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寧夏銀川出過什麼名人?

無筆


銀川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在銀川的歷史名人中,重點介紹3位名人。


楊桓(1927—2014),寧夏銀川賀蘭縣人。

曾就讀天津國立北洋大學、華北大學、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

1957年哈軍工畢業後留校任教,1962年,調入國防科工委20試驗訓練基地,曾任發射團副團長和基地副參謀長、副司令員等職,在錢學森領導下,全程參加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研製和試驗發射,擔任衛星發射“0”號指揮員。為“兩彈一星”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1983年6月,擔任第二炮兵技術裝備部首任部長。他提出了技術幹部集中管理措施辦法,推動了二炮部隊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1985年7月,任第二炮兵副司令員,推動二炮導彈升級換代工作。成功組織二炮首發低彈道、首發高彈道飛行試驗,為構建我國新型戰略力量體系打下基礎。

他參與領導發射導彈、衛星約50枚(顆),他組織指揮17枚(顆):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第一顆科學試驗衛星和第一枚洲際導彈的發射等。

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0年晉升為中將軍銜。

何明(1917—2007),寧夏銀川永寧縣人。

1938年5月,編入抗大四期一大隊七中隊,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戰時期,曾任河北西挺進軍9團2連連長,陝西教導旅9團特務連連長等職。

參加過團大戰及平西地區的多次反掃蕩作戰,他作戰勇敢,榮立戰功,被軍分區授予模範幹部榮譽稱號。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陝北教導旅教導大隊副大隊長,一野6軍16師47團副團長等職。

參加過延安保衛戰、青花砭戰鬥、瓦子街戰鬥、園大睢戰鬥、榆林戰鬥、宜川大戰、解放西安、解放蘭州等戰役戰鬥,多次立功受獎。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軍事學院戰役戰術教授會主任教員,軍事學院防化學教授會副主任,總參謀部軍訓部合同戰術訓練處處長,總參謀部軍訓部副部長等職,為全軍軍事訓練和部隊院校教育改革發展做出貢獻。

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1962年晉升為大校軍銜。

王有德,1953年9月出生,寧夏銀川靈武市人。

現任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等職。20多年帶領幹部職工治沙播綠、興場富民,治沙造林45萬畝,建設沙地果園4000多畝,建立1000餘畝苗木花卉培育中心,控制流沙面積58萬畝,興辦5個多種經營公司,對外承攬100多處綠化工程,創收1億多元,在毛烏素沙漠築起綠色屏障,榮獲全國“雙百”感動中國人物等多項榮譽稱號。

還有哪些銀川名人歡迎補充。


鄭國柱


歷史上原本是沒有寧夏的,“寧夏”二字來源於“西夏”,自從元朝覆滅西夏後,西夏就改名為寧夏了,因此下面要介紹的寧夏銀川名人多為西夏王朝人。

歷史上寧夏銀川出過什麼名人?

  • 第一位:李元昊

李元昊是西夏王朝的創始人,他出生於寧夏靈武,但他後半輩子都是在寧夏銀川度過的。李元昊會搬遷到銀川還是因其父親李德明,李德明聽說有人在銀川見到了龍,再加上銀川地勢很好,能與周邊地區有更多的交流,故搬遷到了銀川。李元昊在銀川的發展極好,加上其自身驍勇善戰,逐漸不滿足屈膝於宋仁宗,遂決定自立為王,改姓氏、創文字等等行為都預兆一個新王朝:西夏王朝的建立。

  • 第二位:李德明

李德明是李元昊的父親,雖然他不是西夏王朝的創始人,但卻是第一個想要自立為王的。此外,在還未搬遷至銀川時,李德明在外行走的儀仗堪比宋仁宗,得知銀川可能有龍脈後,就想要定都銀川,以上種種都能看出他的野心。他雖有野心但並沒有與宋仁宗撕破臉面,因為他答應父親要維持和平。所以他一直堅持守護家鄉,同時還成功拓展了家鄉的版圖。

  • 第三位:野利仁榮

野利仁榮是李元昊的親信大臣,他助李元昊發明西夏文字。在西夏王朝建立初期,雖然很多制度進行改革,完全不同於北宋,可最基礎、最廣泛使用的文字仍舊使用北宋文字。在野利仁榮看來,只有發明出屬於自己的文字,才能提高民族凝聚力。為此,野利仁榮不分黑白晝夜,終於在3年左右時間內,成功鑽研出西夏文字十二卷。有了西夏文字後,西夏王朝的文化迅速發展,以至於對後來漢字的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結語

