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太难、太难?

锡铁兵


六祖慧能听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立马开悟道: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对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在我看来应当算是倒反状语。对这句话细思之,我觉得应该这样解释:要生什么样的心呢?是要生起无所住的心,生起对什么事都不留恋,都不执着,都不看重,都不固执的心。因为眼前不管发生的什么都是暂时的,而不会是永存的。六祖慧能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一切万法都是由自性生发的,都是对境而生的,都是变化无常的,都是可增可减的,都是当下的暂时的,所以,不要被法所迷,被法所缚。这样的解释有道理吗?好懂吗?



德奕人生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实相境界。既悟实相无相,一无所得,还有什么我执、烦恼、生死、无明可住?若执著无住,又落于偏空。何以故?当知真空不空。云何不空?空寂灵知,起用自见。用云何起?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云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明真心,就是生悲愿无尽之菩萨心、菩提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无我心。如是等心,皆是无所住而生之心。便是真心、清净心,亦即是佛心。而众生所生之心,乃贪心、我执心、贡高心、差别心,乃至八万四千烦恼心。如是等心,皆是有所住而生之心,便是妄心、业识心,亦即是众生心。所以者何?因众生处处著相,相多故心亦多,心多即不能清净,心不清净,即不能悟得实相真心。故学佛人欲悟实相真心,即要放下一切,则一切不住,真心自见,即是道心。道从心生,心由道见。讲到究竟,这一个道字,也不可说。所谓言语道断,心行路绝。此理微妙,初学人不易领悟。佛要人领悟实相无相,离念即是真心,故说“应无所住”。佛又要人领悟起用之妙,故又方便说“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二句,看来似觉矛盾,其实就是如是。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每一个念头都不停留的,自然不停留。行云流水,前念已灭,后念不生,当体即空。不要你去用心,你去用心求空,已经被一个妄念遮住了,自性本来空。换一句话,我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应”字是方法论;如果以本体论来讲,“本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心本来无所住,尽管启用,用也空。

因此,后来佛再三讲到,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已经讲完了嘛!你也会念,晓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偏要求个得,偏要求个住。它过去现在未来,哪里妨碍你了?自性本空。

无所住,一切无所住因此佛法也无所住,也无定法可说。如果说佛法就是般若,就是金刚经,或阿弥陀经,就错了,因为你就住在那里了,都有所住。佛只讲到应无所住,不可住,不可说。所以对各种差别的法门,也不必有所住,只要你心有所住,有所挂碍,都不是佛法。一个大问题到这里为止。

你的念头不要你去反观啊,它本来就是空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啊!《金刚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人的心本来就是静。闹是人为的,庸人自扰!








费小姐治愈拾荒記


应是指见道十五心后道类智一念心能达到的境界,不过在加行道顺解脱分及顺决择分修行时也可发此因心。

心本无住,不遮妄想乱起乱灭,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是修出来的,因为心体原本凝然慧发。然非离修而能灭却烦恼执着,故言放下、离相、布施,因为法性本离贪执,人由颠倒无明故起惑造业,故经说“应无所执而行于布施",布施即道也,道本无动,依他而动,依烦恼而现对治。此一心之大用也。顶礼佛世尊,顶礼金刚经。


三千之慧


提问者是觉悟之人。

“应无所往而生其心”告诉我们:

各行各业工作者,只要冲破专业难关,天长日久精益求精,专业必会进入出众拔萃、出神入化之妙境。

同理,修道者必须从有为法开始入门。这过程漫长艰难,最后达到感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可谓:应无所往而生其心。


家传红


这个题目很好,怎样才能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是的,无所住是做到的,不是想到的。

无所住就是不执着,不执着不是放弃,不是不管不顾。是放开自我的束缚,放开对一种认知模式的固执,放开心量接纳更多的可能。来者不拒,去者不追。活在当下,安住于真实的生命觉照之中。

证得生命实相,需要破而后立。破掉自己现阶段的认知模型,思维模式。将其打散揉碎,用智慧观照其本质,然后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知见系统。仿佛获得新生,觉知到那些被自己忽略掉的事实。

