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雨前追施化肥,效果真的好吗?

简华义


玉米雨前追施化肥一般情况下效果都是很好的,我们通常玉米追肥时也是多利用雨前进行,只是一般腐殖质含量少的沙土或石灰性土壤不宜雨前进行追施。

玉米追肥一般都是追施尿素或碳酸氢铵等速效性氮肥为主,尤其碳酸氢氨在强光下回随温度上升分解挥发更快,即使在土壤深施覆土情况下也会造成氮元素的挥发损失,但是如果雨前进行追施,不仅能够减少直接挥发损失,而且肥料遇雨能够快速溶解,并被作物快速直接吸收,同时因为土壤雨水充足,一般还不会因为土壤水分不足而造成玉米烧根肥害,即使降雨量过大,对于碳铵而言,也会因为能够分解为铵离子被各处的土粒及土壤胶体所吸附,而不会随水流失或淋失,只是如果降雨量过大,降雨时间过长,导致土壤透气性不好时,会因为反硝化作用,造成氮素挥发损失,进而影响肥料效果,同样对于石灰性土壤即使表土撒施碳铵,也会因为分解造成氨的直接挥发损失。

尿素作为酰胺态氮肥,施入土壤后需要脲酶作用分解为碳酸铵,然后才能进一步水解为氨以供玉米吸收利用。但是雨前追施尿素的话,通常尿素直接以分子状态溶于土壤溶液里,并能够直接被土壤里的黏土矿物或腐殖质等直接被吸附,然后被进一步催化分解吸收利用,因此一般只要不是大雨,不会造成尿素的淋溶损失,只是对于像腐殖质含量较少田块,或保肥性能差的沙土,会因为尿素不能被土壤吸收而直接造成流失,其中雨水越多,降雨量越大损失也越大,效果影响也越大。

总之,一般只要不是降雨量过大,或是在腐殖质含量少田块或沙土或石灰性土壤上进行雨前追肥,效果都是很好的。施肥时尽量大雨前追施,或小雨前撒施,以免雨水少,肥料不能溶解而造成损失。


农业植保管理技术110


现在我们这里的玉米已经长到6-7叶了,看天气预报说是在2-3天以后有一场大雨。对于我们这样的种地大户来说当然是希望能够下雨,这样的话既能够省掉浇水的辛苦也可以赶在雨后给玉米追肥。对于给玉米在雨前追施还是雨后追施肥料通过这几年种地我是这样理解的:


夏季的雨一般我们可以通过观看天气预报来知道是大雨倾盆还是短暂的雷阵雨。如果说不是阴雨连绵的天气的话是可以在雨前追施或者撒施肥料的。现在正是给玉米追施的苗肥,可选的有苗期和复合肥,小雨或者雷阵雨建议选择尿素。

我一般都会选择在下过雨以后再用专门耩施肥料的手推耬追肥的。我们大家都知道玉米一般都是宽趟种植的,一畦地有8趟小麦却只能种植3趟玉米,我有一方3亩的地块,只有10畦。即便用耧耩施肥料的话15和来回就可以了,像我这样正值壮年的劳动力一上午耩施3亩地的肥料很轻松。把肥料耩施到土壤里是最好的一种追肥方式。

夏季的雨下的比较大,雨前撒施肥料的话很容易让肥料随着雨水流失到土壤的深处的。这样的话就会造成肥料的浪费。


豫东小农


玉米雨前追施化肥真的好吗?我们这雨前施化肥的情况历年来这样的做法不少,效果还行。浇水时追肥是正规点,问题是浇地也不容易,地里有麦糠碎秸秆等杂物阻碍,浇一亩地用时最低2小时以上,天热人受罪,还得掏电费,不如趁雨施,经济又实惠。

一般在玉米长到10叶左右时,即拔节期,光盼天下雨呢!天气预报只要说有中到大雨,部分农民就开三轮等拉着化肥去地里撒施了,部分心细的对天气预报准确率不敢全信的,则待雨确实下起来了才冒雨撒施。部分农民待雨后去撒施。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有逐棵施肥的、有顺玉米垄均匀撒施的,有雨后追施的,细详人再培土把化肥掩埋住。

个人认为雨前或雨中施肥的效果要好点,主要是氮肥为主,如尿素等,这样化肥可遇水溶化逐渗人土壤中。雨后追施的,湿土溶化可能会缓慢,扩散渗透力低,不利于匀衡分解吸收。我们这地板比较平,加上地里有麦糠及碎秸秆杂物的阻挡,一般不会发生水满出玉米田的现象,肥水不会流到外人田。