以上三位是對寧夏銀川的建立與發展有最直接影響的人物,李德明為西夏的建立打下基礎,李元昊建立了西夏王朝,野利仁榮鑽研的西夏文字促進了西夏的文化發展。當然這三位只是最有代表性的,並不以為意銀川出名的歷史人物只有這三位。


草木皆史


張錦,男,1969年12月生,籍貫寧夏同心。中共黨員。1992年獲蘭州大學現代物理系放射化學專業學士學位。1995年獲蘭州大學現代物理系應用化學專業碩士學位。1998年獲蘭州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專業博士學位。1998-2000年於英國利茲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做博士後。2000年至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工作。2003年至今任教育部納米器件物理與化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015年至今任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院長。2018年10月任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副主任。[2] 2019年8月入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3] 。



jiaoyou100nian


中國歷史悠久,可以說每一個省份和城市都湧現出來了很多優秀的人才,寧夏銀川也是如此。

說到寧夏銀川我們就想到了歷史上的李元昊,他是古代寧夏銀川最有名的一個。但是,今天我們不說古代名人。

我們說一些中國近現代史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將軍和革命烈士們,畢竟我們現如今幸福美滿的生活,是和他們當年的奮鬥息息相關的。

韓練成(1909-1984年)開國中將

韓練成將軍是寧夏固原人,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優秀的中國共產黨員,馬克思主義的忠實擁護者,為新中國的獨立和解放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韓練成在北伐戰爭時期,就屢立奇功,因為在北伐的時候,韓練成救國蔣介石的性命被蔣介石委以重任。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韓練成對蔣介石打內戰的做法不滿,所以,他就加入到了為人民而戰的人民解放軍陣營當中。成為了人民解放軍的一份子。

在解放戰爭時期,他的表現特別的突出,特別是在華東戰場上和粟裕將軍的配合,贏取了一次又一次偉大戰役的勝利。

所以說韓練成為中國的解放失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正是因為如此,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他被授予開國中將之職的。

顧金海(1966-1984年)優秀革命戰士

顧金海寧夏永寧縣人,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優秀的中國共產黨員,在保家衛國戰爭中,他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為捍衛中國的主權做出了了巨大的貢獻。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他不怕犧牲的精神感染了每一個解放軍戰士,為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終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楊恆(1927-2004年)中將軍銜

楊恆是寧夏賀蘭縣人,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主義的忠實擁護著,傑出的中國共產黨員。

楊恆在解放戰爭時期,為中國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中他對中國最大的貢獻,就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中,組織指揮發射了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第一顆科學試驗衛星和第一枚洲際導彈等,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不才講史


康熙年間的清軍名將趙良棟,《鹿鼎記》裡在天津首次出場的大鬍子將軍,韋小寶提拔的拜把子兄弟之一。

趙良棟(1621年-1697年),字擎之,號西華,甘肅寧夏(今寧夏銀川)人,河西四漢將(張勇、趙良棟、孫思克、王進寶)之一。順治二年(1645年),應募從軍,駐守潼關。擊敗賀珍、武大定,以功授寧夏水利都司。順治十一年(1654年)隨洪承疇出征西南,因功授貴州督標中軍副將。

康熙元年(1662年),趙良棟被擢升為雲南廣羅總兵。康熙四年(1665年),趙良棟因父喪辭官,回鄉守孝。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又起復趙良棟為山西大同總兵。康熙十一年(1672年),趙良棟改任天津總兵。

