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30000斤“爱心菜”寻20分钟找到“主”

30000斤“爱心菜”寻“主”记

商水县:30000斤“爱心菜”寻20分钟找到“主”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巴富强通讯员赵永昌

“喂!陈书记您好!我是商水县鑫园种养合作社的王争林啊!我们蔬菜基地大约有3万多斤黄芯菜想捐出去,支援一下咱县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请你帮忙联系一下吧......”“好的,我马上就给上级领导汇报一下,谢谢你们的爱心和对县乡工作的支持......”2月17日下午,商水县平店乡党委书记陈静接到了本乡一位返乡创业老板王争林的一通电话。

挂了电话,该乡党委书记陈静及时与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取得了联系。把这3万斤爱心蔬菜找到了“主家”,12000斤给疫情防控任务较重的汤庄乡隔离村,剩余18000斤给几个敬老院的特困老人......不到20分钟。

2月17日下午5点多钟,一辆货运空车径直驶向平店乡周王村境内的“商水县鑫园种养合作社”蔬菜基地。老板王争林、妻子张翠和几个工人脱下外套,七手八脚把一兜兜采摘分拣好的新鲜黄芯菜整整齐齐装上货车。“按照我们乡党委书记潘建甫的安排,这批爱心蔬菜马上运回去,将连夜分配到俺乡的两个确诊病人隔离村,一个是420多户的杨尤庄村、一个是630多户的雷楼村......”跟车负责人、汤庄乡财政所所长王志强向记者介绍了“爱心菜”的最终归宿。

据了解,今年48岁的王争林,是商水县平店乡周王村人。在北京打过工,做过保安、市场管理员、蔬菜批发市场经理助理、副总经理。2011年6月返乡创业,注册资金300万元成立了“商水县鑫园种养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500多亩,发展蔬菜大棚218个,建造一座200吨容量的冷库。基地种植从法国、四川引进的香菜、生菜、油麦菜、黄芯菜、大葱、蒜苗、秋葵等10多个新品种,所产新鲜蔬菜通过“周口莲菜网”一站式生鲜食材采配电商平台,在满足当地市场供应的同时,也销往郑州、北京新发地各大分批市场。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运作,发展社员120多户,安排固定农民工60多人,带动就业200多人,2016年通过到户增收入股合作帮扶带贫115户498人。合作社被授予省市级“返乡农民工示范基地”、“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精准扶贫产业基地”。

“俺种植50多亩黄芯菜,正常情况下每亩能卖8000多元,现在剩余这10多亩。为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体现自己在国家困难时期的社会担当,我和妻子等社员商量后决定把这30000多斤新鲜蔬菜捐出去,咱也为家乡疫情防控也做点贡献......”王争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一级党委政府,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对社会正能量进行正面引导,回报社会、奉献爱心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大爱,更是一种高尚品格和责任担当。别说他们是无偿捐献支援疫情防控,就是平常的生产经营困难,我们也应该在群众有困难的时候站出来,为他们分忧解难。”作为这次捐献爱心菜的“红娘”搭桥人,平店乡党委书记陈静的回答有理有据、铿锵有力。

商水县:30000斤“爱心菜”寻20分钟找到“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