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驿兵变的主要目的是逼死杨贵妃吗?

希望星晨58298869


不是。

马嵬兵变说到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虽然看似是在针对杨国忠和杨玉环,实则剑指“沛公”唐玄宗李隆基。

既然“沛公”是李隆基,“项庄”是陈玄礼,那么指使“项庄舞剑”的“范增”是谁呢?

显然是太子李亨。

李隆基虽然一手开创了“开元盛世”,将盛唐之“盛”推到了顶峰,但是却也掩盖不了他晚年所出的昏招。

他先是宠爱武惠妃,武惠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李瑁能够取代李瑛成为皇太子而设计陷害了李瑛,李隆基却因为宠爱武惠妃而丧失了判断,也没有深入调查李瑛究竟是被陷害,还是真的想要谋反,二话不说便废了李瑛。

后来,他又宠信权相李林甫,李林甫为相期间不仅打压异己,哪怕是太子李亨也没少受他的气,也得对他避让三分。

李林甫有没有能力呢?有,但是用到了争权夺利之上,一旦争权夺利,那么必然会导致唐朝内部陷入混乱。

一个坚不可破的堡垒,总是从内部开始坍塌。

武惠妃之后,有一个杨贵妃。

李林甫之后,则有一个杨国忠。

武惠妃拉起了一个李林甫,杨贵妃则拉起了一个杨国忠,不论是李林甫也好,是杨国忠也罢,皆非好鸟。

只不过,李林甫显然要比混混出身的杨国忠更有真材实料,所以李林甫在位时期的唐朝也要比杨国忠时期更为稳定。

李林甫、杨国忠和杨贵妃三人,对于太子李亨来说则都是威胁,即便李林甫已经死了,李亨也仍然还受到杨贵妃和杨国忠的掣肘。

当年一个武惠妃便让李隆基“一日弃三子”,如今更受宠爱的杨贵妃如果给李隆基生了儿子的话,李亨别说太子之位了,恐怕还得像李瑛、李瑶、李琚三人一样小命不保。

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为了让自己将来能够顺利接李隆基的班,更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李亨都不得不铲除杨贵妃和杨国忠。

安史之乱的爆发,不仅给了李亨一个铲除杨贵妃和杨国忠的契机,也同样为他篡夺皇位创造了突破口。

马嵬兵变处死杨贵妃、杨国忠,可谓是一石三鸟。

杨贵妃一介女流,并不懂得政治,似乎对政治也没什么兴趣,至少没有像武惠妃那样在政治上影响李隆基的决策,更没有像武则天那样谋夺权力。

所以,如果只是说要让李隆基清醒清醒的话,实际上杨贵妃不是必死之人,只要处死了杨国忠,再将杨贵妃打入冷宫便足够了。

但是这仍然不符合李亨的利益,且不说杨贵妃将来会不会报复发动兵变的将士,倘若继续让杨贵妃活着的话,将来她一旦给李隆基生了儿子的话,对李亨来说未必不会成为威胁。

只有杨贵妃也死了,李亨才能安枕无忧,这是第一鸟。

安禄山起兵谋反打的是什么旗号?清君侧,当时皇帝李隆基的身边是谁?那当然是杨贵妃和杨国忠。

既然安禄山说杨贵妃和杨国忠是李隆基身边的“垃圾”,他起兵是为了给皇帝和唐朝清理垃圾,现在垃圾已经被李隆基自己清理干净了,你安禄山是不是应该罢兵了?

如果安禄山老老实实罢兵的话,那么唐朝便可以腾出手来慢慢收拾他。

如果安禄山仍然没有收手,反而继续攻打唐朝的话,那么唐朝便能够名正言顺地将安禄山定为叛逆,从而占据大义地号召天下人继续为唐朝效忠。

毁掉安禄山的旗号,撕下安禄山的伪装,将安禄山推到天下人的对立面,这是第二鸟。

第三鸟才是马嵬兵变的重中之重,为的便是将李隆基的威严威望打落谷底,然后让李亨能够趁机实施篡权夺位的计划。

虽说安史之乱的爆发已经让李隆基的威望掉了一截,可是他毕竟是皇帝,效忠他的人仍然占据多数,所以李亨必须还得想方设法地继续削弱乃至于彻底打垮李隆基的威望。

马嵬兵变之中,将士们要求李隆基处死杨国忠,处死了杨国忠之后,又逼迫李隆基赐死了杨贵妃,这无异于是拿刀架在李隆基的脖子上。

经此一遭,李隆基的威势必将再跌一层,这为李亨日后的夺位埋下了伏笔。

原本是护送李隆基去蜀地的禁军为何敢发动兵变?为何杀了杨国忠之后,还敢得寸进尺地要求连杨贵妃一块处死?

因为他们得到了李亨这个未来的皇帝的保证!

马嵬兵变发生之后,李隆基迫于压力派高力士和李瑁去给后方的李亨传口谕,李瑁当时所扮演的角色也很值得怀疑。

李瑁给李亨带去了李隆基的口谕的同时,必然也带去了马嵬兵变的消息。

于是,马嵬兵变后还没到一个月,太子李亨便将李隆基撇开了一边,直接在灵武称帝,将李隆基尊为太上皇。

李亨这一石三鸟之计,至此达成。


宁糊涂


公元756年(唐朝天宝15年),“安史之乱”的叛军攻破潼关、活捉守将哥舒翰,大唐长安城暴露在安禄山的兵锋之下,大唐朝野惊慌失措。农历7月12日,唐明皇李隆基上朝,官员都逃亡了大部分,来上朝的不到十之一二,这让李隆基心里面哇凉哇凉的。

