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保質期的茶葉還能喝嗎?

焦澤山


很多人以為茶葉是沒有保質期的,尤其是一些茶葉越陳陳放年頭越久,價值就越高,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茶葉都這樣。

前兩天同事準備喝綠茶,然後問我說:“曉茗,我這個綠茶顯示昨天剛剛過期,你說我今天喝沒事吧!會不會對健康危害太大了?”我覺得這個問題倒是很有意思。

他一問這個我突然想起來前兩天喝酸奶的時候他也問過我同樣的問題,還是蠻注意養生的嘛!

茶葉雖然是飲品,但是和酸奶這樣的產品一樣,都屬於食物類的,根據國家《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上面有關規定,食品包裝上必須要有保質期,隨著食品的多樣化,大家也都有養成了看食品保質期的好習慣,尤其酸奶、麵包這種極易過期的產品,買的時候儘量都是要在保質期內吃完的。

包裝上的保質期指的是什麼?

茶葉上一般會有兩個日期,一個保質期,一個生產期。保質期就是上面打印的時間內,無論是商家銷售還是消費者食用都是可以完全放心的,這個時候茶葉的味道、口感、顏色都是正常的,也是在最佳口感飲用時間的。一旦過了這個時間,那麼顏色口感都可能發生很大的變化的,這個保質期換句話說也就是茶葉各項指標最正常的時候。

過了保質期以後是否還能喝?

在中國,商家繼續銷售產品包裝上日期到期的產品,那麼這是一種違法的行為,是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是堅決不允許的。

根據茶葉的種類進行鑑別。比如綠茶可能就是一年左右,但是普洱茶可以長期存放。

除了種類問題,茶葉還有個散茶和餅茶的區別,散茶存放的時候接觸空氣的範圍更大,在擺放的過程中,容易接觸空氣,潮溼、異味、光照都有可能接觸到,所以容易過期,但是餅茶是屬於緊壓茶,保存的時候接觸空氣的面積比較有限,也更容易存放。

保存的方法也是一個方面。如果保存的比較好,避光避異味,這樣就算到了保質期也沒事,甚至更好喝。但是有的茶葉在潮溼陰冷的環境下儲存,即使還沒到保質期就已經變味了,所以一定要注意保存方法,正因為這個原因,一些黑茶,緊壓茶都會在包裝上面的日期旁邊寫明在適當的情況下是可以長期存放的。

如何判斷茶葉是否還能喝?

1、首先看茶葉幹茶的,和之前自己剛買來的時候是否一樣,上面有沒有一些發黴的黴點或者發黑的黑點或者灰白色的顏色等非正常的顏色。

2、看茶湯的顏色,是不是透亮的。紅茶依舊紅濃透亮,白茶依然杏黃透亮,有沒有變得渾濁有很多雜質。

3、聞一聞,上面有沒有酸味、餿味、黴味等很刺鼻的味道。

4、嘗味道。有沒有變得苦澀,難以下嚥。

5、喝完有沒有感覺身體不適,例如肚子疼,小腹脹,拉肚子等。

————————關注曉茗說茶,誠信與您聊茶,有問必答!


