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永乐大典》找到,意味着什么?

午言的风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击败建文帝朱允炆之后在南京称帝,年号为“永乐”,世人也多有称朱棣为永乐皇帝的习惯。

因为朱元璋尚且在世的时候废除了明朝的丞相制度,并且立下了明朝从此以后不能再设丞相的规定,所以明朝皇帝需要做很多的事情,处理很多的政治事务。朱棣在当上明朝的皇帝之后,就深感政务之繁忙,并且经常需要查阅典籍,实属不便。


为了方便处理政务,彰显国威浩荡,朱棣便命令大才子解缙主持编撰一部囊括明朝之前所有图书的百科全书的任务。第二年解缙将书稿呈给朱棣看的时候,朱棣感到不是很满意,又让姚广孝加入编撰队伍,最后编撰队伍达到了3000多人。

经过这3000多人日夜抄写,一共花了5年的时间,才将这部有着22877卷、11095册、多达3.7亿个字的中国古代文献集成抄写完毕。永乐皇帝朱棣看到成书之后非常高兴,将这本大百科全书赐名为《永乐大典》。


这本《永乐大典》包含了中国在明朝之前几乎所有的文献,无论是儒、道、释,还是天文地理、医术阴阳,全部囊括其中。

但是就是这样一部古今文化大集成的作品却有遗落在着人世间。经过战乱的浩劫,《永乐大典》的副本只剩下了区区800多卷。而《永乐大典》的正本早已不知去向。

如果《永乐大典》幸存于着人世间,假如一但出世,将使我们对中华历史有不一样的认识。因为自满人建立清朝以后,对中国古代典籍的修改可谓是次数繁多。如果一但让我们寻找到没有遭到清朝篡改的《永乐大典》的正本,便可以重新寻找到尚未蒙尘的中华文化。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集成,也是较为真实的文化集成。如果能找回这本经典,便可以使我们对中华文化增添多一分敬畏。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弋北谈古今


永乐大典是人类有文明以来字数最多、规模最为庞大的一套百科全书。

这套修撰于朱棣时期的百科全书与我们寻常了解到的百科全书很不一样,并不仅只有一本。

因为这套百科全书全文总共有3亿7000多万字、所记载的内容太多,所以需要用到的承载物数量非常庞大,用到了11000多册书籍。

而为了修撰这套百科全书,朱棣则前前后后征调了3000多个学识丰富的文人,让他们花费了数年时间才把永乐大典修撰出来,在修撰成功后,那些人则足足花费了一年时间才把需要收录的内容抄写完成。

可见这其中耗费的心血有多么庞大。

在内容方面,永乐大典收录非常繁杂,有在当时被视为唯一正统的儒家典藉,也有佛家、道家典籍以及历史、风水、阴阳、五行、天文、医学、戏曲、农艺、工艺等种种方面的书籍内容。

可以说非常的包罗万象。

优点也是缺点

不过字数多、内容多很多时候并不是优点,对于永乐大典来说,字数多、内容多反而成了他的缺点。

因为这套百科全书的字数实在太多了,所以在那个没有复印机、采用活字印刷又过于费力的时代,人们很难再重新备份、抄写这么一套百科全书,就算是朱棣皇帝再多么想夸耀国力,他也没有让人重新抄写第二份出来。

这就导致永乐大典在多年时间中成为了一套孤本,如果原本发生了损坏或者丢失,那么其他人很难再从其他地方找到已经消失的内容。

永乐大典副本的出现

好在嘉靖皇帝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嘉靖当上皇帝后,他表现出了对永乐大典的极度喜爱,经常让人把永乐大典中的一部分书籍摆到自己的桌子上,有空的时候就喜欢拿来看看。

因此,在这套书差点被一场火灾给毁掉后,深恐后怕的嘉靖皇帝就调集了一百零九个字写得好的人,让他们花费六年时间把永乐大典又抄了一部出来。

关于永乐大典正本的去向,历史中一直没有明确的记载,只知道在清朝之前,这套规模庞大的百科全书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不过根据嘉靖皇帝对永乐大典的喜爱,很多人怀疑永乐大典很有可能在嘉靖皇帝死后被嘉靖皇帝带到了自己的陵墓中。

