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是不是一門好生意?你得先學會算賬

互聯網賣菜,聽起來就“性感”。但對那些只見其利,不見其弊,盲目入局的玩家來說,成為炮灰就是宿命。

誰先搶佔了最後幾公里?誰先搶佔了消費者心智?誰的供應鏈抗打?誰的效率高?都關乎生死成敗。無論是社區電商、生鮮電商還是前置倉、新零售,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需求和效率。

生鮮是不是一門好生意?你得先學會算賬

2019-09-02 09:00

生鮮是門好生意嗎?我算了一筆賬


生鮮這個議題,入行以來看了不少,吃了更多,但都相對分散在不同的項目上,這裡做一個階段性的小結,很多結論是一家之言,但依然希望儘可能去理解生意模式和發展路徑,取勢、明道、優術,找出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建立基本面座標體系。


第一問:生鮮市場有多大


答:整體生鮮市場兩萬億市場,互聯網滲透率快速提升,預計生鮮電商到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5,000億。


生鮮是不是一門好生意?你得先學會算賬


辦個萬億級市場的絕對體量不算大,但確實是無法避免的高頻決策,每天都要從這個入口過一遍心理賬戶,時間花在這裡,自然是戰略要地。

第二問:模式有哪些,不同模式怎麼選?


答:本質上沒有優劣之分,不同的模式滿足著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生鮮是不是一門好生意?你得先學會算賬


當然,流量入口是線下的業態,也在做線上的事情,還有一個特點是大家都不大,摘錄一位專家的說法:2018年線上生鮮市場2,000億,1,000億屬於京東、阿里的小商販,500億規模屬於即時生鮮、速達生鮮業態。

生鮮行業的本質依舊是零售,零售業態天然是豐富、多元的,不同模式彼此分流,滿足需求側重點不同。


1.多是sku的寬度和深度,比如是滿足家庭的一日三餐,還是把零售水果甚至日百都包含進來,是否能基於選品的迭代滿足遊樂園式的需求。

2.快是時間距離上的便利,到家業態不一定是絕對的快,因為你還需要花心思想今天吃什麼,最好是挑選友好,方便作出決策。

3.好包括產品和服務兩個維度,包括商品品質及用戶體驗、售後服務。

4.省是對比其他渠道,更高的質價比。


我個人的感知,多+好,類似盒馬,多+省,大賣場,或者拼多多,快+好,是叮咚買菜,快+省,是錢大媽、生鮮傳奇、誼品,慢+省+不夠好,是社區拼團。

生鮮是不是一門好生意?你得先學會算賬


第三問:如果要投資生鮮,需要做好什麼準備工作


1. 投向什麼市場:一線城市業態還是低線城市業態?


2.生鮮業態很難形成壟斷效應,實現UE的跨越式優化;模型盈利性難以被證明的情況下,是否可以出手?

3.與之對應的是,Topline預期是什麼:是否可能或者有必要出現全國性的生鮮零售業態?

4.偏早期、有望高回報(3年5x)的案子,能接受多大程度的不確定性?


5. 如何在估值反映增長預期和運營優化預期之前入局?

6. 與退出相關的問題:1.二級市場如何給區域性的生鮮零售業態估值?2.MA情況下如何給區域性的生鮮零售業態估值?


上述問題各花入各眼,用一些不一定準確的數,討論一下具體模式吧。

第四問:為什麼純前置倉模式鉅虧

答:前端補貼長期存在,末端配送剛性成本。


基於每日優鮮-北京比較好的倉來計算,核心假設如下:

客單價包含促銷80-90元,日訂單量200單,投資額為10萬(冷庫8萬+其他,按 5 年攤銷),單倉員工共7人,配送員5人,人均工資為8700元/月(每天每天40單,每訂單配送成本為 7.25元/單),揀貨員2人,人均工資7000元/月。

生鮮是不是一門好生意?你得先學會算賬


券後毛利15%(綜合毛利25%,補貼10%),房租2.5%,從前置倉到家的配送是8.9%,可以看到,即便我們不考慮總倉的成本攤銷(2%),從總倉至前置倉的運輸成本(1.1%)、包裝成本(1.9%)、前置倉損耗,已經是虧損的狀態。


