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大军横扫欧亚,所向披靡,可为啥36年没攻下小小的钓鱼城?

沧州老夫子


如果你真的认为蒙古人打不下钓鱼城?那就大错特错了,兵威正盛的蒙古军团,加上数量众多的汉人降将出谋划策,全力一博,小小钓鱼城,如何能坚持的住?就算有山城之险,城内军民一心,也很难抵挡住蒙古军团的兵锋,说到这里,有很多读者会感觉奇怪,如你所说,为何小小的钓鱼城能够抵挡蒙古军团达36年之久?其原因如下,我详细分解一下。



一,蒙古对宋用兵的战略性失误

众所周知,十三世纪初,蒙古军团在成吉思汗铁木真的统帅下,平西辽、灭西夏、吞金国,锤花剌子模,此后一路向西,共灭四十余国,蒙古军团的巅峰战斗能力,让西方诸国心胆俱裂。

由于在西线战场战果颇丰,而蒙古人口又少,分兵作战难以取得最大战果,以至于在窝阔台汗以及之后的贵由汗在战略决策之时,将进攻重点放在西线,对南宋的策略始终是游击劫掠为主。

从蒙古忽必烈汗即位之前,整个蒙古对宋策略,都是以劫掠为主,而不是占领为目的。

这一点可以从历史记载中看出。



宋理宗端平年间(1234~1236年)蒙古军团进攻蜀地,1238年蒙古军团再次进攻西川,1239年劫掠川东,1241年再破成都、泸州等二十余城。

因蒙古铁蹄不断袭扰四川,导致当地政权瘫痪,官员牺牲很大,为此宋庭派官员入蜀主政,将四川政治中心从成都转移到重庆,这也是宋庭派遣余玠为四川安抚制置使的原因所在。

到1252年,蒙古人又重新掠夺成都,由此可见蒙古军团虽然多次占领四川,但是并未实际控制四川。

这是蒙古为何在四川的战果不大的原因之一,不以夺取土地为目的,就无法对钓鱼城这种能够自给自足的山城,形成巨大威胁,所以也间接导致钓鱼城能够坚守的原因之一。



二,蒙古内部斗争以及宋朝降将的献计献策,使得蒙古对宋政策的战略转移到了襄樊

由于成吉思汗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捉襟见肘,导致其后蒙古人内部逐渐分化,派系斗争不断,自1241年窝阔台大汉去世,到1264年忽必烈即位,历时23年之久,换了五任大汗。

这就让攻宋的步骤时紧时松,也让钓鱼城在这动荡的乱世中,能够坚守36年的原因之一。

其后,忽必烈历时四年打败阿里不哥,夺得大汗之位后,立志灭亡南宋,建立大帝国的想法下,接受南宋降将刘整等人“无襄则无淮,无淮则南宋唾手可得也”的建议,将战略重心从四川向荆襄地区转移。

于是,蒙古军队给予钓鱼城压力大为减轻,而处于荆襄地区咽喉之地的襄樊,承受蒙古六年之久的围攻。



三,钓鱼城独特的地理位置,是蒙古军队难以短时间逾越的天然屏障

钓鱼城位于重庆市东钓鱼山顶,山势陡峭,钓鱼山下南、北、西三面有嘉陵江、渠江、涪江环绕。

面对蒙古军团对四川的持续进攻,南宋也做出积极防御,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开始在钓鱼山上筑城。

1243年,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重点打造钓鱼城,将钓鱼城分内外两城,外城墙建在悬崖峭壁之上,以防蒙古大军。

而钓鱼城内有良田,又有源源不绝的水源,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会因为蒙古军团围困,导致因断粮缺水而崩溃。

从1243年,余玠等人在夜以继日的打造钓鱼城,到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汗亲征钓鱼城时,已然过去十五年,这十五年虽然有蒙古军队断断续续骚扰,但是形不成气候,钓鱼城无大战事。



四,蒙古军队的缺点以及蒙哥汗的骄傲

十三世纪是蒙古人东征西杀的时代,兵锋之强,当世无敌,善于野战的蒙古军团,极其擅长穿插迂回战术。

蒙古人的战法是,不计师之多寡,地之险易,敌之强弱,必合围以歼灭之。

然而这战法到了蜀地就打了折扣,因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蜀地山高林密,多崇山峻岭、江河岔道,自古就有“车不得方轨,马不得成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说法。

