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和专业哪个更重要?你怎么看?

用户7636223314507


这块没有一概而论的。

一、同一个专业,你是211、985高校毕业的和在一所普通大学毕业的,也就不一样了,现在的企业招聘,更多选择的是高等学院毕业或者更好学历的。

二、同一所高校,不同专业毕业,社会形势的变化,总有些高校毕业生,即使所就读院校不算高等,但因为所读专业符合现实社会的需要,更容易找到高薪工作,所谓的时势造英雄吧。

所以高中学生再辛苦,我们也要努力奋斗,争取考上优质的高校,这是我们踏出社会找到好的工作很重要的第一步。而在我们选择专业的时候,兴趣与未来趋势相结合,如果既能选择到我们喜欢的专业,也能为未来大学毕业后找到更多的工作做好准备,那就两全其美了。

但在现实选择中,难以面面俱全的,这需要我们根据时势的变化作出我们相应的改变。





牧羊曲人


对于很多人来说,大学似乎成了人生中一个必经的阶段,它是一段长久旅程的终点,也是一段全新生活的开端。又是一年高考结束,对于即将填报志愿的考生来说,到底是选一所好大学重要,还是选一个好的专业更重要呢?

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纠结于“好大学”还是“好专业”都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的,只有在分数刚好卡在一个水平线的时候,才会有意义。那么这个水平线是什么呢?打个比方,清华大学录取最低分680,而你的分数刚好就是680到690之间,这个时候你去清华多半是不能挑专业的,只能服从调剂去一个很冷门的专业,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选呢?

如果你只在乎清华的名号,那就可以去读这个冷门专业,毕竟即使再冷门,毕业后顶着清华的头衔,无论是就业,还是出国,或者是考研,都是相对容易的。但是如果你有热衷的专业,或者说有明确的职业规划,那么就可以去选一个浙大、复旦这一层次高校的热门专业。

再有一种情况就是分数线卡在985与211之间,或者是卡在211和其他普通一本之间,这个时候是可以纠结考虑选个好专业还是好学校,其他的情况其实并不需要过于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就业的角度看,同一个高考分数,可以选的学校之间的差距,远远小于专业之间的差距。

所以对于考生们来说,更应该纠结的是”地域“和”专业“的问题。

如果有特别偏好的地域,那么应该争取该地的地方性学校,如武大华科之于湖北,中大华工之于广东,这些学校在当地享有的信任度、地方政府的支持、人脉网络和实习机会都是很强大的,不亚于清华北大之于北京,所以广东人特别喜欢说“考不上清华北大就不必出省了”这种话。

而如果你有特别心仪的专业,那么就应该争取“专业性名校”,比如水利行业的河海大学,通信界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法学界的“五院四系”(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财经界的“财经五校”(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等,这些学校在业内享有的信任度,认可度,人脉和实习机会同样是非常高的。

当然还有那么一批人,抱着先挑一个好学校,再转专业的想法去的,实际上绝大部分学校转专业都有门槛,比如专业成绩在整个系要达到百分之多少,即使达到了,也还要和其他院系的人竞争,越是好的专业竞争越激烈,因此小编建议,大多数情况下,专业都比学校重要。

除了上面所说的非常在意清华北大,或者985和211名声的,还有一些其他的情况也可以优先选学校,家庭条件好到可以忽略专业的,对兴趣目标和职业规划没有一点思路的,对某些院校有情节的,或者钟情于特定地理位置的等等,除此之外,不管是为了毕业后的发展,还是在校四年所能成长的程度,好专业都比好学校要重要得多。



橙子消防工程师讲师


我个人觉得,文科类专业注重学校,理科类专业注重专业。

名校有名校的好处,985、211学校有更好的资源和就业优势,而一个好的专业,学生能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知识过硬,也能找到好工作。

选择学校和专业应该考虑一下几点。一、考虑家庭条件

当你无法在学校和专业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可以考虑一下你的家庭条件。要是家庭条件比较好,应该尽量选择一些名校。因为在名校里,你能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人,积累到优质的人脉。

要是家庭条件稍微差一些的话,就需要比较现实一些。通常来说,选择一个普通大学的重点专业,在毕业之后,找工作的压力会少一些。因为在重点专业,你能掌握到比别人更多、更有深度的知识,这些在找工作的时候,都将成为你的优势。

二、考虑个人的想法

每个学生在这个时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说想去一个更好的学校,或者是想选择一个喜欢的专业。

当你觉得好学校更重要的时候,就没必要考虑专业的问题,只要能被这所学校录取,哪怕被调剂都可以。

当你觉得好专业更重要的时候,在选择的时候就不要考虑学校的问题,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选择师资条件最好的专业就可以了。

三、考虑就业问题

虽说还没开始上大学,就需要考虑就业问题,听起来有些不好。但是有很多学生,正是因为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毕业之后完全失去了就业方向,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从事什么工作。

因此,我们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也要考虑就业问题。比如你想从事什么行业,或者说你觉得什么专业好找工作,这些你全部都要考虑到。

总体来说,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到底是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这个问题是没有一个标准回答的。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而这又是能够决定你人生轨迹的重大决定。

但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大家一定要考虑到专业这个问题,否则一味地追逐名校,可能会像阿离一样,被调剂到各种冷门专业。所以,大家还是要斟酌过后,做出让自己满意的选择。


