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迪西(688202)机构调研与投资者问答精选(2020年01月07日)

一、公司介绍环节

美迪西成立于2004年,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浦东川沙经济园区和南汇凯龙商务园区,是一家专业的生物医药临床前综合研发服务CRO公司,为全球的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全方位的符合国内及国际申报标准的一站式新药研发服务。公司服务涵盖医药临床前新药研究的全过程,主要包括药物发现、药学研究及临床前研究。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美迪西现已拥有约30000平方米研发实验室,员工团队超过1000人。公司开发及改进了一系列新药研发技术及服务平台,目前已有4个研究平台入选为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或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约300个药效评价模型,主持参与9项国家或省市级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公司通过中国NMPA的GLP认证,同时达到美国FDA的标准,已获得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可委员会(AAALAC)认可,为国内极少数能够承担8类研究项目并达到美国FDA标准的GLP研究机构。公司先后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浦东新区企业研发机构”,获批设立“上海浦东新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

二、问答环节

1、问题:公司境内境外业务的比例如何?

回答:2018年度,境内客户收入占比为74%,境外客户收入占比为26%。2019年上半年,境内客户收入占比为73%,境外客户收入占比为27%。

2、问题:公司的业务结构和比例如何?

回答: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自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服务及临床前研究服务。

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服务主要包括化合物合成及筛选、原料药及制剂工艺研究等服务,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5.84%、55.58%、55.80%和56.64%,占比较为稳定。

临床前研究服务主要包括药效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毒理研究等服务。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4.16%、44.42%、44.20%和43.36%。

3、问题:公司的收入确认的方式是什么?

回答:公司的主要项目类型分为FTE课题及非FTE课题。FTE课题于资产负债表日按提供的时间及约定的FTE价格及实际耗用的材料费定期开票并扣除相应增值税后确认为该项目的当期收入。非FTE的项目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项目研发收入,通过项目研发合同横向划分业务模块,如原料药、制剂工艺的开发及质量研究、化合物合成、生物学研究、药效学研究、毒代动力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安全评价研究,纵向将各业务类型的具体流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工序并以此确认各阶段的项目完工进度。

(1)对于金额小且研发周期较短(三万美金以下且研发周期短于三个月)或不能拆分出形象进度节点的研发项目,在项目完成后向客户交付研发成果(化合物或试验报告),并取得客户确认/签收后,一次性确认收入。

(2)对于金额较大且研发周期较长的研发项目,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情况下,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的劳务收入。具体确认依据、时点和确认金额遵照公式:本期确认的收入=项目研发合同总金额×本期末止劳务的累计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完成的合同金额并扣除相应增值税后确认为该项目的当期收入。

问题:在手订单的情况如何?

回答:截止2019年6月末,公司在手订单合同金额为80,777.86万元,未完成金额为40,119.39万元。

问题:公司的前五大客户有哪些?

回答:2019年上半年公司的前五大客户是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s,Inc.、恒瑞医药、杭州多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新药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济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6、问题:原料药制剂业务的收入占比如何?

回答:截至2019年6月末,原料药研究服务的收入占比为14.44%,制剂研究服务占比为8.37%,合计占比为22.81%。

7、问题:业务板块的占比和构成情况如何?

回答:公司分为三大业务板块,药物发现、药学研究和临床前研究。2019年1-6月,药物发现占比33.83%,药学研究占比22.81%,临床前研究占比43.36%。

公司自成立之初,即开始构建临床前研究及药物发现研究技术平台,该两类业务是公司传统优势业务,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上述两类业务收入合计占比分别为82.18%、81.84%、76.73%和77.19%,构成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公司在保持上述两大类业务发展的前提下,公司着力拓展药学研究业务,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逐年增长,占比分别为17.82%、18.16%、23.27%和22.81%,构成公司新的稳定收入来源。

8、问题: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是哪些?

回答: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①拥有全面的临床前新药研发能力及丰富的研发经验;②在免疫肿瘤药物、抗体及抗体药物偶联物研发领域具有相对优势;③专业人才团队优势;④研究质量控制体系达到国际标准;⑤公司拥有优质的客户群和良好的行业口碑。

9、问题: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及规划是什么?

