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table> “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连州市人民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的3名医务人员莫文庆、曾慧、丘金霞踏上了奔赴湖北的征程。

/<table><table> “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患者主动提出与莫文庆(左)合影留念,以表感谢。

/<table><table> “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脱下口罩后的曾慧。

/<table><table>
“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丘金霞剪去了心爱的长发。

/<table>

11日,连州天气回暖。上午9时,带着使命,连州市人民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的3名医务人员莫文庆、曾慧、丘金霞踏上了奔赴湖北的征程。“我们一定会出色完成任务,做好自我保护,平安归来。”出发前,3人向前来送别的同事挥手告别。

他们是白衣天使,更是没有军衔的白衣战士。截至记者发稿前,他们3人已在湖北荆州市监利县人民医院奋战多日。记者连线千里之外的3名最美“逆行者”,了解他们的战疫故事。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黄津 通讯员 吴涓涓

莫文庆:

“与病魔较量、与胜利会师,我很有信心”

时间:2月16日 地点:监利县人医

走出医院,已接近凌晨1点。昨晚,是我在这里的第一个夜班。

昨天晚上7点多,医院感染科新收治5名患者。引导他们入住病房后,我们开始查房,主要是询问流行病学史和写医嘱。

曾经有句笑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普通话。”我的普通话也不是很标准,这边的人说话也带有口音,导致沟通上有一点点小麻烦。好在有当地医护人员在,简单翻译就能解决。

记录病史是个难题。在病房里的东西都不能带出去,撰写好后,就把纸张贴在病房的玻璃门上;走出半清洁区,透过玻璃抄写一次,又贴到玻璃门上;走到清洁区,再抄写一次,这才算大功告成。这个环节,耗了不少时间——因为护目镜加面罩会起雾影响视线,感觉自己要变成斗鸡眼了……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前天已想好了对策——在病房里放置专门的手机,撰写好后拍摄下来再传出去,就不用抄写两次了。不过现在这里的很多商店都关门了,手机还没买到,估计明天应该可以解决。有了这个专门的手机,还可以通过用它与病患进行视频的方式,开展简单的问诊,工作起来就会方便很多。

询问病史,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有一个特点是,不少患者都是因为聚集而感染的。昨晚新收治的一名女患者是家庭主妇,平常很少出门,因为丈夫外出聚餐吃饭,不仅自己感染了,还传染给了她。

特别是,有一些人属于隐性患者,平常与正常人无异,也不会有发烧、咳嗽症状,但一经CT或核酸检测,却是阳性。所以,要防控好这个疾病的传染,少聚集、不聚餐,真的非常重要,千万马虎不得。

个人感觉是他们的病情都不复杂,有着一定的共性,按照标准施治,就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疗效。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与胜利会师,对此,我很有信心。此外,我们医疗队还带来了一些中药方剂,在今后诊疗中会加以运用,这对病患者的康复会有好处。

而对于我们医生来说,关键是要做好防护,这个很重要。完成新收治患者的查房,用了3个多小时,离开病房时已将近晚上11点了。除了有点头晕(防护服不透气所致)和口干外,其他没有什么不适。可能是我体能比较好吧。

昨天监利下雪了,不过到了今天,天空特别蔚蓝,阳光灿烂。当地的医生说,监利县好久都没有这么明媚的天气了。

没有过不去的寒冬,也没有来不了的春天,冰雪终将融化,阴霾也会散去,暖风拂面、花草芳香的日子必将到来。明天,会越来越好。

曾慧:“第一天上班,像坐过山车”

时间:2月16日 地点:监利县人医

患者会配合我们工作吗?语言沟通会不会有障碍?……虽然之前问过金霞妹妹,但在进入病房前,心里还是很紧张——很奇怪,这不像我的性格。

带班的翠芝姐很耐心,详细带我一一去熟悉3楼患者的情况。这层楼有20多个患者,穿着三级防护服,干起活来确实有点不方便。

在进行静脉流置针时,找血管比较困难,患者倒对我安慰起来:小姑娘,你是广东来的?不要急,慢慢来。这是一位70岁的老婆婆,她和80多岁的丈夫一起住院治疗。她还详细问我住得好不好,吃得惯不惯,叮嘱我要多吃肉——这反倒像是她在照顾我了。

我发现,这里的患者都有着很积极向上的心态。一名90后患者是在读大学生,病房里放着手提电脑,在筹备着撰写论文,她说住院期间也不能把学业丢下。

11时许,3楼病房新来了一个患者,引导他入住后,我开始跟他做些心理开导。这也是我的一个职业习惯——新入院的患者会有一种急躁的情绪,都想着要快点出院回家。劝导他们安心住下来,相信医院、配合治疗,这样有利于加快他们痊愈。