而蒙古军队的骑兵战术,在四川的崇山峻岭间实在施展不开,而到了钓鱼城这险要之地,蒙古军等于自废一半武功。

偏偏镇守此地的王坚是个硬骨头,威逼利诱,绝不投降,蒙古军团死命进攻,却被视死如归的川兵一次次被杀退,

这令从小征战,少有败绩的蒙哥汗大为光火,不顾术速忽里舍弃钓鱼城,绕道夔州的战略方阵,坚决要打下钓鱼城。

骄傲的蒙哥汗,面对易守难攻的钓鱼城,是下了大决心必破之的。

于是,蒙古军团和钓鱼城内守军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铁血攻防战。

这一打就是将近半年。



五,水土不服的蒙古军团,病倒在蜀地的盛夏里。

蜀地多崇山峻岭,很多地方仍然属于未开发地区,原始森林多且密集,又属于热带湿润气候,多瘴气,在酷热难当的夏季,蒙古军团大面积感染疫病,心急如焚的蒙哥汗,在攻城督战之时,遭受飞石撞击,不治身亡(亦有感染疫病而死一说。)

自蒙哥汗一死,整个蒙古内部陷入内乱,本在荆襄之地颇有收获的忽必烈,赶紧北撤争夺汗位,无暇顾及南宋,等到忽必烈夺得大汗之位。

这位受过汉文化熏陶的大元皇帝,将攻宋的战略重心放在了襄樊,这又让钓鱼城得到喘息之机,这之后,蒙元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沿江而下,攻取临安,等到南宋灭亡后,忽必烈在四川屯粮驻军,压缩钓鱼城生存空间,1279年,在忽必烈答应不伤害百姓的情况下,钓鱼城这座孤城终于开城投降。

弃城后,城内32名守将,全部拔剑自刎。



综上所述,蒙元大军横扫欧亚,所向披靡,为啥36年没有攻下钓鱼城的原因如下。

  • 东西两线作战的蒙古大军,重点放在了西方,对宋作战,多以劫掠人口、物资,而缺少长远规划,漫无目的的进攻,就无法形成最强大的攻坚力量,钓鱼城的坚韧,非使大力不能破。
  • 忽必烈不同于之前的蒙古大汗,他是有理想有文化的,他分析整个天下局势以后,将本来进攻四川为主的战略目标,进行了更优化的原则,从而使钓鱼城免于战火,毕竟忽必烈攻打襄樊之时,是使出大力气的,一围就是六年,水陆合攻,围点打援,有一股不破襄樊,誓不摆休的强硬意志,如果这股力量全力进攻钓鱼城的话?如何?就算蒙古军队损失惨重,但是钓鱼城也必将破城。
  • 钓鱼城内的兵、民,全都是坚韧不拔的四川猛士,勇猛、善战,绝不屈服,就是他们的舍命拼搏,才换来钓鱼城36年不败,因为打造的在好的城池,也需要勇敢的人去守卫,东西永远是死的,人是活的。

旧史风


当年蒙古大军曾经横扫欧亚大陆,建立了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元朝。在蒙古人面前,无论敌人多么的强大,击溃敌人只是时间的问题。当时欧洲的骑士大多配备重盔重甲,虽然他们近战时十分强大,但是,在机动力上根本无法和蒙古骑兵相比。但是,所向披靡的蒙古大军围攻一座小城36年都没能攻破,而且损失惨重,最后还是因为南宋灭亡了,守城将士主动开城投降的,蒙古大军才进入城内,这座小城就是“钓鱼城”。

宋蒙对峙长达50多年,在此期间蒙古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钓鱼城位于四川境内,属于大宋领土,元朝刚建立的时候,为了扩大领土,蒙古大军开始横扫欧亚大陆,而大宋也是蒙古大军消灭的目标。南宋朝廷刚成立的时候,南宋朝廷就开始修筑钓鱼城的驻防,不断加固城防,很快钓鱼城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工事。

钓鱼城位于钓鱼山上,钓鱼山地势险要,钓鱼山的北、西、南由嘉陵江环绕,形成了钳形的江流,钓鱼城正好屹立于三江环流之中,在那里形成了天险境地。钓鱼城的防御圈包括了嘉陵江、渠江、涪江,南、北、西三面环水,钓鱼城周围十二三里,筑有高达数十丈的石墙组成。南宋修建钓鱼城用了大约十几万人经过十几年的修筑才完成,双方于此殊死搏斗,宋蒙双方经历了大小战役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蒙古大汗蒙哥曾经亲率10万大军攻打钓鱼城,但是依旧失败了,最后他也死在了钓鱼城。在蒙古大军称霸亚欧大陆的路上,南宋是最难攻打的一个政权。南宋统治区域主要是在长江以南,此地区山河较多,而南宋很多城池都傍山环水而建,防守工事极强。而蒙古大军最强的战力部队是骑兵,他们主要善于野战,攻城能力很弱。再加上南宋人不屈不挠的反抗,这样就极大地限制了蒙古人的进攻战略。成吉思汗怎么也想不到,南宋这个他曾经最看不上的政权,居然是最难攻打的。


