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道菜证明你有苦过?

晨晨东方夜谈


七十年代十几岁,90%的粗粮天天包谷面发糕,炒菜放一点点油、清汤寡水的,过生日就煮2个鸡蛋、吃碗捞面就非常满足了。


虎啸47890127


我是八零后,其实相比我们上一辈人,我们这一代真的算是幸福了。爸爸妈妈吃过的苦不愿我们再吃,所以他们尽全力让我们过得更好。 先在此祝全天下的父母身体健康!

说到苦日子应该是上学的时候吧,我小学就开始寄宿了。每星期回家一回。那个时候学校没有食堂只有锅炉房。自己淘米蒸饭,而菜吃的最多的就只有两样:臭豆子和辣子

臭豆子很咸,拌了很多调料,能长时间保存,也很下饭。有的时候妈妈想让营养丰富些就炒些菜在里面,但那样子一般不能超过两天就坏了,特别是夏天。

辣子也是常备菜之一,菜籽油做的辣子很香,也是我最爱的下饭菜!可能是那个时候辣椒吃的太多,现在我一吃辣椒就胃疼。已经很多年没有吃过辣椒了。

记得那个时候学校旁边有人做大锅菜卖,一毛钱一勺,勺子还不小。但从来不舍得买来吃。留着零花钱到放假的时候给妹妹买零食吃。长长的辣棍儿一毛钱一根,糖一毛钱两颗,方便面五毛钱一包、、、说起这些都是满满的回忆啊,现在想来仍记得当时夏天的酷热,冬天的酷冷。但当时周围的同学都是如此,倒也没觉着苦。


阿遥爱吃蛋炒饭


以前我叫它酸酸菜,现在才知道它叫“马齿苋”,以前一种路边常见的野菜。。父母都是白手起家、辛勤劳动、努力打拼才有了现在的生活。以前从汉阳县(现在沌口开发区)转过来时(88还是89年从郊县(区)转到市区),当时父亲单位省测绘局外业队分了房子,所以我和妈才转过来的(按他当时的级别分的两室一厅)。记得当时爷爷奶奶,也就给了他们一个碗柜、几个碗和几双筷子……而在这之前,父母还要每月把生活费交给爷爷奶奶,毕竟我和妈吃喝要开销。再则,爷爷那个年代,他们的子女都偏多。。父亲这边的七大姑八大姨、和他们的子女偶尔还要过来蹭蹭饭什么的……再加上当时家里土房翻修红砖房不久,所以估计在那个年代里父母也没存下什么钱来。。后来我就读于鲁巷小学,他们当时交了学费以后手头上就没有什么余钱了,而鲁小属于省级/市级示范性小学,记得当时教学很有特色,课外还开设有音乐、手工、体育、种植、航模、无线电、绘画……等等的兴趣班和特色小组,非常丰富,费用上比一般小学要高出不少,记得当时一学期学费加杂费都得100-200,当时大多数人工资只有1、20一个月,多的也不过3、40……父母作风又都很硬派,又不愿拉下脸找单位同事邻居开口借,所以吃了一段时间那种带点酸味的、未曾见过的菜,我叫它“酸酸菜”(萝卜、白菜、菠菜、茄子、黄瓜、瓠子……这些应该属于常见。后来才知道它是野草一样的菜- - 野菜。)时至今日,我才知道它叫“马齿苋”,那种放在任何恶劣环境都能顽强生长的,犹如野草一般的野菜。。其实,现在妈偶尔还是会弄上一点来凉拌。。毕竟过过苦日子,忆苦思甜。也会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和美好生活。



辉YJH


我今年26岁,我小时候是在姥爷家长大的,在我的记忆里我姥爷是一个打白铁的,就是从临沂买铁皮,或者拆解油桶然后用锤子制成锅、壶、炉子、舀子、桶之类的家什的营生。我记事的时候,姥爷家已经很富裕了。 九几年就给我舅舅盖了楼房。逢年过节的时候前来道谢人情的邻里街坊烟啊,酒啊,各种好吃的把睡觉那屋塞成了批发部。我的记忆里姥爷是一个能人,大字不识一个,硬是会修锁,修手电筒,针灸等一些巧活。听我妈妈说以前的时候,小死孩到处都是。有的小孩在医院里医生都说不行了,抱回家埋了吧。然后抱到我姥爷哪里,脖子筋都软了,姥爷取出银针,丢,丢,丢,针几下,马上就哭了。再针几天一天一个样,最后就好了。我姥爷平日大烟大酒大茶。一天能喝一斤52度的黄皮汤沟大曲。烟是那种悍烟。茶叶是本地的散装大茶。



小小顷


作为一名90后我很幸运,生活在阳光下。我们这一代人也算是世界的宠儿,中国那段艰苦的年代并未对我们造成任何影响。那时的童年是那么的美好,相比于现在虽然还是稍微苦点但是确实承载了太多的回忆。现在想吃什么东西超市或是各种网站无论是贵的或者是便宜的都能找出一堆,各种口味。我小时候物质并没有这么好,家里条件又一般,吃一只烧鸡,大人总是把两条鸡腿一条先给老人吃在给自己吃另外一条。也许是延续了大人们艰苦朴素的生活吧,每次在集市上遇到自己想吃的东西总会先问问价格,一听卖东西的阿姨说的价格后感觉很贵自己就主动的不要了,那种懂事总会逗乐身边的多数人。以前吃的一些东西虽然说对身体健康不怎么好,那时候一口馒头一口就菜真是满满的幸福感。

