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閉關想讀書,但拿起書就犯困,怎麼辦?

在家閉關想讀書,但拿起書就犯困,怎麼辦?

01

早上刷微博,我看到有人分享微信讀書的截圖,說自己有個同學幾乎每天都讀書10個小時以上。

但這個10小時真正的含金量怎麼樣就不好說了,我們不要過於追求讀書的數量(我以前有這個毛病),把App的數據刷得再漂亮都是沒用的。

讀書數量不在多,哪怕你一年就讀透一本書,只要你能夠吸收並且用於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就是非常好的效果。

那們我究竟該怎樣讀書呢?

我給你推薦兩本書。第一本是《這樣讀書就夠了》,趙周老師的經典作品。

第二本是《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我在微信讀書裡翻閱了下電子版,沒買紙質版,但是書中的一些方法還是值得借鑑的。


02

當然,除了這類書籍教你的讀書方法以外,你也可以探索出自己的讀書心得。

第一,把你覺得書中精彩的語句劃下來,然後在旁邊寫感想。例如,讀這段話我想到了什麼?我以前是不是遇到過同類的問題?當時是怎麼處理的?哪怕你只寫一句“這段話對我有啟發”都可以。

簡單來說,看書,不能單純地只“看”,因為你只看書的結果就是,“哎呀,這本書寫的不錯,對我很有幫助”,完了。

最好的辦法是在看書的同時還要“寫”書,你可以在書中做標記,等到第2次再讀的時候,你看看你之前寫的筆記,是不是又有新的啟發和感想了?

第二,把你覺得書中不錯的內容分享出去,不論是微博,朋友圈還是QQ空間都可以。現在的電子書APP很方便讓你做標記,你甚至可以把自己標註的內容導出來留存。

分享出去是給自己增加一點壓力和動力,千萬不要覺得這樣做會讓別人覺得你膚淺,或者覺得你在秀自己。咱們就是因為學識不夠才讀書的嘛。

你還可以和你的親朋好友、同學室友分享你讀的不錯的書,並且告訴他們這本書不好在哪裡,能夠幫對方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03

前兩天有個微博好友給我發私信,說我五年前在微博推薦了一系列的書單,有些書網上已經買不到了,什麼時候能再推薦一些書單。

其實,書單什麼的並不重要,你在網上以你需要查找的關鍵詞加上書單這兩個字,就能搜到很多人列出的書單。

你可以在豆瓣、知乎這樣的網站搜索一些書評,幫助你選書。

你甚至可以直接在噹噹網、京東這樣的網站搜索關鍵詞來找書,排名靠前的、大型出版社出版的,一般都值得你看看。現在很多網站都有試讀章節,你也可以在微信讀書、網易蝸牛閱讀app找找電子版,提前瞭解下具體內容,合適就買。

總之,不要讓找不到合適的書單,成為阻礙你讀書的藉口。

也不必說自己手頭沒有紙質書,就放棄閱讀。


04


有的同學說,我也想讀書,但是總沒有動力,怎麼辦?

我的解決方案是給自己找外部壓力。

為什麼很多的讀書群比較流行,就是因為你自己一個人讀書的時候堅持不下去,但是當你看到群裡的小夥伴都在積極分享的時候,就會產生一點壓力。

對於我個人來說,我喜歡把讀的好書和自己的思考寫出來,這也是變相地督促自己去讀書。

當你把讀書心得分享出去,獲得朋友們的點贊和討論時,會不斷激勵你去繼續閱讀。

等你讀得多了,閱讀本身就會成為你喜歡讀書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