公元前


主要是川蜀之地地域限制造成易守难攻的情况,蒙军发挥不出最大的战力优势。

重庆市合川区东5公里外的钓鱼山,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此地有座名叫钓鱼城的小城,钓鱼城采用山城合一的修建模式,城墙全部修建在悬崖峭壁之上,易守难攻。公元1258年底,4万蒙古主力在蒙哥的带领下杀入南宋国境,一路杀到钓鱼城下,但激战数年,居然没有攻破这座只有5000宋军防守的城池。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两路伐宋军队已经打到了长江边,横扫欧亚的蒙哥深感脸上无光,能否征服钓鱼城已经关乎到大汗的荣誉了。

他命人围城打援切断水源封锁道路,4万蒙古大军将小小的钓鱼城铁桶般围了半年,但是蒙哥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城内宋军丝毫没有水断粮绝的迹象,战斗力不减反增。

原来城内的钓鱼山上早就开垦出了梯田,城内又有多口水井和池塘,而且还有一座1000多平方米的兵工厂,失去耐心的蒙哥亲自督战强攻,不料却被飞石击中,不出一个月就死在了钓鱼山下不远的地方。

蒙哥的意外阵亡迫使蒙古主力军队撤军,而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率领的另外两路军队也为了争夺汗位赶回蒙古。

甚至此时正在攻打埃及和欧洲的蒙古军队也赶回了草原参与内战,整个蒙古帝国开始了分裂的序幕。如果不是钓鱼城的宋朝军队杀死了蒙哥,整个欧洲和非洲大陆恐怕都难逃上帝之鞭的鞭笞,世界的历史就这样在重庆的钓鱼城下拐了一个弯。

总结一句话:蒙古大军最主要、最强的战力部队是骑兵,机动性强,擅冲击及追击战,攻城能力极弱,不能发挥蒙古大军的战力优势。再加上南宋人不屈不挠的反抗,极大地限制了蒙古人的进攻战略。

以上是个人的浅谈,如有错误的地方,请斧正。


新一聊历史


钓鱼城顶住了元朝大军20年猛攻,守将王立遭到世人的唾弃,是因为他身为一城守将却开门投降,被后人认为是叛徒的行为。元朝大军在南下攻打大宋的过程中,由于元军一直不善水战与攻城,所以一直很难突破大宋以长江为依托的京湖防线的壁垒,所以开辟了四川战场,想先占领四川然后再溯江而下,在京沪前线达成一个钳形的攻势,来灭掉大宋。

但在进攻四川的过程中,元朝大军在钓鱼城被卡住了,在当地军民的拼死反击下,寸步难进。这座钓鱼城,前有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交汇,后有钓鱼山壁立千仞,位于四川合州的钓鱼山上,地理位置很高依山面水,地势险要,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钓鱼城1259年受到元朝大军的首次攻击,保卫战一打就是20多年,到1279年为止,先后经历了元朝大军20年的猛攻,一直巍然屹立,没有被攻下。王立作为钓鱼城的守将,刚开始也是一员猛将,在抗击元朝的战斗屡战屡胜,战功卓著。1276年,元军突破了长江防线,占领了南宋国都临安,南宋的皇帝宋恭帝也被俘了。导致南宋形势急转直下,走向了灭国的边缘。

于是王立的思想也动摇了。此时的钓鱼城已成为一座孤城,王立犹豫再三,决定,以保全城中军民性命为条件,投降了元朝。然而在传统忠君思想看来,王立身为一城守将却主动投降,是有悖于忠君之道的。


福子说历史


钓鱼城之战,是南宋末年,一次著名的防御作战案例,整个坚守时间长达36年,具体战役时间是1258年-1259年。


1235年,宋蒙战争爆发,当时蒙古人已经平定了北方,窝阔台兵分两路,一路攻四川,一路攻荆襄,由于当时蒙军主力西征,并不在攻宋,且主要目的是为了劫掠,所以两路军未获成功而退。

