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老家有个老人去世了,不办酒席还要大家送礼金合理吗?

雯雯的老汉


丧事的礼金好像不是买吃一顿宴席用的吧?有没有摆席礼金都该到的!就像前些时在头条有人以“结婚酒席5000元一桌,可他只随礼200元,合理吗?”为题发表疑问,怪事了,难道摆席的钱还要摊给坐席的客人吗?难不成婚礼邀请通知要把订桌金额也一并通知吗?


与非或非gy


很巧合,昨天我的一位堂叔叔去世刚举行了葬礼!

我们是一个大家族,如果是正常情况下,这样的事情肯定会非常隆重,直接参与者要有数百人!

但疫情当前,肯定是不能按老规矩来办了。

家族大了,各行各业的人都会有,在政府机关当领导干部的也有不少,大家一致商定,尽最大努力从简!

每家只出一个代表,原本几百人的大场面硬是精简到了二十人!

各种程序性的环节缩减,尽量不惊动任何人!

现在事情已经结束了,但没有人感觉到冷清,反而认为早就该这么办!

其实,没有多少人喜欢大操大办,既浪费钱财,更重要的是精力达不到!简化程序、缩减环节,还真的是众望所归!

当然了,有一些事情,还不能免俗。虽然一家只出了一个代表,但该随礼的一个都不少。这也许就是“礼到人不差”吧!

移风易俗任重道远,但从这件事情看来,肯定是大势所趋!


老谷聊天


你送礼金就是为了去吃一顿饭吗?特殊时期,让去吃还不会去吧!我一个好朋友父亲年前一直住院,结果不幸去世。年三十出殡!我们三十前两天去家里吊唁了一下,给了礼金。那时刚开始风声紧,就劝他别办了。结果三十儿还是通知我们中午去,推辞了几次!说定好了,就是好友加亲戚才两桌。不得已去了一下,回来也后怕啊!幸好我们这边不是疫区,现在回忆还是后怕!你居然还说没有酒席不想送礼金?呃[捂脸]


暗香浮动


我是春节前一天回的老家,就在正月初三我们组里面有位老去世了,当时都说要办酒席。后来村里去了人,要求不能办酒席,全国人民都在抗疫情。村里要求帮忙的人最多四桌,并再仨要求一定配合村里的工作,我想特殊时期、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尊重自己的健康同样尊重别人的健康。但是主家没有要求收礼,就是有内亲送礼、主人家都拒绝了,大家帮忙把亲人送上山安葬就已经感谢了。特殊时期特事特办,要求送礼真的没有道。在农村就是这样,结婚嫁娶、康复满月,考上大学,孩子满月,甚至嫁出去生了孩子回娘家办满月酒等等。不来生活压力大,人家要办酒不去送礼又过意不去,都是乡里乡亲的。国家都在提昌不能大操大办,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农村经济本来就落后,都是靠外出打工争钱,大家生活都不容易,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整治农村这种风气。现在我老家送礼、一般都是两佰元,如果沾点亲就是肆佰元或者会更多。就是这段时间假如办酒席的话就有五六家人,都节约下来。一年送礼都上万元以上,希望这种风气等就此停下。








罗全云


就在昨天我们村子里一位病了很长时间的老人不幸离世,我们常说“死者为大”,在农村这句话体现的淋漓尽致,村子里不管是谁家有白事,几乎一个村子的村民都会前去帮忙,但是现在实在是太特殊,现在的环境根本不允许村民前去帮忙,主家也一切从简,除了不办酒席以外,也只有很亲近的几个人将去世的老人入土为安。

在农村中有白事除了去帮忙以外,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一般在帮忙后吃酒席时,会将礼金主家,但是由于现在特殊时期,并不会办酒席,有些村民就对不办酒席还要送礼金这件事情就想不通。那么像在特殊时期,农村中的老人去世不办酒席,大家还要送礼金吗?

