箱,直接用铁盒装呢?如果直接用铁盒装的话,在运输过程中非常颠簸,那个时候可不像现在公路这么多,都是些凹凸不平的土路,如果是铁盒的话,很容易磕碰坏,而且不容易堆叠,但是如果加上一层木箱,就可以对铁盒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木箱外面还有两根木头是用来做防滑木条的,就是为了在堆砌时能够稳当,而且用木箱子比用铁盒在抗弹药的时候更容易。

▲美国工厂生产子弹

当然,在那个战争时代,铁的生产量有限,制造符合运输标准的铁箱子太浪费,为了避免锈蚀,还镀了一层锌,成本太高,而木箱显然要更容易获取,价格也比较低廉,不像现在树木这么珍贵,而且一个大木箱里头分盒包装,也有利于携带,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的子弹想将会被更加轻便结实的塑料箱所取代。




琅琊利剑


小雪历史微鉴:在影视剧中,常常有这样的桥段,就是在两军对垒的时候,都是用木质的盒子来装子弹,除了子弹以外,手榴弹、手雷、小型炮弹等等,都是用木质盒子装的。这样的情形是不是符合历史事实,小雪今天就带大家来聊一聊。

木质盒子的多种优势是铁质盒子所无法比拟的

综合来看,战争年代,都用木质盒子装子弹等军需品,是有一定道理的,下面列举三条原因:


首先,木质的盒子质地便宜,且方便实用。在抗战时期,军队最需要的其实是弹药,但并不是盒子,木质盒子价格非常便宜,且取材方便,易于加工,这种纯天然的优势是铁质盒子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取材上的适宜性是首先考虑的。

第二,从制作盒子的工艺来说,当时铁质塑形工艺并不完备,如果除了军需品,还要铁盒子,那么军队的成本无疑将翻一番,在那个时代,这种想法不符合客观实际,因此,铁制品的难塑性是导致人们更喜欢用木质盒子的原因。

最后,从实用性来说,木质盒子更加轻便,且不需要考虑成本,从方便实用的角度来说,冬天如果是铁盒子,一定非常冷,且重量大,非常不适合一线部队。

综上所述,木质盒子比起铁质盒子种种优势,让装盛子弹的容器只能选择木质的。

铁是稀有资源,因为铁资源是军队所严格控制的

众所周知,钢铁是直接和军队挂钩的,很简单,很多军需品都是需要钢铁的锻造的。


因此,在战争年代,铁是非常稀缺的,而且是明令禁止的,从这个道理上来说,铁制品的盒子不流通且其弊端,让人们只能选择木质盒子。

文/小雪历史微鉴,古事新说,快意江湖!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小雪历史微鉴


战争期间,普遍用木头箱子装子弹,其实里面包含的门道还是比较多的。说到底就是细节方面的处理,一切都是为战争服务的。

首先就是安全性

子弹这东西,属于高危的武器,跟烟花炮竹一样,必须要远离明火。

子弹在运输过程中,颠簸是在所难免的,相对于铁质的箱子,木质箱子在发生颠簸碰撞的过程中,不容易产生火化,这样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危险情况发生。

同时子弹在运输的过程中,如果是铁质的箱子,很容易产生挤压的状况,一旦铁皮都挤压变形,是没有办法做到自然恢复的,而里面的子弹也很有可能被外力发力挤压变形,子弹还好一点,如果是炮弹、手榴弹,随时会发生爆炸。而木质箱子就可以很好地避免了这种安全隐患。

其次是成本问题

木质箱子能够普遍使用,因为它的经费成本比铁质的要低得多,这是毋庸置疑的。

战争期间,钢铁之类的材料是刚需资源,用多少就少多少。

而且钢材都是拿去造枪、造船、造大炮等军工业产品,为了一个小小的箱子,纯属浪费。

光从这点考虑,用木质箱子装子弹,所消耗的成本完全可以忽略,没有哪个国家是傻子吧。

再次就是从士兵角度考虑

子弹的运输虽然都是机器运输,但总归而言也需要士兵的搬运。

战争本来就是很艰苦的事情,在士兵搬运子弹的过程中,如果是铁质箱子的话,务必会消耗大量的体力,这很不利于士兵的日常作战。

最后木质箱子还有隐形优点

第一,就是关键时候,木质箱子的材料还可以用来取火做饭。

第二,就是如果士兵受伤了,木板还可以用来给士兵固定骨折,甚至可以胜任做担架之类的细活。

要知道,战场形势十分恶劣,医疗兵也不可能什么装备材料都是齐全,所以木质箱子也可以有医疗方面的作用。

所以,无论是从安全性、成本问题以及士兵的日常作战方面看,用木质箱子来装子弹是“一本万利”的存在。


白衣青象


小时候在父亲的单位(武装部)所看见的子弹箱,印象中全部是长方形的铁皮盒子,密封也是一次性的,打开很要费些力气,这就跟个马口铁“大罐头”一样,肯定比木头箱子更利于子弹的长时间储存。所以子弹在出厂的时候,标准的程序一定是纸盒、铁盒和木箱的三层包装,分别起到方便定量、储存和运输的作用,但提问既然是战争期间,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沿用的日军纸制包装盒)