1253年,蒙古灭大理,战略上对宋形成了合围之势,1256年,蒙哥率军从四川攻宋,其弟忽必烈从中原南下攻宋,这时候,钓鱼城之战就爆发了。



钓鱼城,今重庆合川,地势上三面环水,嘉陵江,渠江,涪江贯穿其中,东面又有鸿沟阻挡,蒙古骑兵无法展开优势。

第二,就是钓鱼城在被围之后,守军意志坚定,守将王坚斩了蒙古劝降使者,并积极备战,钓鱼城虽然陆路断绝,但是水路并未完全切断,城内还是可以源源不断获得补给,并且王坚深通谋略,不仅死守,并且乘机多次夜袭蒙古军。

第三,天气气候原因。攻城中,又连降20多天大雨,六月重庆天气炎热,蒙古军瘟疫流行,士气大挫。

第四,南宋积极救援。在被围之后,南宋对四川进行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内外夹攻,给蒙古大军带来很大的困扰。

第五,蒙哥战死。由于几个月攻城不下,蒙哥亲自督战,中流矢,伤重而死,蒙古人只能被迫撤退。

而此时,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所以此后数年蒙古无暇顾及南宋,直到忽必烈建大元后,挥军灭宋,1279年在南宋行将灭亡之际,钓鱼城守将王立在蒙古人答应不屠城之后,开城投降。至此,钓鱼城之战结束。


钓鱼城作为山城防御体系的典型代表,在冷兵器时代,充分显示了其防御作用,它成为了蒙古军队难以攻克的堡垒。


影珠陋士


能征善战的蒙古大军之所以这么多年没有攻下钓鱼城的原因很简单,其一是因为这个城的地势非常险要,有着易守难攻的特点;其二为钓鱼城是当时南宋的一个屏障,许多在这个地方当官的官员都对它进行过整修和加固;其三就是在南宋面临着灭国危险的时候,所有人都众志成城抵抗着蒙古的入侵。

蒙古族都特别的骁勇善战,尤其是他们的骑兵特别厉害。由这个民族建立的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朝代,他不仅拥有着亚洲的土地同时还攻占了欧洲的大片土地,可以说是横跨亚欧大陆的一个国家。在他们心中蒙古的骑兵是无人能敌、战无不克攻无不胜的强者,在他们攻打欧洲城市的时候无论敌人多么强大、战甲多么坚厚,他们依然能凭着自己的英勇将敌人打趴下,没想到在攻打南宋钓鱼城的时候却踢到了铁板。

钓鱼城的位置在我国的巴蜀地区,它是依照着山川的延伸和水流的流动方向建立的,有着非常险峻的地势。它去就像《蜀道难》中所说的那样,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城市。它虽然面积不大,但它却是南宋在四川地区非常重要的防线,如果它被蒙古夺走了,那么南宋的灭亡之日也就不远了。所以,这座城市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

正因为钓鱼城有着如此重要的位置,所以众多在此地驻守的官员都带领着当地的人民对钓鱼城进行过维修和加固。经过10多年的时光,这里已经成了一个坚固的堡垒,后来这个堡垒就成了蒙古大军灭亡南宋路上的一个拦路虎,推迟了南宋的灭亡延长了他的存在时间。

当时蒙古大军在整个亚欧大陆上所向披靡,他们不仅将欧洲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而且还很快的灭亡了金国,这让南宋非常有压力,所有的南宋人都不想自己国家灭亡,所以在守护这个屏障时更是奉献了自己所有的力量。

这个城市让蒙古人吃了很大的苦头,他们在攻打钓鱼城的时候不仅和当地人僵持了30多年,而且他们的一个王还死在这里。可惜后来因为一个女间谍导致钓鱼城被攻破,随后不久南宋也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渔经猎史小仙女


看看这张地图,你就会明白,冷兵器时代在这种地理形势上多难展开兵力。

这一张就更清楚了,进攻者只能从狭窄通道仰攻坚城,当然是非常不利。

而且钓鱼城防御体系中还有大片良田,收成可以基本满足驻军需求,粮秣转运压力不大。重庆地区属于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山上山泉众多,也不怕被断水。这样相持下去,先撑不住的只能是远道而来的进攻者。

为什么蒙古军队不绕过钓鱼城避实击虚呢?他们确实这样做了,但南宋军民进行了坚决抵抗,钓鱼城不是孤立的城堡,而是余玠以来长期构筑一整套防线。蒙古军队在钓鱼城碰壁,在其他地方也能讨好,川东地区地形崎岖,不适合大量部队地面机动,水路运输特别重要,不打开钓鱼城,水路就没法畅通。


真正鳄鱼不哭


草原骑兵适合平原大规模冲击作战,但了四川合川,山岭丘陵,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加之民风彪悍,誓死不降,防守指挥得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的气度,易守难攻,军民一心,当然不容易攻克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