至于我们平常了解到的永乐大典,就是嘉靖时期的副本。

这套副本在流传到乾隆年间的时候,11000册书只剩下了1万册,直接丢了1000多册书,在到了光绪皇帝继位初年的时候,永乐大典的丢失情况更加严重,1万多册书只剩下了4000多册,在到了八国联军战争爆发的时候,情况就惨了,整套书只剩下了几百册,其中的内容损失达到了90%以上。


永乐大典很难凑齐

对于永乐大典的丢失,很多人感到了深深的遗憾,为不能看到这套百科全书所记载的一些内容痛惜。

很多人甚至还产生了去寻回、凑齐永乐大典的念头。

但实际上这样的念头很不切实际,从现如今所知道的状况来说,永乐大典基本是不可能重新凑齐了。

首先,我们现在根本不知道永乐大典副本丢失的那些书籍都流落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这些书籍在历史流传中有没有被毁,要想找到这些书,其实跟大海捞针差不多。



其次,很多人怀疑永乐大典的正本被嘉靖皇帝带到了陵墓中,但是如果事实真是如此的话,那么永乐大典的正本我们是看不到了。

因为根据前些年的探测,发现嘉靖皇帝的陵墓地宫中曾被渗透进了大量地下水。

即便永乐大典的正本放得高没有被地下水浸湿、损毁,在那大量地下水蒸发后,也会被那潮湿无比的空气霉化、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考古挖掘了嘉靖皇帝的陵墓,想找到可供阅读的永乐大典也非常困难。

连这种唯一知晓的状况也渺无希望,大家觉得还有凑齐永乐大典的可能吗?

找到永乐大典会带来的意义

不过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考虑无法找到的问题,就说一下如果找到永乐大典的全套版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在我看来,找到永乐大典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意义就是增加我们对我们国家古代文化、历史、艺术等等众多方面的了解,让我们能更加直观地了解那些已经被历史长河所淹没的细节。

其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能让我们了解到没有被阉割过的历史。

我们都知道,在乾隆皇帝修撰四库全书的时候,修改、毁坏了很多记载清朝黑历史的书籍内容。

但是,我们却并不知道乾隆到底有没有修改过明朝时期或者朱棣皇帝之前的历史,要是能找到永乐大典的全本,我觉得我们或许就拥有了解未被阉割历史的机会、知道那朱棣之前的历史到底有没有被乾隆皇帝修改过。


孤客生


《永乐大典》的遗失、损毁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遗憾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损失之一。

《永乐大典》是什么?

《永乐大典》是解缙、姚广孝为主编主持编辑一部百科全书,参与的朝臣鸿儒、文人雅士近2.2万人,历时4年定稿,又汇总抄录2年方才完成。全书2287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千余种,涵盖了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清朝《四库全书》的收入图书不及它一半,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是如何遗失的?

1557年,皇宫突发火灾,火势蔓延之下危及文楼中的大典。明世宗连夜下了三道金牌才把大典及时抢救出来。为防止今后再有此类祸患,明世宗命张居正等人重录《永乐大典》,选拔出109位写字好的人历时6年重录完成。所以,《永乐大典》有正本和副本。

目前正本处于遗失中,关于正本的说法有三种:

1、 毁于明末战乱。

2、毁于清朝嘉庆年间乾清宫大火。

3、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朝最喜欢《永乐大典》的皇帝,他重录之后,正本和他一起埋葬。

史学家们都希望是第三种情况,只有这样才有一丝找到《永乐大典》正本的可能。

《永乐大典》副本在清朝没有收到重视,乾隆年间编辑《四库全书》,《永乐大典》放置在翰林院,很多官员下班之后就拿一册放在包袱里顺走了。光绪年间清点时只剩下5000多册,但是并未受到重视,所以20年后据记载只剩下800册。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义和团和英国大使馆发生冲突。英国大使馆在翰林院隔壁,冲突中有人将火把扔进翰林院,存放《永乐大典》的敬一亭也被烧毁,仅存的大典基本被焚毁。其余部分被洋人拿来修工事,甚至垫马槽。

目前,馆藏的《永乐大典》不足3%。


《永乐大典》找到之后的影响。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标志。如果正本能够重现人间,必将颠覆明朝之前几百年的历史,也会颠覆明朝之前数百年的古文化。对于史学家们来说,明朝之前的一些不解之谜将会迎刃而解。对于古文化研究学者们来说,明朝之前的文化、农业、医学等值得研究的地方将会豁然开朗。


