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有必要線上教學嗎?

四口之家91


我覺得沒必要,本來是怕孩子身體受到疫情的影響沒開學,如果這麼小的孩子在家一直看手機學習,對於孩子的眼睛無疑就是傷害了。


用戶名cry126801


最近幾天,“停課不停學”這句口號火遍了大江南北。到處手忙腳亂,雞飛狗跳,忙忙碌碌恍恍惚惚好不熱鬧。

可以預料,不少家長的生活就是:早起打卡、時刻關注各種群消息、監督孩子網上聽課、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拍照或錄像上傳……

圖一是網上流傳的一份小學生的網上學習課表。

很多家長都很好奇,小學也這樣搞,有必要嗎?莫非是想給孩子留下一個“學習不苦,放假才苦”的深刻印象?

就個人而言,在小學統一實行網上教學,沒必要。

孩子長時間盯著手機或電腦屏幕,強烈而明亮的色彩會導致視力下降和色覺敏感度降低;精神高度集中,眨眼次數減少,會造成淚液分泌減少,角膜表面乾燥,進一步引起結膜充血、角膜受損、角膜上皮角化,然後眼睛出現灼熱感和異物感、視物不清、視物疲勞;手機等電子產品發出的微波輻射還會影響淚腺功能,對眼底及腦神經造成損害。當孩子眼睛嚴重疲勞,調節屈光的睫狀體過分緊張後,假性近視就產生了。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逐漸轉化為真性近視。

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我國小學生近視比例為45.7%,初中生近視比例為74.4%,而到了高中,這個數字更是達到了驚人的83.3%,而且近視患病率還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小學生正處於發育期,讓他們長時間網上學習,會不會損害他們的視力?

手機和電腦,是很容易讓人上癮的。孩子很聰明,他們大字不識幾個,卻能熟練打開電腦操作遊戲。

有個別極端的,給手機玩就很安靜,不給手機,就大哭大鬧甚至要毆打爺爺奶奶。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這句話,想必絕大多數老師都是認同的。

反正在我僅僅一年的教學生涯裡,一個學生只要沉迷於手機不能自拔,再好的成績都會跌下去。進高中成績排名前幾,一年下來排名倒數的學生,我見過不少。當學生沉迷於手機的“美妙”後,學習就真的太苦了。讓小學生上網課,他們能學到多少東西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絕對有不少能學會如何看動畫,如何玩遊戲。並不是每個家長,都有時間和能力來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手機的。

讓學生網上學習,確實有很多好處,但我們也要考慮各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網上學習。教育是一個靜待花開的過程,作為小學生,真的沒必要爭這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的網上授課,又能學到多少東西?網上授課,並不是學習的唯一形式!任何急功近利,不切實際的想當然,最後都會變成形式主義。不尊重教育規律,通過壓榨學習時間來換取短期成績,非常短視。如果因此消弭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渴望,這是每一個人都不願意看到的。

對小學生而言,家長每天讓孩子看看書,做點家務,陪孩子聊聊天,瞭解下孩子內心的需求,不也挺好的嗎?






拉卡拉卡biubiu


線上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2020年年初爆發了新冠疫情,導致小學生線下不能上課,因此轉移到線上。表面上看,轉移到線上是迫不得已的舉措。然而,想要讓小學學習變得有效,就需要線上線下結合來學。

目前線上教育有兩種形式,一種形式是錄播的。老師提前錄製好課件,供學生點播。另一種是直播,即約定時間開課。

線上教育不僅很有必要,而且也會是未來的趨勢。當然,並不是說線上完全替代掉線下課。而是線上同線上會結合起來。在一些地方已經採用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就是利用線上預習,線下解答疑難,然後線上複習的形式。主要優勢有:

1、學生提前溫習課程內容,帶著問題去上課;

2、課堂有限的時間去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動手解決問題。

3、線上複習,及時的溫故知新,鞏固知識,不容易忘記。且能做到統一管理。

不僅小學生,將來的趨勢是,每個年級都採用翻轉課堂的形式進行。效果遠遠好於單純哦線下授課。



超級提問


一,線上教學,對學生的身體健康不利。

各科都要進行線上教學,也就是說,學生每天要進行6-10小時的線上活動,看手機,看電腦,對眼睛、頸椎等等非常有害。

第二,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主動參與線上教學。

小學生和初中生的自控能力還很差,家長一旦監控不到位,學生就有可能“不務正業”。錯過的內容怎麼彌補?環環相扣的知識鏈條一旦斷裂,有可能從此就再也學不會某些課程。

第三,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有條件參加線上教學。

畢竟,不可否認,有些學生的家庭條件比較差,甚至有些偏遠農村的學生,家裡的手機仍然是老年機。這些不能及時參加線上教學的學生,開學之後怎辦?單獨輔導會耗費老師很多的精力和時間。

第四,線上教學缺乏充分的課堂反饋,容易造成“夾生飯”。

線上教學即使能夠有反饋,也僅限於文字或圖片,教師不能觀察到每個學生的具體反映,無法進行適時的教學調整,非常容易做出“夾生飯”,開學之後難道從頭到尾再講一遍嗎?豈不浪費時間?

