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李白出川是走的哪條道?

方秉彝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水道。附: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

一一李白《渡荊門送別》

【注】

唐開元十四年(726),詩人懷著“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之情。出蜀東下,此詩即在旅遊途中所作。

釋過來:

自劍門入嘉陵江入長江,

過夔州到楚國故疆。

山勢漸入莽莽的荒野,

悠悠一水東去過武昌。

天鏡月影中,

雲間吾當騎鶴入海市蜃樓,蒼茫!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的水,

行程萬里漂送我去海洋。





白溪釣客


李白離開他的江油青蓮故居後,並沒有出川,而是來到距此一百多里的梓州(今三臺縣),在城北涪水西岸,有一座長而頂平的小山。山上有一座建於北周的“安昌寺”,唐代改名“惠義寺”,後改名“琴泉寺”至今。

青少年時的李白由於一直生活在青蓮這個涪江邊的小鎮,眼界肯定沒有以後高遠,他曾經為了生活或者仕途,當了青蓮鎮上一個小小的公務員,就是在這個微不足道的工作中,也受夠了上司(相當於鎮長)及其老婆的惡氣,在這裡是沒有出路的,他留下在此的最後一首詩巜別匡山》:“......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輕輕地走了;卻也永遠沒有輕輕的回來.......

他來到梓州師從鹽亭人趙蕤,主要是學習《長短經》(又名巜反經》),這是一部集諸子百家學說於一體,融儒、道、兵、法、陰陽等綜合性極強的謀略全書,而此書的作者就是趙蕤先生。從以後李白的思想和詩作來看,這段時間的學習方向是正確的,而李白學習的初衷也是為了以後的入仕打好知識基礎。

據《彰明逸事》載:“李白從(趙蕤)學歲餘,去遊成都。

在成都省,李白深深為當時的“揚一益二”超一流錦官城所迷住,他用止不住的興奮之情作了一首

春感詩:“茫茫南與北,道直事難諧。榆莢錢生樹,楊花玉糝街。塵縈遊子面,蝶弄美人釵。卻憶青山上,雲門掩竹齋。”風塵僕僕的美少年李白,詩情畫意的描寫春蝶繞著成都美女頭上的釵飾盤旋,而此時家鄉青蓮故居的柴門只有白雲輕叩。

李白在人流如潮的成都茫然四顧時,終於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他的這首略顯稚嫩的詩卻引來當時益州長史蘇頲的擊節讚歎,立即召見這個略顯土氣的士子,李白自述:“前禮部尚書蘇公出為益州長史,白於路中投刺,待以布衣之禮,因謂群僚曰:“此子天才英麗,下筆不休,雖風力未成,且見專車之骨若廣之以學,可以相如比肩”。(巜上安州裴長史書》)。應該說,蘇蕤這位從中央(禮部尚書)到地方的“副省級市長”的眼光的確是“慧眼識珠”,從漢時的司馬相如到唐時李白、宋時蘇軾,四川的文人騷客英才輩出,燦若星辰!

李白的《春感詩》經有關專家考證認為作於開元八年(720年)。根據是《舊唐書.蘇蕤傳》雲:“開元八年,除禮部尚書,罷政事,知益州大都督府長中事。“所謂“俄”,乃是不久的意思,說明蘇蕤在中央朝廷尚書的位置只有很短的時間就是“開元八年春正月巳卯(十六日)罷相,春季入蜀,李白於春夏之交見到蘇蕤,乃作《春感詩》、巜明堂賦》、巜別賦》、《大獵賦》所以蘇蕤才說李白“天才英麗,下筆不休”。

  • 同時,也牽涉到李白離開江油青蓮故居的歲數不是25歲,應該是20歲,實際情況如何,留待以後考證。

繁華似錦的成都沒有留住志存高遠詩人的腳步,也沒有打算在省成“趁勢而為”,如果是一個“小富即安”的所謂“盆地小農意識”,他完全可以“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謀個一官半職,然後娶妻生子,但是,世上再無“李謫仙”了。

從成都往南一路行來,卻在眉山象耳山作短暫停留,大約三百年後,另一位世界級巨星蘇軾在此誕生,李白當然是不可能預知的,卻為蘇軾的故鄉留下了一處“李白讀書檯“遺址,想必蘇大才子肯定來此憑弔過一番的。

