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病毒的战役中,最先熬不住的会是农民吗?为什么?

二宝故事


【庆双与三农同行】出人意料的是,刚跨进鼠年,普天同庆新春佳节的时候,突遇新型冠状病毒严重威胁国人的生命安全。一时间,瘟疫的乌云密布,人人惶恐不安,隔离病源,严查死守,戒备森严,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阻击战有条不紊地展开。

从疫情防控到现在已经一个月了,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实施了隔离的措施,人们外出受限制,活动的空间狭小。农产品蔬菜、水果、禽蛋以及鲜活生活必须品难以顺利地运输到市场上销售,减产减收,而居住在城市的人所需要的农产品又不能如愿的购买,生活受到影响。于是,人们心中焦急,盼望着疫情早日解除,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生产与生活状态。

在这场抗击病毒的战疫中,从疫情防控到现在已经持续一个月了,不管是城市里的人,还是农村的农民心中都急燥不安,那到底是谁最先熬不住呢?笔者认为,最先熬不住的既不是全部都是农民,也不是全部都是城里的人,两方都有经得住熬的人,也都有经不住熬的人。

●农村经得住熬的人:农村中经得住熬的人主要是农村中的富人,他们有钱,可以不急着出去挣钱,可以忍耐与等待,强如闲耍一样。这些人,因为有钱,不愁吃,不愁穿,虽然封村闭道,但还是可以正常的出入,该买的可以买得到,因此能打持久战。

♦农村经不住熬的人:农村中经不住熬的人主要是农村中的穷人,他们没有积蓄,耍不起,要靠不断的劳动挣钱才能生活。在这一类人当中,又分为年龄不是很大的和年龄很大的两类人。

○年龄不是很大的穷人:这类人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因为家庭负担重而没有存钱。有些人因为子女读书花钱,或者儿女婚姻用钱,或者患病用钱,或者劳动力差和没有经济头脑而没有挣到钱等因素致贫,没有积蓄。

◇年龄很大的穷人:在农村中,有些老年人生活困难,没有积蓄的主要原因是,虽然有儿女,但无依靠;或者体弱多病无劳力,又无经济头脑,入不敷出。尽管农村老年人可以领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但是每个人每个月只有一百多元钱,在现有的物价下,无异于杯水车薪。

●城市里经得住熬的人:城市里经得住熬的人也主要是城市里的富人,他们不会为生活发愁,无忧无虑。而城市里也可以正常的出入,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不担心疫情持续的长短。这类人群中,也包含两类人,一种是年龄不是很大的人,有稳定的收入,另一类是领取高额退休金的老年人。

○城市里年龄不是很大的富人:这类人中,他们有固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工资高,积蓄多,即使暂时没有上班对生活也无多大的影响。

◇城市里领取高额退休金的老年人:这类人退休后,领取高额的退休金,平时除了吃饭就是喝茶玩耍,跳广场舞,生活无忧无虑,安享晚年,不论天晴下雨,旱劳保收。

♦城市里经不住熬的人:城市里有些下岗人员、挣低工资的人员、身体状况不好的人员和家庭负担重的人员,没有积蓄,疫情隔离不能上班挣钱,心急火燎,不得安然。

另外,城市里有些经商人员,平时生意不好也没挣到钱,在如今疫情期间,虽然没有经营,但是房租等费用每天仍然还在产生,也会坐卧不安,如坐针毡。


庆双


最先熬不住的肯定不是农民,而且恰恰相反,我觉得如果疫情继续持续,恐怕最能熬的就是农民了。

我这么说并不是因为农民个个家底厚实,根本不在乎疫情,而是因为农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高。