康熙十二年,吳三桂叛亂。次年,寧夏發生兵變導致提督陳福遇害。趙良棟在甘肅提督張勇的舉薦下,於康熙十五年(1676年)被擢升為寧夏提督,並平定兵變。

隨後,大將軍圖海督軍平涼,征討叛變的陝西提督王輔臣,趙良棟與平涼提督王進寶等人參戰。趙良棟先後平定秦州、西和、禮縣。

康熙十九年(1680年)正月,趙良棟所部進入四川。二十八日,清廷以趙良棟為雲貴總督,加兵部尚書銜。

康熙二十年(1681年)初清軍會師雲南城(今昆明市)外,圍困昆明長達九個月不能克,九月,趙良棟抵昆明,一個月後即率先領軍破城。平定三藩之亂後,賜號勇略將軍。

康熙年間,清軍綠營湧現出了四位功勳卓著的將領,均出身河西地區,被譽為“河西四將”,即張勇、趙良棟、孫思克、王進寶。

《鹿鼎記》裡,趙良棟的出場非常戲劇性,令人印象深刻。

文武百官迎接欽差大臣,或恭謹逾恆,馬屁十足;或奉承得體,恰到好處,惟有一個大鬍子武官卻神色傲慢,行禮之時顯是敷衍了事,渾不將韋小寶瞧在眼裡。韋小寶大怒,立時便要發作,轉念一想:“皇上吩咐了的,這次一切要辦得十分隱秘,不可多生事端,惹人談論。你瞧不起我,難道老子就瞧得起你這大鬍子了?咱哥兒倆來比比,誰做的官大些?”跟著有個官兒大讚他手刃鰲拜的英雄事蹟,韋小寶洋洋自得,便不去理那大鬍子了。……………………突然之間,想起了一件事:那日他帶同施琅等人前赴天津,轉去塘沽出海,水師總兵黃甫對自己奉承周到,天津衛有一個大鬍子武官,卻對自己皺眉扁嘴,一副瞧不起的模樣,一句馬屁也不肯拍。這傢伙是誰哪?他當時沒記住這軍官的名字,這時候自然更加想不起來,心中只想:“拍馬屁的,就沒本事。這大鬍子不肯拍馬屁,一定有本事。”當下有了主意,即到兵部尚書衙門去找尚書明珠,請他儘快將天津衛將一名大鬍子車官調來北京,這大鬍子的軍階不高也不低,不是副將,就是參將。明珠覺得這件事有些奇怪,這大鬍子無名無姓,如何調法?但韋小寶眼前是皇帝最得寵之人,莫說只不過去天津調一個武官,就是再難十倍的題目出下來,也得想法子交差,當即含笑答應,親筆寫了一道六百里加急文書給天津衛總兵,命他將麾下所有的大鬍子軍官,一齊調來北京,赴部進見。次日中午時分,韋小寶剛吃完中飯,親兵來報,兵部尚書大人求見。韋小寶迎出大門,只見明珠身後跟著二十來個大鬍子軍官,有的黑鬍子,有的白鬍子,有的花白鬍子,個個塵沙被面,大汗淋漓。明珠笑道:“韋爵爺,你吩咐調的人,兄弟給你找來了一批,請你挑選,不知哪一個合式。”韋小寶忽然間見到這麼一大群大鬍子軍官,一怔之下,不由得哈哈大笑,說道:“尚書大人,我只請你找一個大鬍子,你辦事可真周到,一找就找了二十來個,哈哈,哈哈。”明珠笑道:“就怕傳錯了人,不中韋爵爺的意啊。”韋小寶又是哈哈大笑,說道:“天津衛總兵麾下,原來有這麼許多個大鬍子……”話未說完,人叢中突然有人暴雷也似的喝道:“大鬍子便怎樣?你沒的拿人來開玩笑!”韋小寶和明珠都吃了一驚,齊向那人瞧去,只見他身材魁梧,站在眾軍官之中,比旁人都高了半個頭,滿臉怒色,一叢大鬍子似乎一根根都翹了起來。韋小寶一怔,隨即喜道:“對了,對了,正是老兄,我便是要找你。”那大鬍子怒道:“上次你來到天津,我言語中衝撞了你,早知你定要報復出氣。哼,我沒犯罪,要硬加我甚麼罪名,只怕也不容易。”明珠斥道:“你叫甚麼名字?怎地在上官面前如此無禮?”那大鬍子適才到兵部衙門、已參見過明珠,他是該管的大上司,可也不敢胡亂頂撞,便躬身道:“回大人:卑職天津副將趙良棟。”明珠道:“這位韋都統官高爵尊,為人寬仁,是本部的好朋友,你怎地得罪他了?快快上前陪罪。”趙良棟心頭一口氣難下,悻悻然斜睨韋小寶,心想:“你這乳臭未乾的黃口小子,我為甚麼向你陪罪?”韋小寶笑道:“趙大哥莫怪,是兄弟得罪了你,該當兄弟向你陪罪。”轉過頭來,向著眾軍官說:“兄弟有一件要事,要跟趙副將商議,一時記不起他的尊姓大名,以致兵部大人邀了各位一齊到北京來,累得各位連夜趕路,實在對不起得很。”說著連連拱手。眾軍官忙即還禮。趙良棟見他言語謙和,倒是大出意料之外,心頭火氣,也登時消了,便即向韋小寶說道:“小將得罪。”躬身行禮。


陶式防務評論


寧夏這個省份,平時接觸的還真是少,包括在外面漂泊這些年,一次都沒有遇到過此地之人!

