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決定了他這一生的高度

教育是一輩子的事。

爆發疫情以來,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少出門,做好隔離和防護。不少家長利用了這個機會,監督孩子在家裡學習。


但讓家長煩憂的是,孩子做不到專心致志,不能出去玩,在家裡除了寫作業,也是情緒不少,作為家長,更是火氣大。

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決定了他這一生的高度


面臨這樣的狀況不禁想說:

為何同齡人的孩子,總比自己家的優秀。


智商也差不到哪裡,

自己家的孩子倒逼也不學。


不去學校根本不行,像脫了韁繩的野馬。


在抖音看的人家的孩子多才多藝,也只能說“這是人家的,自己想生這樣的也沒有”


那家長如何做,才能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


我們不應被動灌輸知識給孩子,應該主動讓他們獵奇,探索,求知新事物。


以下幾點建議:

1.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傳身教尤為重要


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強硬灌輸更容易接受。父母在管理人生,時間合理規劃上的習慣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


2.

帶領孩子制定學習計劃,認識學習的魅力


一般來說,孩子只對他感興趣的領域格外投入,孩子厭學和喜歡學,是要從0抓起的。

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決定了他這一生的高度


告訴孩子,制定學習計劃,完成學習小目標,就會得到一些小獎勵,在這點上,希望家長們有系統性的時間管理經驗,與孩子共同參與一項任務。


3.

隔離在家上網課,可以看看相關視頻


比如說,有家長把手機抖音投屏到家裡電視屏幕,孩子喜歡跳舞,她會自覺性的練習各種動作,規定了孩子只能跳一小時。

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決定了他這一生的高度


這裡最重要的一點:


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

優秀的習慣需要時間,

除了孩子,家長也要努力。

孩子多優秀,父母就有多優秀。


在疫情期間,帶領孩子做年度學習計劃,考試目標,年度學習願望非常重要,這個小習慣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


還別說,

一般生活,見到一個很自律的孩子。


那麼,他們的父母肯定也是生活管理的卓越人士,差不到哪裡去。


最後,祝願您的孩子與您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