虽然现在的情况并不允许办酒席,但是该有的礼节我觉得还要有。按照以前我们这里的风俗是,老人在去世后要在家中放三天,在第三天的下午下葬,但是现在由于特殊时期的特殊性,虽然我们村子里的老人在昨天去世,但是在今天下午已经下葬。所以今天一大早爸爸就全副武装,将礼金送到了老人家中。

之所以我会说即便是主家不办酒席,依然要送礼金的原因有以下两点:原因一,农村的礼钱都是礼尚往来的,除了在办白事的时候会送礼钱以外,在喜事时也会送礼钱,有些人在喜事时送着送着礼钱,便会停止,但是白事送礼钱除了特殊原因以外,并未停止,因为在农村人们对“死者为大”这句话特别的重视,所以虽然主家不办酒席,个人觉得也要将礼钱送到主家手中。

原因二,不办酒席是特殊事情造成的,并不是有主家决定的。听爸爸说,我们村子去世的老人家中不办酒席,是在和我们村子的村干部商量后的结果,办事的主家知道,不办酒席就收村民给的礼钱实在是说不过去,但是大家都知道现在疫情的严峻性,根本不容许大家坐在一起吃酒席,特殊时期就要特殊办,所以我们该给的礼钱还是要给。

其实在农村人们更注重人情往来,所以即便是办白事的主家并不会通知村民,但是村民在知道后,也会将礼钱及时送到。但是因为现在不允许村民们互相串门,如果在葬礼结束后才知道这件事情的话,也不要将礼钱再不过去,因为将礼钱补给主家,会让主家再次想起这件难过的事情。


悠悠乡村路


在疫情期间,我们村也有两个老人去世了。一个90多岁,一个80多岁。也都没有办酒席。我们都以大局为重。在家隔离,所以也就没有办酒席。至于礼金呢?收的也有,有的是在一起关系比较好的,有什么事情都是相互帮忙。家里老人去世了,应该跟人家说。这都是人情世故。然后呢朋友就来送个礼,现在的人也都不差吃的这一口。送完礼金之后就走了。还有就是之前送出去的礼金,这个时候呢要收回来,所以就通知了。其他的人呢,也就都不通知了。自己的亲戚呢,和家人是一定要到场的。



曹阿翔生活记


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要说今年的疫情也是大家所关注的一件事,因为这个疫情也是牵动了很多人的心,毕竟当前疫情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除了引起关注外,另外的就是关于咱们农民不能出去打工的影响,有的农村也是封村闭户,农民也是出不去村里,前几天有位朋友要去地里干活也是被农村的人劝回去了,所以说目前的疫情也是为了防止扩散,采用了很多的措施,目的就是让我们不被感染,总的来说也是为我们好,唯一不足的就是目前共同的难题,在家里不能赚钱。

要说在农村里,很多的时候农民不像城里人那样,毕竟在农村里,主要的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村民,其次就是亲戚,像城里人可能住在一栋楼都不知道对面叫啥,姓啥,所以对于城市的冷漠,农民了显得也是比较热情,尤其是村里要是有了白事,大家都是去帮忙,说起这个农村里白事,那在村里可是件大事,很多的农民在去帮忙的时候,都是不要报酬的,毕竟是白事,大家也都理解,毕竟这辈子说不好谁家都会发生类似的事,所以在农村里白事都是形成了一种规矩和默契。

当然了,特殊时期特殊待遇,既然在疫情期间村里出现了白事,那么面对目前的疫情来说,为了少聚集,减少病毒的感染,所以对于村里白事都是给礼金就行了,也是不能在一起吃酒席的,因为这次的疫情,很多的地区都是取消了喜事办酒席,很多的年轻人也是在这个时候改变了婚期,这个是没办法的,可是对于白事来说,一般在这个时候不能拖,所以说为了减少病毒的感染危险,所以很多的地区都是收礼金就可以了,就像我们老家里是收礼金不办酒席,话说回来,就像有人说的,这个时候不吃酒席,让大家随礼金合适吗?