待在长安一定没有好果子吃,李隆基和大舅哥杨国忠,也琢磨起逃跑的事情。这不,12日白天,李隆基一本正经宣布御驾亲征,到晚上,李隆基就收拾包裹。到13日天还没亮,李隆基就偷摸着出城了——他当然不是去征讨安禄山,他只带了杨贵妃姐妹、几个皇子皇孙和部分亲信,逃难去啦,目的地是“山高皇帝远”的四川。

李隆基带着禁军逃难,发现一路上的县府官员也都逃难去了。一路经过咸阳县、金城县,在14日奔逃到马嵬驿。禁军跟着李隆基要吃没吃、要喝没喝,连皇子皇孙们都饿的哇哇叫,山野小民进献粗茶淡饭,也是吃嘛嘛香。

禁军士气低落、军心不稳,禁军长官陈玄礼与太子李亨商议着诛杀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迟迟下不了决心。为啥要啥杨国忠呢?这人靠着堂妹杨贵妃起家,后来得到李隆基宠信,贪赃枉法、祸乱朝政,是大大的奸臣。朝廷和民间恨杨国忠恨得牙痒痒,就连安禄山造反的口号都是“诛国忠、清君侧”。

大唐腐朽了、安禄山造反了,连皇帝都要逃难了......总要找一个背锅的给大家发泄发泄吧,要不禁军哗变造反,把皇帝干掉就不好了。正好,人神共愤、名声臭大街的杨国忠,拉出来让大家发泄吧。

于是,在有心人撺掇下,禁军真的哗变了。奸臣宰相杨国忠,首先被大卸八块,接着是禁军包围了马嵬驿,砍杀了杨国忠的儿子。李隆基吓了一跳:莫不是还要砍杀朕?

一打听,侍从回来说是杨国忠谋反被砍死了,李隆基只能承认既成事实,这才敢出去安慰禁军。不过,李隆基让禁军散去的时候,军士们不答应。这又是什么幺蛾子?陈玄礼和高力士跟李隆基说了:

“军士们砍杀了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这要是秋后算账的话,大家都没命活!”

“那怎办?”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杨贵妃也杀掉!”

“她一介女流,深居宫中也没干甚伤天害理的事,留一命不行吗?”

“杨贵妃不死,将士心不安;将士不安,皇帝也会不安。”

陈玄礼和高力士说的很明白,哗变的军士是怕杨贵妃秋后算账,不安抚军士们,皇帝的命也险啦!皇帝的承诺不行吗?不行!皇上您也得拿出投名状来?

老话说的好“死和尚不死贫道”,这节骨眼上,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没勇气力保自己的爱妃——“爱妃你安心去死吧,朕会为你多流几滴泪的。”

于是乎,杨贵妃被太监高力士勒死,还算留了个全尸。李隆基和太子李亨分道逃命,李隆基进四川,太子李亨跑到宁夏拾残兵败将。不久,太子李亨自立为皇帝,李隆基“被”立为太上皇。

马嵬驿之变,看上去是偶然的禁军哗变,以诛杀杨国忠为目的,顺带逼死了杨国忠的大后台杨贵妃。实际上,这是一朝宫廷权斗,很显然,主谋就是太子李亨和太监李辅国,配合者就是陈玄礼和高力士。

早在“安史之乱”之前,太子李亨就跟杨国忠斗争的很厉害。当然了,权斗的结果是,太子李亨被杨国忠及其姐妹们欺负的抬不起头来。李隆基出逃的目的地是四川,四川是杨家经营许久的巢穴,杨家势力在蜀中树大根深。一旦去了入蜀,李亨在哪天才有出头之日?

于是“马嵬驿兵变”应景而生。太子李亨不久变成唐肃宗李亨,李辅国摇身一变成为历史上太监封侯拜相第一人。


尔朱少帅


马嵬坡兵变的目的是不是为了逼死杨贵妃?下面来说说。

狼狈的逃跑

当潼关失守之后,唐玄宗就慌了,他就与杨国忠等人开始商量撤退的目的地了,最终确立了蜀地。然而唐玄宗还要摆出一副要“亲征”击退叛军的态势,暗底里则是准备撤退的事宜,不过准备的也是十分的仓促。在六月十三日凌晨时分,唐玄宗率自己的嫔妃以及皇族、大臣等人和禁军离开了长安,这时没有在随唐玄宗撤离名单内的臣子都不知道皇帝跑了,撤离人马在半夜时分跑到了几十公里外的金城(今陕西兴平)停下休整。

这次出逃是匆忙的,一路急赶,途中也没有怎么休息,完全就是逃命的样子,可见当时唐玄宗心之慌。匆忙的出逃,粮食并没有准备充足,连唐玄宗自己都只能吃市集上弄来的胡饼,士兵们则是只能跑到各个村庄去“讨食”,到了晚上在金城休息的时候,“人相枕籍而寝,贵贱无以复辨”,这逃跑的第一天可见有多狼狈,所以士兵们怨声不小。

矛盾爆发

在安史之乱前,奸相李林甫专权使得唐朝纲纪紊乱就惹得怨声载道。而杨国忠继任之后,这一切并没有得到改变,比之前更加严重,所以从朝廷到民间,记恨杨国忠的人比比皆是,杨国忠在安史之乱前有大靠山唐玄宗顶着,他就还能继续祸乱,使得大家对杨国忠的矛盾积蓄已久,且越来越深。

马嵬坡兵变是发生在逃跑的第二天,第一天逃跑是如此之狼狈,如果还这样继续下去,那么会不会更加狼狈?而逃跑蜀地计划是杨国忠提出来的,士兵们当然就越想越不爽,这时候引爆矛盾的时机终于到来。陈玄礼召集将士们要把杨国忠“欲诛之以谢天下”,当然是一呼百应,然后用一件小事点燃了积蓄已久的矛盾,将士们冲进去直接把杨国忠干掉了,还屠割尸体已泄愤,并且杀红了眼,已然不认人,比如左相韦见就差点也被击杀,若不是有人认出来,那么只怕也挂了。可见当时将士们怨念之深,才在引爆的时候带来如此之疯狂。