回答:未来三年公司将牢牢把握医药研发服务行业的发展机遇,加强公司在化学、生物、制剂和临床前研究领域的专业服务能力,通过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地位并进一步提高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市场份额。为在现有基础上,集中优势资源满足国内外创新药物临床前研究服务需求,公司围绕临床前研究一体化策略,持续深化融合发展,将目前的一体化优势从化学药延伸至生物药领域,进行横向扩张,未来短期内公司仍将专注于临床前研究服务。

公司发展的具体规划是通过创新药研究及国际申报中心之药物发现和药学研究及申报平台、创新药研究及国际申报中心之临床前研究及申报平台两个项目的建设实施,全面提升化学、生物、制剂和临床前研发服务水平,实现研发产业链一体化服务,为客户提供种类更多、难度更大、附加值更高的研发服务,提升综合服务业务在公司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吸引更多的大型医药企业客户,将公司建设成为一家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研究服务企业,在技术设备达到国际化水平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和管理体系,全面参与全球医药研发服务行业的竞争。

10、问题:药物发现和药学研究业务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回答:公司在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领域的竞争优势如下:公司具备全面的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服务能力,能够满足客户的不同类型的业务需求;公司建立了全面的服务技术体系,并在手性药物、糖化学、抗体及抗体药偶联物等药物发现服务,绿色酶化学、原料药质量研究等药学研究服务中掌握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公司具备较为丰富的国内外大型医药企业的服务经验,同时建立了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个性化服务的灵活服务机制。

11、问题:公司药效学业务的发展情况如何?

回答:公司覆盖了大部分人类重大疾病的药效评价方法和体系,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体外到动物体内的众多疾病模型系统,全面评价从成药性到一类创新药的各种类型新药。针对抗肿瘤药物药效评价,建立了200多种肿瘤评价模型,包括异种肿瘤移植模型、原位肿瘤移植模型、同种肿瘤移植模型、转基因小鼠肿瘤模型、人源化肿瘤移植模型以及采用放疗和化疗联合治疗评价技术,可对细胞毒及靶点类小分子药物、单抗及双特异抗体等大分子药物、ADC、CAR-T细胞治疗抗肿瘤新药提供全面系统的评价。此外公司还建立了包括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及代谢系统、炎症和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及其他疾病系统等近100种非肿瘤靶点新药研究评价动物模型。

12、问题:活跃的客户和拿到批件的项目大概数量有多少?

回答:仅从2015年以来,公司先后为国内外超过500家客户提供新药研发服务,参与完成的新药及仿制药项目已有58个通过CFDA/NMPA批准进入I期临床试验。同时,公司参与研发完成的3个新药项目通过美国FDA的审评进入临床I期试验,1个新药项目通过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GA的审批进入临床I期试验。

13、问题:与初创型客户的合作情况如何?

回答:伴随着国家对新药研发的政策鼓励,国内生物医药企业投融资的快速上升,以及大量医药行业华人专家回国创业,近些年来我国初创型生物医药公司得到蓬勃发展。公司客户中存在一部分初创型生物医药企业客户,该类客户主要致力于新药研发业务,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一定的融资能力,不少客户获得上市公司、大型药企或者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未来将有机会随着国内医药行业的持续发展而逐步成长。公司通过早期切入,加强与该类客户的合作,既可以拓展当期业务,又可以增强与这类客户的合作黏性,有利于争取未来潜在业务机会。

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初创型生物医药公司客户为公司贡献收入金额分别为2,270.99万元、3,555.04万元、6,119.41万元和3,901.01万元,占当期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78%、14.26%、18.83%和19.67%。

附:活动信息表

<table><tbody>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2020年1月7日:
西南证券陈进、李强
2020年1月10日:

光大证券林小伟
国泰基金杨钟男
上海楹联投资 应振洲
2020年1月16日:
光大证券宋硕
兴全基金邱晓旭、钱鑫时间2020年1月7日、2020年1月10日、2020年1月16日地点公司会议室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2020年1月7日:
董事会秘书:王国林
证券事务代表:薛超、卓楠
2020年1月10日:
董事会秘书:王国林
证券事务代表:薛超、卓楠
2020年1月16日:
董事会秘书:王国林
证券事务代表:薛超、卓楠日期
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tbody>/<table>

(此稿由证券时报e公司写稿机器人“快手小e”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