对于这个事情咱们也是要特事特办,毕竟是特殊时期,就算事主家里要了办了酒席的话,你愿意去吃吗?你敢去吃吗?所以说这个就是问题的所在,毕竟谁家里也是不会不舍得办酒席的那几个钱的,可是没有办法,非常时期,加上村里的防护隔离政策,还是不能在一起聚集用餐的,况且在农村里都是拉来往的,你来我往才是做人的道理,不要因为一顿酒席就断了来往不是?所以说不要介意这个时期的酒席了,随上礼金走人就行了,特殊时期不能介意这些。


三农堂广讯


个人观点还是觉得合适,因为我们平时随机也并不是为了吃饭,更多的是为了送祝福,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随礼



山西宝妈叶子


上周,我的一位同学的家婆去世了。得知消息后,我第一时间在微信上向她们一家致以安慰和问候。同时通过微信把帛礼转账过去,并附言:非常时期,不便吊唁,敬请谅解;聊表心意,务必收下;节哀顺变,保重身体。同学回复表示理解并致谢。我想,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大家都能互相理解。人不能前往而礼到了,更显得有情分。所以我认为很合理!


客家缺牙耙


目前是个特殊的时期,对于丧礼实行“特事特办”的原则,而且办理的程序非常简单。其原因就是为了防止聚众性的交叉感染,对疫情防控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在这个“非常时期”,老家有人去世了,不用说必须要丧事简办。说啥酒席也不能办了,还非要收取礼金。这种想法和做法,很不地道,更不合理。

礼金代表的意义

在咱们中国民间,基本上都是要在別人结婚、生孩子、丧葬之类的,与之相关的人都要送去数额不等的钱(或礼物)。

礼金的历史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古代只是送东西,就是“文革时期”,亲朋好友是送暖壶、脸盆等生活用品,改革开放后,人们手上有闲钱了,又受商品经济的观念的渗透,直接改为送钱了。

送礼金的事,是两厢情愿,你来我往的事。

喜事或丧事送去礼金,只是对喜事新人的一种祝福,或者是对逝者的哀悼方式。礼金的多少,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完全是随心随意,且按亲疏远近,经济水平,做到量力而行。今天你付出了礼金,以后你和你家遇到事了,一定会如数,甚至“船涨水高”而奉还的。事主还会大摆酒席以示答谢,也成为乡风民俗的。由此看出,摆酒席送礼金,相辅相承,缺一不可,而且也成了农村一道风景和逾越的“坎”。

只是在重大疫情面前,完全要以大局出发。每个农民几乎都躲在家里,窝在床上。即使村里有人去世了,也一改“白事不请自到”帮忙的习惯。不摆酒席,丧事环节从简,也只在至亲的小范围内将逝者安葬。就是那个礼金,也是捎去或发个微信转账,很少有人亲自送去。完全为自己,为家人,为村民们着想,人人很理解。

送礼金与摆酒席没有一点关系

搁在以往,农村人憨厚纯朴,白事不请自到。丧事至少三天,多则五天,忙前忙后,自己家连饭也不做,都会在事主家“搭伙”。其实,还不是农村所谓的“薄养厚葬”。图人多热闹,给亡人办事,为儿女扬名,酒席也成为主要的一环。

此次疫情期,葬事简办是政府的禁令,也是防控的举措;同时,农民也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不想因为繁杂的殡礼,给村子、村民或自己带来不测,取消了大摆酒席。

疫情防控期间,別以礼金做代价

办酒席是要花钱的,不能不花钱,而且还不少。以前办了酒席,礼金是完全可以弥补其花费了;不办或少办了酒席,一定会省心,更会省钱。谁曾想到事主家还要求送来礼金,至少说明了事主有敛财之意。本来,人们为了防控疫情,延迟了打工的时间,少了收入。有些人家已经省吃俭用了,共度难关。还要求送礼金,宽仁慈心在哪?即使别人“欠”了你家的礼金,一辈子还长,迟早会“还”你的。总不能让别人违背疫情防控要求,冒着疫情的风险给你送礼金?

铺张浪费谈不上尊敬之说,也没有一个人去世了愿意让子女多花钱。我国现在推行的厚养薄葬的方式,但是现实当中事与愿违。老人在世不孝敬,老人去世了,却要大张旗鼓地操办起来。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丧事简办,也许就是对“厚葬”的挑战。原来“薄葬”也能“送终”。只是那个所谓的人情份子钱的礼金,是礼尚往来,你情我愿的事。要大家送礼金,是强人所难,也难避敛财之意,令人不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