曉茗說茶


這個問題是兩個方面:第一茶葉的保質期是多久,根據我的經驗這要具體看是什麼品類的茶葉了。每年的清明前後我的茶葉姐姐給我炒的雨花茶,和她去杭州西湖祭祖帶回來的龍井茶葉都是“冷鏈”空運給我的,人家半個多世紀以前當“小兵”特招入伍去了南京軍區大別山茶林場炒了五年的茶,從看柴火灶起步同時要為五口鍋加柴燒火。在她們的眼裡茶葉,特別是嬌嫩的春茶是生命力極其脆弱的東西……那個保質期除了時間,更重要的是環境溫度!圖1⃣️2⃣️是景德鎮的一位資深茶愛好者二十多年前找人帶給我的,他去父母家打掃自己結婚以前的書房,找出了這些紅茶,知道我喜歡收藏“破爛兒”,就託人帶給我,來人再三叮囑:過期食品,不能喝!這個老兄今年七十了,結婚以前的茶,應該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了,我回家泡了一壺,喝了,後味兒稍微有點松木味兒……拾起電話給他拔了一個過去,還是座機呢……這個茶你放在杉木箱裡了吧?哈哈哈你神了!我還真是塞在杉木書箱裡啦……今天我找出來拍照,茶坯保存完好,這幾年已經陸續喝了一些。圖3⃣️也是一位景德鎮的朋友送給我的老茶,他是不喝茶的,這是結婚時人家送的賀禮(1982年結婚)如今人家的孫子早已經上學了。那個產茶區是浮樑縣(當時地名),我去過的,一座茶山北面是安徽省的祁門紅茶產地,南坡是江西省的景德鎮治下,中國綠茶的“金三角”產區,白居易的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 前月浮樑買茶去……就是指的這裡。這些發酵過的紅茶,只要保存得當(我是放在有溫溼度控制的環境中的瓷壇裡面的。),不能有樟腦、洗浴用品的味道。還有的就是犄角旮旯裡的那些早已過了保質期的“老鐵們”了,圖6⃣️7⃣️8⃣️9⃣️ 抓上一把裝進茶包投入燒開的水裡面煮上半分鐘,那個“噴兒香”與衝出來的茶不可同日而語了!說到最後,凡是嬌貴的綠茶,最好有專用的冰箱,溫度攝氏8度以下。不能與其他食品放在一起防止串味。儘快喝完不能久留,時間長了入口的鮮嗞味就會喪失殆盡。其它的茶葉都可以超出它們標註的時間範圍,如果家裡空間有限就不要放置過多的茶葉,平日裡不能用有味的化妝品,否則這些茶葉難免會染上“脂粉氣”的。











輕輕江


茶葉的含水量較低,一般為6%左右,如果把茶葉密封,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 雖然已經過了保質期,也沒有什麼異味,沒有發黴變質的現象,就是可以喝的,這也要看個人的經濟狀況和習慣,講究程度了。


一般密封包裝的茶葉保質期約為12-24個月不等,其品種不同,保質期也有所不同。綠茶,以新鮮茶為最佳,一般保質期也在一年左右,而一些磚茶、發酵茶等以陳化一段時間為最佳,保質期也就相對長一些,可達10年以上的保質期。 影響茶葉品質的因素主要有溫度、光線以及溼度,如果存放得當,茶葉可以保存更久。新鮮的紅茶喝,味道濃強鮮爽度,過期的紅茶,即使還能喝,其口感滋味都肯定不如以前。普洱、大紅袍反而是要放的時間比較久,其滋味才變得更醇和好喝。 綠茶,保質期一年左右吧,過了保質期,味道也就變淡了。


如果茶葉真的過期而沒有黴變,也是可以喝的,不過腸胃不好的人要謹慎飲用!發黴變質的茶一定不要喝了,含有黴菌及毒素,對身體有害。


營養師王喜萍


在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裡規定了,預包裝食品,標籤上必須強制性的標明,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因此茶葉必須在包裝上註明保值期。 通常綠茶標明一年,紅茶烏龍茶,二到三年。

但是茶葉是特殊食品,實際生活中,這保質期的指導意義並不大。茶葉是否變質,影響因素很多。不同品類也有很大差異。在喝茶時要自己心裡明確,而不是盲目看保質期。



首先確定含水量,因為茶葉容易受潮變質。 如果一款茶,放在室內時間久了,但還在保質期內,你首先得確認它的含水量。

一個簡單方法就是用拇指和食指,磨碎幹茶片,如果幹茶直接成粉末狀,含水率沒問題。如何幹茶搓磨後有小片狀,含水量可能高了,這樣的茶建議不喝。

當然,含水率不是唯一因素。變質的原因還有光照,高溫,吸收異味等。 茶葉的保存時間以及保存的條件,根據不同的茶類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根據不同茶類做個簡單介紹。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他的主要內含物質都是有機質,它的性質大多不穩定,在儲藏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化學反應,而導致茶葉變質。 建議綠茶保存在0度到5度,抽真空包裝可存放2年。

紅茶,是全發酵茶。加工完之後,紅茶的性質相對是穩定的,因此長期保存對於紅茶來說是沒有更大的意義,不建議做陳年的紅茶。在保存,完好的情況下,建議在保質期內飲用。 紅茶通常保存在常溫中。同樣的,紅茶要注意光線,水分,溫度等。 如果是含水量超過9%,就會開始發黴。在南方的城市,夏天的時候,會高達40度以上,這時候即使茶葉已經乾燥避光儲存了,也會很快的變質。所以在夏天的時候可以將紅茶密封好,放5到10度冷藏。



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輕發酵的烏龍茶,如鐵觀音,漳平水仙等,是作為塊狀和球狀的,大多做真空包裝,可以放冷藏,再適當的延長密封的情況下,此類茶葉可以保存三年,甚至超過三年的,我自己有保存過,沒有質量問題。