所以,筆者認為,對於小學生和初中生,不建議進行線上教學,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有創意和挑戰性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少量的新課預習自學(不是線上教學)。

比如,提升探究能力,有計劃的進行各科探究性學習。

比如,培養興趣,進行方案完備的物理、化學、生物的家庭探究實驗(注意安全)。

比如,觀看科普類的紀錄片視頻(超級工程、航拍中國),寫出讀後感。

比如,鍛鍊寫作能力,徵集評選各個學科的小論文。


太奇教育羅老師


由於疫情突發導致全國中小學延遲開學,相應的小學生也不能按時到學校上學了。個人認為,對於小學生來說,沒有必要進行線上學習。原因如下:

1.本來小學生就喜歡上網,進行線上學習,如果家長監督不力,很容易給孩子搭建一個”合理”的上網平臺。讓他們為上網找了一個藉口,知識沒學多少,網癮倒是加深了不少。再者 ,線上授課,侷限性強,老師不好監督和指導,或許回到學校,還要在課堂上將這些知識。

2.對於小學生來說,由於特殊情況遲上1_2周課耽誤不了多少功課。作為一線教師,在平常的工作中,我們有親身體會,有時因為一些活動或者比賽導致有些孩子不能上課,但最後考試結果發現影響不大。再者,只要開校之後不要有其他活動耽誤,落下的課完全可以補上。

3.再者,線上學習,也不是完全沒有優勢。學生可以藉助網絡查詢資料,瞭解信息,但是得有家長輔助,實際情況是家裡有家長孩子可以學一會兒,如果家長都去上班的話,誰來監督?孩子畢竟是孩子,自控力我們都見識過。

所以,線上學習,不能跟風,要結合實際情況。家裡有條件的,練練字,看看書,下下棋,未嘗不可。條件有限的,比如農村地區,不妨就和孩子一起在院子裡玩一玩,跑跑步,打打球 做做家務。你們大可放心,開課後,只要孩子用心學,什麼也落不下。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同,請發表不同觀點。


米蘭君說教育


其實網課是有選擇性的,作為一名小學生家長,我現在也讓孩子在家上一些網課,學校的網課基本是老師錄好後學生可以選擇什麼時間去學的,即使是直播也不會時間太久,所以我會讓孩子上網課,網上現在很多反對網課的聲音基本都是課外輔導班來搗亂的,他們怕學校的網課時間長了擠黃課外班,所以編了各種藉口,例如雙職工沒人帶孩子,怎麼不線上教學你就有人帶孩子嗎?如果這個時期開學哪個家長會把孩子送去學校呢?總之我不會


我對世界有話說


線上教學包括直播和錄播。小學生有必要學習錄播學習,但沒有必要進行錄播教學。因為:

  1. 低中年級的小學生注意力主要以無意注意為主,而且小學生的意志力薄弱,即使高年級的學生也無法一節課40分鐘一直盯著電腦屏幕,它們會被其他東西吸引。
  2. 長期盯著電子產品,對小學生的眼睛造成很大的傷害,現在戴眼鏡的小學生越來越多,保護好眼睛對於小學生來講極其重要。

  3. 家長可以適當地給學生播放錄播課程。小學生雖然容易分散注意力,但也容易被其他事務給吸引,適當的錄播視頻可以提高學習的興趣,增寬知識面。而且在疫情期間,有許多教育機構提供了許多資源,可以充分利用。
  4. 在四川,成都市明確規定小學不得線上講授新課。要求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通過任務卡科學安排學生在家複習。
  5. 小學生的學習壓力不是很重,家長在家可以輔導學生完成學習,這樣讓孩子與父母之間增進感情,互相瞭解,家長也藉此機會來了解自己的孩子,掌握孩子的長處與短處。
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孩子們可以早日回到校園!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沒必要吧

首先,小學生自控力不強,線上教學的話他們注意力很難集中,線上教學的效果也就難以保證

還有,小學生的學習任務不重,就算少上半個月課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而且,線上教學的話,還需要家長的配合,有些孩子爸媽不在身邊,和爺爺奶奶生活,就是說有些孩子的家長不知道線上教學怎麼弄,怎麼下載軟件,學習效果的巨大差異,對開學以後學習進度安排也會有產生很大麻煩



一寂寞就學習


有必要的,線上教學能幫助孩子養成網上學習的好習慣,懂得從網上查資料,形成良好的興趣愛好,拓寬知識面,提高個人素質,有利於學生成長,但在教學時家長們有必要適當監管引導,網絡信息良莠不齊,也容易誤導孩子,所以凡事都有兩面性,既要正確引導,也要適當規範,這樣能更好的利用網絡,在網絡中更好更快成長。


含情語脈脈


有必要,線上教學能幫助孩子養成網上學習的好習慣,懂得從網上查資料,形成良好的興趣愛好,拓寬知識面,提高個人素質,有利於學生成長,但在教學時家長們有必要適當監管引導,網絡信息良莠不齊,也容易誤導孩子,所以凡事都有兩面性,既要正確引導,也要適當規範,這樣能更好的利用網絡,在網絡中更好更快成長。[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