杨国忠死后,唐玄宗默认了,承认了将士们的正义性。但是将士们知道,杨贵妃不死,他们怕杨贵妃在唐玄宗面前吹吹耳边风,那么很可能就被报复了。所以陈玄礼等人直接逼迫唐玄宗,让杨贵妃也被正法,这个得到了高力士的支持,最终杨贵妃被赐死。



了解了前因后果,就知道马嵬坡兵变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杀死杨贵妃,而是要杀死杨国忠,这样才能让积蓄已久的矛盾得到化解,杀杨贵妃只是附带的,毕竟她和杨国忠的关系摆在那里。而且一开始将士们是希望唐玄宗带领着他们上前线去杀敌,击退叛军,可惜唐玄宗早已没有年轻时候的那雄心壮志而是选择了逃跑。马嵬坡兵变也是有些想战的将士们对唐玄宗的一次兵谏,让其带领他们上前线击退叛变,所以马嵬坡兵变之后,就分裂成了两拨人,正好唐玄宗父子这时候也分裂了,最终唐玄宗率着想逃跑的继续逃跑,而太子李亨拉着一支人马去杀敌了。若是唐玄宗一开始就选择罢黜杨国忠,选择自己亲征,那么也就不会有马嵬坡兵变,杨贵妃也不用死,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当然杨贵妃的被赐死,其实和自己也有关系,这个就不在这里论述了。


淡看天上月


马嵬驿兵变看似是将士欲杀死宰相杨国忠以平息愤怒、逼死杨贵妃以求自安,实质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宫廷权力争斗,是太子李亨为了上位,利用将士激愤的情绪,发动的一场政变。

唐朝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开始,宫廷内部的血腥争斗就没有停止过。远的就懒得说了,就从李亨被立为太子说起吧。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5月19日),是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外,756年—762年在位)。

01

太子李亨与宰相李林甫、杨国忠的争斗,实质上就是皇权与东宫太子的较量。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太子李瑛被废,玄宗经过斟酌,把第三子、在十王宅中生活了十三年的李亨,立为太子,时年李亨二十八岁。同日,韦氏被立为太子妃。

李亨从此被推上了政治前台,之后一直处于政治威胁包围之中。首先是来自宰相李林甫陷害,继而是与杨国忠的权力争斗。

在太子李亨于李林甫的较量中,玄宗始终态度暧昧,他不希望李亨羽翼丰满,扩展势力,对于李林甫的围攻,几乎不出面遏制和阻拦。致使李亨遭遇了太子妃韦氏及杜良娣的两次婚变,并经历了与之关联的两次大案。虽然李亨个人安危及太子之位,没有受到致命威胁,但使李亨身心备受摧残,精神受到极大刺激。

天宝十一年(752年),李林甫终于死去。但杨国忠在清算李林甫的同时,又成了李亨的死对头。此后,李亨与杨国忠明争暗斗,又度过了几年貌似平静实则险象环生的时光。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次年,安禄山攻破潼关,唐玄宗仓皇离开京都长安出逃,太子李亨终于得到了反击的良机。

02

马嵬驿兵变,太子李亨借机除掉杨国忠,逼死杨贵妃,逼迫玄宗让位。

天宝十五年(756年),玄宗带领太子李亨、杨贵妃姊妹、杨国忠等人逃到了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北23里)。

此时,禁军将士因为饥饿疲惫,发生了骚乱。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与太子贴身宦官李辅国,暗中操纵与策划,发动了马嵬驿兵变。

当时,太子李亨的态度犹豫不决,但愤怒的军士斩杀了杨国忠,逼迫唐玄宗赐死了杨贵妃。

兵变发生以后,马嵬民众请求玄宗留下,但玄宗不从,任命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留下收集部队对抗叛军,自己继续南行入蜀。

玄宗在陈玄礼的护卫下,一路艰辛,到达成都,扈从官吏军士总共1300人,宫女仅仅24人。

李亨在杜鸿渐等人的陪同下,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经过一番筹划,李亨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登基为帝,是为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当天,李亨就派遣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报告这一消息。

宋代史学家范祖禹评价说,肃宗至灵武称帝,此乃”太子叛父“,是为”不孝“。

也就是说,肃宗即位是一次未经玄宗许可的擅立。

03

马嵬驿兵变的历史真相

按照旧史的说法,兵变是陈玄礼首倡、宦官李辅国做中介,李亨是被动接受的角色。

其实,这样的记载就是为尊者讳的笔法,掩盖了历史的真相,这一行动或许在长安城中就已经开始。

玄宗仓皇离开京师时,所带领的全部军队约三千余人,殿后的太子李亨所属的后队人马就有二千人,其中包括禁军中的精锐部队--飞龙禁军。李亨的儿子广平王和建宁王都在出逃的队伍中,而且“典亲兵扈从”。