李白繼續南下游峨眉山,在此,沒有海撥意識的詩人為峨眉山的高大挺拔驚㤉得合不攏嘴,回到城裡的“雞毛板霜店”,他奮筆寫下了留傳千古的樂府巜蜀道難》,詩中突出峨眉山雄偉秀麗的特色,展現了遠絕塵囂的神仙境界,表現了詩人好道求仙的性格,是李白早期創作的優秀詩篇。

在山上盤恆數日,他在萬年寺“聽取蛙聲一片“,在“峨眉山月“下“撥劍“起舞弄清影”,“劍橫膝前打坐悟道”,幾天後,李白下山,順岷江而下渝州,專訪名士李邕,未果,只留下詩篇《上李邕》,說明李白還是“少年名士“氣盛,有種“橋南荀令過,十里送衣香”的傲氣。這時他留下了巜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平羌江就是岷江。清溪是平羌江邊的一個驛站,他從船上望著峨眉山月,木船從峨眉山下順岷江到渝州。平羌峽上建有太白亭,以為紀念。

李白出三峽前曾在萬縣逗留了半年,萬縣尚有太白巖遺址。巜萬縣西太白祠堂記》雲:“縣西有太白巖,在西山,即絕塵龕也......相傳李白在此讀書。

開元十三年春三月 (725年),李白此時的確已經二十五歲,也就是說他二十歲離開青蓮到梓州學習一年多後到成都、眉山、峨眉山、萬縣的時間共有五年。期間,共留下了二十多首詩和三個賦。

和以後的蘇軾一樣,離開四川后,再也沒有回來,卻為我們留下十分珍貴的詩文。

關注我,為你揭開歷史幕後的問號❓


良人執戟2


李白25歲左右離開蜀地,開始漫遊生涯。離開他所隱居與學習的大匡山時,他寫下《別匡山》,當中有兩句詩表明了他的志願:“莫怪無心戀清景,已將書劍許明時。”

那他離開蜀地後,是去了哪裡呢?如何去的了?

從他早年所寫下的《峨眉山月歌》中,已經很明顯地寫下了他出川的方式——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前兩句是說峨眉山上月亮高懸,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著月影。後兩句則道出詩人夜晚從清溪往三峽行去。清溪屬四川犍為,在峨眉山附近。他坐著船走水路去向渝州,也就是今天重慶地帶。

而後,他一路順江而下,開始了在長江沿岸的漫遊。其中還有一首頗具代表性的詩《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他說故鄉水,仍然在不遠萬里在默默送著遠去的遊子。從這首詩結合他在《上安州裴長史書》所說,可知李白此次“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目的地其實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

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他寫到——

“……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南窮蒼梧,東涉溟海。見鄉人相如大誇雲夢之事,雲楚有七澤,遂來觀焉。”

所以他一路從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來從楚國遊”。李白離開蜀地應當是走的水路。

至於《蜀道難》,並非是他自己出蜀而寫下的,從其中的一些語句來看,更多或是為了規勸他人。比如先有“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他說如此險要的地方,你這個遠行者為何來到這裡啊?

後面還有一句:“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尤其這句,假設是詩人自己從蜀道出去,他先大講特講攀越蜀道難,最後說成都雖然是個令人快樂的地方,不如早早還家去,這啥邏輯?


讀書燈下


“詩仙”李白留下了一首詩叫《蜀道難》: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李白出生在唐朝當時被稱為“碎葉”的地方,即如今的“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三歲以前都隨父親生活在那裡。4歲以後,李白返回四川老家江油。所以這時候,李家到底是如何入川的,並沒有文字記錄。即便是通過所謂“蜀道”(即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他也沒有記憶。所以李白雖然寫下來了《蜀道難》把蜀道的形象和意象描繪得生動形象,卻沒有確鑿的記錄李白成年之後到過蜀道。

而李白出川卻有從水路《峨眉山月歌》中的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以及接下來的《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雖然不確定李白是否走過“蜀道”,但是與他齊名的“詩聖”杜甫確確實實是從走過蜀道入成都的,王勃的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揭示了友人離別時的悲涼。杜甫也在途中感嘆“對此欲何道?默傷垂老魂。“以及其從陝西進入四川過七盤關寫下的:《五盤》

