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區:拉緊三道防線 全力戰疫情

“暫停一切集聚活動”“全面排查湖北返昌人員”“社區村組必須壓實責任,確保排查全覆蓋、無死角”“做好重點人員的隔離觀察,隔離不隔愛”……半個多月來,一項項指令從東湖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出。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東湖區幹部群眾聞令而動、挺身而出,把做好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全力開展疫情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落實責任 迅速打響阻擊戰

1月21日,東湖區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拉起了“點”“線”“面”三道防線,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防控工作取得實效。

抓點。以東湖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為“點”,統籌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落實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雙指揮長制,成立東湖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每日調度,協調戰“疫”相關工作。規範流程,制定了《東湖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制度》《東湖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監測、密切接觸者管理防控方案》等,科學、規範、有序開展新冠肺炎聯防聯控工作。

盯線。以指揮部下設的13個分指揮部為“線”,抓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設立醫療衛生指揮部、後勤保障指揮部、疫情控制指揮部、醫療救治指揮部、宣傳工作指揮部和綜合督查指揮部等13個分指揮部,明確責任分工,建立信息報送、溝通協調、情況調度等工作機制,全面實行應急備勤、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響應及時、跟進有力、處置得當,形成聯防聯控強大合力。

控面。以社區(村)為“面”,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堡壘作用。按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要求,全力做好流動人口摸排管理、科普宣傳引導、卡口監測登記等工作。

據悉,東湖區財政先行撥付1100萬元用於防控物資採購和日常工作開展,全區共設立卡點400個,集中隔離觀察點2個,檢測外來車輛4086輛次、人員8386人次,勸返車輛2463輛次,關閉餐飲店1862個、賓館飯店218家。

聯防聯控 織密疫情防控網

疫情發生後,東湖區董家窯街道紫金城社區積極開展排查宣傳工作,對小區實行封閉管理,社區工作人員分組分區域對外來車輛和外來人口進行排查,並上戶排查外地來昌人員。張貼《致外來返贛人員的一封信》及《六個必須全力遏制疫情》《健康告知書》,通過小喇叭廣播、LED屏、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向群眾宣傳防疫知識。

東湖區賢士湖管理處公園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在疫情防控期間,公園村黨支部決定3個自然村各留一個出入口,並調集集裝箱,設置防疫卡點,實行24小時值班制。

……

按照省、市聯防聯控要求,東湖區創新實施了“七個來”群防群治工作法,即群眾組織起來、紅袖章戴起來、小喇叭響起來、橫幅拉起來、警示牌立起來、讓小區外來的重點人員進不來、把小區內的重點人員找出來。截至目前,共登記外地返回東湖人員3566人,住家人數2792人,涉及湖北籍1047人,有851人來自武漢,已全部安排居家定點觀測;過境滯留即賓館住宿774人中,涉及湖北籍48人,有25人來自武漢,已全部納入監測範圍。

隔離觀察 服務保障有溫度

“李大姐,我是八一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小章,今天您感覺怎麼樣?”“今天沒什麼問題,謝謝你了小章!”這是東湖區八一橋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健康網格員小章在電話隨訪居家隔離人員。除了每天2次測量體溫以外,小章和健康隨訪組同事每天都要隨訪自己組負責的61名居家隔離人員,對他們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

“東湖區有1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目前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接了全區99個社區提供的居家隔離人員的醫學觀察管理工作。”東湖區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科科長朱恆山說,各中心加大預檢分診力度,為所有來院就診的患者進行預檢分診、測量體溫、做好相關登記。對存在發熱、咳嗽等症狀的病人,明確原因的立即積極治療,對無法判定發病原因的聯絡指揮部發熱病人轉運組轉運到指定醫院診治。

為阻斷疫情傳播,東湖區還設立了集中留驗站,對需留驗和醫學觀察的人員進行集中管理,抽調46名醫護人員,實行24小時在崗,“點對點”(一個轉運小組對接一片區域)、“一對一”(一組醫護人員一次對接一個集中留驗人員),並與醫療衛生指揮部、街道實現轉運病人的信息無縫對接,科學化制定轉運流程、規避轉運風險。

“下一步,東湖區將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全力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堅持聯防聯控、群防群控,抓緊抓實每個防控環節,織緊織密防控網絡,提高群眾的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共同築牢防控疫情的銅牆鐵壁,堅決打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東湖區委書記劉闖說。( 鄧鑫 周偉 南昌日報記者 李天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