极少有使用施肥器追肥的,因不是春玉米,地里干净无杂物。夏播玉米,地里杂物多,玉米也大了稠密,挂挂叉叉的不好使,所以,多是人工一手提桶或端盆,有几亩地有几个人追施起来也挺快的。农民不容易,追肥时玉米叶子剌脸剌眼不好受,连雨水加汗水,真不很惬意。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玉米作为一种高产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显然单靠土壤仅存的有利于,是不能养大玉米植株的,那施肥就成增加土壤有利于最有效的方法了。玉米生长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或许一段时间看着一点也不长,突然有几天发现长的特别快,长的快的时候属于拔节期,这个时候玉米植株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如何施肥如何在合适的时间施肥,就成了我们最关切的问题了。



肥料不同,撒施时间不同

纠结是雨前撒肥好还是雨后撒肥好,不如去判断撒的是什么样的肥料,因为不同的肥料,它的作用方式是不一样的!


复合肥可以雨前撒

复合肥不能够在土壤表面撒,因为它特别容易粘连表面,造成肥力到不了根部,复合肥是含有多重微量元素,在阳光暴晒情况下,非常容易挥发,同时会烧伤粘连叶片的部分,所以这种化肥,我们就需要采用深沟雨前撒,甚至也可以在雨后撒,只要土壤微深部分有水分,就能够保证复合肥能够溶解、分解,使它的养分被玉米根部充分吸收!

尿素类肥料要雨后撒


尿素是一种安氮肥,它在土壤中转化为氨态氮才能够被吸收,尿素一般用于玉米的追肥食用,而尿素中的氨转化为铵态氮需要7天左右的时间,这个时间段里不能有水,因为在它转化时需要稳定,一旦有水会破坏它的转化,而尿素对于土壤的粘度力特别弱,特别容易被水冲掉,造成肥效流失,降低肥料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究竟选择雨前还是雨后施化肥,关键是撒的什么类型的化肥,不同种类的化肥特性不同,有的需要水来促进它作用,有的水会破坏它的转化,降低它的肥效!所以不用纠结于雨前还是雨后,应该看施肥的种类再进行判断!

你认为呢?


阿坤乡野说


题主你好,我是@农村葛大爷 一名北方老农。提这个问题的相信是年轻的农人,对玉米种植存在一定的疑问。我是河北人,河北中南部地区玉米种植历史悠久,我已经种植了三四十年了。首先值得肯定的是,雨前玉米地追肥效果一定好!

(有些人不愿意阅读太多文字,所以我这里先做个话外的提醒。拿河北中南部地区来说,现在玉米还在苗期,我们这才15公分左右高,还不适合追肥,如果现在追肥极容易导致玉米旺长、疯长要减产的!追肥都要在50公分高以后再实施。)


下面就你提出的玉米雨前追肥效果做如下讲解:

1、雨前追肥,化肥易溶解,营养易吸收,比雨后追肥快;

追肥一般都使用的高氮低磷的钾肥,使用磷酸二氢钾的居多。雨前先撒好化肥,颗粒状化肥需要溶解时间,溶解较慢会拉长玉米营养补充周期。肥料在田中雨淋拍打会加速溶解,雨后撒肥肥料颗粒仅是浸泡到雨水中,溶解相对缓慢。

2、比浇水快;

同理,大水灌溉的浇地法也仅是浸泡肥料颗粒,无法加速溶解。同时,在苗期正常可吸收肥力的玉米根系更发达,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更强;

3、雨水保墒;

足量的降雨多是慢浸入土,土壤浸水相对更深,封闭性较好,更易土地保墒!

那雨前施肥有什么坏处吗?

还是和溶解速度有关,如果还不到追肥期事先追肥,一旦下雨便玉米面会疯长。这个我在开头时先做了提醒。

当前河北地区的玉米还在苗期(15公分高),当前如果施肥了容易造成“旺长”,紧接着便从旺长到疯长,玉米会只长个头不长肉。一般情况下50公分高时才需要施肥。抽雄期,即平常所说的,抽穗时再次施肥。后期担心生长过慢还可以使用尿素。

这是@农村葛大爷 我这个种了三四十年玉米老农的一些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有农业专家能为农户们提供更多专业的、可行性的科学种植玉米的方法。大家一起学习!助农!