此时,君臣已远离宫禁,处在野外荒郊,正是利用手中掌握的禁军发动兵变的最好时机。从738年被立为太子至今,李亨已经憋屈了十八年,经历了几生几死,恐怕早就受够了。

李亨的贴身宦官李辅国曾经在飞龙军中混过,派遣他去拉拢陈玄礼,以非常手段除掉杨国忠,这是极有可能的。

以谋反之罪除掉杨国忠之后,军士们惧怕杨贵妃还在玄宗身边,心中不安。高力士、陈玄礼等人以确保唐玄宗的安危为由,力谏赐死杨贵妃,杨贵妃也就做了屈死的冤魂。

除掉杨国忠是李亨策划的第一步骤,逼死杨贵妃是其第二步骤,毫无疑问,其矛头是指向玄宗的,目的是逼迫玄宗让位。

但令李亨始料不及的是,陈玄礼作为禁军首领,在处死杨贵妃之后,却带头向玄宗表示效忠。在诛杀杨氏兄妹一事上,陈玄礼与李亨态度一致,但他依然忠于玄宗。

陈玄礼的态度,确保了玄宗的人身安全,但却改变了马嵬驿兵变的最后结果。

有史料说,本来玄宗是有意禅位给太子李亨的,但在兵变发生以后,玄宗清楚是李亨从中作梗,就改变了主意。玄宗入蜀已经不可逆转,父子分道扬镳已经势在必行。

这一点父子心中都十分清楚,李亨不可能再跟随父皇西行,只有分兵,另谋出路。

陈玄礼追随玄宗入蜀以后,玄宗不予怪罪。

等到肃宗收复两京之后,迎接太上皇回京。玄宗迟疑不决,害怕被加害。陈玄礼返回长安以后,被肃宗勒令致仕。关键时刻站错了队,恐怕是其根本的原因。

由此看来,马嵬驿兵变不会是一场偶然发生的兵变,而是李亨精心策划的宫廷政变。杨贵妃被杀仅仅是其计划的一个步骤,根本目的是逼迫玄宗让位。

历史没有如果,但如果玄宗在逃离长安那一刻,就禅位太子李亨,自己带着杨贵妃入蜀

避难,李亨不至于赶尽杀绝。但遗憾地是,玄宗恋栈,在如此紧迫的情势下,还不想放弃权力,致使兵变发生,白白地送上了杨贵妃的性命。

哪有“天长地久不分离”,只有“大难到来各自飞”,可悲可叹!


豹眼看历史


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唐朝国都长安已无险可守,年迈的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在逃亡路上行至马嵬驿,随同唐玄宗逃亡的禁军发生兵变,杀死权相杨国忠,同时逼迫唐玄宗赐死杨贵妃,史称“马嵬驿兵变”。马嵬驿兵变是唐朝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它结束了唐玄宗长达数十年的统治,当时还是太子的李亨与唐玄宗分兵,随后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至于马嵬驿兵变的主要目的是不是逼死杨贵妃这个问题,是一个难以简单以是或不是来回答的问题,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因为每个参与者的目的都不尽相同,接下来我们就从每个参与者的目的来分析一二。

马嵬驿兵变的直接发动者:禁军的目的

从史书记载来看,“马嵬驿兵变”的直接发动者是护卫在唐玄宗身边的禁军。正是这些禁军的鼓噪哗变才直接杀死杨国忠,逼迫唐玄宗赐死杨贵妃。那么这些禁军发动兵变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杀死杨国忠和杨贵妃?

其实这些禁军与杨国忠兄妹并无直接仇怨,杨氏兄妹也没有看到有得罪禁军的记录。虽然杨氏家族骄奢跋扈了一些,但是人家得宠,身为皇帝最宠信的妃子和外戚家族这些做派并非让人不可接受。

既然禁军和杨氏兄妹没有直接仇怨,那么禁军发动兵变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实主要是当时逃亡路途上的困顿,导致这些禁军心存不满,同时背井离乡逃离关中的愁苦又引起诸多不满。这些累积的怨气最终被有心人利用和挑拨,最终导致“马嵬驿兵变”的发生。

唐朝的禁军主要是关中子弟为主,自唐王朝定都长安起,就从关中子弟中选拔锐士组成护卫皇帝的禁军。配合府兵制中轮流宿卫关中的府兵一同拱卫京师、护卫皇宫。而随着府兵制的逐步衰落崩溃,以关中子弟为主的禁军就日益成为皇帝身边最重要的武装力量。这些人平日里因为护卫皇帝,待遇封赏都比较高,日子过得比较舒适,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幸福感比较高。

但是这一切都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而被改变,随同唐玄宗仓皇逃出长安,这些禁军的家眷和财物肯定来不及全部带走,再加上这些禁军大都是关中人,要随同皇帝逃到四川,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到京师,背井离乡加上不确定的未来,自然让这些禁军满腹牢骚。

再来看看《资治通鉴》中记载的逃亡路上的遭遇:

上遣宦者王洛卿前行,告谕郡县置顿。食时,至咸阳望贤宫,洛卿与县令俱逃,中使征召,吏民莫有应者。日向中,上犹未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于是民争献粝饭,杂以麦豆;皇孙辈争以手掬食之,须臾而尽,犹未能饱。

唐玄宗派出的先导官员与沿途的官吏都四散逃亡,征召吏民也没有人来响应,到中午皇帝也吃不到东西,好不容易弄来食物,连皇孙辈的都没吃饱,可想而知那些禁军士兵们的遭遇。由此可知,一路上受尽饥寒之苦,这些平日里威风神气的禁军的心理落差有多大。

所以到了马嵬驿,这些禁军心中的不满和牢骚达到了临界点,只需要有心人稍稍引导就必然燃起熊熊怒火。造成这一切的人是谁?就是奸相杨国忠!一切顺理成章,杨国忠被杀,为了避免后患,杨家的人必须全部杀死,于是逼死杨贵妃也就理所当然了。

有心人:陈玄礼的目的

而挑起这些怒火和不满的那个“有心人”是谁呢?按照正史的记载,他就是时任龙武大将军的陈玄礼。也就是唐玄宗身边的禁军统领。作为唐玄宗最信任的人之一,他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就有诛杀杨国忠的想法,但是当时杨国忠仍然受到唐玄宗的信任,而且唐玄宗本人还能控制唐朝政府,因此陈玄礼就无从下手。