农民,特别是上了岁数的农民,绝大多数都经历过特别艰苦的岁月,甚至都挨过饿。因此,吃饱喝足,他们就很容易满足了。

小时候我在农村,当时觉得馒头、大米饭,就是人间美味了。要是平时能吃上一顿馒头、大米饭,那简直就跟过年一样。

现在,农村人馒头、大米饭还是有保障的。而且农民通常都是储备一年的粮食,就算疫情持续时间再长,也肯定不会挨饿。

东北农村,冬天几乎是不买菜的。

秋收之后,入冬之前,就会储存土豆、大白菜,腌酸菜。

冬天基本就是土豆、白菜、酸菜,这几样轮着来,很少买青菜。

东北农村也很少上街,本来冬天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现在的东北农村,可能多了一项活动,家家户户打扑克、打麻将,只是不能走街串巷打麻将了。但农村人口多,自己家也很容易凑局的。

也不用担心有人上门来砸麻将机。

我觉得疫情持续,最先忍受不了的,恐怕就是那些做小生意的了。开小饭店、美容美发、小旅店等等服务性行业。虽然我昨天在文章中说,疫情过后,这些行业肯定会赢来报复性反弹的春天,但面对着高房租、员工薪酬,他们能不能熬过这个严冬,就不好说了。



我农村的。在外地打工,今年由于疫情,出去不了。过年家里备了一些水果,蔬菜,肉食大米,面粉。。。我家现在8口人,吃到农历17,我夫人又买了面粉和大米170元,前天肉就剩下猪屁股了(不到10斤),又杀了一只鸡,昨天村口有来卖鸭蛋的,买了75元的。(过年后就花了这么多钱)。青菜自己地里种的青菜如果不老的话,可以吃到收小麦。我没有房贷车贷,自己手里有一些现金,,,生活质量肯定要下降,但是要说最低生活保障(饿不死),城市能比吗?我们五六线小县城,企事业单位工资大概三千左右吧!,好多不上班的没有工资,有些还有房贷车贷。。。


民平柳勇


本人是农民!每天在家就走走路喂喂猪!地里有才,白菜,娃娃菜,青菜,蒜苗,豌豆颠…………腊肉也有,鲜肉也有!盐巴有一箱,味精酱油醋……这些是囤了的!

肉吃完了,有猪可以杀。今天从京东买了点菜籽,明天就去种!实在不行还可以去挖猪鼻孔嘛🐷。




一个小农小李


首先熬不住的是房奴


无名摄影人


肯定不是农民


缘来Ai的s你


孩子的学费能欠吗?孩子的生活费能欠吗?要是欠下了,来年怎么办。


阳光下的风水宝地


最先熬不住的事房奴吧


无悔青春167100611


春耕开始了。中原地区的农民兄弟也该施肥,除草。


用户9661661543165


为什么想着最先熬不住的会是农民呢?因为农民是弱势群体吗?因为农民最穷吗?每天身居农村的家中,想想疫情发展的势态。扪心自问,如果这场战疫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一家人能熬多久?

目前一家四口人,农村自住房,城里没买房,没房贷压力,无欠款,当然存款也不多。如疫情一直持续,考虑的首要是吃的问题。吃得温饱在农村是不成问题的,就算去年没有种田地,但今年一开春,马上可以进行春耕生产,投入生产三、四个月后即有收获。所以说农村不存在无米下炊的情况。农村疏菜更是大量自产自足,如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十足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居于农村,如果确实疫情无限延期。惟一难以应付的是教育费用。两个小孩的教育费用一年需要五、六万,如果无工可打,最后陷入困境的是小孩不得不缀学。当然,出现那种情形的应该不止一家独有,应是普遍,教育的困境来袭,很多家庭避无可避。

其实疫情持续,现在很多开始拚的就是手头存款,存款越多,支撑得越久。其他如股票、基金等难以套现的财产类,反倒不如现金稳固。

其实最先撑不下的,是有房贷、车贷的进城农民工。手头存款已经投入房产,供着车,本来就每月所剩无几。偏偏又不是体制内,两月不开工就无钱买粮,更别提房贷,一旦断供,房产马上面临被 银行收回的危险,现在肯定是急得吃不好,睡不安,焦虑得不行。

所以说农民最先撑不下的,还是低估了农民,农民的生命力强着呢,到底是土地的主人,粮食的创造者。一旦出现危机,民以食天,粮食的重要性任何东西都 不可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