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臨潼區:基層幹部甘當村口防疫“守門人”

在臨潼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陣地,沒有請戰書,沒有誓師大會,在組織召喚的第一時刻便抵達戰場。他們是疫情防控一線的組織者、執行者、推動者,他們就是基層村組社區幹部。

黨員“父子崗”並肩抗疫情

“沒有國、哪有家,只有我們舍小家、為大家,才能戰勝這場疫情。” 1月25日,相橋街道南孫村召開緊急會議,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村黨支部書記董選民擔任組長,動員全村,共抗疫情。董選民兒子董奎,在父親的號召下,主動請纓,加入疫情防控第一線。

西安臨潼區:基層幹部甘當村口防疫“守門人”

西安臨潼區:基層幹部甘當村口防疫“守門人”

閻油二號路是連接關中環線去臨潼西安的主要幹線,東臨渭南西臨閻良,過往車輛人員密集,工作任務重,防控壓力大,董選民決定把村疫情防控指揮部設在此處,靠前指揮。為最大程度減少人員接觸,董奎主動擔任全村“快遞員”,隨時統計村民所需生活物品,外出為群眾購買,送到群眾手中。

目前,全村八個組形成了群眾生活物品統一採購、專人配送的模式,減少人員外出,降低疫情防控壓力。在疫情防控宣傳、消毒、檢查、登記過往車輛等工作中,到處都能見到父子倆身影。

群防群控守護家園

“災難的來臨,正是考驗每名黨員幹部的關鍵時刻,大災就是大考,防控就是戰鬥。”驪山街辦陳溝村村委會副主任程增院接到疫情防控任務,立即組織80多名村組幹部、共產黨員、退伍軍人,率先組建陳溝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突擊隊和黨員示範崗。

西安臨潼區:基層幹部甘當村口防疫“守門人”

西安臨潼區:基層幹部甘當村口防疫“守門人”

在陳溝村四個村民小組範圍內的主要出入口、人員密集區、外來人員集中區,設立7個防控檢查站,組裝兩臺流動噴灑消毒巡查車,堅持每天消殺、防護。與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聯繫,購買80多套制式軍人作訓服,突擊隊員佩戴統一袖標,統一服裝上崗值守,成為全區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面旗幟。為了解決值守人員物資需要,程增院捐出5000元現金用於疫情防控所需,又再次為全村7個檢查防控點的一線工作人員購買價值5000多元的食品、茶葉、水果等慰問品,給一線值守人員送去溫暖和關懷。

為了保證安全順利將隔離人員送去指定隔離點,每一趟陳增院都親自駕車護送,全程參與交接;為了減少村民聚集,他耐心細緻講利害,全村947戶人家無一聚餐請客。排查中,轄區發現兩名從湖北返鄉、一名從武漢返鄉的村民,在上級疫情防控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對與其親密接觸的15人進行了居家隔離。為了讓居家隔離的村民消除恐懼心理,解除他們生活上的後顧之憂,程增院主動申請為他們送藥送物,每兩天按時上門送生活必需品,至今從未間斷。

“90後”社區書記展現擔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大年初二回到工作崗位後,作為驪山街道北關社區書記、主任,90後的趙晨旭已經在崗位上工作20多天了。

西安臨潼區:基層幹部甘當村口防疫“守門人”

西安臨潼區:基層幹部甘當村口防疫“守門人”

北關社區轄區內小區多、居民多,工作強度大、工作任務重,在接到疫情防控命令的第一時間,趙晨旭就在社區設立疫情防控點、嚴格落實公共場所消殺、多次開展入戶排查、嚴密監控居家隔離人員……他和社區工作人員一樣,把辦公室當作家,24小時隨時待命,全力奮戰在防控排查第一線。

在工作中他是社區的“主心骨”,但是在父母眼裡,他是讓家裡人惦記的孩子。2月初,趙晨旭的父親為社區工作人員送來蘋果、香蕉、橘子等慰問品,同時給他留下字條:“這是我們的心意,你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們是你們堅強的後盾!”

華商記者 張靜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二三里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二三里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