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從哲學層面反思,發現中國先秦哲學的重大價值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英國詩人約翰·鄧恩

武漢疫情爆發以來,人們對疫情產生的“可能禍端”口誅筆伐,各種論斷、傳言、憤懣、喧囂充斥網絡。人們普遍認為,這不是一場天災,而是一場人禍。

假使魯迅先生在世,按照他的脾氣和論調,他一定會先罵完“造孽者”之後,就會深刻的揭露這是整體人性的問題,最後一定會總結出他的觀點:我們不要去怪誰,我們都有責任,在我們對一切惡保持沉默的時候,災難就已經開始積攢起來了。

儘管我們可能難以接受,但這樣的事實無可推諉:當某個山村裡的人無視獵捕者偷獵野生動物時,他們一定想不到不久後將會因為這件事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威脅;或當某些人對野食餐廳非凡營業保持沉默,他們一定想不到那個坐在餐廳裡,流著肥厚的油嘴、在談笑風聲中海吃野生動物的人將會迫使他們不得安心過日子。

從哲學上來說,這就是“蝴蝶效應”,或者叫“宇宙全息律”。

也就是說,人類與宇宙的存在狀態是基於“一個整體”的屬性存在,就像人的四肢百骸構成了人這個整體一樣,人類與萬物、自然宇宙都是屬於一個整體。因此,哪怕局部的一個微小的變化,都會引起整體的波動。

所謂“一榮俱榮,一枯具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疫情之下,從哲學層面反思,發現中國先秦哲學的重大價值


二、

其實,早在在兩千多年前,很多哲學家就告訴我們人與自然不是一種對立的、貴賤的關係,而是一體的關係。

例如列子就強調“類無貴賤、萬物一體”,即我們與萬物在根本上是一樣的、平等的、一體的,我們都是呈現“道”的一個自然屬性。所以,列子告誡我們應當“順應自然、和淤萬物”,即應該珍惜愛護自然生態,與自然融為一體,而不是企圖主宰生殺萬物的大權。因此,列子被有些學者稱為世界最早的生態倫理學家。

此外,莊子也專門寫了《齊物論》這篇文章來強調,“萬物渾然一體,齊物為一”、“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也就是說,人類與萬物並非是互不相干的存在,而是不可無彼此的存在。

可以說,莊子的《齊物論》的核心思想,就是扭轉人的“自我主義、自我侷限”的認知,讓人認知到人只是萬物中的一員,與萬物同屬一個整體,從而讓人找到用正確的價值觀對待生活、對待自然。

在此,我們有必要強調,這些思想並不是聖人們無聊瞎寫的,而是經過他們的智慧洞察,從世界的本相規律中發現的“真理”。什麼是真理?就是不可違背的適合人類的生存法則。

也就是說,這些“真理”是用來幫助人類過正確生活的。我們聽從這些真理,不是出於人類“憐憫心”或惺惺作態的“善心”需要,而是關乎我們自身能夠可持續生存的關鍵所在。

用列子、莊子等人的話說,野生動物的存在是它存在的價值,這個價值我們或許不知道,但一定與我們的存在相關,或說是為了維繫我們賴於生存的這個生態的存在有關。就好比蚯蚓的存在是在春天鬆土,蜜蜂的存在是為花授粉等等。

也就是說,如果人類破壞這個生態,無疑是自毀生存體系和機制。

所以,武漢疫情的爆發,都是人類缺少哲學“整體”概念的認知和尊崇,從而導致個體在自我私慾的操縱下,濫殺濫吃野生動物所致。

疫情之下,從哲學層面反思,發現中國先秦哲學的重大價值

三、

值得注意的是,傳染病不是一個百年不遇的事情,而是一個常態性的問題,只是程度或輕或重而已。除了武漢疫情,近年全球很多地區都不同程度爆發了霍亂、黃熱病、鼠疫、非典、埃博拉出血熱、立夫特山谷熱、腦膜炎雙球菌病、登革熱等這些傳染病。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曾在環保大會上說:“人類未來最大的威脅不是核武器,也不是戰爭,而是傳染病。一場傳染病可能導致成千上萬的人死亡。因為人類在對傳染病的認識方面非常落後,基本沒有成熟了處理機制,也沒有像面對戰爭那樣具有24小時待命的作戰小組,我們幾乎沒有專門的疫情處理專家。”

在這裡,們需要明確一點,傳染病爆發並不是一種可觀察、可把握的,往往是當我們發現,已經為時已晚。也就是說只有傳染出來,我們才能知道它是傳染病,如果我們單單從技術上來解決,似乎並不完全。

經專家研究,近年爆發的傳染病幾乎都是濫殺濫吃野生動物的結果。例如非典病毒來源“果子狸”,埃博拉病毒來源非洲原始深林中某種野生動物。同樣,此次武漢疫情,據專家研究,有可能來自蝙蝠和穿山甲。

也就是說,這個危害並非是不可控的天災,主要是人禍。

所以,要解決傳染病的問題,首要先解決人的認知問題,從而扭轉人的行為方式,而解決人的認知問題,就需要我們回到哲學上來解決。

因為人類無論是經濟、制度、文化、生活方式,歸根結底都是哲學思想的結果。就比如美國政治的基本邏輯源於古希臘哲學思想;又比如現代全球經濟形態都是源於《國富論》這本哲學著作;再比如社會主義理論源於馬克思主義哲學。

疫情之下,從哲學層面反思,發現中國先秦哲學的重大價值

四、

如果要考慮回到哲學上來解決人類的問題,我認為,唯有回到中國先秦哲學、復興先秦哲學。

總體來說,西方哲學總是呈現某種絕端性,要麼是關禁閉似的的壓抑(中世紀哲學為代表),所以被稱為中世紀幽暗;要麼就是人性極度的膨脹,唯我獨尊(尼采哲學為代表),所以催生了希特勒這樣的怪物。從某種層面來說,現代全球文化的種種弊端都是源於西方近代哲學的激發。

所以西方哲學解決不來人類現在的問題,也無法引領人類向更高級的文明進步。

很多人認為西方人文主義復興,催生了工業革命,才會帶來現代文明。

事實上,我們今天人類面臨的諸如戰爭、全球氣候變暖、核武器、宗教紛爭、霧霾、各種疾病增多、精神危機等等,正是“工業革命”的泛濫所導致的。

如果我們往深處去思考,即使像武漢疫情這樣的傳染病爆發的,其實都是現代文化中的自我主義、自由主義、拜金主義所造成的,而這些文化正是來源近代西方哲學人文主義“出軌”的結果。

也就是說,當個體生命在這種文化的侵染下,變得“無敬畏心、為所欲為、攀比成風”,從而才會做出“濫殺濫吃野生動物”這種事情。

在此有必要強調,我並不是否定工業革命,而是否定它追崇無“哲學”指導的“科學”盲目,即一切的行動以滿足利益為出發點,而不考慮這件事是否帶來對人類整體、生態整體的破壞。

而中國哲學,早在先秦時代,諸多哲學家就提出了人如何與人相處、與自然相處的法則,比如上面舉例的道家代表列子、莊子提出的“萬物一體”生態倫理思想,此外還有儒家提出的“克己修身”、墨家提出的“兼愛”等等思想,對於人類當下的問題都具有深刻的知道意義。也就是說,我們只有在這樣的法則下去追求“發展”,才能夠帶來可持續的文明進步。

從長遠和整體上來看,我認為,中國先秦哲學要比西方哲學更具有彈性和生命力,更具有指導人類的意義和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