等到潼关被安史叛军攻破,陈玄礼带领禁军随同唐玄宗逃亡时,陈玄礼知道他等待的机会来临了,作为统领禁军几十年的宿将,他最清楚禁军的怨气有多大,也最能掌控这些禁军的情绪。

于是陈玄礼通过太子李亨身边的宦官李辅国谋划兵变。陈玄礼利用禁军将士饥饿疲乏的怨气,挑唆军士哗变,乱军杀死杨国忠,随后陈玄礼带着杨国忠的首级请求(逼迫)唐玄宗赐死杨贵妃。

作为发动马嵬驿兵变的直接领导者,陈玄礼的目的很难明确,因为正史对他的记载非常少,如果仅从正史对他寥寥无几的记载来看,陈玄礼就是一个对杨国忠弄权误国非常不满的老将,他利用禁军将士的怨气发动了对杨国忠的攻击,目的就是诛杀乱臣贼子杨国忠。而杨贵妃作为杨国忠的堂妹,必然也要被斩草除根。

隐在幕后的人:太子李亨

虽然正史没有明说,但是透过史书记载,如今大多数人都认同太子李亨是马嵬驿兵变的幕后主谋,或者至少是重要参与者。他借助李辅国与陈玄礼共谋马嵬驿兵变是正史明确记载的,但是李亨在整个兵变中起了多大作用,这就见仁见智了。

马嵬驿兵变的最大的受益者是李亨,他在马嵬驿兵变中不仅除掉了政敌杨国忠和杨氏家族,同时还彻底摆脱了一直压制着自己的父亲——唐玄宗。因此李亨与马嵬驿兵变无论如何都撇不开关系。

李亨发动马嵬驿兵变的主要目的是不是杀死杨贵妃呢?显然不是,李亨的最大目的应该是借助父亲唐玄宗威望下降的时机摆脱控制以便独立发展。安史之乱前,李亨的地位岌岌可危,杨国忠和杨氏家族步步紧逼,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极度宠爱,让李亨时刻感到如芒在背。等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后,老迈的唐玄宗一度想退位让李亨接手烂摊子去平叛。但是杨国忠和杨贵妃等人极力阻挠,导致退位之事不了了之。

等到潼关被攻破之后,唐玄宗表面上声明要御驾亲征,但是整个唐朝政府都没人相信。随后唐玄宗就带着少数皇族成员逃亡四川,这就更让李亨心惊胆战。因为四川是杨国忠发家的地方,而且杨国忠曾经兼任过剑南节度使,四川可以算是杨国忠经营多年的地盘。一旦进入四川李亨可能更加无法与杨国忠抗衡,也更难摆脱唐玄宗的压制。

再者李亨很清楚,四川虽然是最合适割据的地方。但是要想收复京师,就必须在四川之外保留平叛力量,否则一旦被叛军完全控制关中,就等于关上了出川的大门,要想收复京师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李亨策划或者参与马嵬驿兵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摆脱被杨国忠打压和唐玄宗压制的困境,独立发展并形成自己的势力。能够在兵变中除掉杨国忠自然也是他乐于看到的,但是没有陈玄礼的禁军支持,他根本无法做到。所以除掉杨国忠,杀死杨贵妃是在得到陈玄礼的支持之后才成为他的目的之一的。

终上所述,从各方参与者的角度来看,马嵬驿兵变的主要目的都不是单纯针对杨贵妃本人。从禁军将士来看,他们主要是为了泄愤,杨氏兄妹只是顺利成章的泄愤对象。从陈玄礼的角度看,他的目的是诛杀国贼杨国忠,杨贵妃是为了不留后患的斩草除根之举。而从李亨的角度来看,马嵬驿兵变兵变是为了摆脱困境,自主发展的政治行动。在得到陈玄礼的支持之后,诛杀杨氏兄妹也是他乐见其成的。


围炉品茗人


答:马嵬驿兵变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杨国忠,杨贵妃只是一个附带的牺牲品。

马嵬驿兵变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由,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叛乱。

天宝十五年(756年),唐玄宗听说叛军已经攻破长安门户潼关,魂飞魄散,声称要御驾亲征安禄山。实际上,却携带了杨贵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及亲信宦官、宫人跑路了。

那一天,他们来到了马嵬驿。

随从的将士又饥又渴,怨声四起。

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发牢骚说,这场大乱就是因杨国忠起的,应该杀杨国忠以谢天下。

恰巧,随行的二十多个吐蕃使节挨了饿,找杨国忠申诉,诉声很大。

于是有士兵就高喊起来,说杨国忠与胡人谋反了。

也不知是谁,拿出弓箭朝杨国忠就射。

杨国忠吓了一跳,赶紧逃命。

他这一逃,士兵们一哄而起,拎刀去追。

追到马嵬驿西门处,乱刀挥起,鲜血四溅。

杨国忠不但被杀死,还被分了尸,头颅被挂在西门外示众。

乱子已经闹出,士兵们再无顾忌,提刀四下杀人。

他们杀了杨国忠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杀了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又杀了御史大夫魏方进,一个个都血红了眼,嗷嗷怪叫。

唐玄宗听到怪叫,惊问发生了什么事。

左右侍从安慰他说,是杨国忠谋反,被士兵杀了。

唐玄宗因此无知无畏,走出驿门,慰劳军士,让他们撤走。

军士气势汹汹,并不理会。

唐玄宗才开始害怕起来,让高力士去找陈玄礼问话,

陈玄礼振振有辞地说,杨国忠谋反是被诛杀了,但他的妹妹杨贵妃还在,杨贵妃不应该再侍奉陛下了,愿陛下能够割爱,处死杨贵妃。

唐玄宗听了高力士的回报,很白痴地说,杨贵妃一向深居宫中,不与外人接触,杨国忠谋反和她有什么关系呢?

