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善”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當我們在生活中出現這種徵兆時,一定要小心了,這可能是因果報應。這種徵兆就是:“諸事不順。”當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順利時,一定要學會反省自己。

任何災禍和福報出現前,都會有一些細微的徵兆,你只有學會見微知著,才能在事情可控的時候,去改變事情的發展方向,從而達到趨利避害的目的。

我們想要改造好自己的命運,一定要相信因果,並且深信因果才行,如果你不信因果,再怎麼努力也無法獲得成功,再怎麼學習也無法獲得智慧,再怎麼積累福報也無法獲得福報。

上善若水,“善”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很多人可能已經相信了因果,很多人可能還沒有相信因果,希望相信因果的人,能夠去深信,而沒有相信因果的人,能夠去相信它,因為因果並不迷信,因果是自然法則,不是哪個宗教創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可以創造的。

《道德經》上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老子認為,有一個東西,在天地還沒有形成之前就已經存在了,這個東西我們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它不依靠任何外力而能獨立長存,循環運動、永不停息、永不衰竭,它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老子因為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

上善若水,“善”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這個可以生成萬物的“道”,可以作為萬物起源的“道”,並不是任何人可以創造的,如果說是“道”創造了萬物,還勉強能說得過去,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有逆天的思維,不要有違背自然的行為。

我們可以把“道”所表現的這種規律,理解成是永恆不變的一種運動規律,而道所表現的規律就是:“因果。”

如果說“道”是天地之母,那因果就是這位偉大母親的思想和行為,因果就是創造萬物而又不去主宰萬物的萬物之母,它的性格和表現出的規律。

古人常說:“要盡人事聽天命。”我們要盡心盡力做好人該做的事,但我們的行為不能違背天道運行規律,這樣人才能活得長久和幸福。

上善若水,“善”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道德經》上有一句話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老人認為,最接近“道”的是水,水的特性是最接近“道”的,水利益一切眾生,但卻不求回報,水往低處流,我們做人要向水學習才行,水滋潤萬物,菩薩利益眾生,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道,才是我們想要改造好命運最需要獲得的品行。

我們要學會換一種思維方式,不要只是盯著遠處的、高大的事物,也要仔細去觀察離你最近的、細微處的事物,我們不要只是盲目追逐和崇拜高高在上的人和事,而是要多向低處的水和天真無邪的嬰兒學習,他們的品行才是最接近於“道”,最容易讓你獲得福報和智慧的品德。

上善若水,“善”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道德經》告訴我們,善行是順應天命的行為,惡行是違背天道的行為,人處在天地之間,一定要懂得順其自然,因為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我們不要把因果想的太狹隘,很多人一想到因果,就聯想起佛教來,其實因果並不是佛教的,而是一切聖賢共同發現的,一切聖賢也因為依靠因果法則,最終成就了自己,利益了眾生。

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深信因果的人,這種想法是你改變命運的善因,如果不去種下這個善因,自然無法獲得善果。

上善若水,“善”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當我們身上出現了諸事不順的徵兆時,這其實是因果報應,只是大家總是把較大的災禍當成是報應,卻忽略了生活中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煩惱,甚至是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等等,這一切無不在因果之中,無不是因果報應。

當你諸事不順時,最有效的改運方法,就是趕快反省自己的過錯,並且要下定決定,系統地去學習如何為自己積累福報,只有先學會方法,先提升自己的智慧,再去積福才能事半功倍。

感恩閱讀與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