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評|返京者吃“閉門羹”疫情防控不能“一刀切”

央視網評|返京者吃“閉門羹”疫情防控不能“一刀切”

網傳截圖


隨著返程潮的到來,春節離京的人員陸續返京,但不少返京者都吃了閉門羹,他們被粗暴地攔在小區門外。


部分社區、小區查身份證,只“隔離”湖北籍人士。個別小區做法更加極端,不論省份,只要返京住戶,不管是白天還是半夜,一律當場勸返。


情勢緊急,疫情迫人。用“十防九空、不得不防”的底線思維工作,本應是積極因素,可如果失去了理性判斷能力、精細管理能力和處變不驚的治理定力,就是過猶不及。


按照北京市政府的部署,社區組織每天需按要求實時報送疫情信息,建立疫情發生地回京人員的動態管理臺賬,宣傳社區防控政策措施,及時收集居民訴求。這裡面沒有一條透出要把返京人員擋在門外的意思。


數九寒天,有家不能回的住戶,只能拿著行李到處找賓館,有的旅店也搞“一刀切”,進不了家門的返京人員照樣進不了賓館。這讓他們如何是好,是流浪街頭還是原路返回?


再退一步,就算這些返京人員中的確有疑似病例,出於防控效率的角度,儘快接進小區,該排查排查、該隔離隔離,儘早確診儘早治療,是否比讓他們在外四處流浪科學得多、合理得多、人性得多。而且,強行將住戶驅離,也是於法不容於理不通。


社區和小區是疫情防控的末梢神經,敏感一些、謹慎一些沒有錯。可是把離京人員排斥在外,背後有個潛在話語:“只要不在我的小區發病,就沒我的事”。


攔截、隔離只需一次行動,但讓大家進了小區,就要量體溫、問情況,萬一有了疑似病例,還承擔著向其他居民解釋、疏導情緒的巨大壓力,要是沒有管好,還得擔責。所以,不如把“麻煩”引到“別人的地盤”去。


這是一種簡單粗暴的“懶政”,是沒有擔當、不敢擔責的“鴕鳥”心態,是一種失去了人情味的“雞賊”作法。我們當銘記,每臨大事有靜氣,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希望基層社會秩序的協調者、管理者能定定心神,不要再讓此類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事情再發生,讓全社會能把精力集中在疫情的有效防控上,早日戰勝疫情,讓大家安心工作開心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