五盤雖雲險,山色佳有餘。仰凌棧道細,俯映江木疏。地僻無網罟,水清反多魚。好鳥不妄飛,野人半巢居。喜見淳樸俗,坦然心神舒。東郊尚格鬥,巨猾何時除。故鄉有弟妹,流落隨丘墟。成都萬事好,豈若歸吾廬。

在杜甫的這首詩裡,成都什麼都好,就像是可以庇護自己的家鄉,雖然此刻他還在路途,尚未抵達成都。

其實在李白、杜甫之前,“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就寫下來“傳語後來者,斯路誠獨難!”這初唐四傑還都在成都呆過,而盧照鄰待在成都的時間最長,因為他在本地領了一個官職——益州新都縣尉,留下了《贈益府群官》,其中一句“誰能借風便,一舉凌蒼蒼”更顯豪邁氣概。

雖然說現在到四川有很多道路可以選擇:有鐵路、公路、飛機、水路。但是在古代時期,由於生產力低下,不管是旅遊還是到任都是靠行走或者坐馬車、坐船,那速度可以想象。有時候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去四川則被稱為“九死一生”。

從四川盆地的地貌來看,幾乎是四面環山,東部唯一的出口,就是三峽。東邊是巫山、武陵山,南部有大涼山,西部有龍門山和邛崍山,北邊是大巴山和秦嶺。所以很多時間,四川盆地天然就充滿了與世隔絕的味道。

有一句話叫做“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說明這個地方缺乏一些奮進的風氣,也可以說是安居樂業,適合養老。當然現在這個局面已經不同了,有很多少年也會外出打工。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出川入川的人,不會像現在這麼頻繁。不過,即便少,也沒有完全隔絕,那麼有哪些道路進入或者離開蜀地呢?

北路是由漢中進入劍閣(也就是李白嘆的“蜀道”),這條路大致上跟現在的寶成鐵路有一致性,歷史上諸葛亮的北伐就是這條道。從漢中到關中的隘口,大致有子午谷、祁山等。

換句話說,從北邊進入四川就是從陝西進入有三條道路:其中金牛道是最主要的道路,可以從漢中直接通向成都,另外的兩條一條是米倉道,一條是荔枝道。

東邊,溯江而上,水陸並進,在《三國演義》中劉備進入四川,就是沿這條路線進軍的,但是水路有一定風險,因為必須經過長江三峽。那個時候的三峽要靠縴夫拉船逆流而上。

當然順水而下就容易得多了,比如說,李白出四川、蘇軾一家族出四川也走的是這條道。蘇軾留下了寫三峽最長的詩《三峽》,78句:

瞿塘迤邐盡,巫峽崢嶸起。連峰稍可怪,石色變蒼翠。天工運神巧,漸欲作奇偉。瞿塘迤邐盡,巫峽崢嶸起。連峰稍可怪,石色變蒼翠。天工運神巧,漸欲作奇偉。……

另外從湖北的竹山可以繞道重慶的東北方向入川,只不過,用的很少;據說當年解放軍入重慶走了這條路;因為都知道入川可以走北邊和東邊兩條路線,所以防守重要。但是資料顯示並非東北,而是從東南的萬縣、黔江和彭水進入重慶的。


梅姑姑318


詩仙”李白留下了一首詩叫《蜀道難》: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李白到底是如何出入川的,並沒有文字記錄。即便是通過所謂“蜀道”(即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他也沒有記憶。所以李白雖然寫下來了《蜀道難》把蜀道的形象和意象描繪得生動形象,卻沒有確鑿的記錄李白成年之後到過蜀道。

而李白出川卻有從水路《峨眉山月歌》中的記載: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以及接下來的《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雖然不確定李白是否走過“蜀道”,但是與他齊名的“詩聖”杜甫確確實實是從走過蜀道入成都的,“以及其從陝西進入四川過七盤關寫下的:《五盤》

五盤雖雲險,山色佳有餘。

仰凌棧道細,俯映江木疏。

地僻無網罟,水清反多魚。

好鳥不妄飛,野人半巢居。

喜見淳樸俗,坦然心神舒。

東郊尚格鬥,巨猾何時除。

故鄉有弟妹,流落隨丘墟。

成都萬事好,豈若歸吾廬。

在古代時期,由於生產力低下,不管是旅遊還是到任都是靠行走或者坐馬車、坐船,那速度可以想象。有時候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去四川則被稱為“九死一生”。出川入川的人,不會像現在這麼頻繁。不過,即便少,也沒有完全隔絕,那麼有哪些道路進入或者離開蜀地呢?

