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捷豹路虎的全鋁車身和其他車子的鋼材車身相比有什麼優勢?

豪橫嗎


直接了當的說一下路虎的熱門車型星脈。

路虎一直引以為傲的就是全鋁車身。但是經過小編的一頓陶騰以後,發現並非有些媒體報道的那麼好。為什麼這麼說請看。

整個車架就是這麼赤裸裸。沒錯車身是鋁合金的,但是車門哪裡去了?沒錯,車門全是鋼的,而且用料不是很厚。

尤其是前後保險槓,前保險槓厚度為3.08mm,後保險槓厚度為1.85mm。作為一個豪華型的suv用料太單薄。

吉利汽車博瑞用料都比路虎實在,為什麼沒有願意買路虎?事實勝於雄辯。難道車企不該好好反思一下嗎?


鴟夷子皮風馬牛


這個問題還是很棒的,這麼說吧,鋁合金車身還是很有誠意的產品的。

奇瑞捷豹路虎的全鋁車身是在目前全球節能減排的理念下開發的車身技術。首先強調一下,全鋁車身這個叫法指的是車身本身,專業上稱為BIW(body in white),並沒有一定包括車門兩蓋。

全鋁車身有什麼優勢呢?它一定程度可以提升以下幾個性能:

1.整車輕量化。由於鋁合金密度比鋼材質小很多,作為整車質量大頭之一的BIW能在相同的造型體積下減輕很多質量。這些質量的下降能帶來整車油耗的下降。捷豹路虎的轎車採用的鋁合金車身能減輕發動機油耗是不爭事實。從油耗這塊,這些車真是良心之作。

2.汽車油耗和排放的下降。上面說了輕量化車身減重減少了油耗,自然對減少排放也有很大提升。讓車輛的環境汙染減少。

3.整車剛度一定程度提升。鋁合金的比剛度是高於鋼材的,這樣鋁合金結構的整車剛度會一定提升。整車剛度提升可以帶來以下好處:整車操穩提升和振動噪聲性能的改善。整車靜剛度(車身剛度為主)提升,讓操穩可以相應提升,這也是捷豹轎車操控好的原因之一(英國車操穩這塊一般不弱於德系,這是英國的路況和駕駛習慣決定的,看到英國那些很窄很彎的路就明白了,MIRA和LOTUS都是調教底盤的專家)。鋁合金比剛度提升同時帶來了車身動剛度(對!不是靜剛度)提升。動剛度提現在車身的模態頻率提升,這些對整車振動噪聲改善有幫助。(是不是動剛度提升一定改善NVH嗎?未必,因為和實際激勵也有關係,但是總體往好的趨勢走)。

4.汽車安全性。理論上說,經過精心設計的鋁合金車身可以實現更好的安全性能。但話說回來,安全是全方面的,車身只是一方面。整車設計(防撞梁,吸能結構,約束系統,安全氣囊等等)都有影響。所以具體的對安全性提升多少要看具體車型的實際情況嘍。畢竟現在的高端車在這塊差距都很小的,這已經不是難點。

綜上所述,捷豹路虎的全鋁車身比其他車企的車身性能上提升是肯定的。這也是車企的賣點,或者也是將來過渡到純電動車的一種很好的技術積累(工藝還是複雜些)。到了電動車時代,慢慢這種車身會用的越來越多。

造型的確很棒!

the end.


一蓑煙雨


拋開別的不談,就一點鋁合金在同等強度下,更輕。

你身邊的妹子天天都在唸叨:一白遮三醜,一胖毀所有。

汽車設計師天天在唸叨:一輕遮幾醜我不懂,但是一重真的是毀所有。

這年頭排放的標準是越來越嚴格了啊,車企都不好過,這邊國6標準還沒實施呢,那邊工信部又放話說要在未來禁止汽油車的銷售(兩桶油會同意嗎)。

這發動機排量是越來越小,油耗是越低越好,動力還得強勁,不然消費者還不買單;碳排放還不能超標,不然過不了市場準入,這分明就是又讓馬兒跑,又讓馬兒不吃草…

怎麼辦呢?當然有一些企業在軟件技術上有比較獨特的造詣,這裡就不討論這種黑科技了。

絕大多數企業,只能在車重上打主意。

“一臺汽車每減重100公斤,油耗每百公里便可降低0.7升,尾氣排放可降低8~11克,同時,百公里加速可以提高0.2秒。”

汽車輕了,動力更好了,油耗更低了,排放自然也就下來了。

傳統的白車身,使用的主要是鋼材,那車身強度得保證,什麼材料在擁有跟鋼材一樣甚至更好的強度的同時,還特別的輕呢?那必須是鋁合金嘛!