开心侃史


最近豹眼看到了一条信息,传统文化建设已经被纳入了一项基本国策,列入各级政府考核的硬性指标,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

就现在的国力而言,是该考虑做一件类似编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一类典籍的时候了。

如果能够重新找到《永乐大典》,那将是具有非常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事。

01

《永乐大典》的编纂过程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就想编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没有修成。不要看朱元璋是个大老粗,肚子里没多少墨水,但他对于古典传统文化,那是相当重视的。

明成祖即位后,立马召集了147人,于永乐元年(1403年),就开始办这件事,次年就完成了,初名《文献集成》。

明成祖过目后,很不满意。永乐三年(1405年),再次命令太子少傅姚广孝、大学士解缙等人重修。这次动用了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设置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各负其责,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与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进呈。

明成祖看了以后,非常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书。

据《永乐大典表》称,全书缮写成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全书共计3亿七千万字,采纳和保存的古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

此书是《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收录的也不过三千多种。

02

《永乐大典》相关知识介绍

此书在编纂过程中,对收录的书籍未做任何修改,采用兼收并取的方式,保持了书籍的原始内容。但据有关专家表示,也有不少错漏,谢保成即指出其“医目”类下的内容就有严重的删改。

永乐年间修订的《永乐大典》原书只有一部,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非常喜欢,经常随身携带,翻阅查找验方。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下令又抄写了一部,隆庆初年才告成,原本归还南京。其正本存文渊阁,副本存皇史宬。

这套书到了乾隆年间只存有八千册,因此,有人怀疑当时并没有抄完,也有说法是已经给嘉靖皇帝殉葬啦。

嘉靖驾崩后,并没有马上入葬而是等待了很久,当时抄本正在进行。

因此,有人怀疑可能是嘉靖急于下葬而没有抄完,仅仅抄写了八千册,原本就被嘉靖急匆匆地带走了。

经过现在遥感探测已经证实,嘉靖的永陵内部全部积水。如果真的如此,《永乐大典》原书恐怕后人再也无法看到了。

03

《永乐大典》最终结局

据一些资料介绍,此书在明代既有佚失,到乾隆三十八年(1772年),和珅、纪晓岚修订《四库全书》时,发现《永乐大典》已遗失缺少2,422卷,约千余册。

从这些资料来看,这些说法很不靠谱。原书记载是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如果真的缺失了约千册,那么,仅仅是10%左右,还有90%的典籍存在。

资料记载,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大量佚书,其中有385种收入《四库全书》。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翰林院遭到劫掠,丢失了大量《永乐大典》。

光绪元年(1875年),修缮翰林院建筑时,清查《大典》不足五千册。

之后,主要是职员监守自盗,据说文廷式一人就盗走了百余册。

现如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仅存161册,台湾故宫博物院存有62册,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40册,英国51册,在德国、日本等国也有少量保存。

从这个情况来看,丢失的仅仅是在北京保存的那一部嘉靖版本的,不是说原书还给了南京的文渊阁吗?原书哪去了?

《永乐大典》保存的典籍七八千种之多,《四库全书》仅有三千多种。就算《大典》佚失了近千册,为何《四库全书》没有把其他的典籍全部收录呢?

《大典》是全部抄录的典籍,其所抄录的原有典籍还有多少呢?

豹眼曾经看到有资料介绍,到目前故宫博物馆现存的文物、典籍等,已经整理完成的数量,仅仅在10%左右,还有绝大多数文物、典籍没有完成整理。

这部分缺失的典籍会不会安静地躺在那里,六百多年没有被发掘整理呢?