生鮮是不是一門好生意?你得先學會算賬


再來看叮咚,客單價40元,750單/天,每單配送員平均成本5元(配送人員全自營,單日配送50單),券後毛利20%(綜合毛利30%,補貼10%)。


員工 20人,8個倉內分揀,12個配送員。前置倉面積 300平米,租金80元/月/平米,投資額為20萬(按5年攤銷),即房租4%,大倉+前置倉分揀人工12%(大倉2元+前置倉分揀2元+前置倉站長2元),水電2%、損耗2%,幹線物流成本2%,包裝2%,配送12.5%,每單虧損可能是10個點以上。


生鮮是不是一門好生意?你得先學會算賬


生鮮是不是一門好生意?你得先學會算賬


第五問:為什麼純前置倉模式鉅虧,但也得到投資人重金下注?


答:高密度,高復購,高成長。


考慮到目前前置倉打法的高密度及人的不可替代性,末端配送的成本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動態看前置倉訂單模型,可能會發生變化的主要變量三個:


a.營銷成本的降低(前提假設在於:30分鐘到1小時的到家服務體驗非常剛性,用戶一旦用慣之後難以改變,類似於對拼多多的bet,補貼形成持續、高頻的大流量池,在補貼消退後,依然可以留住用戶)


b.用戶為末端物流付出一定成本(有外賣平臺的用戶教育作為鋪墊)


c.供應鏈的提升,加品類提高客單價,高毛利品類銷售佔比提升


同時,現金流較優。


存貨和應收都是0,上游有30天以上的賬期,不考慮大規模補貼的情況下,通過把規模做大,賬面現金流較好。


拉回來,投前置倉,投資人的邏輯到底是什麼?


歸集到三點:


a.LBS:長期高頻的交互過程中,零售商可以越來越清晰地知曉和預測本地居民的需求,高頻肉菜到其他低頻高客單品類;一切庫存的產生皆來自於人群需求的不確定性,而小區經濟由於顆粒度更小,服務人群有限(往往只是1-2個小區);


b.類luckin邏輯,對線下流量的絕對爭奪: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人口多為新生精英人口,生活節奏快,且線上支付習慣成熟,城市人口密度支撐到家配送,線上場景有機會形成頭部效應;基於頭部效應又有延展,全線上下單獲得巨量用戶數據,只要人圈進會員體系,玩法可以有n多種;


c.誰先佔據更多的物業,先打磨好供應鏈,形成業務壁壘。


但是也因為頭部效應,競爭會更激烈,成為超級app入口的門票不多,出路可能是成為超級APP或者與擁有超級APP的巨頭共舞。


第六問:社區生鮮門店為什麼在近幾年發展快速?


答:實現了生鮮品類與消費人群連接上的重構。


機會和價值點明確:


社區生鮮店是拆解了傳統大型商超中需求最密集的板塊,挪移成更便利的近場零售。


核心用戶價值在於家庭場景下“做飯和吃的體驗升級”,滿足了消費者的時間效率(到家or到店)、購買體驗(性價比、菜品豐富度、店感、店員服務)和生活場景(圍繞廚房場景的延展)需求。


契合了宏觀與中觀的結構性變遷:(這點其實很值得深究,期待夥伴們的線上線下討論)


1.城市結構:中國新城區建立的結構性機會,特別是在一些人口持續流入、新城區建造較多且社區服務配套還不完善的城市,比如合肥的人口增長多為外來務工人員,這部分人群對時間效率要求不高,也願意自己去店裡挑菜


2.居住結構:一二線城市人口的迴流,低線城市向高品質新社區聚集,從一種分佈狀態打破後向另一種分佈狀態重新聚集


3.家庭結構:採取與中國小家庭式結構飲食場景匹配的小包裝式


4.消費升級:消費者開始重視新鮮肉、高品質蔬菜水果


5.技術:大數據、動態庫存管理、供應鏈包裝、城配


摸到了SKU、店效、盈利性之間的平衡:


針對該場景的品類選擇,結合門店效率、可擴張性性上找到最優解,基本找到一個標準化能力最強的單店模型。


第七問:為什麼生鮮門店業態在投資趨冷時仍有較強的吸引力


答案一:基於非一線城市物業紅利,進可攻。


第一:小店店型(物業供給相對充足)*加盟制可快速複製;


第二:可基於前臺和中臺合夥人模式調動門店積極性,平臺化運營,打通供應鏈資源;


第三:可基於自身供應鏈拓展更多網點。


此前我們一直覺得線下慢,選址慢,店員培訓慢,門店爬坡慢,但我們看誼品,300-500平米的主力店店型,大店模式下,3年不到400家,今年可能到1000家。


錢大媽80平米的小店,3年開了1500家,2018年就放了600個加盟,歡樂番茄,1年新增100家,而且全自營,可以看到小店店型(物業供給相對充足)*加盟制可快速複製。


生鮮是不是一門好生意?你得先學會算賬


另有兩個可能性,


第一:基於前臺和中臺合夥人模式調動門店積極性,平臺化運營,同時合夥人享有的是分紅權而不是股權,門店資產在公司手中;還可以把各自品類專業的、有資源的合夥人聚在一起,打通供應鏈資源。


第二個可能性:未來的點位不一定是自己開的,還可以有多種可能性。


生鮮是不是一門好生意?你得先學會算賬


答案二:針對主流生鮮人群,退可守。


第一,非一線城市小店的經濟模型相對可控。


生鮮是不是一門好生意?你得先學會算賬


簡單看誼品的模型,毛利率:21-23%,費用率:18.5%,不包含配送中心情況下,單店淨利潤率2.5%-4.5%,換句話說,主打新鮮、便宜,針對菜市場人群,可以覆蓋更大的客戶基數,盈利模型相對穩健。


第二,區域深耕有所沉澱。


上游採購端:


生鮮類採購:可以建立起本地一批+基地直採+城採+聯採的立體渠道,需要大量踩坑,後進入者或者巨頭佈局也需要支付同等的學費。


自有品牌產品採購:通過自建採購基地及買斷和收購部分地域特色產品,實現產品差異化競爭,例如生鮮傳奇的嶽西黑豬、大房郢水庫魚、官亭蔬菜、大圩藍莓。


下游門店端:


核心是物業的佔有,社區門店要求在動線陽面、top 10的社區入口位置,近年賽道火熱,物業爭搶將更加激烈。


運營端:


對於本地市場甚至社區顆粒度的適應能力,對於當地用戶的共情感知能力。


系統端:


基於中臺系統的運營管理智能化和門店操作標準化,包括採倉配、門店訂貨、會員體系、賣場管理、人員管理、衛生管理等。


總結起來,做生鮮店不虧錢;努力過,有價值。


第八問:為什麼社區生鮮店被整合的可能性大


答:適合被併購整合。


生鮮是不是一門好生意?你得先學會算賬


第九問:如何看待社區團購


答:管道價值是核心,二線以下城市需要一張高效的管道網。


我們從需求端看供需的匹配:


首先,二線以下城市需要一張符合需求的管道網。


消費者對商品價格更為敏感,對商品性價比的追求相對強烈+人群居住的相對分散。


社區團購的模式下,用戶提前決策、延遲消費,為前端效率提升創造空間,滿足價格敏感型消費場景中以“快”換“省”的核心需求,大量降低傳統線上零售的流量成本、履約成本、採買成本。


a. 團長的提成10個點,降低拉新(1-3元)和留存成本(~1元),持續激活並影響用戶決策,降低流量成本


b.眾包履約,降低倉配成本(1-2元)


c.集中採購,縮短渠道;預售模式,以銷定採,大幅減少貨損


帶來訂單角度正毛利,能支撐起低客單價小單的UE模型。


我們再來看這個管道未來可以如何。


管道特徵一:本身阻力小


複用了本地的銷售網絡和基礎設施:1.團長的銷售能力、社交圈子;2.店主的門店


低成本獲客,和原有品類衝突不大,反哺到店消費。


競爭相對不激烈,在三四線城市有很多品類探索的可能性。


管道特徵二:可以複用


生鮮的管道有機會承載其他流體,甚至服務(教育、母嬰、本地生活),諸多圍繞社區的業態都可以使用這個管道,成為一個有供應鏈基礎的開放零售系統。


社區團購未來去向哪裡,我理解有兩個發展方向:


1.低價好品,提高基於系統的供應鏈和物流管理能力


2.與現有點位體系的結合加深


拼團本身是可行的模型,但也需要結合線下點位體系保證服務的穩定性,且拼團強調的是動態爆品,不同城市有自己的採購和選品,城採為主,供應鏈的積累比較薄弱,而傳統零售商本身是有供應鏈基礎的,可以對接一些拼團的增量,這樣積累起來的GMV是更穩定的。


最後一個問題是針對所有這些業態的,我們投,bet的都是公司未來的成長,那麼公司是否能做到全國範圍內都行之有效呢?


第十問:跨區域經驗的核心難點是什麼,是否有必要跨區域


答:無論是搭建天網還是地網,在複製過程中都需要不斷調整參數,但是調整形態的成本都不低,中短期內沒必要強調跨區域。


第一,中國的人口和地域差異很大,在跨區域複製的過程中需要調整品類結構、銷售策略。


叮咚在江浙滬地區做水產河鮮,符合其烹飪習慣;錢大媽在華南地區做熱鮮肉、不隔夜,符合其煲湯的習慣。


不同地區在多快好省四個維度上的買菜訴求不同,買菜習慣也不同:華南地區買菜一天一次;華東買菜一天一次,買肉兩天一次。


第二, 供應鏈體系難以跨區域複用,地頭蛇可能更能吃得開。


舉幾個品類的例子:


水產的難點:1.單個水產市場的體量難以支撐大量的前置倉或者生鮮店,需要和多個市場+農戶合作;2.如何降低死亡率。


蔬菜的難點:1.葉菜週轉天數短,保證品質需要本地化採購;2.如果希望從產地直採,需要了解當地的貨主、倉庫和基地位置、貨的等級和價格是什麼,後者需要長期的訂單積累和供應鏈金融能力,而我國的蔬菜產地高度分散。


鮮肉難點:1.屠宰環節,地方保護主義比較嚴重;2.需要倉內或者門店內做分割,新鮮度要求高,配送半徑有限。


第三,履約體系難以跨區域複製。


基於華東地區的前置倉選址標準(居住密度、房價水平、入住率、貨車出入和停放,用電、上下水),在華北可能失效,與城市交通管制和城市規劃歷史有關,又比如,中心倉距離一批市場和RDC的距離變動性大,影響配送成本。


第四,跨區域管理能力難,這也是個系統化工程,如果一定要簡化,大概包括:


組織的發展性與前瞻性:1.尖刀部隊如何跨區域複製;2.跨區域的梯隊管理能力;3.內部人才成長和培育是否成系統;


組織效率&符合自身發展的需求:內部文化的建設、招人、分工、單點的督導與激勵、大區的激勵都是對管理層極大的挑戰。


第十一問:二級市場如何給區域性的生鮮零售業態估值


答:參考零售公司,二級市場估值體系以P/E為主,會對收入增速給予一定的溢價。


生鮮是不是一門好生意?你得先學會算賬


二級市場的估值是很難預測的,但是我們可以回顧歷史,看看什麼樣的公司更為市場認可。


美國和日本的零售上市公司Topline保持在Single-digit增長,永輝超市基於較強的生鮮供應鏈能力、精細化運營、持續的業態創新、有效的人才管理和激勵制度,保持了較高的增速。


整體P/E在 20x-40x之間,但在毛利率和淨利率接近的情況下(永輝 VS 家家悅),二級市場會給予供應鏈 & 跨區域能力更強的標的公司以更高的估值水平。


結語


生鮮是一個高度複雜、精細、艱難的系統性工程,需要極強的多頭能力、多個維度尋找平衡,同時又要求長期堅持銳性和鈍性的努力,實在是太迷人。


這大概也是我,雖然長期沒有門票入場觀看,卻一直願意花時間的最大支撐。


深切地敬佩這個賽道上的每一位創業者,且相信每一個把握好核心生命線的公司,可以行穩致遠。


這篇文章來自一個生鮮賽道長期旁觀的小同學,其中如有錯誤,還望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