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黃石第二座“小湯山”的故事

來自黃石第二座“小湯山”的故事

一群人,留下逆行的最美身影黃石有色醫院為我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這是我市的第二座“小湯山”醫院近日記者走進該醫院記錄發生在其間的戰“疫”故事

獨自一人去查房,有危險先頂上去

一張簡易的架子床,是向正中簡易的休息室。從大年三十開始,他就吃住在醫院,已連續25天。戰“疫”打響以來,他幾乎沒出醫院的住院部。“這裡就是我的陣地,我一定要守好它。”

47歲的向正中,擔任呼吸內科主任,他是醫院最早進入抗疫戰場的尖兵之一。

大年初一晚上,向正中接診了醫院第一位高度疑似患者,隨後,該患者被確診。此後幾天,呼吸內科陸續有發熱和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收治進來,當時還未設置隔離病區。為以防萬一,他特別規定:不允許其他醫生進入患者收治區。

身為主任的他,雖然知道有風險,但他還是自己一個人去查房。“關鍵時刻,我必須頂上去。”

而醫院成為救治定點醫院後,他更忙了,他所負責的第一綜合病區,已經收治近百名確診患者。他所帶領的呼吸內科16名醫護人員,全部在一線參與救治。

以往每年大年三十,他都會和一家人吃年飯。今年,卻沒能吃成。那天,一家人打開手機視頻,通過視頻吃了頓特殊的年飯。

姜濤,1981年生,今年39歲。說起話來,乾脆利落,笑聲爽朗,但掩藏不住眼角的勞累。

12日凌晨4點,值夜班的醫生打來緊急電話,一位確診住院的6旬患者,得知哥哥去世後,情緒激動,嚷著要出院看哥哥最後一眼。不得已,他在電話裡安慰了半天。一早查房,他又單獨去勸了勸。

性格開朗的他,為了緩解病人緊張情緒,便於溝通,他在所管理的病區建立了一個微信群,30多名患者和醫生可以隨時交流。“姜醫生,我這會燒得有點高。”“姜醫生,我的胸口有點悶。”患者在群裡,提出各種問題,微信群響個不停,遇到群裡患者的呼叫,他總是隨叫隨到,及時解答。

一心撲在工作上忙得像陀螺,對家裡卻無暇顧及。妻子懷孕,他沒法陪著去做產檢,只好讓妻子推遲一段時間再去。9歲的大女兒天天在電話裡說想爸爸,他也只得安慰:等忙完了這陣子,爸爸就回來了。

17年前抗非典,如今再次上一線

64歲的凌澤淦,已經是兩次上戰場了。2003年,曾擔任黃岡市中心醫院院長的他,帶領醫護人員,救治湖北省首例非典病人。

在黃石有色醫院,他擔任醫院總指揮長,併兼任醫院疫情防治心理疏導組組長。對患者,他總是溫言細語,像慈祥的長者。一位入院的確診患者,剛開始入院的幾天,焦躁不安,不配合治療,他與患者促膝長談一個多小時,解開對方心結。日常間,他給對方發短信,噓寒問暖。元宵節,他特意委託醫護人員,捎去自己給他準備的小禮物。

醫者仁心。他把這句話,鐫刻在心裡,落在行動上。疫情期間,對從其他醫院轉運來的確診患者,他劃出硬槓槓:接診人員要一律下樓提前等候。“只能我們等病人,不能讓病人等我們。”

“信心比黃金都重要,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打敗病魔。”他說,最期盼的,是全院近200名確診患者都能健健康康地走出醫院。

*END*

来自黄石第二座“小汤山”的故事

東楚新媒體中心榮譽出品

本期編輯 | 蘇財旺 本期責校 | 陳靖宇

值班主任 | 熊 鷹 值班總編 | 劉媛媛

本期來源 |東楚晚報

商務合作 | QQ:412523984/239897361

来自黄石第二座“小汤山”的故事来自黄石第二座“小汤山”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