农村葛大爷


雨前追施化肥,效果明显大于施肥后遇晴天或阴天。

日常用的化肥,多是颗粒状肥,使用水溶肥的较少,多是直接施入地里然后覆土,有的甚至直接施在作物间隙,不管是覆土还是裸施,都需要水分的溶解后,作物根系才能更好的吸收。



玉米施肥过程中,多以氮肥为主,一般分为三次施肥,移栽时的底肥,二次施肥是苗高30公分左右时,主要以氮肥催苗,使玉米苗快速增大、长高;第三次施肥则在玉米花期前15-20天,以复合肥为主,玉米喜钾,比如硫酸钾复合肥。多数情况下,每次雨前施肥,效果比较好。


首先、更好的融化

颗粒状的化肥,只有当水分达一定程度时,才能有效稀释,而选择在雨前施肥,雨水下到地里后,能迅速稀释化肥,从而使稀释后的营养浸入土壤,到达根部,有效的吸收营养后,玉米苗长势快,绿油油的;

其次、保留营养元素

如持续高温,化肥经过高温后,会相互间融化,进而挥发,雨水的延迟到来,会大大降低肥力。而雨水前施肥,能有效的避免营养元素挥发,从而满足玉米苗的生长营养需求;

玉米苗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是想高产,对水分的需求也是蛮大的,由于其根系浅,对厚土层水份吸收有限,同时为了防止倒伏,所以,玉米地的保水能力也相当有限。如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就算施肥,在水份缺乏下,也很难有效果,所以,雨前施肥是玉米施肥的最佳选择,也是大部分农作物跟土壤地块的管理选择。

但是对于坡度较大的玉米地,雨前施肥就不太适应,由于夏季气候条件多变,雨量大,雨前施肥有可能导致化肥元素溶解后背水冲走流失。

整体来说,玉米施肥,还是雨前施的好,尽量避免裸施,能减少肥力流失。对此,你怎么看?


下坝毛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话农民们都懂,种庄稼缺了肥,就等于人缺了饭~虚弱无力。玉米属于高秸秆作物,肥力少了它没力气长植株,植株不够强壮,它拿什么结玉米棒子啊。

那么给玉米施肥什么时间施好,怎么施肥法好呢?玉米分春玉米和秋玉米,在种植时,我们都是带着肥料一起播种,而且玉米施肥多数施化肥,比如秋玉米,秋玉米是割完小麦以后才播种的玉米,我们不需要收拾麦茬,只要把玉米带着肥料种上就好。

因此,没有能力给玉米地施土肥,既然施不了土肥,那就多施化肥,而化肥如果多施必须是多次施,不能一两次就给玉米施足肥,玉米施肥大概需要三或者四次。

头遍追肥一尺高,二遍追肥正齐腰,三遍追肥出毛毛,加上播种时带肥一次,如果风调雨顺的话,我们最好能给玉米施肥最起码三次。


只要是有雨水,其实给玉米施肥很简单,在下雨之前赶紧去地里在玉米根附近撒上化肥即可,当下雨时,雨水会融化了化肥,然后一点一点渗入土壤,这样的话施肥效果还算不错。

就怕下急雨或者不下雨,下急雨的话,化肥根本来不及融化就会被急急而下的雨水冲走,玉米得不到补充营养,不下的话,只需一天化肥就会氧化了,玉米照样得不到养分。

因此我们这里的农民很多是天气预报有雨,等雨即将下来时,或者已经开始打雷下雨了,农民们会穿着雨衣到地里给玉米施肥,只不过这样在雨中劳作,会带给农民一定的危险性,比如雷电袭击。

种植不容易,风调雨顺时还能有机会施肥,若是遇到干旱天气,我们压根没办法施肥,及时施了肥化肥也很难融化,玉米当真是又渴又饿的状态。


看农村说农事


玉米喜水,但怕涝渍,种植饲料玉米不用灌溉,可以种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珍珠玉米和水果玉米等太干旱会影响结穗,所以一般田间的垄沟内会留有一些水,这类玉米种植在排水灌溉方便的地方,地势一般比较低。虽然玉米喜肥水,但是雨前施肥的情况较少,多是雨后施肥,雨前施肥的效果难以把握,雨后施肥效果较好。<strong>

一、雨前施肥,肥料容易流失

上半年雨水很充足,台风多伴雨水,上半年下雨很多都是急雨且大,对土壤的冲刷力强,雨前施肥就算用泥土掩盖了有时候也难抵雨水冲刷,雨水把肥料表层的土壤冲薄,肥料伴随雨水流失,浪费化肥和人力,作物也吸收不到营养,效果不好。