白車身得用鋁合金,外飾件能用鋁合金也用鋁合金,發動機也得用鋁合金,不就是要輕嘛!

鋁合金的好處我都懂,但是時至今日,我們看看汽車市場,使用鋁合金車身的產品,有幾個?

都是少數派中的少數派,車企是傻嗎?他們不知道鋁合金的好處?

鋁合金在連接過程的工藝要求要遠高於普通的鋼材,普通的鋼材連接使用傳統低成本電阻焊接即可,講究點的品牌再來點激光焊接和鉚接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鋁合金的特性決定了從研發之初,連接技術方案就需要依照鋁材的特性進行設計,接受嚴苛的性能測試和工藝驗證,最終才能投入到全鋁生產線上實現量產製造。

一個全鋁車身的製造,需要使用到上圖中的幾種甚至全部工藝,工藝複雜程度可見一斑。

說到底還是錢的事兒,鋁合金車身,忒雞兒貴了,所以我們看到的全鋁車身,大多是由豪華品牌在使用(成本這事兒在豪華品牌上比較好cover)。

這項技術最後能否像渦輪增壓技術那樣飛進千家萬戶,還的看能否在降低成本上具備足夠的潛力。

最早帶我們認識“全鋁車身”的大概是奧迪A8的ASF車身框架,不過前段時間發佈的全新一代A8上,沒有再出現這個宣傳概念了,據說車身骨架上一些部位還是換上了傳統的高強度鋼材。

上文說了,使用全鋁車身的產品是少數派,目前我知道的合資品牌中有捷豹XFL和凱迪拉克的CT6都使用了鋁合金車身,算是非常善待中國消費者的兩家車企了,有條件的朋友可以去試試這兩臺車,鋁合金車身帶來的優異動態表現在這倆車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上面的回答我看有人提到了蔚來的ES8,那就再說說鋁合金在新能源車領域的應用吧。

相比於傳統汽油車,新能源汽車對輕量化的需求更加迫切,因為他們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揹負著“這電池組也忒重了”這個原罪,所以輕量化一定是新能源汽車的未來趨勢,更輕更堅固,沒誰了。

我們比較熟悉的新能源車特斯拉Model S,採用的就是全鋁車身,即便如此它的重量已經去到了2.2噸。

對比同級別的轎車(5/E/CT6),均高出400-500KG不等,可想而知,如果沒有全鋁車身,Model S的重量會多可怕。

不過對於立志打造豪華品牌的新能源車企來說,成本倒不算是太大問題,所以,全鋁車身在新能源領域註定會成為一種技術趨勢。

我們再看看上文有人提到的ES8,作為一箇中國品牌(上文我們談到的都是外國貨),擁有國內首個正向研發量產的輕量化全鋁車身平臺,擁有100%的知識產權,衝這一點,我們應該為蔚來鼓掌。

上圖中有一個詞比較顯眼“航空級7系鋁合金”,第一眼看到這個詞的時候,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好像在哪見過…仔細想了想,是在這裡看到的:

沒錯,前段時間一直關注的小米MIX2的邊框,也應用了7系鋁合金。

我們知道,鋁合金的標號從1系一直到7系,我簡單介紹以下這些標號的區別:

1系列 幾乎表示純鋁!含鋁量不少於99%

2系列 主要以銅合金

3系列 主要以錳

4系列 主要以硅

5系列 主要以鎂

6系列 主要以鎂與硅

7系列 主要以鋅

7系鋁合金作為標號最高的系列,其特點是物理性能比較好,擠壓型材的製造更容易,加工性能和腐蝕性能良好,同時也可以達到相當高的強度。

而對焊接的熱影響部分,加熱融化後再固化,可以恢復強度,從而提高提高焊接縫的強度,因此也被廣泛應用於焊接構件的製作。

此前7系鋁合金多用於航空領域製作高強度結構件,例如主起落架樑、大型客機的上翼結構、龍骨梁等,強度、開裂性能、斷裂韌性、疲勞強度都屬於優秀範疇。

7系鋁合金應用於汽車車身,ES8應該是國內頭一家,作為一款全尺寸純電動汽車,為了滿足續航需求,電池置於車身底部。這就意味著車輛在接受正面碰撞時的傳力路徑與傳統燃油車完全不同,為了滿足高度安全性,必需找到一種最合適的方式。

