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太難、太難?

錫鐵兵


六祖慧能聽聞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立馬開悟道: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對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在我看來應當算是倒反狀語。對這句話細思之,我覺得應該這樣解釋:要生什麼樣的心呢?是要生起無所住的心,生起對什麼事都不留戀,都不執著,都不看重,都不固執的心。因為眼前不管發生的什麼都是暫時的,而不會是永存的。六祖慧能說“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一切萬法都是由自性生髮的,都是對境而生的,都是變化無常的,都是可增可減的,都是當下的暫時的,所以,不要被法所迷,被法所縛。這樣的解釋有道理嗎?好懂嗎?



德奕人生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無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實相境界。既悟實相無相,一無所得,還有什麼我執、煩惱、生死、無明可住?若執著無住,又落於偏空。何以故?當知真空不空。云何不空?空寂靈知,起用自見。用云何起?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云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明真心,就是生悲願無盡之菩薩心、菩提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無我心。如是等心,皆是無所住而生之心。便是真心、清淨心,亦即是佛心。而眾生所生之心,乃貪心、我執心、貢高心、差別心,乃至八萬四千煩惱心。如是等心,皆是有所住而生之心,便是妄心、業識心,亦即是眾生心。所以者何?因眾生處處著相,相多故心亦多,心多即不能清淨,心不清淨,即不能悟得實相真心。故學佛人慾悟實相真心,即要放下一切,則一切不住,真心自見,即是道心。道從心生,心由道見。講到究竟,這一個道字,也不可說。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路絕。此理微妙,初學人不易領悟。佛要人領悟實相無相,離念即是真心,故說“應無所住”。佛又要人領悟起用之妙,故又方便說“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二句,看來似覺矛盾,其實就是如是。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每一個念頭都不停留的,自然不停留。行雲流水,前念已滅,後念不生,當體即空。不要你去用心,你去用心求空,已經被一個妄念遮住了,自性本來空。換一句話,我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應”字是方法論;如果以本體論來講,“本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心本來無所住,儘管啟用,用也空。

因此,後來佛再三講到,所謂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已經講完了嘛!你也會念,曉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偏要求個得,偏要求個住。它過去現在未來,哪裡妨礙你了?自性本空。

無所住,一切無所住因此佛法也無所住,也無定法可說。如果說佛法就是般若,就是金剛經,或阿彌陀經,就錯了,因為你就住在那裡了,都有所住。佛只講到應無所住,不可住,不可說。所以對各種差別的法門,也不必有所住,只要你心有所住,有所掛礙,都不是佛法。一個大問題到這裡為止。

你的念頭不要你去反觀啊,它本來就是空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啊!《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人的心本來就是靜。鬧是人為的,庸人自擾!








費小姐治癒拾荒記


應是指見道十五心後道類智一念心能達到的境界,不過在加行道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修行時也可發此因心。

心本無住,不遮妄想亂起亂滅,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是修出來的,因為心體原本凝然慧發。然非離修而能滅卻煩惱執著,故言放下、離相、佈施,因為法性本離貪執,人由顛倒無明故起惑造業,故經說“應無所執而行於佈施",佈施即道也,道本無動,依他而動,依煩惱而現對治。此一心之大用也。頂禮佛世尊,頂禮金剛經。


三千之慧


提問者是覺悟之人。

“應無所往而生其心”告訴我們:

各行各業工作者,只要衝破專業難關,天長日久精益求精,專業必會進入出眾拔萃、出神入化之妙境。

同理,修道者必須從有為法開始入門。這過程漫長艱難,最後達到感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可謂:應無所往而生其心。


家傳紅


這個題目很好,怎樣才能做到無所住而生其心?是的,無所住是做到的,不是想到的。

無所住就是不執著,不執著不是放棄,不是不管不顧。是放開自我的束縛,放開對一種認知模式的固執,放開心量接納更多的可能。來者不拒,去者不追。活在當下,安住於真實的生命覺照之中。

證得生命實相,需要破而後立。破掉自己現階段的認知模型,思維模式。將其打散揉碎,用智慧觀照其本質,然後重新排列組合形成新的知見系統。彷彿獲得新生,覺知到那些被自己忽略掉的事實。