喷施叶面肥的效果会更差,因为叶面肥主要把肥料喷洒在玉米的叶面上,即使不是暴雨,少量的水分也能打湿玉米叶面,叶面还没来得及吸收肥料,肥料就已经随着雨滴滴落泥土,施化肥的功力大大减弱,甚至起不到任何效果。


有一种情况雨前施肥也能达到想要的效果,那便是这个雨是小雨,雨水的量只足够把土壤表面打湿,垄沟内汇聚不成水流,这种雨湿润了土壤,融化了土壤下层的化肥,作物容易吸收。

二、雨后施肥,作物容易吸收肥料

水分是化肥的载体,化肥通过化水而被作物吸收,雨后土壤湿润,泥土里饱含水分,作物容易吸收肥料,效果明显。

不过,天气难以预测,我们也猜不准老天什么时候降雨,该要施肥的时候,如若地表干旱,我们也会先把表层干燥的泥土挖去,再施肥,最后用施肥的土壤掩盖,这也是为了促进作物吸收。


农人春香


玉米追肥有很好的提升产量的效果,特别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的追肥,对后期的玉米产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过去给玉米追肥,简直就是全村人的大事,究其原因就是玉米种植过程中一般是看天吃饭,井浇和河水浇灌都不方便,既有条件因素也有降低种植成本的因素,全村子人都在等着降雨,一旦看天变了脸,大小人忙活着拉着肥料往地里跑。

玉米是喜湿性作物,土壤湿润对玉米生长非常有利。这不仅仅是玉米作为禾本科本身的特性,禾本科都喜欢水例如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更关键的是任何一种肥料,都需要借助水的参与才能更方便被农作物吸收。农作物吸收养份并不是吸收的化肥颗粒或者细碎的粉末,而是溶解肥料之后的养分溶液,有水才能溶肥啊,有水养份才能被吸收啊。

也正是人们发现了这条规律,才出现了“以水调肥,以水促肥”这些以水控肥的方法来调控农作物不同时期的生长变化。例如蹲苗,采用保持适度干旱的方法抑制农作物苗株生长。玉米种植户为防止玉米旺长除了喷施缩节胺等抑制生长类药剂,再有就是保持土壤的适度干旱,减少玉米对肥料的吸收,进而达到调控玉米生长速度的目的。

下雨会使土壤墒情得以提高,土壤中水份含量变大,土壤之中的肥料就容易被溶解进而非常容易被玉米吸收。农民给玉米追肥的目的不是为了有钱没地方花买袋子化肥随便扔地里。而是希望化肥能够被玉米吸收,进而转换成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所以一看天气变化了会赶紧把肥料施到地里去,而且这个时候绝对不担心雨大就担心雨小。

玉米雨前追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土壤是干旱的,有一定的硬度,非常方便施肥机械在地里耕作。有些地方追肥使用拖拉机拉着翻钩犁开沟,然后把肥料施在沟垄里在进行培土覆盖,达到最佳的追肥效果,也有的玉米种植户就是端着脸盆挨棵去施肥,也有玉米种植户把蛇皮袋子开个口,拉着袋子在地里转一圈,追肥方式很多,雨前追肥方便。

敲个黑板:玉米雨前追肥方便田间作业,但如果降水太大雨水冲刷会造成肥料流失严重些;雨后追肥最大限度减少了肥料流失但雨后的玉米地满地泥泞难以进行追肥操作,无形之中会增加农民追肥的安全风险。所以很多人给玉米追肥都是放在降雨之前,而且施用速效肥料例如尿素。但最近几年玉米种植都是采用一炮轰的方式进行种植,施足底肥浇水提墒,后期不追肥。


海棠小醉


玉米在成长过程中都要实施正确的施肥过程,不是说只要给玉米施肥了就会带来收益,而是在什么条件下要进行施肥和追肥。


就像题主说的那种情况,到底是雨前效果好还是雨后效果好呢?

下面我做一个阐述:

一般玉米在雨前施加追肥土地比较干硬,地表的温度会比较高,肥料一时间难以融化,转化成营养物质,很难让玉米吸收到肥料的营养成分。而且在雨前施肥在下雨的过程中容易把肥料给冲刷掉被雨水给带走了,导致达不到该有的效果。

那么在雨后施肥的情况下,土地跟玉米苗之间都在下雨的时候得到了滋润,这个时候的土地是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下,追加施肥容易让肥料融化转化成营养物质,从而让玉米苗得到充分的吸收,使玉米能够茁壮成长。

其实不管怎么样去施加追肥,都要用科学的方式去实施,用多了会产生肥害,用少了会达不到效果,所以从这些问题中可以看出在施肥过程中的比例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