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活人物|远走非洲十七年,被海明威点赞的丹麦女作家

北活人物|远走非洲十七年,被海明威点赞的丹麦女作家

图片源于网络

“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我愿能,一生永远陪伴你。”——《红日》

17年前,我们都还是懵懂的小孩,除了电视里轮番播报的非典疫情新闻、一直被灌板蓝根和始终没吃上大鸡腿以外,也没有太多恐惧和坏的记忆。

17年后,当我们作为一个大人真正地去面对一场疫情时,才暮然发现原来小时候的“风轻云淡”,全因我们活在了父母的羽翼的保护之下。

虽然每一代年轻人都曾被诟病,但是事实上每一代年轻人都在最关键的时刻变得强大,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这大概就是成长的力量。

17年,少年变成了英雄。

在大约百年之前,同样的“17年”也改写了一位丹麦女性的人生轨迹,以至于她成为海明威口中“比他更值得获得诺贝尔奖的女士”——卡伦·布里克森(Karen Blixen)。

北活人物|远走非洲十七年,被海明威点赞的丹麦女作家

卡伦·布里克森(Karen Blixen)

人生如此有趣

她有着比戏剧更戏剧的人生,或者说,她的人生就是一场精彩的大戏。她就像丹麦版的“三毛”,另类而拔萃,才华而浪漫,但她身上多了北欧女性的独立和坚韧。

前半生,她出走非洲17年,经历丈夫出轨染病、独立经营咖啡庄园,期间与丹尼斯邂逅,发展出一段浪漫的婚外情。后半生,非洲咖啡园倒闭,丹尼斯殒命于的一场飞行意外,她回到丹麦,接近50岁卡伦才开始写作。

北活人物|远走非洲十七年,被海明威点赞的丹麦女作家

48岁,她完成了第一本书《七个哥特故事》,因为担心在丹麦没有销路,她以英文写作,并最先在美国出版,并一举进入了当时的“月度俱乐部”畅销榜。

3年后,她写出了自传式小说《走出非洲》,记录了她在非洲17年的所遇,所爱,所想。成为了她的经典之作,似诗一样的语言,展露出她温柔细腻的情感和对那片土地的热爱和思念。

北活人物|远走非洲十七年,被海明威点赞的丹麦女作家

此后,她笔耕不辍,作品多次入围诺贝尔,引起了美国、欧洲读者的广泛关注,她的作品《走出非洲》和《巴贝特之宴》改编作品都拿下奥斯卡小金人,她的头像被印在丹麦50克朗纸币和邮票上,卡伦·布里克森被视为丹麦国宝的女作家。

北活人物|远走非洲十七年,被海明威点赞的丹麦女作家

《走出非洲》海报

从丹麦到非洲

1885年,小卡伦出生于丹麦,卡伦的妈妈来自富有的商人家庭,爸爸是一名军官和作家,他一生都在坚持写作,著有回忆录作品《狩猎信》。

虽然父亲在卡伦9岁时离世,但是父亲对写作的热情始终影响着卡伦的一生。即使她排行第二,却以自己的独立特行改变了“老二”被漠视的命运。

14岁开始便与姐妹们一同到瑞士、巴黎、伦敦和罗马等地游学,1902年-1906年分别到哥本哈根和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艺术。

北活人物|远走非洲十七年,被海明威点赞的丹麦女作家

卡伦和她的兄弟姐妹

从小她便开始崭露艺术才华,十多岁时她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作品。22岁那年,她用笔名采用笔名Osceola,在丹麦期刊上发表自己的处女作品。

然后,她就步入了青春期,她当时喜欢她瑞典的表弟汉斯,然而汉斯拒绝了她,于是她转而与汉斯的双胞胎弟弟布洛克(Baron Bror Blixen-Finecke)订婚。

