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适当放手,孩子才能独立与长大

1

身在“疫区”,不能出门,为了获取多一点笑点,给这个春节找点乐子,我带着家人再看了一遍《囧妈》。

当徐伊万踏上了囧妈的火车上后,你会发现徐伊万完全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即便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首先,徐伊万自己乱放东西,连护照都让妈妈管着。当妈妈给护照他的时候,他看都不看一眼,直到下火车他才看到那不是护照。这么不靠谱的人,哪个妻子不着急呢,难怪他与妻子有矛盾。

再者,徐伊万离个婚,这是夫妻之间的事情,他有话就好好与自己的妻子商量,他拖着是因为自己舍不得妻子。可是,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他还得征得自己妈妈的同意。

上了火车后,那更不用说。一方面,徐伊万抵触妈妈对自己的控制,一方面,他又一直安心地接受妈妈对自己的控制与照顾。


《囧妈》:适当放手,孩子才能独立与长大


这不就是一个十足的充满孩子气的老男孩吗?

徐伊万对囧妈说,自己是妈妈幻想出来的儿子。可是,他的妻子同样也是他幻想出来的妻子。

如果囧妈不是过于的控制,也许她不会失去自己的丈夫,她也不至于养出那个长不大的孩子。

其实,不是徐伊万长不大,只是他有一个不懂得放手的妈妈。

正如世界著名的佛教思想家池田大作所言:父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干涉孩子各自的理想,就等于不承认孩子的人格。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种子,最初就是从这里萌芽的。


《囧妈》:适当放手,孩子才能独立与长大


有那么强的控制欲的妈妈,这也难怪徐伊万长不大。

2

如果我们仔细地去观察,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徐伊万一般长不大的孩子,也有像囧妈一样过于控制孩子不懂得放手的父母。

张婶的儿子晓伟31岁了,在张婶的眼里,儿子还是个小孩。

过春节前,老家要送年结,一般都是让年轻者去。可是张婶说:“晓伟不能去,晓伟还是个孩子,去别人家是不礼貌的。”

大女儿出嫁了,大晓伟一岁的二女儿说:“都多大了,还是个孩子。”

张婶说:“晓伟还没有结婚,就是各孩子。”

二女儿说出了久违的真话:“你总是把晓伟当做个孩子”

晓伟在家里最小,正如张婶的二女儿所言,张婶总是把晓伟当做一个孩子。当年上初中时,晓伟不想上学,张婶便随着晓伟的意思,就没让他上学。


《囧妈》:适当放手,孩子才能独立与长大


上班以后,晓伟工作受委屈了,张婶就托关系让人帮晓伟找工作。在晓伟上班的这么些年,张婶不知道托了多少人的关系。

晓伟每次回家后,张婶把饭送到晓伟的手里,让他吃饭。张婶自己冷了,他立马把衣服送到晓伟的手里,甚至都想帮晓伟穿上。到晚上了,张婶还把热水放好叫晓伟洗脸洗脚。

教育学家付小平说:“本来孩子们有很多事情是完全可以自己做好的,但是家长总是喜欢巨无细地亲自代劳,大包大揽,甚至越俎代庖,基本上代理了孩子的全部生活。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削弱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感觉这些事情都不是自己的责任,而是家长的责任。”

晓伟三十多了,他依旧如孩子时代般,他安心地接受张婶对自己的控制与管教,他也觉得自己还没长大,他就是一个孩子。晓伟的学习、生活、工作就这么妥妥地被张婶给安排了。

“小孩”这一词对于成年人可不是一个好词。


《囧妈》:适当放手,孩子才能独立与长大


都说“三十而立”,晓伟都三十多了,显然没有独立,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着妈妈。