这是中华民族的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是应该好好发掘、整理的时候了。


有资料说,明成祖命再次修撰时,因为书籍众多,参与的朝臣、文士、宿学老儒多达2.16万人。

《永乐大典》完成后,明朝廷又征召大批缮书人进行描栏、清抄、绘图和圈点工作,人数之多,已经无法统计。

仅仅抄写了一遍,就有两千多人用了五年的时间,定稿后清抄,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从这些资料来看,这个工程不仅仅是在清抄,还在于选材、分类、编纂,有些典籍也不至于抄了一遍。最终成书是一部,但草稿恐怕很多,这些最终也不知下落。

总之,这是浩瀚巨大的工程,必须集全国之力才可以完成。

就目前来看,想再找到那部原书是不可能的,这可不是一个小部件,随便就可以收藏的。这也是最可惜、最担心的事。

但散落在民间及地方一些图书馆内的典籍,恐怕也不在少数。

找到《永乐大典》原书,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但通过举国之力,把《大典》收录的典籍能够找到、找齐,也是千古奇功一件。

资料介绍,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曾说,他曾经在《永乐大典》上看到宋代兵器“神臂弓”,能穿透300步以外的铁甲。宋军使用有严格的要求,绝对不能遗失或被金军得到。最终在元世祖时期失传了,“神臂弓也随着《永乐大典》的消亡而消亡。

说不定像张衡的地动仪、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等神技,随着《永乐大典》的挖掘,能够重现人间,这是多么伟大的事件。

但愿这一宝典,能够尽快找到,再现中华文化的辉煌。


豹眼看历史


如果《永乐大典》找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中华文明历史的研究就更上一个台阶,很多历史上有争论的事件将得到准确的解释,是一件意义深远且重大的事情。

先来说说《永乐大典》这本书,提到这本书,就不得不要提到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朱棣本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就藩北京,在朱元璋长子朱标死后,朱元璋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继承人,朱允炆登基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而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年号为永乐。

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成祖朱棣命“黑衣宰相”姚广孝和内阁大学士解缙为首,动用两千余学者的巨大力量,历时四年,纂修完成。全书共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对14世纪之前的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等。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具有很大的意义,大典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甚至包括当时的世界上,也没有如此规模宏大的著作。

明成祖朱棣纂修这部书的目的

朱棣登基后,适逢开国不久,为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以及后世留名,于是就产生的修书的想法,其实这种做法在历朝历代都有,每个朝代的建立,时任皇帝都要进行修书这项工作,不到是对前朝的总结,也是对自己的颂扬,只是规模巨大的修书,很少罢了。

公元1403年,解缙被委任为总纂修,接到的命令就是要修书,朱棣的旨意是要修一部“括宇宙之广大,统古今之异同”的分门别类,包含经史子集以及其他的门类的书籍,而解缙在最开始可能是,没有彻底理解朱棣的意图,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修成一部,交给朱棣看后,朱棣甚不满意,认为所编修的书“所纂尚多未备,过于简略”,总之就是不满意,下令重修,之后命姚广孝为监修官,协同解缙,又从翰林院和国子监抽调数千名学者前来编修,这下解缙才真正明白,朱棣想要的是什么。于是编修工作逐步开始进行,一部伟大的巨作,逐渐成型。

《永乐大典》坎坷遭遇

《永乐大典》纂修完毕后,曾经的总纂修官解缙却早已被发配的千里之外。最后结局凄惨,被冻死在雪地中,一代名家,落了个如此结局,可悲可叹。

大典纂修结束后,被放置在南京文渊阁的东阁。并抄录了一部,叫做"永乐正本"。在朱棣迁都北京后,挑选了一部分藏书带到新都,《永乐大典》在正统年间正式被放置在文楼中。永乐和万历年间,虽然都曾有人提议过刊刻,都因"工费浩繁"未能实现。

到了嘉靖年间,明世宗嘉靖帝较为喜爱此书,常常备数卷于案头以便随时查看,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中发生大火,三大殿都被烧毁。火势蔓延,很快便危及文楼中的大典。明世宗连夜下了三道金牌,令人把大典及时抢救出来。为防止今后再遭受类似祸患,明世宗便萌生了重录大典的想法。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正式开始翻录《永乐大典》的工作,整整花了6年时间,到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才最后完成。

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动乱以及清朝末期的战乱,截止到清末,《永乐大典》正本已经不知所踪,一说是在明末清初的战火中已经烧毁,另一说藏在了嘉靖帝的坟墓里。到了光绪二十年(1894年),就连副本也仅存八百余册。

无论是从各个角度来讲,《永乐大典》如果能够找齐,那将对中国历史研究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但是按照目前的情况,估计找齐的可能性机会几乎已经没有了,就剩下最后一个希望,那就是有朝一日,等到各种技术达到要求,然后打开嘉靖帝的永陵,看看此书是否存在。