但是對於閩北烏龍,武夷巖茶,它是條索狀,不能抽真空包裝,因此也不合適放在冰箱裡。因此,武夷巖茶的返青是比較特殊的現象。在南方城市,通常每3-4個月,茶商會將巖茶復焙,目的也是降低含水量。 但是如果茶葉存放在我們消費者手裡,經過半年沒有喝完,是容易返青的。返青時間長了含水量超過9%,就十分容易變質了。這個時間不同地區是不同的。 回到前面檢測含水率的簡單方法,存放超過一年的巖茶,確認含水量再飲用。



白茶,加工到位的白茶,在正常的倉儲條件下,是可以長期保存的。在新的白茶國家標準中,有了明確規定,白茶可以長期存放。 但是在一些白茶的包裝上,還是必須標註有保質期,這個保質期大家可以忽略。 但是一定要注意保存的條件和新茶的品質。

黑茶,普洱。這類茶,我的瞭解不透,也沒有長期保持的實際數據,這裡就不做分析了。

數據說話,科學喝茶。瞭解自己,瞭解茶。 歡迎關注加茶說,我們一起讓喝茶更簡單。


加茶說


茶作為中國最重要的一種健康飲品,傳承了5000多年,當然茶的分類也很多,一共有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青茶,黑茶六大類。

其中綠茶是不發酵的茶葉品類,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杭州西湖龍井,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安吉白茶(名字叫白茶,其實是綠茶)。綠茶都具有一定的保質期,一般在2年左右,過期了一般不建議品飲,先不從健康角度出發,綠茶講究鮮,甜,口感芳香。過期的綠茶喝著只會苦澀,不香,不甜,如果保存不當茶葉會串味,黴變,那就更不能品飲了。給點建議,綠茶應存放於冰箱冷藏貯存,能更持久的保鮮幷包裝完好,已免串味。

黃茶是在綠茶的基礎上有10%-20%的發酵的茶葉,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黃茶同樣具有一定的保質期,2年左右,黃茶的口感相比起綠茶多了那麼一些沉穩。過期後仍然不建議引用的。

紅茶是100%全發酵的茶葉類,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祁門紅茶(世界4大紅茶之一),金駿眉,滇紅。紅茶同樣有保質期3-5年左右,紅茶的存放只需要室溫即可,同樣避免串味,任何茶葉一旦串味就沒有品飲的價值了。過期的紅茶更是不能品飲,過期的紅茶喝著已經全然沒有紅茶的香和甜了,喝著人的喉嚨會有不適應感,是因為茶葉裡面的茶多酚和一些糖類物質,芳香物質發生變質所至。

青茶,發酵程度在20%-80%,也許你會陌生,但是這裡面出名的就太多了,比如福建的大紅袍,鐵觀音,臺灣的阿里山高山烏龍都屬於青茶類,這類茶葉也有保質期,一般在3到5年,過期的話味道也為有很大偏差,過期一般不建議品飲,但是各別除外,近幾年鐵觀音和大紅袍有部分茶商會推出老茶一類,這類老茶過去製作的時候發酵度高達90%,同樣可以品飲,我也喝過,不過怪怪的。

白茶,這類茶是不發酵,不採取任何加工的,具有代表性的有,福鼎白茶,雲南月光白,這類茶沒有保質期,貯存得當,越久越好,滋味越濃厚,俗話說,白茶,一年存,三年寶,六年藥,就形容得很貼切。

黑茶(重頭戲) 黑茶一類有湖南的茯茶,雲南的普洱,都屬於黑茶一類。黑茶同樣沒有保質期,貯存得當,越久越好,尤其普洱茶,普洱茶分兩類,一生一熟,生茶剛製作出的時候就像白酒一樣需要存放,不然茶性很烈,腸胃不好的人,喝多會感不適,但貯存達到10年以上的生茶,品飲時又會有不一樣的風味。因為生茶在時間的長河中會不斷髮生轉化。茶葉中的茶多酚一類會轉化為茶黃素,茶紅素,這一類物質對於人有很大的好處。

所以說,茶葉過不過期,要看是什麼茶,如綠茶,黃茶,紅茶,青茶,這些是有保質期的,過期以後不能品飲,但是白茶,黑茶這些沒有保質期,屬於越陳越香,像白酒一樣。前提是要保存得當的情況下,若是白茶,黑茶一類保存不當,發生黴變的話,同樣是不能品飲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同時祝你生活愉快。