如果說起名人的話還是比較多,得分清楚樓主需要的是什麼年代!

第一,歷史悠久點

李彝超 五代後唐時,党項拓拔族首領,夏州定難軍節度。

任得敬 西夏賊臣,先叛宋降西夏,後謀與夏皇帝分國。

李德明 西夏王國的奠基人。

李元昊 西夏開國皇帝。

以上是知名度比較大一點的,就不一一說明!

然後說說近代史

董福祥 郭南浦 韓練成 陳良璧

孫殿才 張月英 孟長有 左琨

最後說幾個娛樂圈明星!

洪宇宙,巍子,王思懿 哈文





平利小夥


李曼莉,寧夏演藝集團歌舞劇院國家二級演奏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專業委員會理事,寧夏古箏專業委員會會長。

近年來個人先後榮獲悉尼嘉年華中國節民樂類比賽、中國西北音樂節古箏演奏兩項金獎;中國五十六個民族青少年藝術人才大賽青年專業組器樂銀獎等獎項。曾受邀組織多名優秀學生參加亞洲青少年藝術盛典比賽、優秀古箏樂團展演、全國古箏二胡群英會比賽、香港國際青少年藝術盛典、"敦煌杯"古箏大賽等多項古箏賽事,數名學生摘金奪銀,個人榮膺五項優秀指導教師獎。主要教學與理論研究成果有出版專著《古箏實用教程》,公開發表《說箏》《試論古箏演奏三要素》等多篇學術論文,為古箏藝術的推廣與普及作出了巨大貢獻。


潤揚古箏


塞上古城銀川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中也出現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歷史人物,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兩個吧

一: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

李元昊是党項族拓拔氏,出生於靈州(今寧夏靈武),祖上曾經在唐朝為官,為大唐建立不少功勳,故被唐朝皇帝賜國姓“李”。

李元昊出生的時候,父親是夏國公李德明,那時從名義上來說寧夏還是宋朝的領土,常常與宋朝開展貿易經濟往來,而李元昊對父親的做法很不理解,他認為用自己家的東西換回來的全是些無用的東西。

由於不滿意,有一次他竟然把老爹派往宋的使臣給殺了,從這件事我們可以快出來李元昊的野心,在李元昊看來,他想得到的東西不一定非要換取,還可以用掠奪得到。

公元1038年,李元昊登基稱帝,立國大夏,後世稱西夏,定都興慶府,當上皇帝的李元昊首先創造西夏文,大力發展西夏文化,然後推動國家教育,還開鑿了“李王渠”發展經濟。在軍事上也多次擊敗宋軍,在遼夏賀蘭山戰役中大勝遼國,從此與宋、遼並立。
△西夏文字


公元1048年,李元昊喝醉回宮被自己的兒子寧令哥殺害,享年46歲,諡號武烈皇帝,廟號景宗,葬於泰陵。

二:驃騎將軍黃埔嵩

黃埔嵩出生年月不祥,安定郡朝那縣人(今寧夏彭陽),為東漢末期名將。

黃埔嵩出生於將門世家,父親黃埔節為雁門太守,所以從小能文能武,熟悉各種弓馬良箭,後來被察舉為孝廉、茂才,漢靈帝時遷為北地太守。



公元184年(光和七年),張角以太平道起義,史稱“黃巾之亂”,一時間各郡接連失守,天下大亂,京師震動。

於是黃埔嵩與呂強聯名上書請求解除黨禁,被授予左中郎將。


後來與朱㒞率軍共同鎮壓黃巾軍,先後平定三郡之亂,後來更是殺死張梁、張寶兄弟二人,黃巾起義平定後,被封為愧裡侯,公元195年去世,獲贈驃騎將軍。

唐朝德宗時期,位列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位列武廟七十二將之一,黃埔嵩能在後世武廟供享香火,從這點來看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景觀歷史


蒙恬,秦始皇時期著名將領

李元昊,西夏開國皇帝

胡汝礪,寧夏名儒學人“四胡”之一,明代大臣,曾任京兆尹,兵部尚書

趙良棟,清代雲貴總督

董福祥,清代甘軍將領

馬福祥,清末民初將領,曾任青島特別市市長,國民政府委員、安徽省主席

馬鴻逵,中華民國時期西北軍閥

吳善璋,知名書法家

張賢亮,知名作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企業家

郭文斌,知名作家、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歷史在記錄


“塞上江南”銀川,我國曆史文化名城,唐朝時為河外六鎮之首,李元昊在此建立了威名赫赫的大夏國,銀川至此定鼎,元明時中原百姓赴寧夏立屯,發展農業,銀川成為“人目之如西湖,居民喜為樂土”的繁榮城市,“西陲都會”、“小南京”的美稱不脛而走,名人輩出,下面列舉一些銀川的歷史名人。