史晓生


《永乐大典》系类书名。明朝成祖(朱棣)永乐元年(1403年)令解缙、姚广孝等臣编辑。初名是《文献大成》,后更扩採各类图书七八千种,历时五年,重辑成书,改称为《永乐大典》。

解缙,(公元1369~1415年)。明吉水人,字大绅,号春雨。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曾上封事万言,论政令多变、刑罚过重之弊。永乐初,官至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直文渊阁,预机务,总裁太祖实录《永乐大典》。深为成祖宗所重。缙才气放逸,勇於任事,论议无所顾忌。其后遭人忌陷,下狱而死。

姚广孝(公元1335~1418年)。明长洲人。十四岁为僧,名道衍,字斯道。明太祖皇后死,选高僧侍诸王诵经,道衍因於燕王朱棣谈论投契,随至北平,住持庆寿寺,常出入王府。惠帝(朱允炆)即位,削弱诸王,道衍佐棣起兵。棣称帝,錄功第一,拜太子少师,恢复原姓,赐名广孝。永乐十六年死,年八十四寿。其曾监修太祖实录,又和解缙等同纂《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全书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共22937卷,装成11095册,字数共三亿七千万左右。全书按韵目分例单字,依次辑入用该字起名的文史资料,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诸多方面。

自宋元以来的佚文秘典蒐集颇多,明代嘉靖(世宗)、隆庆(穆宗)年间,另摹副本一份,《永乐大典》原本存在南京,正本於文渊阁,副本藏於皇史宬。“皇史宬”,原在北京东华门外旧太庙东南。既明嘉靖十三年建成,为收藏列朝实录及玉牒之所。至清朝仍因之。

时至明朝灭亡时,《永乐大典》的正本已毁;副本至清代咸丰年间亦渐散失。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其副本绝大部分被焚毁,其於也被帝国主义列强劫掠散失殆尽。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书局据历年征集所得《永乐大典》730(残)卷,于公元1960年影印出版。

其实《永乐大典》全著正本早毁掉,副本也历经明清两代及战乱残缺不全及大部分又被侵略者焚毁。后“找到”集中国历史多种文献大成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失散副本残卷的再版,也记述着它曾遭受过火与血洗礼的浩劫,更“意味着”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科学的历史光辉成就。


国粹繁荣绚丽日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如果这部《永乐大典》被找到,对于研究历史的人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着迷的。明以前几百年的历史将被重新改写,很多历史谜团将会得到破解。

可惜,这部凝结了无数人心血的亘古罕见的宝书现在已经找不到了,留下来的是它的抄本,保存于国家图书馆。而就是这个抄本,也只剩下了全书的不到百分之三,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这本书籍的前生后世。

发起编撰《永乐大典》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这位刚刚夺了自己侄儿江山的帝王为了向普天下彰显自己的仁义,决定编一部世所罕见的书,把中国数百年来的光辉时刻全部记录下来。

当然他自己不可能去做如此辛苦的事情,编书的重任就落在了两个人身上,一个是当时著名的翰林院学士解缙,另一个则是当时的高僧,名叫姚广孝。

编书从永乐三年,也就是公元1405年开始,至永乐七年,即公元1409年止,历时四个春秋,方得成书。你能想像得到吗?这部书总共是3.7亿个字,就算是今天用电脑来打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当时却是编书人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

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到了明嘉靖年间,放于北京内宫的《永乐大典》差点被火烧掉了,为了保证此书的安全,嘉靖皇帝决定下令重新再抄一份,无论工程多么浩大,这样可以保证此书的绝对安全。

这样一来,《永乐大典》应该就有了两个版本,也就是正本和副本,为什么到现在连副本都那么少了呢?正本又去哪里了呢?先说副本,本来一直保存在北京内宫,到了清末,八国联军闯进紫禁城,连烧带抢,把这部书的副本给抢走了。

洋人也搞不清楚这部书的真正价值,你抢几卷,他抢几卷,最后就剩下了不到百分之三在皇宫中。为什么我们今天在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或私人收藏家手中都能找到孤残的《永乐大典》呢?就是被那些士兵抢走的,直到近代,国外的一些研究学者才逐渐发现此书的价值,所以极力搜集残卷。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副本被抢,正本哪里去了呢?有三种可能性,一是在嘉庆二年,皇宫曾经发了一场大火,可能已经毁于火中。二是李自成撤离北京时,毁于战火。三是被埋在了嘉靖皇帝墓中,这第三种说法现在最为盛行。