高力士真不敢相信他的智商这么低,只好耐心解释说,杨贵妃是没什么罪,但她是杨国忠的妹妹嘛。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而杨贵妃还在陛下的左右侍奉,他们怎么能够安心呢?希望陛下站在他们的立场好好地考虑一下,只有杀了杨贵妃,将士们才能安宁,陛下才会安全。

唐玄宗终于明白了过来,这时只求自保,为了尽快息事宁人,同意处死杨贵妃。

这么着,高力士让人到佛堂勒死了杨贵妃,并把她的尸体抬到驿站的庭中,让陈玄礼等人入驿站察看,这场打了鸡血的兵变才平息了下来。

可见,马嵬驿兵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除掉杨国忠,杨贵妃只是一个附带的牺牲品——谁叫他是杨国忠的妹妹?

这里有一个问题,杀杨国忠是士兵临时起意的激情杀人呢?还是阴谋家的早有预谋呢?

说士兵临时起意的激情杀人有些说不过去。

要知道,杀大臣、逼迫皇帝,那是要诛九族的,而且,作为禁军,都是被长期灌施了“忠君”思想来洗脑的,不可能一时性起,就做出这样不管不顾的疯狂行为。

所以说,幕后一定有主谋,有主谋给行动的实施者做出过相应的承诺和保证的。

那么,这个主谋是谁呢?

陈玄礼吗?还是高力士?

其实,这个主谋很好找。

因为,他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与杨国忠势不两立,他们间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境界;二、有足够的地位和权力给士兵们提供生命保障,让他们在实施行动时无后顾之忧。

陈玄礼和高力士远未满足这两个条件。

答案只能是太子李亨。

本来,唐玄宗在开元三年(715年)册封了次子李瑛为太子的,但因为这样那样的事,到了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他又把李瑛废为了庶人。

在皇太子之位悬空那段日子,时任宰相的李林甫等人极力主张立武惠妃之子寿王李瑁为太子。

但唐玄宗经过反复斟酌,最终立了第三子忠王李亨为太子。

唐玄宗这么做,等于是让李亨与李林甫等人结仇了。

你想啊,李林甫他们之前是拥戴李瑁的,一旦李亨继位了,他们能有好果子吃吗?

为了消除灾难,他们必须在李亨当上皇帝之前,把他拉下太子位,再拥李瑁上位。

为此,他们玩了不少阴谋诡计,企图搞垮搞死李亨。

那个时候,杨国忠为了谋取高位,正依附于李林甫,为谋害李亨,他可没少使绊子、拍板砖。

当李林甫已死,杨国忠便独揽了搞倒搞臭李亨的大任,一意和李亨作斗争。

李亨为了保卫自己的皇权继承权,也只能硬起头皮起杨国忠鱼死网破地斗下去。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玄宗是想禅位给李亨,让李亨接手这个烂摊子的。

杨国忠不干,他知道,李亨即位了,他杨氏家族就完蛋了。

他让杨贵妃“衔土请命”,打消了唐玄宗的念头。

李亨登位落空,怒火中烧。

而且,经过这件事,李亨更加清醒地看出,自己要登帝位,就非铲除杨国忠不可。

这次离京逃难,目的地是杨国忠的发迹之地四川——杨国忠曾经兼任过剑南节度使,四川是他经营多年的地盘,一旦入蜀,他李亨将再无出头之日。

所以,李亨必须铤而走险,在半路上发难。

他让自己的心腹宦官李辅国去拉拢禁军首领陈玄礼,以非常手段除掉杨国忠。

那唐玄宗只顾着仓皇出逃,随行的队伍只有3000余人,其中有2000人由负责殿后的李亨带领,李亨有足够的权力发起这场兵变。

这不,经过一番周密谋划,马嵬驿兵变发生了。

兵变发生以后,马嵬民众请求唐玄宗留下。

唐玄宗不敢,任命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留下收集部队对抗叛军,自己入蜀逃命去了。

李亨在杜鸿渐等人的陪同下,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经过精心筹备,登基为帝,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覃仕勇说史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兵败如山倒,京师危急。公元756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马嵬驿兵变的主要目的解除唐玄宗的最高权力,处死宰相杨国忠、缢死贵妃杨玉环只是达成这个目的的手段。公元756年8月12日,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尊避难成都的唐玄宗为太上皇。

唐玄宗喜欢杨玉环,因此他设计手段,强迫儿媳妇杨玉环与儿子寿王离婚,再让杨玉环出家当尼姑,不久后娶杨玉环为贵妃。因为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喜欢,因此杨氏一族得到提拨,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走向权力中枢。杨国忠出任宰相,封卫国公,身兼四十余职。他任相期间,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番将安禄山、史思明以「诛国忠、清君侧」为名,发动安史之乱。

唐玄宗一行人逃到了马嵬驿后,随从的将士因为饥饿疲劳,心中怨恨愤怒。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认为天下大乱都是杨国忠一手造成的,想杀掉他,于是就让东宫宦官李辅国转告太子李亨,李亨犹豫不决。不久禁军哗变,杨国忠被乱刃分尸,枭首示众,杨国忠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与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御史大夫魏方进皆被禁军诛杀。唐玄宗表示对此事不予追究,不过陈玄礼认为杨玉环不死,则迟早这些禁军会被皇帝问罪处死,因此在禁军的逼迫下,唐玄宗处死了杨玉环。

太子李亨在马嵬驿兵变后,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唐玄宗继续西逃,李亨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禁军害怕天下平定后,唐玄宗会为杨氏家族报仇而处死他们,于是禁军拥立太子李亨为皇帝,尊唐玄宗为太上皇。由此可见马嵬驿兵变是李亨策划,禁军将领陈玄礼实施的一起政变,目的就是拉唐玄宗下马,扶李亨上马。


大秦铁鹰剑士


唐玄宗安史之乱时,马嵬驿发生了兵变。最终杨国忠杨贵妃被逼死。那么马嵬驿兵变的主要目的究竟是什么呢?难道真就是为了逼死一个从来没有参与国政的杨贵妃吗?其实杨贵妃不是这场兵变的目的!