徐琦以塞北漢子的勇敢和江南雅士的靈秀,出使安南,化解兩國危急,保障了明朝邊疆的穩固。

徐琦,明朝第一位寧夏籍進士,祖籍杭州,因祖上獲罪,遷謫於此,1386年出生銀川,從小聰明勤學,送外號“塞上神童”,1415年中進士,長期在通政司工作,類似於今天的外交部,他最精彩的時刻是,1433年,徐琦以四品外交正使,出使安南國,今天的越南,解決了兩國摩擦,恢復藩屬關係,回國後宣宗大加犒賞,恢復了徐琦一家名譽,升任兵部侍郎,1453年卒於南京兵部尚書任上,諡號貞襄。

馬世龍的後代均為武將,他的3個兒子戰死,清朝時子孫有6位官至提督、總兵,門庭顯赫,銀川市中山北街曾被尊稱為馬府大街,明清時期這這條街都是他們家的。

馬世龍,明末回族大將,銀川人,武舉入仕,最早的宣化遊擊,後受兵部尚書孫承宗提攜升為三屯營總兵,不久孫承宗總理遼東軍務後,馬世龍擔任山海關總兵一職,是其的得意干將,並在鎮守遼東一任上貢獻很大,由於魏忠賢和孫承宗權利之爭,馬世龍數次辭官回鄉,馬世龍賦閒在家時,滿蒙進攻寧夏,寧夏總兵賀虎臣戰死,生死存亡之際,馬世龍力挽狂瀾,接任寧夏總兵,挽回敗勢,1634年病逝,贈太子太傅、世襲錦衣僉事。

胡汝礪,1465-1510年,為寧夏修志的進士。

胡汝礪,明朝官員,祖籍江蘇溧陽,因祖父牽連到醫案,一家人發配到寧夏銀川,遂在此定居繁衍,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依然保留著書香門弟的傳統,他們弟兄4個,3個都是進士,胡汝礪22歲中進士任命為戶部主事踏入仕途,曾任大同知府、西安知府,並攀上了此地出生的大太監劉瑾,納為黨羽,開始平步青雲,兵部侍郎、都察院僉都御史,在任時為劉瑾出力不少,最後在兵部尚書任上病逝,這個人最大的貢獻是為寧夏修了地方誌,《弘治寧夏新志》這本書在西北地方誌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趙良棟,戎馬一生,清初河西四漢將之一。

趙良棟,清朝初期將領,銀川人,最早在陝西從軍,平叛有功,被洪承疇納入帳下隨其平定西南,授雲南廣羅總兵,三藩之亂時,在寧夏剿滅叛軍,升任寧夏提督,後轉戰四川,升雲貴總督加兵部尚書銜,其子趙弘燦續為寧夏總兵,晚年進剿準噶爾部,因自陳軍功,康熙大為惱火,令其返鄉,1697年趙良棟在銀川病逝,康熙派長子胤禔主持葬禮,賜諡襄忠,雍正時入賢良祠,乾隆時追一等伯爵,他的子孫官至總督、巡撫。

圖為銀川的民國街。

高士秀,清末民初銀川人,是投身愛國民主革命的鬥士,陝西同盟會成員,寧夏哥老會首領,早年號“賀蘭山主”從事反清革命活動,1911年辛亥革命寧夏義軍首領,軍閥馬福祥父子盤踞寧夏時,數次帶領塞上義軍參與討逆護法運動、策應五原起義、兵敗後高士秀客居陝西30多年,結識進步人士,擁護新民主,始終與寧夏諸馬進行著鬥爭,任中將騎兵師長,1941年病逝。

圖為楊金鳳照片。

楊金鳳,銀川人,著名錶演藝術家,秦腔旦角代表人物,1923年出生,10歲入行,12歲登臺,被稱為“小十二紅妹子”,從藝經歷坎坷,為提高水平請教多位前輩,40年代與秦腔小生靖正恭合演《白玉樓》一炮而紅,解放後進入西北戲曲研究院,多次隨陝西劇團進京,從藝數十年演地劇目100多出,獲獎無數,2011年在西安去逝,享年88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