首先要提起觉观,在事上磨练自己的心性,每一件事的相遇都是觉醒自我的机会。养成习惯不推卸责任,反观自身自心。剖析形成这些认知的底层架构是什么。随着觉察越来越细微,自心每一个念头的生起都会清清楚楚。然后生起慧观,明了生命的真实和虚妄,哪些是生命本有之功用,哪些是这些功用生起的觉受,又有哪些是依据这些觉受生起的概念。哪些是依概念所行之事。实相无相,安住于真实处就不会于虚妄处矫揉造作,自寻烦恼。

是的,这是做到的。需要诚实面对自己真实的心意,不骗自己,不逃避自己的欲望,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其次是扩充自己的人格,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人只有敢于任事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接纳的越多,经验过的越多才不会安于一隅,故步自封。是的,这是做到的。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所住而生其心。[祈祷][祈祷][祈祷]



昨日的回忆


外不着相,內不着空,着相生灭起,內心的高兴快乐感觉泯去,着空寂寞枯燥,不着空,一些东西得靠自己去参悟,思考,歇时即真如,无所住,你的心是活的,着相即死,电影胶片只有不住播放,才有意义,道理是一样的,关键自己思考,就是坐禅,也不是一动不动,也是有思想的,关键自然随缘,向心悟,了了分明,那个会思考的是谁呢?


mao000000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哪里,在窃看来,这是本意解释,还有一种解释是“相忘于江湖”,这就如同“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逻辑是共通的,有即是无,心生爱意、生善念,不是生于心,而是践于行,行即是“无所住”。践于行,至少分两种,其一、临摹,即照着讲;其二、创新,即接着讲。前者是顺流而下,“住”的有多“无”少;后者反之。

创新的有是临摹的无,临摹生其心才有创新。临摹与创新是人在世间增感求存的根本路径。人生空空而来,空空而去,一路所得所见所闻皆是过往云烟。若以物喜物悲,多半是领悟不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意的,若要有所悟,就需要让❤在物喜物悲的得失中感受其生与无。也就是说物是人喜与悲的呈现,物喜物悲不在物,在心。


战略扒井虾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关键是“住”和“心”二字,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妄想分别,对境界引发的相续心;心,指的是离开了事物的相续心,已不住。突破了无明的干预。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执着,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找到自己的真心。
自有自己开悟了,才能自照,亦能照人。
我在这里做了一个视频,你看看是否会有感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1536d5268104bd29e572e3428ce1dbe\

小明闪闪


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来说:

第一个方面,对于一般人来说,也就是没有明心见性的人来说,要想做到无所住而生心,那必须就得放下,放下什么呢?不是放下所有的工作,学习,家庭,事业,而是放下对财、色、名、食、睡的妄想、分别和执着,放下贪、嗔、痴、慢、疑,你放下的越多心里也就越清净,自然而然的就能慢慢做到无住而生心了。如果你的妄想、分别、执着特别强烈的话,杂念就会千丝万缕,永不停歇,那就与无住生心背道而驰了,要想无住生心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个方面,对于刚刚开悟见性的人来说,要想完全的无住生心也是不可能的,刚刚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对于自身和整个的世界认识有一个质的转变,做到无住生心就要容易多了,但是还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来保任,要慢慢的磨掉自己与生俱来的无名习气,最后才能大彻大悟。

第三个方面,就是对于大彻大悟的觉者来说,就没有什么心的住与不住了,不是我们凡夫所能测度的,我也就不能妄加评论了。


永远的200598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就是当你眼前有个东西阻挡住你的视线,即使是一片小小的叶子,你也会看不到整个森林。道理很简单,但实际做起来,许多人会被自己的人生格局所局限,思想境界与眼光达不到,见识与思维,就只能是那么一点点。所以,做事讲气量、胸襟,眼界。住,就会有障碍,不住,则无挂碍。无欲则刚,无住而自在。。。在教育孩子们时,要他们有个远大的目标与人生理想,一个人看得远了,就不会停留在小我,小境界与眼前利益,那种努力是长足的,不停懈的。气量大度,更不会斤斤计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