先说第一层,以小日本在二战时期最常用的有坂6.5毫米口径子弹为例,它的基本包装是用胶水粘接的厚纸板,并且在上面粘上两块布条或硬纸条,以便容易打开包装。每个纸盒里装三个五发弹夹(后期九九式步枪的7.7毫米子弹也是如此)。纸盒上面写着汉字“弹药包”,清晰的注明了子弹数量和出厂时间,而弹药型号用彩色编码来识别:粉红色为普通子弹,绿色为曳光弹,黑色为穿甲弹。

鬼子这么做是有自己道理的,因为战争初期他们追求三八式步枪和歪把子轻机枪的弹药通用,步枪每次压进一个五发弹夹,歪把子可以填充六个五发弹夹,都是以五发弹夹为基准量,所以干脆在纸制子弹盒里以弹夹为单位,拆开之后无论是步枪手还是机枪手拿来就用,确实比较方便。而像德军或者国军都是纸封的散装子弹,每包30发。

包装子弹的数量未必与弹药基数完全挂勾,但一定有所考量,同时也要照顾单兵携带时的重量。

(日军的小铳弹药铁盒)

第二层的作用是最大的,影响子弹储存最大的两个因素是温度和湿度,研究表明,超过华式126度(摄氏51度多点)时火药会有外泄气体的情况发生。同时,纸制的软包装在多次转运过程中,可能会对弹头造成损伤,哪怕是细微的磨损,也足以影响子弹发射时的精度,因此普遍采用金属大盒的第二层包装方式。

比如我军早期使用的“五四式”手枪弹,每个铁盒装有18个纸制小包装,每包70发子弹,整盒就是1260发,二战时期日军的“小铳弹药盒”也是混合铁皮制作,前几年经常有被挖出来的事发生。



(九二重机的弹板和纸盒)

铁盒的打开方式一般有两种,其一是在子弹盒上备有专门的钥匙,类似于我们今天食用的一些食品罐头,缠啊卷啊等等,其二是更简单的拉环方式,一拽即开。但是在二战期间工艺还比较落后,第一种方式较多,紧急情况下确实耽误时间,不是发生过意大利军队因为打不开子弹盒直接投降的战例吗?以意大利人的性格,我个人认为靠谱。

第三层木箱是我们最常见的,不仅是子弹,其他弹药比如炮弹、手榴弹也基本采用木制弹药箱包装,具有减震、易于搬扛、成本低廉、方便运输等优点,比如前述的“五四式”手枪弹就是每个木制弹药箱里两铁盒,计每箱子弹2520发。木箱外面用喷漆的方式,注明弹药类型、数量等等,一般为军绿色。

二战期间步兵子弹箱的盛装量一般在1500到2000发,总得考虑士兵和辎重兵负重能力,太多了搞不动。

(机枪子弹携行盒)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弹药“储存”方式,在战争期间尤其是在战场上,子弹还有一个“分装和携带”的使用方式,不拆封铁盒而直接送到前线或者战壕里是愚昧的,士兵在纷忙的战斗中还有时间去耗时耗力打开铁皮盒子?这么会敌人都冲到眼前了。所以战场上辎重单位和辎重兵必须事先拆封第二层铁皮包装,并且直接用木箱前送。

比如日军配备标准的步枪子弹木箱,规格是长50.5厘米,高21厘米,宽12.5厘米,同时日军还装备厚帆布的弹药袋,顶头装有携行绳,方便士兵在战场上尽量多的携带弹药。而九二式重机枪干脆是将30发的供弹板连同子弹一起用硬纸板包装分发。

(德军机枪子弹盒)

由此可见,二战日军在战场上除一些特定弹药(比如九七式反坦克枪弹)用铁盒包装携带之外,基本放弃了第二层的铁皮包装,直接用木制弹药箱放置纸板弹药盒,日军有时在战场上甚至直接将五发弹夹置于其中,战场上一切要讲究实用性,都准备使用了,还讲究储存个啥?从这一层说,本问题的描述是正确的。

对于耗弹量较大的机枪等速射武器,还有专门金属制造的子弹携行盒,但这不是一次性的。比如日军的歪把子就配有可以盛装24个弹夹120发子弹的弹药盒,弹药手拎着伴随机枪前进,德军的MG42机枪也有金属的子弹携行盒,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德军机枪小组有个弹药手拎着它,里面可以盛装250发的弹链。

而随着新型材料的研发,现在部队都使用合成的工程塑料来取代木制弹药箱,既轻便又降低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