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小中風”的5個症狀,警惕中風發生

救治不及時是造成腦卒中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卒中一旦發生,就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及時就診,通常發病後的3小時內、至多4.5小時為黃金救治時間窗。越早治療對腦卒中患者的恢復越有利,醫學上有“時間就是大腦”的概念。


專家表示,約有1/3的腦卒中發病前會是“小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由於發病前症狀不明顯,患者認知度不高、重視程度不夠,以致於忽視或延誤治療。

掌握“小中風”的5個症狀,警惕中風發生


“小中風”的五個症狀

不少老人在冬季有過這樣的經歷,突然說話不清、單側肢體麻木無力、眼睛看不清……持續時間短,幾分鐘到幾小時,之後症狀消失,身體恢復正常,於是便不把這當回事。其實這很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又稱為小中風),可能發展為腦梗,因此要引起重視,儘早檢查,及時進行干預。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教授陶玉倩介紹,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又稱為小中風),是指輸送到腦部的血液和氧氣暫時中斷所致局部腦功能障礙,症狀類似中風,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小中風有以下五點症狀:

掌握“小中風”的5個症狀,警惕中風發生


  • 突發顏面部、上下肢或單側肢體無力或麻木;
  • 突發語言障礙,或理解力下降,講話都講不清楚了;
  • 單側或雙側眼睛視物模糊,眼睛看東西蒙或重影;
  • 突發頭暈,平衡調節障礙或行走困難,有的人是天旋地轉。

這些不適通常在1小時內即可緩解,因此往往易被患者及家人忽視。


掌握“小中風”的5個症狀,警惕中風發生


警惕!“小中風”或是中風前兆


小中風發作時,腦內血管有堵塞,腦神經細胞也會出現短暫缺血缺氧,但由於血流很快就恢復了,對腦神經細胞造成的損壞仍是可逆的,所以患者在小中風發作後很快就恢復“正常”,不會留下後遺症。那為什麼對小中風不能等閒視之?

陶玉倩解答說,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這一生中就出現這一次發作;有三分之一的人一生中會出現多次這樣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另有三分之一的人會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後出現腦卒中,即民間所說的“大中風”。研究發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後1年內發生腦卒中的風險為12%-14%。

正因為小中風可能是大中風的先兆,故出現上述不適後,最好儘快到醫院。這時如果做腦部CT很可能看不到有異常,腦部MR可能看到曾出現小的腦缺血、血管狹窄,或有動脈硬化。

和腦梗不同,小中風的診斷不是依據影像學檢查,而是依據患者的症狀描述,無論CT或MR是否能看到患者腦部有病灶,醫生都可以做出小中風的診斷。

腦以外的檢查很有意義

除了腦部CT或MR檢查外,醫生還可能給患者開具頸動脈彩超,看是否有頸動脈粥樣硬化或頸動脈斑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可能是由於小斑塊脫落形成的“微栓子”引起,醫生還可能開具心臟相關檢查,房顫也可能引起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這些檢查都是為了找出引起小中風的病灶,而這些病灶將來也很可能成為腦卒中(中風)發作的罪魁禍首。對小中風重視,越早去醫院進行檢查,就越早可以開始干預、治療,將“潛在隱患”消除,讓腦卒中晚發生,甚至不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