慌梦


关于考生在填报志愿对于选择院校和专业哪一个优先的问题,提问者在附加的问题说明中已经描述的非常明晰。

的确,这个问题要辩证的看待,考生要遵循个人专业兴趣爱好和高考成绩状况来选择报考院校的层次以及和办学性质以及实力,再确定专业类别。也就是说,院校的层次决定了考生报考专业的层次,通常一些国家985、211及其双一流知名高校的院校投档录取分数线非常高,高于普通本科高校的录取分数线,知名高校的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在600多分以上,而且是所有专业中的录取最高。

现阶段一些知名企事业单位对于国家985、211及其双一流著名高校的毕业生更加青睐,在招聘之际,直接要求知名高校的毕业生才有面试资格。而对于国家211高校的招聘之际,也对于211院校的毕业生毕业院校层次加以区别对待。毕竟国家当前国家985高校的数量非常有限,用人单位对于国家985高校的毕业生认同感比较强,毕业院校的层次决定了毕业生接受的专业培养学科体系和毕业生拥有的系统的专业知识贮备能力。



对于一些文科类专业,由于专业开设和申报条件门槛比较低,学科组建的师资力量配备相对比较容易,专业申报和筹备花费成本比较少,而且大多数具备学科组建能力,因此近年来各高校开设了大量的文科类专业,一些普通本科高校开设的专业高达七八十个,其中包括大量的文科类专业。

因此,考生在报考一些文科类专业之际,必须依照高考成绩按照一些院校开设的专业综合排名,进而通过专业排名来确定院校的层次,选择院校。例如财经类专业,开设院校非常大,一些普通二本层次的院校也开设了这类专业,考生在选择财经类专业之际必须确立专业综合排名,根据排名选择院校。



对于国家选调生的招考,通常还是热衷于国家985、211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录取率比较高,部分国家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通常会考虑选调生的报考,国家知名高校毕业生在国家选调生在报考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最后,部分考生在志愿选择之际,更加看重的是院校的知名度,一些高考成绩不占优势的考生为了报考国家985、211高校,宁可被调剂到一些冷门专业;一些考生高考成绩可以报考国家211高校,但可以报考的专业不是理想的优势专业,因此报考一些省属重点院校的优势专业,这两种选择方案未尝不可。



时光匆匆微微甜


选院校还是专业,填志愿时是非常纠结的一个问题,选择好学校可能会被调剂到冷门专业,选择喜欢的专业,只能上一所层次相对低的院校,心有不甘。我个人认为应该选择学校,很多同学在毕业时选择考研,这个时候,一个好大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保研的名额会更多,学习氛围好,接触的人更优秀。就算是找工作,好大学优势也大,很多公司都看重985,211这些东西。大部分高中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规划比较模糊或粗糙,对未来的职业期待也比较泛泛,没有具体到某种职业,选专业就更困难。好大学的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和思想行为选择,好的大学的学术精神、校风、学习氛围更是看不见的财富。


wison125826133


感谢你的提问。

简单来说,一个考生和家长对于琳琅满目的专业来看就好比是买东西。

首先确定你需求是什么,生活日用品还是服饰美妆文化用品,也就是文科理科在划分艺术类师范类工科理科和医学等等等。

在基于喜好兴趣和需求以后,好比确定了购买方向,我要购买首饰,我有多少钱,这些钱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品牌,什么品牌性价比高,款式好看等等。

选择学校就好比选择品牌,除了耳熟能详的大品牌,很多小众品牌在行业内也更能彰显品味。选择专业在基于分数,地域,兴趣,喜好等。

例如,已经确定师范类,除了全国知名的重点师范类大学以外。也有地方师范大学受限于地域等原因不够耳熟能详,但这并不影响这类大学在师范专业行业内的专业学术水平。

总得来说,学校和专业,是可以同时作为考量标准的。一个行业内高学术水平的大学和一个对口专业。不会就比“大品牌”差多少。


浩海教育孙老师


这个问题要辩证看待。对大多数人而言,专业比较重要,因为专业基本决定了事业未来的走向,虽然很多人的实际工作与专业并不吻合,但大学专业的底子毕竟是很重要的,至少大方向不要出问题。比如喜欢人文,却学了理科,就值得商榷,这至少会降低人生的效率。而院校,也很重要,常规而言分一本、二本、三本,在专业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如果读个好学校,比如北大、清华、师大等,接触的教育资源会比一般院校有更大优势,人脉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总体而言,先选专业,这是人生大方向,其次再选院校。当然,有人热衷某个学校,非要上这个学校,至于专业,差不多就行,这种情况也有,比如是为了考公务员作准备,这也可以理解。


兼和立命


个人觉得,先选院校再选专业,院校是一块敲门砖,尤其人文社科,因为很多人其实对于自己真正热爱什么不是特别清楚,进入好的院校之后,可以在一学年之后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这时候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去读,也给了自己一年的思考期,当然前提是你要够努力


戴姐有话说


如果是985院校的话,那肯定是985、211院校比较重要,然后再是专业,但是如果你得兴趣在你学校得强势专业,那就选专业,最重要得就是依你自身实际情况来定


李小佳佳


专业更重要。院校名称只是表象,专业才是在工作中实用的东西。一些名校虽然名气很大,但是有些专业的教学水平很一般,相反,有着院校虽然名气不高,但专业非常棒,像南京审计学院的审计专业是国内一流的,所以还是要注重专业。当然了,如果专业和院校都有名气,那是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