茶品說話


有的時候我們總是會看到包裝的日期過了就跟驚慌,不知道該怎麼辦,茶是否能喝跟它的品種有關,不同的茶保質期也不一樣。像雲南的普洱茶,少數民族的鑽茶,越放好像越好一些,保質期可以達到十到二十年,武夷巖茶,陳茶香氣濃郁。只要我們存放得當就不會出現那種情況。

過了保質期並不代表茶葉變質,有一些茶是喝新茶好一些,相反有一些則是喝陳茶好一些,陳茶的這些只要存放得當,品質會有所提高。但是還要在保質期內引用。

茶葉保存的幾個重要因素:乾燥、密封、避光、陰涼。再來說說怎麼判斷變質了:有明顯的變色;出現異味、雜味;變軟。

最好過期了的茶還是不要喝了,避免出現其他的狀況,茶最好的時候還是在保質期內的,所以小夥伴們一定要看好日期啊。


大道至簡990630


過了保質期的茶還能喝嗎?

《原創》首先,簡單介紹一下茶葉的採摘情況:



景陵茶葉醉陸羽,經書譜寫西江曲。

吟詩品茗南北去,雲遊仙鶴聖人譽。



(1)我們知道,茶有不同的種類,但是不管什麼茶,只要是從茶樹上採摘下來的,那麼一般都分時段的,有頭道茶,二次茶,三次茶,也就是採摘的時間先後順序不同。不同時段採摘的茶質量不同,價格也不同。

(2)一般採摘的茶葉需要炒制後才能夠泡水喝(像綠茶,鐵觀音等)。

(3)茶葉也是有保值期的,不同的保管方式保值期相對會有不同,過了保值期的茶葉,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會減少,時間長了還會發生黴變,對身體有害!另外,過了保質期的茶葉泡水喝味道也會變了。茶葉的保質期一般為18個月,拿綠茶來說,保質期就一年左右。儲存的最佳適合溫度是0-5度,保存時一是要乾燥,二是要低溫,如果保存的好,可以相對延長保存時間,保存不好就容易變質!

2.當然,我們常喝的茶葉有很多種,像綠茶,紅茶,黑茶,有機茶等等,不同的茶,保質期和儲存條件也不同,但是最好都不要超過18個月。

綜上,過了保值期的茶葉,不能再喝!

自古以來,有關茶葉的話題,故事有很多很多,《茶經》裡面有專門介紹茶葉的各種知識,飲詩品茶一直都是古代文人騷客的社交活動,日本的茶道更是把茶文化發展到極致。絲綢和茶葉,瓷器自古就傳到了國外很多地方,對於弘揚中華文化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



有關茶葉的知識和話題還有很多很多,這裡就不展開來說了!


Acb666


茶葉一般保質期為三年,在保質期內,加工工藝較好的茶

一、三年內不會變質,甚至連口感都沒啥變化!

二、過了三年期的茶並不是一定不能喝,相反隨著歲月增長,許多陳茶變得更加高貴,陳韻突顯,價格昂貴.

三、發酵工藝把關不好,焙火不到位的茶,保質期過後會返青、發酶等,自然不能再喝.

聲明:雖然茶葉一般保質期達三年,但前提是必須放在陰涼、乾燥處,且密封性良好,否則不用說3年,3個月不到就已經變味了.


福建評茶師


過了保質期的茶葉還能喝嗎?

要看情況而定!對於真正懂茶、品茶、愛茶的人來講,他會根據茶的分類、特性和年份做專業的處理和分配,喝與不喝他都會給出具備專業水準的考量指標,喝與不喝,他有一套說服別人和自己的理論;對於把茶當飲品的普通人,就無所謂,因為普通人都是跟著大眾的感覺走,保質期過了就認為不好,就不能喝,但如果沒別的替代飲品,喝保質期過的茶葉也無妨!小時候家裡窮看父親沒有茶葉喝了,摘幾片柳樹葉煮下當茶水喝,似乎也開心不已。

所以,所謂的保質期茶葉能不能喝,就是說現代人生活標準提高了,精緻了,對喝茶的的水平有自己的鑑定,所以把過期茶葉當個命題討論!一方面說明現代人的口味和品質整體提升了,一方面反應出當代人更加理性、慎密、科學的對待生活!因為精準的把握生活的每一部分,是人類進步的體現,面對綠茶、紅茶、鐵觀音、普洱、大紅袍、正山小種、金駿眉等一系列現代人耳熟能詳的茶品,他無論貴賤,都是調劑我們的味蕾,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他的高貴與否,都與他的階級和品他的人有著直接的關係!茶在現代社會中,有著多重身份的疊加:茶品、養生、保健、禮儀、交際、身份等!