北活人物|远走非洲十七年,被海明威点赞的丹麦女作家

卡伦(右)年轻时与闺蜜的合影

他们的婚姻更像一场交易,布洛克给了卡伦男爵夫人的头衔,而她给了布洛克足够在非洲买下一个农场的嫁妆,1913年12月,她带着一货车的瓷器和水晶,远走非洲。

1914年1月14日,她与丈夫在非洲举行婚礼,她成为了男爵夫人,并开始一起经营在非洲的农场。然而好景不长,原配丈夫很快就离家了,他不仅出轨,还让卡伦染上了梅毒。

北活人物|远走非洲十七年,被海明威点赞的丹麦女作家

卡伦病愈以后,她并没有轻言放弃,相反,独立在肯尼亚经营着自己的农场,她英姿飒爽地背着猎枪在大草原上行走,成为非洲土地上的女猎人。

落幕亦是揭幕

在卡伦的一生中,男人更像个“辅助”角色。虽然婚姻失败,甚至从开始就“政治不正确”,卡伦想要男爵夫人的头衔,而对方想要钱,但这场婚姻把她带到了非洲。

她的第二段感情,也是“非主流”的。她在1918年邂逅了一位英国的军官丹尼斯,开始了婚外情,然而对方也是一只“没脚的小鸟”,给她的是浪漫、自由而飘渺的爱情。

北活人物|远走非洲十七年,被海明威点赞的丹麦女作家

帅气的丹尼斯

丹尼斯只在旅途和下一段旅途之间,短暂地回到她的农场,而最后当他们决定共度余生时,丹尼斯却殒命于飞行事故。1931年,适逢农场倒闭和丹尼斯离世,卡伦最终离开非洲,回到丹麦。

大部分的不幸都能在事后找到它的意义所在/假如现在没有,多年后的一天,你或许会发现曾经苦难的土壤上偷偷长出了娇艳的小花。

北活人物|远走非洲十七年,被海明威点赞的丹麦女作家

卡伦在非洲农场

假如丹尼斯没有死去,卡伦是否会离开非洲,甚至写下《走出非洲》呢?显然所有的不幸与幸运一起造就了这位独一无二的丹麦国宝女作家。

在她77年的人生中,交织着千丝万缕故事线:远走非洲、成为男爵夫人、种咖啡、非洲土著的生存哲学,与英国军官的婚外情、在草原上打猎、一战中运输物资到前线……卡伦的故事再次告诉我们,不到生命的尽头,你永远不知道那个点,会成为你人生最大的闪光点。

北活人物|远走非洲十七年,被海明威点赞的丹麦女作家

卡伦77岁会见玛丽莲·梦露合影

从丹麦到非洲,从“被离婚”到失去爱人,从非洲农场到《出走非洲》,她让人生中的每件“曲折离奇”都赋予了意义。

她出身于丹麦上流社会,拥有男爵夫人的高贵身份,却有着跨越种族的大爱和胸怀。

她不仅经营农场,还给非洲小孩办学、给他们治病,甚至在最后在咖啡园破产的时刻,下跪恳求当时的英国殖民军官给原住民一片生活的土地。

北活人物|远走非洲十七年,被海明威点赞的丹麦女作家

卡伦母亲到非洲探望时的合影

与此同时,非洲这片土地和淳朴的人们给予她以心灵的滋养与启迪。在非洲生活期间,她一直被非洲土著的生活哲学所打动着。

生活在非洲的黑人们,他们更在乎生活在当下、此刻的生活,他们很少去忧虑明天。因为在他们看来,大自然才是人间最伟大的主宰。

在自然的面前,人类所有的“计划”都显得幼稚,非洲的土著更懂得敬畏自然,也更懂得生活的真谛。

北活人物|远走非洲十七年,被海明威点赞的丹麦女作家

卡伦在肯尼亚的故居

经历了这场2020年的漫长的春节,目睹澳洲的山火,非洲的蝗虫,菲律宾的火山爆发……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地球从来不属于人类,我们只是转瞬即逝的小尘埃。

愿我们在微如尘埃的生命中欢笑过,闪亮过,活过,愿我们尽己之能呵护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创造更多的有趣的美的历程和足迹。


配图/阿V

文字/阿V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