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疯狂的外星人》,终于搞清了黄渤跟沈腾的关系

重看宁浩去年的春节档电影《疯狂的外星人》,还是喜欢。

比起疯狂系列的前两部,《疯狂的外星人》曾因脱离了多线叙事而被诟病。

如今再看却觉得,它比《疯狂的石头》更荒诞,比《疯狂的赛车》更无情。

虽然导演不动声色地给故事裹了一层糖衣,却也因此更加悲情。

重看《疯狂的外星人》,终于搞清了黄渤跟沈腾的关系

众所周知,《疯狂的外星人》改编自刘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说《乡村教师》。

宁浩甚至盛情邀请作家刘慈欣来做电影的编剧。

对这两部作品都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刘慈欣的《乡村教师》是僻静山村跟庞大的银河大战之间,悬殊实力的对比和压迫。

而宁浩《疯狂的外星人》则是耍猴人跟外星人之间权利交叠,互相驯服的荒诞。

两部作品的故事内容,表达方式,甚至立意都不同。

重看《疯狂的外星人》,终于搞清了黄渤跟沈腾的关系

可两部作品,却又有着相同的精神内核。

他们都在探讨物种和阶层之间的相处和共存,哪怕他们的答案也不同。

信仰科学的精英主义刘慈欣,选择把答案放在浩瀚的知识文明里。

而宁浩的答案则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这大概也是宁浩电影本质上的荒诞。

重看《疯狂的外星人》,终于搞清了黄渤跟沈腾的关系

黄渤跟沈腾的搭档,绝对可以列为经典。

并不是优秀的人在一起,就能产生好的化学反应,但他们俩可以。

回到两位演员本身,他们都是聪明有才华的演员,但是特质不同。

黄渤像树,纯然质朴。沈腾像水,润泽多变。

他们不会吃掉对方,反而会互相滋养对方。

或者说,水滋养树,同时也借由树繁茂而得到价值实现。

而这也是《疯狂的外星人》里,好兄弟耿浩跟大飞的关系。

重看《疯狂的外星人》,终于搞清了黄渤跟沈腾的关系

黄渤饰演的耿浩是一个耍猴人,准确点说,是一个快要活不下去的耍猴人。

但他依然在兢兢业业的操持着耍猴人这个职业。

坚持,不只是为了糊口。

还为了传承国粹,更为了是实现价值赢得尊重。

他坚持下去的信条是,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重看《疯狂的外星人》,终于搞清了黄渤跟沈腾的关系

主任要把他的摊子改为火锅店,他讨好地辩解,耍猴是国粹。

主人随口说,火锅也是国粹。

他想了想,底气不足地回答,好像也是吧。

重看《疯狂的外星人》,终于搞清了黄渤跟沈腾的关系

耿浩把外星人误认为刚果猴,欢欢生病,耿浩用外星人代替欢欢。

之后外星人拿到头箍,重新做回高等的外星人。

耿浩跟大飞从驯服者被翻转下来,成为被驯服者。

耿浩无奈,认认真真地解释:“这个你得理解,这个谁也想不到这辈子能遇上这么个事儿”。

一句话,奠定了这个人的基调。

这个你得理解,就像困境中的耿浩其实也在理解很多难以理解的人和事。

重看《疯狂的外星人》,终于搞清了黄渤跟沈腾的关系

有朋友说,《疯狂的外星人》里黄渤一点都不好笑。

不是不好笑,是笑不出来。

我们面对耿浩这么个挣扎求生,挣扎无用还要死命挣扎的人笑不出来。

相反,大飞不想继承和发扬什么国粹,他就是纯粹地想挣钱,想过好日子。

为了实现这个小目标,他不介意甚至主动寻找着捷径。

说白了,大飞的可笑,在于他的那些小缺点。可以笑。

重看《疯狂的外星人》,终于搞清了黄渤跟沈腾的关系

电影的最后,外星人在酒精的浸透下单方面决定完成建交。

电影到这里,留下一声叹息,一个背影,或许更值得回味,也更悲凉。

但导演在后面给了一个看似温情的彩蛋:耿浩的耍猴事业有了起色,两人在跟外星人“建交”后,有了生意和多一些的尊重。

但是然后呢?是更深的叹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