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一上門服務 成都汽車產業按下生產“重啟鍵”

一對一上門服務 成都汽車產業按下生產“重啟鍵”

四川在線記者 羅嚮明

廠區各個進出卡口設點監測體溫,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戴著口罩的工人在水流線上忙碌操作……2月17日,成都大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復工。當天,成都經開區內一汽大眾、吉利高原、沃爾沃等整車企業也相繼復工,投入生產。

一邊織密疫情“防控網”,一邊按下生產“重啟鍵”,整車年產量超100萬輛、佔全省90%的成都經開區,正有序組織11家整車企業和3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業復工復產,以主導產業的穩步開工,夯實經濟社會發展支撐。

一对一上门服务 成都汽车产业按下生产“重启键”

平均2小時總裝完成一輛輕卡

走進大運汽車的總裝車間,長長的流水線上,工人們在各自的工位上靈活的組裝著各種配件。

“我是昨天到崗的,今天就正式上線了。”組裝工人饒成友是成都市新都區人,經過審核後成為大運汽車節後復工的第一批工人之一。他所在的崗位比較靠前,主要負責佈置底盤線,此時還只是一個“光禿禿”的車架,絲毫看不出半點汽車的模樣。“今天我們人還沒有來齊,我差不多要幹平時兩個人的活,所以速度稍微慢點。”

吊裝前橋、後橋,發動機,散熱總成……隨著流水線緩緩向前移動,車架上的內容越來越豐富,直到輕卡慢慢成形。

“經生產車間(線)智能化、數字化技術改造項目後,該卡車生產線已達到國際標準,在國內屬於一流水平。”成都大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謝平介紹說,總裝線全長312米,以車架為主體進行整車合裝,共有40多個工位,車子走完1個工位需要3.5分鐘,這也是車間的生產節奏,平均每3.5分鐘就有一臺車總裝下線,兩小時總裝完成一輛輕卡。

謝平介紹,該車間具備單班年產3萬臺、雙班6萬臺的產能。由於卡車生產不同於轎車,是多品種小批量,所以很多工序都要靠人工識別、裝配,汽車工人的能動性非常大。這個車間裡有270多名工人,分別在底盤裝配、駕駛室預裝和發動機變速箱合裝調試3個工段。根據發動機、車架、軸距等組合配置,這裡可生產近700個品種的卡車,還可根據使用地區分為平原版、山地版、高原版等。“合裝後的整車加註製冷劑、防凍液、離合助力油等並經過對制動、離合等的初步調試下線後,開往貨箱合裝車間進行貨箱裝配,就可以出廠了。”

一对一上门服务 成都汽车产业按下生产“重启键”

力爭上半年拉平生產進度

“整個公司1600多人,目前已經有973人到崗了。”謝平介紹,通常3、4、5月份是商用車產銷旺季,而今年春節比較早,年前預判2、3、4月就會迎來高峰期,因此,從2月1日開始,公司就開始啟動預案,隨時關注員工身體狀況,為力爭早日復工做準備。

員工錯峰用餐、直接送至車間工位,不聚集開會,加開交通車班次減少人員密集……大運汽車制定了詳細的防疫方案和相關制度,建立完善的內部管控流程,對每一名員工的身體情況和活動軌跡進行細緻摸排,準備好各類防疫物資,安排專人作為疫情防控員開展工作。在周密部署、嚴密佈防的基礎上,大運汽車7個車間同時恢復運行,全面復工。

大運汽車2019年生產8萬餘臺中、輕、重型卡車,產值超過150億元。按照計劃,今年預計生產8.5萬輛各類型卡車。

“我們目前計劃依然不變,力爭完成預期目標。”謝平表示,整車生產涉及300多家供應商,而供應商正常供應是保證生產計劃順利執行的關鍵,因此,大運已經啟動供應鏈應急預案,在某一家主供應商不能按時供應時,有其他相應的後備供應。

謝平認為,疫情對產品市場、需求肯定會造成一些改變,公司方面將隨時緊盯市場變化,調整產品結構,滿足市場需求。“在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我們力爭通過自身努力,上半年拉平年度生產進度,完成幾年計劃。”

一对一上门服务 成都汽车产业按下生产“重启键”

服務指導企業做到全覆蓋

令謝平印象深刻的是,復工準備的過程中,成都經開區相關部門主動上門,詢問需求、提供幫助、開展指導,幫助公司採購到了緊缺的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資,並積極協調上游零部件產品供應、物流運輸等工作,確保企業穩步復工。

不止大運汽車,成都經開區內各汽車相關企業的復工復產都在有條不紊推進。

“這段時間,我們正組織區上各個部門對這些企業進行一對一服務,幫助他們做好防疫和復工的準備。”成都經開區汽車產業發展局副局長謝興雲告訴記者,截至目前,除了神龍汽車及相關零部件配套企業外,經開區內企業已經通過了復工審查,開始陸續復工。

據瞭解,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成都經開區統籌兼顧、精準施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對復工復產復業早謀劃、早安排、早落實,著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從2月3日起,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工業經濟部門便會同衛生、安全生產、市場監管等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主動上門,為全區2800多家企業進行服務和指導,幫助企業有效開展疫情防控,分類分批分期有序組織企業復工復產,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為了應對疫情對企業造成的損失,切實緩解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成都經開區結合實際開展“送服務、幫企業,送溫暖、解難事”活動,出臺《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運行的政策措施》12條,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實現防疫情、穩增長、穩就業、保供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