所以,過期茶喝與不能喝與喝他的人有關!講究、考究的資深茶客一看一聞就知;對於不懂的看了聞了也不知,除非一看黴爛的、發餿的、病蟲的,直接排除不喝!因此,過期茶沒必要太較真,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標準!感覺很重要!喝茶品茶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態度,一類人的喜好!過期茶的喝與不喝,其實沒那麼重要!


鄭彥英


茶眼看世界●品茗知冷暖●樂享茶生活,義芳君說茶致力於獨家深度解讀茶人茶事茶精神,分享茶葉專業健康知識!

這個問題對於許許多多愛茶之人來說,心中都有這麼一個共同的疑問。

可惜,對於這個問題的認知,許多人是進入了一個大大的誤區。

怎麼說呢?長久以來,在具體的喝茶實踐中,我們大多數人重視的“茶葉保質期”,並非真的就是理解上的保質期,其實是茶葉保鮮期。

即:這泡茶原有的鮮爽度、回甘度,包括香氣、滋味等品質因子是不是下降了。通俗講,就是這泡茶是不是退味了。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茶葉本質上是農產品,也是食品。但凡食品,那肯定是有保質期的。而基本生活常識告訴我們,食品一但變質,就是變餿,變壞了,很容易因為腐壞,散發出酸腐氣息。一般人很容易通過肉眼或者嗅覺,就能立刻辨別出來。

因此,對於茶葉來說,若是真的變質了,要不就是發黴了,表面上了長了黴菌;要不就是酸化,沖泡出來不僅茶湯毫無生氣,而且出現一股酸臭味。

這樣的茶,傻子都能立馬區別開來。

因此,我們在認知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將茶葉的保質期與保鮮期區別開來。

網絡上流傳的一份六大茶類的保質期到底多長,其中標註了巖茶、紅茶保質期一般為一年半至三年之間;白茶、綠茶、茉莉花茶、清香型鐵觀音一般為十八個月左右;黃茶一般為12-24個月;黑茶一般最長不超過20年。

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講的就是茶葉的“保鮮期”。

通過查閱《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可以看到,國家標準上對於茶葉必須標註保質期是有明確要求的,但並沒有規定具體的保質期時間。因為不同茶葉由於不同加工工藝,不同存放環境,每個品類茶葉甚至是每個單個生產出來茶葉的陳化速度及保質期是不一樣的,事實上是很難加以具體量化,尤其是對於茶葉這類屬於非標產品來說更是如此。

平常我們在市場上買茶時,不難發現,如今市面上銷售的茶葉,大多數是比較籠統地標註了茶葉保質期,例如:鐵觀音18個月。換句話來說,過了18個月後,鐵觀音真的就會變質嗎?

真實情況其實未必,經過一段時間的存放,茶葉品質出現下降這是必然的,但在保存條件良好的情況下,出現變質則還是比較少見。而且在過了18個月甚至是更長時間後,經過鐵觀音傳統精製技藝裡的回爐烘焙這道工序,鐵觀音茶葉則又能呈現出與鮮茶與眾不同,又獨具特色的烘焙香。這又是茶葉的另一種獨特品質。

眾所周知,影響成品茶後期品質主要有水分、溫度、光線和氧氣等外在因素。譬如:儲存環境較為潮溼、長時間放置在太陽底下暴曬等等,這些因素都將加速茶葉品質下降,甚至是變質。而像以越陳越香著稱的老白茶、老普洱,在儲存得當的情況下,儲存個三五年,甚至是十幾年,茶葉品質上出現陳化後的轉化和提升,這也是客觀現實。

因此,我認為,茶葉保存不當的話,不用幾天都有變質的可能;而茶葉到了上述提到的一般意義上的標準時間,茶葉品質出現明顯下降則是必然的。

此外,茶葉過了保質期還能喝嗎?那您得看這茶葉有沒有變質!如果變質了,那當然不能再喝了,如果沒有變質而是品質下降的話,那經過回爐處理,那這茶葉還是可以“起死回生”,再現另一種生機,給您舌尖上另一種非凡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