什么年级就应该干什么事,如果父母不去放手,三十岁的男人是个孩子,即使长到徐伊万的年级四十多岁时,那么他依旧是个孩子。

3

只有父母懂得适当放手,那么孩子才会独立,才会正常地生活。

《海洋天堂》是一个讲述关于自闭症儿的故事。李连杰饰的爸爸独立养育着文章饰的自闭症儿。

自闭症儿的妈妈早年由于忍受不了自己的儿子而出事故身亡。爸爸便坚强地生活着,带着自闭症儿生活着。爸爸在海洋馆工作,儿子跟着快乐地玩耍着。

可是有一天,爸爸却发现自己是肝癌晚期,他不能一直陪着自己的自闭症儿子了。于是,爸爸想尽办法,帮儿子找相关的工作。


《囧妈》:适当放手,孩子才能独立与长大


当爸爸发现儿子还是对海洋馆的生活感兴趣,爸爸便教自闭症儿子从事海洋馆里的简单工作。

爸爸教自闭症儿子学习做饭,独立生活,教儿子坐公交,并教儿子正常地工作。

就这样,在短短的三四个月,自闭症儿子终于学会了自己做饭、自己坐公交、独立工作。就这样,爸爸安心地走了。

作为父母,如果懂得适当放手,孩子慢慢地学,孩子终归会独立地学习、生活与工作。

连那些自闭症者以及身体残缺者都可以自立,何况我们这些四肢发达身体健康的人呢?


《囧妈》:适当放手,孩子才能独立与长大


记得小学的课本上有个故事,老狮子叫小狮子学本领,小狮子不愿意,老狮子立马说:“你不学习本领,当我们老了,你靠谁呢?”

学习本领是父母放手的第一步,是走向独立的必经之路。

4

在西方国家,很多父母会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让孩子独立完成事情,甚至让他们体验社会。

不少网友说,西方孩子缺少父爱母爱,父母比较自私。

其实,那些父母比较开明,懂得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在中国,像那么样的父母其实很少。不过,我以前在上海的公交车上遇到一例。

我下班坐公交车828回家,我旁边就有一位10岁的小男孩。在上车的时候,我就注意到这个小男孩了,他跟司机打招呼。

小男孩问我在哪里下车,我告诉他后,他说他在终点站南翔站下车。这个小男孩比较喜欢说话,我们便聊起天来。


《囧妈》:适当放手,孩子才能独立与长大


小男孩在普陀区的外语学校读书,他每天回家都是自己坐公交车。下午放学后,小男孩在校门前坐838,然后在真南路祁连山路转828,坐到终点站后,他的爸爸开车过来接他回江桥。这小男孩上下学还挺繁琐的呢。

在我的印象中,我住的小区的孩子们上学几乎都是有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接送的。我便问小男孩,路上要坐车,还要转车,挺麻烦的,你不怕弄错吗?

小男孩却说:“这算什么,我在8岁的时候我就独自坐公交车,来回上学呢。因为我爸爸妈妈没有时间接送我,再说我自己都会,他们还要上班呢。”

我问小男孩,不怕路上遇上坏人吗?小男孩却说,他在校门口坐车,又在人多的地方换公交车。如果遇上坏人,他会报警,他也会向好心人求救。这几年,他还没有遇到坏人。他还说自己跟我们这个司机叔叔熟悉呢。

我看到了一个胆大自信独立的孩子。现在想想,这个孩子的父母也是懂得放手懂得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的开朗父母。


《囧妈》:适当放手,孩子才能独立与长大


从西方国家的教育方式以及小男孩父母的教育方式看来,如果父母懂得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比较早地放手孩子,那么孩子便越早成长,越早就独立。

池田大作说:在家里,要从小把孩子当做独立的社会人来养育,这样培育出来的孩子,走上社会便能够成为独立的社会人,并具有“后生可畏”的劲头。

在目前的教育下,孩子跑步,我们担心孩子会扭伤脚;孩子与人交往,我们担心孩子遇到坏人;孩子有自己想法,我们又担心孩子有不良的思想……

这一切,只是父母不懂得放手,过于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控制。

没有长不大的孩子,只有不懂得放手的父母。适当放手,孩子才能够好好地成长,逐渐走向独立之路。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