7系鋁合金無疑是最合適的材料,蔚來選用了7系鋁中最合適的型號——7003,將其應用到ES8的前縱梁上以吸收整車碰撞能量。同時對材料的腔體結構進行優化,以達到足夠高的碰撞作用力。提高了材料的強度,也提升了韌性,滿足了車身對安全的需求,能更充分利用摺疊式變形把碰撞能量轉換成內能,防止更多的碰撞能量傳遞到駕駛室,保證人員安全。

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採用全鋁車身幾乎是一種政治正確,減重的同時也可以優化車身的動態性能,同時減輕的白車身重量也讓後期再給車輛裝配其他豪華配置時的自由度變得更高。

最後再提醒一下各位駕駛全鋁車身車輛的土豪:開車慢點,全鋁車身碰一下修起來可忒貴了…




上清玉清


作為捷豹路虎的從業者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捷豹路虎大部分車型都採用了全鋁車身結構,一直以來都是鋁合金車身的領導者和倡導者。它採用鋁合金車身之初也是有歷史淵源的。二戰以後鋼材極度匱乏,路虎想要恢復產能,只能依靠鋁合金來設計。據說捷豹路虎的鋁合金生產工藝來源於航空技術,最早捷豹的工廠在二戰的時候被軍方徵用了,來生產✈️,二戰結束後捷豹路虎也學習了很多航空領域的車身技術,比如:鋁合金鉚接車身,並加入粘合劑技術,一直沿用至今。

全鋁車身的車在抗扭剛性、車身緩衝吸能、抗腐蝕以及外形可塑性方面都比傳統鋼材有更好的優勢。

因為它這樣的物理屬性,所以全鋁車身的車更容易通過合理的車身配比獲得更好的車身配重,並且讓整車質量更輕,行駛油耗很低,更加環保,制動效果也更高,同時車身壽命也會變長


汽車座談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奧迪A8凱迪拉克CT6等,都採用了鋁製車身。但捷豹在鋁製車身領域開始得更早,早在1929年,捷豹汽車的車身設計與眾不同,並使用鋁面板,比同時代用織物型架構的汽車更持久耐用。全鋁車身為汽車帶來的最大好處是輕量化,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提升了汽車的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更輕的車身,也帶來操控的方便和制動的精確。

全球使用全鋁車身技術的汽車比例依然不足1%。不是車企不想高大上,是因為成本控制。一方面,錢的問題,材料成本不便宜,一般鋁板件材料成本將比普通鋼板增加2-5倍。這個成本差異對於普通車型來說顯得有些可怕。另一方面,鋁合金工藝複雜、技術要求高的“怪”脾氣不是誰都能駕馭,這也是汽車工程師對它又愛又恨的原因。






波波愛旅行VLOG


奇瑞的全鋁車身並不單單在捷豹路虎上使用,我們的民航客機也在用。其實奇瑞旗下較多款車上都使用這個材料,例如在奇瑞新能源的小螞蟻EQ1就是。這麼小的一款新能源電動汽車,續航高達400公里,車重1025KG,說明電池比較重,使用鋁合金框架可以更好的減輕車身重量。而使用的鋁合金車身試驗可抗7.2噸的壓重,對於安全來說完全沒問題。



羅春燊


奇瑞捷豹路虎全新捷豹XEL採用輕量化航空級鋁合金比例高達75%,前後車身配重比接近50:50,性能出色操控性強,提升了車輛安全性。


豪橫嗎


鋁材要比同等結構鋼車身減重20%-45%,通過全鋁技術能讓車輛達到近50:50前後比重設計,讓整車具有更強的操控性和性能表現。


A老楊吖


鋁合金的強度是合金鋼的2倍以上,還可100%無限閉環回收,節能環保,採用全鋁車身設計的車輛可操控性更強。


阿斯卡隆-1


優勢是整體車身重量更輕,對整個動力系統的負荷進行降低,但是,由於是全鋁車身,會在發生碰撞時,容易損壞,這也是為什麼捷豹路虎的維修成本這麼高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