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15年,安史之乱的叛军攻破潼关活捉了守将哥舒翰,唐朝都城,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长安暴露在叛军的兵锋之下。当时唐玄宗李隆基上朝时官员已经消失大半,很多人早就拖家带口逃往它处。对于唐玄宗而言,叛军攻入长安时间是早晚的事,自己必须迅速做出应对,为了稳定民心,李隆基发布诏书,御驾亲征。但是暗地里却收拾包裹,连夜出城逃往四川。

这一次出逃除了禁军之外,还有几个皇族亲信,其他的美人杨贵妃姐妹,和他认为的忠诚杨国忠。这一次逃难也比较滑稽,李隆基是以发布诏书御驾亲征的借口出城的,所以实际上是带着禁军逃难。唐朝的地方官吏和老百姓都知道禁军是什么样的。知道禁军必然在皇帝周围,所以李隆基逃跑的消息,并没有因为那一个虚假的诏书而掩盖住。各地的民众和基层官员纷纷投奔,即便见不到唐明皇,也知道跟着禁军走至少是安全的,所以李隆基的逃跑俨然变成了一个十分壮观的游行,不论什么人都拖家带口紧追着禁军。

一路行至马嵬驿,禁军跟着李隆基既没有饭吃也没有水喝,皇子皇孙们也都饿得不行。跟随的普通民众倒是有些粗茶淡饭。曾经的大唐圣人一手缔造前所未有的盛世,到此时在民众当中的光辉形象已经彻底落地。民众和禁军将士全部士气低落,人心不稳,禁军的长官陈玄礼与太子李亨商议诛杀宰相杨国忠,但太子下不了决心。这个杨国忠靠着他的堂妹杨贵妃起家得到李隆基的恩宠,坏事做过太多。不仅朝堂之上,就连乡野村民也知道这个人祸国殃民。

一开始大家都认为有出路,认为只要跟着圣人就可以获得较为安全的保证,但是走了这么些天,饥饿难耐没有头绪?人心思变,大家都在想安禄山造反的口号是什么?叫诛杀杨国忠清君侧!禁军和普通民众没有那个底气和胆量与安史叛军作斗争,但是在他们看来杨国忠就是这一切罪魁祸首。杀不了叛军先杀杨国忠。由此杨国忠成为了大家发泄的对象,禁军哗变造反。当时虽然唐明皇的声威已经不在,但那毕竟是皇帝,20几年的圣人。即便沦落至此,也有崇拜和敬仰,所以哗变的士兵并没有将针对的对象放在皇帝身上,而恰恰是这个招来安史叛军的杨国忠。

当天晚上杨国忠的心情也不好,对于禁军大声呵斥,直接点燃了禁军们的怒火。兵变速度很快,直接斩杀杨国忠和他的儿子。李隆基当时就瞎蒙了,后来李隆基只能承认这一既成事实。为了稳住禁军李隆基鼓起勇气,到禁军面前表示安慰。可以说禁军发动这一场兵变并非因为杨贵妃而是因为杨国忠,但是禁军并未就此散去,因为害怕杨国忠与杨贵妃的关系,事后会遭到报复,所以一不做二不休,也要杨贵妃于死地。

皇帝自然不同意,说他身为一介女流,从未干预国政,又如何能够报复禁军?


但是陈玄礼和高力士表示反对,哗变的进军害怕杨贵妃秋后算账,但是更害怕秋后算账的其实是太子,高力士和陈玄礼。当时整个中央政权已经不受这个老皇帝的控制,皇帝也只得允诺杨贵妃的死。这场政变之后,李隆基和太子李亨分道扬镳,李隆基进入四川,而太子李亨跑到宁夏自立为帝。尊李隆基太上皇。

马嵬驿这场兵变看上去像是偶然的哗变,以诛杀杨国忠为目的,顺带逼死了杨国忠的后台杨贵妃,但实际上这是一场典型的宫廷权力争斗,主谋也是太子和太监李辅国,而陈玄礼和高力士虽然可能没有参与同谋,但至少在这场所谓的突发政变当中选择了站队。但是由于杨贵妃的历史名声太大,所以马嵬驿通常将杨贵妃与其联系起来,而非宰相杨国忠。

李隆基在大势已去之后之所以要逃到四川,除了四川易守难攻之外,更主要的是四川是杨国忠的地方,杨家的势力在蜀中树大根深。这也是为何太子要抢在进入蜀地之前发动兵变,处死杨国忠。


李亨作为太子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又有杨家人做这场政变的牺牲品,自己又不落得一个不孝的罪名,完成了清君侧。太子李亨的声望瞬间建立起来,而他的心腹宦官李辅国也成为历史上,太监封侯拜相的第一人。


世界史图鉴


无情最是帝王家。

你以为皇帝可以为所欲为,但是有时候皇帝也是身不由己啊。

————如风的历史


接下来回答问题,马嵬坡兵变的主要目的是逼死杨贵妃吗?并不是,杨贵妃只是政治的牺牲品而已。我们来看一下马嵬坡之变都发生了什么,并且看看其中的动机是什么?