由于从古至今,明皇帝陵从来没有被盗过,所以《永乐大典》在陵墓中也只能是一个猜测。我们期待未来有那么一天,打开明皇帝陵,特别是嘉靖皇帝的永陵,找到这部奇书。一旦找到,将会震惊世界,无数的文化学者将会蜂拥而至中国,开展研究。不过现在不是打开地宫的最佳时刻,搞不好一阵风吹来,保存了几百年书籍瞬间变成粉末,飘散在空中,那下令打开地宫大门的人将会是千古罪人。


小小嬴政


从1405年到1408年12月14日,历时五年编纂的《永乐大典》正式成书。由朱棣下旨令高僧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带领3000多文臣接手这项任务,前后耗时四年。

《永乐大典》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约3.7亿字,汇集了经、史、子、集、释、道、戏曲、平话、医卜、工技、农等种各类著作。几乎将明朝之前数千年的文化书籍全部囊括其中,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光辉成就。该书为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宏大的类书, 也被称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只可惜如今只剩副本的残本,《永乐大典》散落在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单位和个人手中。在全世界范围内,公私所藏《永乐大典》仅800余卷,400册左右。国家图书馆目前拥有221册(包括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60册),如果丢失《永乐大典》被后人所找到,这对于中国又或者是世界而言,将会带来怎样的冲击与震撼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永乐大典》由来。一种说法是朱棣登基之后,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务,但是有时候他遇到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就不得不去看书,于是他就有了编著一套百科全书的想法。永乐元年,他任用当时天下第一大才子解缙,专程负责这项艰巨的工作,明确编撰这本书的宗旨为:“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永乐二年,编书首次完成,永乐皇帝赐名《文献大成》。永乐五年,书籍第二稿完成,正式定名为《永乐大典》。正式成书是在永乐六年的冬天,书籍编撰完成以后,成书共有22877卷,合计11,095册。另一种说法是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夺取了大明朝的帝位,文治武功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可圈可点,创造出了永乐盛世,但他的内心深处因为朱允炆始终下落不明,成为他一生中永远不能磨灭的心结。为了平息民间众说纷纭的万千大众之口,他决定用除太平盛世之外的一个途径,就是编撰一部属于他的时代的奇书。让这个时代记住他的丰功伟业。

为什么现在存在的《永乐大典》是个副本呢?

永乐年间修订的《永乐大典》原书只有一部,《永乐大典》修成之后,最初藏在南京的文渊阁。后来随着迁都,也被带到北京。但据史书记载,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皇宫发生大火,火势连绵。存放《永乐大典》的文楼受到威胁,情况非常危急。幸亏抢运及时,《永乐大典》才逃过这次浩劫。明世宗嘉靖皇帝因此心有余悸,决定将《永乐大典》重新抄录一部,“两处收藏,以备不虞”。几百年来,《永乐大典》正本却从未现身过。所有的正史野史也找不到关于正本的准确记载。嘉靖皇帝死后就再没有了永乐大帝原书记载,原书去向成为不解之谜。历史界对于此有很多猜测,很多人认为原书可能已经被嘉靖皇帝殉葬。现今存世的皆为嘉靖年间的抄本。

就目前来讲,《永乐大典》是不可能找全或找到的。原因有几个。

一是《永乐大典》正本做了嘉靖皇帝的陪葬物,目前技术条件不够成熟,不足以保证被开掘陵墓及陪葬物品安全。而且据说嘉靖入葬的永陵经遥感探测已证实内部全部积水,所以即使有原本《永乐大典》,也不可能有重见天日之时。

二是清朝末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永乐大典》被英法联军抢走,也有一部分毁于战火。

第三种说法:被李自成焚毁了。还有一说法是被当时存放书籍的人员监守自盗,损失了一部分。

但不管怎么说,《永乐大典》原书被找到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了,如果真的出现全册的《永乐大典》,中国的很多历史,可能会被改写。中国的很多民间技艺,民俗等方面会更加丰富。或者会改变或推翻很多史学家对历史的看法。


