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姜子牙》之前,一定要先看這篇文章

看《姜子牙》之前,一定要先看這篇文章

2020年庚子年大年初一,電影《姜子牙》全國上映,姜子牙的坐騎“四不相”也正式走到大家面前,那麼,神獸“四不相”到底是啥?是不是我們的國寶麋鹿呢?

看《姜子牙》之前,一定要先看這篇文章

動畫電影《姜子牙》中的“四不相”

其實說到《封神演義》裡的神獸“四不相”,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麋鹿。

但是,這個神獸“四不相”一定是麋鹿嗎?

要知道,在中國,被叫做“四不像”的動物有很多。

據考證,給聖誕老人拉雪橇的馴鹿和咱東北的犴達罕(大名駝鹿)都被當地老百姓親切的稱為四不像。

甚至,中國南方的一種牛科動物叫做蘇門羚的,小名也叫四不像。

看到這兒,我估計您有點蒙,這都什麼和什麼,四不像就四不像吧,怎麼還這麼多四不像,那到底哪個才能被叫做四不像?《封神演義》裡的神獸“四不相”又是啥?它到底是不是麋鹿?別急,您聽我慢慢道來。

看《姜子牙》之前,一定要先看這篇文章

咱先說說麋鹿,“四不像”這個名字對麋鹿來說,就像是我們大家的小名。

比如,您到大馬路上喊一嗓子“圓圓”,我估摸著能有幾個應您的,即使沒應了您,過去問問,也得說認識的人裡也有叫這個名的。

看《姜子牙》之前,一定要先看這篇文章

電影《姜子牙》裡的坐騎四不相

那麼,麋鹿的這個小名從何而來呢?這就得說說“四不像”這個名稱了。

所謂“四不像”,指的就是不倫不類的事物。那咱們麋鹿呢,就恰好符合了這個“不倫不類”。因為它長得怪,感覺和其他很多動物均有相似,但它又不是這幾種動物,故得俗名“四不像”。

麋鹿的“四不像”號稱是角似鹿而非鹿,臉似馬而非馬,蹄似牛而非牛,尾似驢而非驢。其實,它會有這幾個特點,都是因為它生活在平原溼地裡。

看《姜子牙》之前,一定要先看這篇文章

角似鹿而非鹿。大家熟悉的梅花鹿和馬鹿的鹿角眉杈都是向前長,而咱們麋鹿的是向後長,觀其角型,麋鹿的角整體是向後向外生長,這也導致了麋鹿的角是所有鹿科動物裡唯一一種可以倒置立在一個平面上的。

為什麼麋鹿的角會向後生長?

那是因為溼地多高草,如果它的角也像馬鹿梅花鹿一樣向前分杈,向前走時溼地的蒿草就會輕易得纏住眉杈,導致麋鹿無法前行。反之,向後分杈的角,不僅不會妨礙麋鹿前行,還會幫助它在蒿草裡開出道路奮勇向前。

看《姜子牙》之前,一定要先看這篇文章

臉似馬而非馬。大家都知道馬臉的特點是長,可如果您仔細看過咱們麋鹿,還覺得它臉長嗎?

對啦,它的臉長說的是它眼睛到口鼻之間的距離長,可不是咱平時說的腦袋頂到下巴頦的距離。麋鹿眼睛到口鼻之間的距離長是因為它愛吃水草。

在它低頭吃水草時,眼睛到口鼻之間的距離長了,眼睛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及時看到周圍的猛獸或獵人。如果距離短,等麋鹿看到猛獸時,它就已經來不及跑了。

看《姜子牙》之前,一定要先看這篇文章

蹄似牛而非牛。麋鹿和南方的耕牛一樣,都是多在泥濘地行走的動物,所以,它們的蹄子從形狀上看也很類似,又厚又寬,可以幫助它們平穩得走在泥濘路上。

當然,麋鹿的蹄子還有和其他鹿科動物很不一樣的一點,就是它們的兩瓣蹄子中間有皮腱膜,這個皮腱膜有點類似鴨子腳上的蹼,可以幫助麋鹿很好的在水裡游泳。

現在,大家都知道湖南省的東洞庭湖一帶有野生的麋鹿種群,其實,這個種群最開始就是從一江之隔的湖北省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己橫渡長江過去的。

看《姜子牙》之前,一定要先看這篇文章

尾似驢而非驢。麋鹿的尾巴是所有鹿科動物裡最長的,從形狀和長度上看到的確是有那麼一點像驢的尾巴。

它的尾巴為什麼要長呢?

因為它生活的溼地夏天多蚊蠅,麋鹿的臀部也是它身上毛髮最稀少的部位,所以,它需要不停的甩動尾巴來驅趕蚊蠅以防被叮咬。

你看,其實“四不像”只是人類遵循自己的理解而給予麋鹿的稱呼,這個稱呼並不能完全代表麋鹿,而且,“四不像”這個小名對於麋鹿來說其實是從晚清時期才開始流傳的。

那這個“四不像”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又為什麼會演繹出這四個像與不像呢?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麋鹿的科學發現人——法國神父阿芒·戴維。

這位戴維神父當時來到中國傳教,順便獵奇,就發現了生活在北京南苑皇家獵苑裡的“四不像”麋鹿。

他當時的考察報告裡說當地人,也就是咱北京老百姓,管這種神奇的鹿叫“四不像”。

前文說過了,“四不像”這個稱謂其實就是說這個東西長得怪,不倫不類,但不會有特指的幾個像和不像,那為什麼麋鹿會演變出像四種動物又不像四種動物,應該就是當時和神父交流的南苑侍衛為了取信中文半吊子的神父而牽強附會杜撰出來的了。

《封神演義》裡姜子牙的坐騎“四不相”到底是不是麋鹿呢?

首先,《封神演義》是一本明代小說,就算將“四不相”的“相”和“四不像”的“像”理解為通假字,明朝的人也不可能知道晚清的老百姓是怎麼稱呼麋鹿的。

其次,《封神演義》中“四不相”一詞出現過31處,而對它有詳細描寫的僅有第三十八回,書裡說四不相:“鱗頭豸尾體如龍,足踏祥光至九重;四海九州隨意遍,叄山五嶽剎時逢。”好傢伙,這個神獸“四不相”它會飛啊!而且飛得賊快!咱麋鹿可只能在地上跑,雖然也擅長游泳,但絕達不到“四海九州隨意遍,叄山五嶽剎時逢”的速度。再從體態分析分析,這“麟頭豸尾體如龍”說的是神獸“四不相”長著麒麟的頭,獬豸的尾巴和龍的身體。大家都知道,無論是麒麟、獬豸、還是龍,都是古人臆想出來的,沒一個是真實存在的。那也就是說,這個神獸“四不相”應該是《封神演義》的作者根據已有的神獸形象自己杜撰出來的。

看《姜子牙》之前,一定要先看這篇文章

讀到這兒,您可能覺得,這文章“標題黨”騙人,神獸“四不相”和麋鹿根本沒關係啊!

恩……也不能說就完全沒關係,唯一可能把神獸“四不相”和麋鹿“四不像”拉到一起的就是這個“麟頭”。

這是說神獸“四不相”的頭長得像麒麟,而根據麋鹿研究者曹克清先生*的推斷,咱們國家上古四靈獸之一的麒麟的原型卻恰恰是麋鹿。換句話說,神獸“四不相”長著一個類似麋鹿的頭。

看《姜子牙》之前,一定要先看這篇文章

看《姜子牙》之前,一定要先看這篇文章

(本文圖片來自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及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