小时候我们这边近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口缸,用了腌制咸菜的,其实就是把白菜,萝卜啥的放进缸里然后倒进食用盐最后盖上缸盖子放至一段时间就可以吃了.可别小瞧这一缸菜,它可以放很长时间,更加可以吃很长时间。每次吃饭的时候没有就菜了又不能干吃馒头米饭吧,就从缸里捞出个萝卜,我们这边叫辣疙瘩。放进清水里洗干净,刮皮把萝卜切成丝,倒点味精酱油啥的就可以吃了,我最喜欢用辣椒油拌这吃,一口馒头一口菜的,真是满满的爽感。而我最喜欢的吃法就是把萝卜切成丝,用面粉加点水一搅拌放进锅里用油煎,出锅的时候吃起来酥酥脆脆的。可是当时条件不允许用这么多油做菜有点奢侈了。当时确实是一缸腌菜解决了一大家子人好长时间的就菜问题。作为90后的我,对于童年的回忆确实非常美好,虽然有点小苦,但心里总归是甜的。


吃货别跑


我是90年的,当时对于60后70后80后来说我们算是很幸福的人了,条件比他们好很多,经常听60后的爸妈说他们那时候吃的是地瓜渣丸子,谷糠丸子条件好的就地瓜片配菜汤!对于我们90后来说已经比之前好了很多我们那时候吃的是白饭配霉豆腐,配炒酸菜,或者炒芋头丝。在校当寄宿生的时候我们会炒其中的一个菜带到学校吃可以很久,这样就不用在学校买菜了。我就得最能证明我苦过的就要数这霉豆腐了。

霉豆腐的做法是自己家黄豆来做的游浆豆腐或者买游浆豆腐(游浆豆腐是靠前一夜的豆浆发酵成酸浆再加到煮开的新鲜的豆浆中制作的),游浆豆腐做好后把豆腐拿到锅内煮开煮透,再放到沥水篮中沥干水分大概沥一天左右,待水沥干果拿一个竹篮放上一块白纱布把豆腐切成小块再裹上纱布把篮子放在通风的地方,气温比较高时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了,气温较低时要10天左右,当豆腐表面出现红霉为最佳品质,喜欢吃味道比较重的可以多放几天,待霉好后辣椒粉加盐和味精放到盆里把霉豆腐一块一块的裹上辣椒粉再放到玻璃瓶里,喜欢的可以当茶油,这样就可以吃了






chrry霞


我有苦过的那是酸菜,我生于六零年代末,那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好,每到冬天我的母亲就腌了好多的酸菜,而且每顿饭都炒酸菜,我的老妈呢又是山西人,还特别爱吃面食,爱吃醋,所以吃到肚子里感觉酸酸的,总想吃点肉,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吃这口酸菜有时还挺想念,也挺想念妈妈



莱昂部落


鸡蛋炒西红柿必须上榜!

小时候家里穷,冬天几乎都是吃白菜,炖白菜,炒白菜,酸菜,突然吃上一顿鸡蛋炒西红柿,我就想用菜汤泡米饭,结果我爸说,泡菜汤就不许吃菜,吃菜就不许泡汤!记得那顿饭就我和我爸在吃饭,时间久远不记得妈妈和弟弟去了哪里,只记得那盘鸡蛋炒西红柿……


狮子座傻姑娘


我是90后91年的,我们这个年代确实没吃过什么苦,就算小时候家里条件差,一般大人也都是把最好的给我们!唯一让我记忆尤新的就是在毕业之后的那两年,我是学计算机的软件编程,按理我工作前景很不错了,就像我们这一代大多数人一样,刚出学堂大门不甘平庸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干一番大事业大成就!

刚刚毕业去上海上了两年班,研发手机的,恰巧碰上了手机行业的大更新大统一,很不幸我上班的公司破产倒闭了,我回了武汉!在无意之中接触了销售,可能是性格的原因,销售真的可以说我是得心应手,连续成为公司月销冠,平均一个月最少1万8,慢慢就提升带团队当经理,应该说是很稳定的了,人嘛总是不甘平凡,我离职了,一手创建了自己的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因为有资源,起步还算不错,仅仅7个月,人生的大起大落开始了!客户跑路了,上家找我要钱,员工逼着我发工资,硬抗了三个月,没办法倒闭了,欠了一屁股债!在我最穷的时候没有什么菜不菜的,我都是用电饭锅清水煮面,会放一点盐,没有油,我也没有怪过谁,也明白一些道理,也算是看清了人情冷暖!其实没有什么苦或者不苦的,我就是为之前的不理智买单了!现在依然我没有放弃努力攀登,只是经过之前的一切,心里有一个衡量,衡量可为跟不可为,衡量自己的能量!希望2020一切好起来,也希望大家不要放弃攀登!


来杯奶茶三分糖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小时候的苦日子,我80年代初出生于江西的一个小山村,那时候虽然饭能吃饱,但是真的没有好菜吃,几个月都难吃到一次肉。记得小时候没菜吃不下饭的时候,吃的最多的就是酱油拌饭。那时候酱油没有老抽和生抽之分,应该算是老抽吧。煮饭的时候拿个碗,里面放半碗酱油加点猪油和盐,放在饭上蒸。等饭熟了以后就用酱油拌饭,真的,在那个年代吃起来津津有味。

想想现在的小孩子有多幸福,鸡鸭鱼肉都不愿意吃,每次吃饭还要求着他们吃。所以我们还是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虽然现在也有高房价高物价看病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但是起码吃的比以前好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