吾爱分享资源


这就意味着中国上下五千年被清朝毁坏的文化又找到了。

清朝的文字狱真是。

zz


A千年Z


首先,先要定义“找到”的具体解释,笔者这里理解为“完全”,也就是说是找到“全部”齐全的《永乐大典》,那么可以说这是不可能“找到”的。

其次,对于《永乐大典》的了解,我们大致可以从《明史》、《明实录》及《清史》及近代民国一些资料“记录”窥得一星半点“下落”,而后反推其“找到”的意义所在。


《永乐大典》编撰起因与过程

永乐年间,成祖“夺位”成功,继位为帝,深知:

“靖难之举,不平之气于海宇”,

于是:

“借文墨以销垒块。”(《春明梦语录》)

以上是所谓“官方”编撰《永乐大典》的起因,但更多的原因在笔者看来应该是为了安抚“读书人”的心,用“修典”的不世之功来为自己“帝位”正名。

但无论起因如何,《永乐大典》的编撰是非常“用心”的,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采用的是“全书编撰”的方法,且涉猎了诸如:

“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明太宗实录》)

初始赐名为《文献大成》,但由于当时“政局不稳”,成祖嫌此中收录不全,于是又另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协同解缙重修,(这里重点是启用姚素有“黑衣宰相”之称的姚广孝“主持”,可见其“用心之深”。)用三千余人,费时五年才“完成”,遂赐名为《永乐大典》。

收录内容的“意义”

要论《永乐大典》“找到”的意义,除了以上的重大的“政治意义”之外,还要从有记载的“内容”对“今天”来说的价值说起,比较客观。

首先,就《明太宗实录》的记载来看,《永乐大典》经过两次编撰之后,所包含的内容基本囊括了当时“所有”,上至经史子集,下至“演义”等闲书的书籍,就如果真的如此,那为现世了解当时,及前数朝的官方、民间的“上层”及“风土民情”是个很重要的窗口。

再来,据《明史》记载,《永乐大典》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且另有凡例、目录六十卷,装成“典”后为一万一千九十五册,高达三亿七千万余字。

以《洪武正韵》为纲,选取古书达七八千种,分类以次收载,且所收书籍一字不易,完全按照原著整段、整篇乃至整部抄录,但由此也使得全书在体例上不够统一:

“或以一字一句分韵,或析取一篇,以篇名分韵,或全录一书,以书名分韵。”

所以正是因此,

“元以前佚文秘典,世所不传者,转赖其全部全篇收入。

如此记载看,其实《永乐大典》就相当于现世的“百科全书”一样的“地位”,从文献价值的角度看是极高的,尤其对我们研究古时的“真实”全貌有极高的“意义”。

如清时编撰《四库全书》时,仅从残缺不全的《永乐大典》中,就辑出佚书多达五百余种,由此可谓“传承”有序到后世。


所谓“下落”考证

历来,根据考证当时的“记录”来说,由于当时《永乐大典》太过“浩瀚”,以至于从一开始就未开板付印,于是“清”抄了一部,藏与文渊阁而已,而后迁都更是携带至文楼中。

直至嘉靖年才又“抄”了一部副本,所以全本本就只有两部而已,而后随着明朝的国力不断削弱,与明末战乱之时更是无暇“照看”,如此散失就很“正常”了,再历经清入侵,更是“朝不保夕”。

于清编撰《四库全书》之时,寻其正副本,却仅余副本,且此时遗失约两千四百余册,更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之时,副本毁于战火,其余被囫囵劫走,有记录今“现世”的仅存八百一十卷。

以上,是有“证据”考证的“下落”,由此其实就可推断,历经两次“灭国”战火的洗礼,如书籍这般保存不易的物品,想要完好保存下来是很难的,何况如此“浩瀚”的全本《永乐大典》。


结束语:

其实首先“完全”的《永乐大典》是永远不可能被找到的,因为历经数次战火的洗礼,于国“无用”的书籍来说,它们根本没有保存的价值。

而今太平盛世而言,即使真的“完全”找到《永乐大典》,也不过我我们研究古人“真实”生活,起到一个还原或者说“改变”的意义,就深层次的意义而言,最多是感慨当时我国大明的“强大”而已,因为此“典”起因为“政治”作用大于“文学”意义,可想而知其中收录的内容一定是“政治”需要大于“实际”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