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疫情原因已經20天沒有見陽光了,會不會影響身體發育?

伊妹兒生活


不能出門是不是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這應該是父母們都關心的問題。

我女兒5歲,今天還和老公說,要不要給孩子補充點維生素D,畢竟太長時間沒有戶外活動,沒有下過樓了。

毫無疑問,經常待在家不下樓,對孩子肯定是有影響的,而影響的大小除了環境因素和孩子的勝過環境也關係緊密。

長期不下樓孩子身體可能會有這幾個狀況

第一個,缺鈣

其實只要寶寶每天保證300-500的奶量,是不會缺鈣的,但是現在是特殊時期,奶量充足不缺鈣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適量的戶外活動和每天不少於2小時的日照。如果不能滿足上述條件,奶量充足孩子自然可能會缺鈣。

在新生兒出生後半個月,醫生會建議寶寶補充維生素D到2歲,如果是北方的寶寶時間還可以適量延長。就是因為北方日照時間過短,所以對孩子來說長時間不出門最大的問題可能是身體裡的維生素D不夠。因為維生素D是促進鈣質吸收的,如果維生素D不夠,可能會影響鈣的吸收。


所以不單是幼兒還是兒童,長期不下樓都可能存在身體維生素D不夠。

第二個,孩子的長個問題

《3-6歲兒童指南》中要求3-6歲的孩子每天最少保證2小時的戶外活動。戶外活動不僅可以鍛鍊孩子身體,還可以促進孩子身高的生長。

因為孩子身體的生長激素分泌主要在晚上,白天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值在孩子連續運動2個小時之後,所以說想要長個子多運動肯定是沒錯的,而孩子長期呆在家裡而不運動,會讓孩子本身的發育放緩。

第三個,孩子的睡眠問題

首先過長的假期加上不能下樓,很多家長的作息早已經被打亂,我們家樓上的孩子每天晚上11點還在家裡來回跑步。其次,白天運動量減少,孩子的睡眠時間會減少,晚上入睡時間會不斷的推遲,而睡眠問題最直接影響的還是孩子的發育問題。


因為人類生長激素的分泌最高值在深度睡眠後,通常是孩子入睡2小時後,所以建議兒童睡眠的時間不要超過晚上10點。

所以說孩子如果睡得過晚,直接影響孩子身高增長。

以上三個問題最終影響的都是孩子的發育,但是這些問題其實也有解決的辦法。

做到這幾點保證孩子身體健康

補充維生素D

如果寶寶在2歲半之前,都可以通過補充維生素D來彌補日照不足,所以在不能下樓的日子裡,儘量每天按時吃一顆維生素AD。對於過了3歲的幼兒,可以可以通過食物來補充,比如動物肝臟,蛋黃,奶酪。也可以適量的補充維生素D。

增加孩子的運動量

  • 彈跳運動。彈跳運動在落地的時候對下肢骨骼會產生一定的壓力,會促進骨質增強,骨骼生長,而且不斷的運動,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對於幼兒來說,孩子最喜歡的就是彈跳運動了,尤其是蹦蹦床,沒有小朋友不喜歡。可以讓孩子在床上進行彈跳,也可以在家用小型的蹦床讓孩子跳。



  • 頂氣球的遊戲。用一個吹滿氣的氣球,和孩子玩頭頂氣球,誰搶到氣球誰來頂,在頂的過程中鼓勵孩子跳起來。
  • 青蛙過河。用紙做荷葉,讓孩子跳到紙上來“過河”,可以單腳跳,可以雙腳跳,跳完了所有的紙,證明過河成功。

把孩子的運動融入到遊戲當中,如果家長能夠陪玩,孩子會玩的更開心。

保持作息的規律

孩子的作息不規律很大部分的原因在家長身上,對於孩子來說,好的習慣需要很多天來培養,壞習慣可能只需要一兩天就會,所以雖然不能下樓作息儘量不要打亂。晚上睡眠時間不要超過10點,如果孩子本身睡眠少,可以取消午覺,但是最好不要強行午覺而推遲晚上睡眠時間。

春天本來就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加上我們常說春天更容易長高,雖然不能下樓,但是一定不能錯過春天長高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