明面上马嵬兵变的始作俑者——陈玄礼

龙武军统领陈玄礼,他负责保护唐玄宗李隆基撤出长安前往四川成都。而这场兵变的武力统帅就是他了,所以手下的士兵必定不是像《旧唐书》中所说是自发的、义愤填膺的杀了杨国忠并且要求杀死杨玉环,他们没有这个胆子,所以必定是授意了。


那么陈玄礼又有什么动机要做这样的事情呢?

为将者,唯上命是从!

那么既然陈玄礼没有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授意,他怎么敢发动兵变呢?

思考到这里,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为将者,唯上命是从!如果这个“上”要换人了呢?陈玄礼的分析咱们点到为止,接下去我们继续分析另一个一个重要人物。


太子李亨与陈玄礼的联络

李静忠是太子的内侍宦官,当时陈玄礼通过李静忠联系了太子李亨,想要杀掉杨国忠,太子犹豫不决。当然,这是史书上写得,因为如果太子犹豫不决的话,那就说明陈玄礼才是主谋,是他私自发动了兵变,这样也就成全了太子的孝义。

但史书虽然这么写,我们并不一定要这么想啊。换个思路,一个龙武军的将军,他真的敢哗变吗?真的敢擅作主张吗?

显然,应该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这么一想,大家都应该心中有数了,主谋不应该是陈玄礼,而应该是陈玄礼下一个效忠的皇帝——太子李亨才对。


再看马嵬之变的主要目的


综上而言,太子主导,并授意陈玄礼运作的可能性就极大了。太子这样做的意思就相当于是摊牌了,虽然杀杨国忠看似是主要目的,因为四川是杨国忠的地盘,如果唐玄宗一行人真的去往四川成都,那么到时候太子的处境将会非常的被动。但杀杨国忠只是一个顺带的事情,杀杨贵妃同样也是。最主要的目的是太子李亨用这个方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那就是自己要取而代之,重振国纲,收拾他父皇的残局。


所以在马嵬之变后,太子前往灵武继位,而玄宗依旧前往四川成都,两人就此分道扬镳,下一个属于唐肃宗李亨的朝代就此开启,玄宗的辉煌,也随着杨贵妃之死就此落下帷幕。



文史走马灯


马嵬坡兵变的主要矛头,指向了杨国忠甚至唐玄宗本人,其背后影影绰绰有太子李亨的影子。但无论是唐玄宗还是杨国忠,都会附带着把杨贵妃带上,不然就是养虎为患,后患无穷。

杨国忠对太子威胁极大

杨国忠不仅逼反了安禄山,在之前的时候,还曾帮助李林甫打击太子。太子李亨不得不采取休掉太子妃的屈辱方式,来保全自己。而且这样的屈辱,李亨受了两次。所以,李亨太子之位一直受到杨国忠的威胁,两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等到安禄山打下洛阳时,唐玄宗想要御驾亲征,让太子李亨监国。杨国忠十分惧怕,担心李亨趁机铲除自己。于是让杨贵妃前去劝阻唐玄宗,此事最终不了了之。所以,无论是对皇位的渴望,还是对杨国忠等人的仇恨,李亨都有杀死杨国忠的动机。

翌日,次马嵬驿,军士不得食,流言不逊。龙武将军陈玄礼惧其乱,乃与飞龙马家李护国(李辅国)谋于皇太子,请诛国忠,以慰士心。是日,玄礼等禁军围行宫,尽诛杨氏。

《旧唐书》中对史料没有过多加工,我们能看到李亨、陈玄礼、李辅国在这件事情中,都扮演了不同角色。而杨国忠父子被杀,杨贵妃势必不能独存,不然到时她在唐玄宗吹个枕头风,这些参与人员都免不了受到清算。

唐玄宗坐视太子窘境、李亨举止反常

唐朝自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就很微妙。唐玄宗坐视太子李亨被奸臣李林甫、杨国忠围攻而无动于衷。要说太子李亨内心没有怨恨,恐怕唐玄宗本人都不相信。

而在马嵬驿中,唐玄宗的情况也是非常窘迫,手下禁军有哗变的迹象。即使身为九五至尊,唐玄宗也不得不借助财物来笼络士兵。在这样的环境中,李亨如果胆量足够壮的话,说不定矛头便可以直指唐玄宗。一旦登基为帝,李亨以前所受的种种窘迫,再也不会发生。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始终站在了唐玄宗一边,那便是禁军将领陈玄礼。陈玄礼在安史之乱被平定,唐玄宗被李亨软禁起来后,也一直保护在唐玄宗身边。陈玄礼的忠心,注定了他不会对唐玄宗不利,而杨贵妃也许是唐玄宗的替死鬼。因为诛杀了杨氏兄妹后,太子李亨的反应十分反常。

及行,百姓遮路乞留皇太子,愿戮力破贼,收复京城。玄宗闻之曰:“此天启也”

心中有鬼的李亨,此刻不再敢跟随唐玄宗一路去四川,而要独自出去发展了。即使唐玄宗原先不知道事后主使,此刻心里也肯定明白了。所谓的百姓愿留皇太子,不过是表演的一出戏罢了。而唐玄宗的反应,通鉴中是“天也”,其实更能描述出此时这对父子的尴尬处境。而《旧唐书》中稍微掩饰,改为“此天启也”,算是为尊者讳了。

后来李亨更是擅自登基,历来被后人诟病。到最后,甚至软禁唐玄宗。如此种种,很难说李亨当初没有动过干掉唐玄宗的念头。

但不论是唐玄宗还是杨国忠,杨贵妃注定都是政治牺牲品。在使马嵬驿兵变中,其主要目的不是杀死杨贵妃,杨贵妃不过是被附带而已。这是她的幸运,也是她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