首先要提起覺觀,在事上磨練自己的心性,每一件事的相遇都是覺醒自我的機會。養成習慣不推卸責任,反觀自身自心。剖析形成這些認知的底層架構是什麼。隨著覺察越來越細微,自心每一個念頭的生起都會清清楚楚。然後生起慧觀,明瞭生命的真實和虛妄,哪些是生命本有之功用,哪些是這些功用生起的覺受,又有哪些是依據這些覺受生起的概念。哪些是依概念所行之事。實相無相,安住於真實處就不會於虛妄處矯揉造作,自尋煩惱。

是的,這是做到的。需要誠實面對自己真實的心意,不騙自己,不逃避自己的慾望,看清自己的本來面目。其次是擴充自己的人格,做一個有擔當有責任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人只有敢於任事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內心。接納的越多,經驗過的越多才不會安於一隅,故步自封。是的,這是做到的。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愛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所住而生其心。[祈禱][祈禱][祈禱]



昨日的回憶


外不著相,內不著空,著相生滅起,內心的高興快樂感覺泯去,著空寂寞枯燥,不著空,一些東西得靠自己去參悟,思考,歇時即真如,無所住,你的心是活的,著相即死,電影膠片只有不住播放,才有意義,道理是一樣的,關鍵自己思考,就是坐禪,也不是一動不動,也是有思想的,關鍵自然隨緣,向心悟,了了分明,那個會思考的是誰呢?


mao000000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出自哪裡,在竊看來,這是本意解釋,還有一種解釋是“相忘於江湖”,這就如同“此地無銀三百兩”的邏輯是共通的,有即是無,心生愛意、生善念,不是生於心,而是踐於行,行即是“無所住”。踐於行,至少分兩種,其一、臨摹,即照著講;其二、創新,即接著講。前者是順流而下,“住”的有多“無”少;後者反之。

創新的有是臨摹的無,臨摹生其心才有創新。臨摹與創新是人在世間增感求存的根本路徑。人生空空而來,空空而去,一路所得所見所聞皆是過往雲煙。若以物喜物悲,多半是領悟不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意的,若要有所悟,就需要讓❤在物喜物悲的得失中感受其生與無。也就是說物是人喜與悲的呈現,物喜物悲不在物,在心。


戰略扒井蝦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剛經》。關鍵是“住”和“心”二字,住,指的是人對世俗、對物質的妄想分別,對境界引發的相續心;心,指的是離開了事物的相續心,已不住。突破了無明的干預。人對佛理禪義的領悟。人應該對世俗物質無所執著,才有可能深刻領悟佛,找到自己的真心。
自有自己開悟了,才能自照,亦能照人。
我在這裡做了一個視頻,你看看是否會有感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1536d5268104bd29e572e3428ce1dbe\

小明閃閃


這個問題從三個方面來說:

第一個方面,對於一般人來說,也就是沒有明心見性的人來說,要想做到無所住而生心,那必須就得放下,放下什麼呢?不是放下所有的工作,學習,家庭,事業,而是放下對財、色、名、食、睡的妄想、分別和執著,放下貪、嗔、痴、慢、疑,你放下的越多心裡也就越清淨,自然而然的就能慢慢做到無住而生心了。如果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特別強烈的話,雜念就會千絲萬縷,永不停歇,那就與無住生心背道而馳了,要想無住生心是絕對做不到的。

第二個方面,對於剛剛開悟見性的人來說,要想完全的無住生心也是不可能的,剛剛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對於自身和整個的世界認識有一個質的轉變,做到無住生心就要容易多了,但是還要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來保任,要慢慢的磨掉自己與生俱來的無名習氣,最後才能大徹大悟。

第三個方面,就是對於大徹大悟的覺者來說,就沒有什麼心的住與不住了,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測度的,我也就不能妄加評論了。


永遠的200598


“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就是當你眼前有個東西阻擋住你的視線,即使是一片小小的葉子,你也會看不到整個森林。道理很簡單,但實際做起來,許多人會被自己的人生格局所侷限,思想境界與眼光達不到,見識與思維,就只能是那麼一點點。所以,做事講氣量、胸襟,眼界。住,就會有障礙,不住,則無掛礙。無欲則剛,無住而自在。。。在教育孩子們時,要他們有個遠大的目標與人生理想,一個人看得遠了,就不會停留在小我,小境界與眼前利益,那種努力是長足的,不停懈的。氣量大度,更不會斤斤計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