这里的患者大都是轻症患者,如何避免他们变成重症患者是我们的一大职责。要注意个人保洁,勤换口罩,洗热水澡,多喝水……这些细节,对每个患者我们都要重复说,力求使他们形成习惯。

有一位复诊的患者,需要做口咽拭子样本采集,由当地有经验的护士来操作。因为患者要脱下口罩张开呼吸道,所以是个感染危险系数很高的工作。我在旁边观摩,看她如何操作,患者又应该如何配合——这是一个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以后独自上班,很有可能用得着。

查完房,翠芝姐又带我巡了一次病房,加深印象。老婆婆见到我,又很亲切地说:“小姑娘下班后记得要用热水泡泡脚,洗澡时的水要热一点。”其实这些都是我对她说过的话。一位患者知道我是第一天进病房,主动要和我合照,他竖起了大拇指给我鼓劲:“不要紧张,我们相信你。”

在陌生的城市,听到陌生人这样的话,心里很温暖。

中午将近1点,出了病房脱下防护服,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全身湿透,头发变成一缕一缕,拧得出水来。其实上午是穿了成人纸尿裤进去,也做足了准备,一口水也没喝,感觉还是挺累。

从进病房前的紧张、恐慌,到在里面受到的鼓励和温暖,感觉自己第一天上班像是坐过山车。今天积累了经验,我认为自己已经适应了这份挑战,有信心、有能力做好今后的工作。

下班时,带班的翠芝姐说,今天上午仅新收治了一位患者,比昨天大幅减少。这是个好兆头。

人物速写

“你的样子真美!”

6点起床洗漱,7点准时来到监利县人民医院,穿戴好三级防护服,离7点30分上班时间也差不多了。“包裹很严实,感觉像个粽子,哈哈。”24岁的丘金霞自嘲说。

15日是她来到监利县后的第一个上班日。跟着带班的当地医院护长,她开始了新的工作。“这是第一次入病房,医院的护士长跟我们详细介绍病房分布、病患者等情况。”丘金霞介绍,其实前一天已来医院对接,今天有护士长带班,自己能更快熟悉环境。

发口服药、雾化治疗、打针、量体温、测生命体征……在隔离病房的这些工作,对原本在感染科工作多年的丘金霞来说,已是轻车熟路。不过,难度却要比以前大。

戴着3层手套,以及护目镜,让简单的操作变得麻烦起来。“比如静脉流置针,戴着手套手指不灵活,血管不好找;戴着护目镜,视线受影响。”丘金霞说,这比平时要耗多一倍的时间。

患者知道她是从广东来的医务人员后,均对她报以热情的笑容。“他们都很友善,对我们医务人员很热情。”而患者们的一声声“谢谢”更让她欣慰。“他们这么信任我,我会尽我所能,把工作做到最好。”

“你们午餐准备点什么菜?”做完护理,丘金霞仔细询问病患者。她一一记录下来再反馈给医院饭堂,送来后再一一分发下去。

待到把医疗垃圾收拾好送出去,时间已经接近中午1点。走出病房,脱下三级防护服,褪一件洗一次手,又花去了20多分钟。上班前她已做足了准备功课,特别是做好个人防护方面,更是练习了多次,“务求正确无误,不出任何差错。”

此时离她进入病房已过去了4个多小时。“累是挺累的,不过出汗不算太多,可能是天气冷的原因。”她不知道的是,此时监利县已下起了雪。

24岁的丘金霞本来留着一头漂亮的长发,在连州出征前特意剪成了齐肩短发。来到监利后,为了更方便工作,她一狠心剪成了寸头。“留了两年半一直没剪过,确实有点不舍,哈哈——今后再慢慢等它长呗。”

“你的样子真美!”男友候聪说。连州的同事们看到她的短发图片,也纷纷点赞:“漂亮!”

人物档案

莫文庆,1973年11月出生,47岁,医务部副主任兼科教科科长、重症医学科主任,内科副主任医师职称,九三学社,1997年7月中山医科大学毕业,1997年8月参加工作。

曾慧,1992年8月出生,28岁,护师职称,共青团员,2013年7月广东省连州卫生学校毕业,2017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业余大专毕业,2013年7月参加工作。

丘金霞,1996年10月出生,24岁,护士职称,共青团员,2017年6月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毕业,2017年7月参加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