北路是由漢中進入劍閣(也就是李白嘆的“蜀道”),這條路大致上跟現在的寶成鐵路有一致性,歷史上諸葛亮的北伐就是這條道。從漢中到關中的隘口,大致有子午谷、祁山等。(入蜀三條道路:

其中金牛道是最主要的道路,可以從漢中直接通向成都,另外的兩條一條是米倉道,一條是荔枝道)。

東邊,溯江而上,水陸並進,在當年中劉備進入四川,就是沿這條路線進軍的,但是水路有一定風險,因為必須經過長江三峽。那個時候的三峽要靠縴夫拉船逆流而上。

另外從湖北的竹山可以繞道重慶的東北方向入川,只不過,用的很少;據說當年解放軍入重慶走了這條路。

我是懷信同學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的,可以留言一同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懷信同學


李白出川當然是走子午道,理由有以下幾點:

川地與當時唐朝的都城長安中國就隔著一座秦嶺,從李白的詩句中可以看出出川道路的險峻。

當年秦國在司馬錯的建議下,也就是司馬遷的先祖,建議秦國岀兵攻打川地,也是從子午道進入川地從而把川地納入了秦國版圖。可見子午道是進出川地最好最順便也是路況最好的一條道。就這樣從秦統治起,子午道就一直成了進出川地的最常走的道。

劉邦被逼無奈時,進入川地也是走子午道進去,進去時還把棧道用火燒了,表明不再出川,可見當時傳統也主有子午道最便捷,更有就是出了子午道就直達唐朝都城長安。

反觀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一條比一條遠,而且儻駱道和褒斜道這兩條道直遠就算了,還全都是山道,更難走。陳倉道是最遠的,路況比儻駱道和褒斜道好些,但相比傳統的子午道來說,就顯得又遠又更險,而且離長安還相當遠。

又不像當年韓信為躲避項羽軍的主力而被逼採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走陳倉道,一心只想出川儘快到唐朝都城長安尋求功名,留名青史,建功立業的青年李白來說,他才不願意也不會浪費時間去走險峻的儻駱道和褒斜道,更不會走最遠的陳倉道,因為此時的他一心只有功名,還沒到喝酒作詩遊山玩水之時。

所以說當年李白出川就走子午道,直達唐都長安,以早日實現自己的抱負,出名要趁早,這才是早年的李白性格。




百粵天話史


蜀道,是古代由長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穿越秦嶺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嶇,難以通行,詩仙李白曾作《蜀道難》一詩,具言蜀道之艱難。通常學術研究中提到的“蜀道”,是指由關中通往漢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儻駱道(堂光道)以及由漢中通往蜀地的金牛道、米倉道等。



GetRich


從成都經眉山到青神,住金溪驛(後世音轉清溪。此溪為思蒙河,從古有淘沙金記載,因此又稱金溪)在今青神瑞豐附近。夜發去樂山,在錦江山(樂山人稱頂高山)下寫下千古傳唱的《峨眉山月歌》,所下三峽為青神與樂山之間的平羌小三峽。因為詩中所述是先向三峽,後下渝州,那麼這個三峽在渝州之上。過後黃庭堅在錦江上立有太白亭述此,東坡的《送張嘉州》也有詩句證此。由此可知,與犍為清溪毫不沾邊。再說犍為淸溪鎮不在岷江邊,與岷江有十里之遙。


嘉州汪哥


開元14年。(公元726年),李白26歲,他對自己的學業,文章很自負。政治報負,生活理想也已確定。"騏驥筋力成,意在萬里外","大鵬羽翼張,勢欲摩穹昊"。到祖國廣闊的天地去施展報負,貢獻才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

他遊罷峨眉,沿著平羌江(今青衣江)由嘉州(今樂山縣內)進入岷江。在犍為縣的青溪驛乘船到渝州(今重慶],沿三峽東下到湖北。他在清溪驛的時候寫下了: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木山文


李白幼年就跟著父親搬到了四川綿陽。李白於公元724年順著長江,沿平羌東下經過嘉州到達渝州、萬州、奉節、巫山等很多地方,穿過了四川盆地東邊的整個湘鄂西山地,來到了宜昌,後來來到了詩裡所說的“荊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