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负重前行的“菜篮子”守护者

紧急筹备发起倡议、召集员工提前返岗、企业老板“直播带货”……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兵马已动,粮草不能迟。1月27日,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广东农产品采购商联盟(以下称“采购商联盟”)向社会发出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倡议,仅用一天一夜时间,便搭起“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以下称“保供平台”)。全省农产品供应商、采购商、流通商等企业纷纷响应,截至目前,已有逾1800家企业入驻保供平台,跑出了令人瞩目的“广东速度”。

疫情之下,负重前行的“菜篮子”守护者

疫情之下,负重前行的“菜篮子”守护者

识别二维码,进入保供稳价安心网络平台

保供平台建设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并成为广东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重要抓手。2月3日,省委常委叶贞琴调研指导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平台建设情况,强调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把平台建成让老百姓放心、安心的重要载体。2月7日,广东抗疫保供稳价安心活动在广州举行,叶贞琴参加活动并连线驰援湖北抗疫公益捐赠仪式现场,强调全省农口系统要按照省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和“菜篮子”产品生产保供稳价等工作。

疫情之下,负重前行的“菜篮子”守护者

一场战役的胜利,需要一份强大的后勤保障。在这场为老百姓“菜篮子”保驾护航的战役中,从省委省政府到省农业农村厅、采购商联盟以及各相关政府部门,再到入驻保供平台的一家家企业、单位,无一不扮演着“守护者”这一角色。

一串数字背后的努力

有需求、即响应

两个小时,一份倡议书的发出,25家企业响应;一天一夜,一群“程序员”的努力,一个保供平台建立。这串数字背后,是谁在发力?

“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蔬菜、肉蛋奶、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搭建起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行动网络平台。”2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疫情防控第14场新闻发布会。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扶贫办主任顾幸伟介绍道,疫情防控期间,全省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生产稳定,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看似平常的12个字,在这个特殊时期显得难能可贵。而这一切,要从1月27日的一次线上紧急筹备工作说起。

“要主动担当!特定时期,出手出招要科学严谨,确保出师必胜!”1月27日,大年初三一早,农业农村厅分管领导在“农产品保供给倡议群”(以下称“倡议群”)对全省农产品保供给、稳价格、安民心行动提出上述要求。

疫情之下,负重前行的“菜篮子”守护者

作为采购商联盟秘书处、广东省农业展览馆馆长,丘志勇深知此次行动迫在眉睫。“针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联盟准备向全省发出倡议书,拟征集一批农产品供应商名单……”他在倡议群里作出具体工作部署后,便收拾好离家的行囊,从韶关驾车返穗。

“这两天,农贸市场的商户反映拿不到货,超市里各种食品也抢购一空。”南方农村报社总经理张璐在群里作出回应,“要弄清楚现时农产品供给的关键问题出在哪。”

身在北京的广东一人一亩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一亩田”)董事长刘志嘉也有同样的感受。经过多方联系,他找出了部分农产品短时断供的原因,“批发市场不是没有菜,而是没人愿意经营,很多商户宁可菜不要了也不愿开工。”显然,产销对接线下渠道受阻,搭建线上平台成了当务之急。

于是,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经一亩田提议,采购商联盟牵头,南方农村报社推动。当天下午,“保供稳价安心”十条倡议发出,正式拉响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集结号。

“这是好事实事,国联坚决参加”“我们微视也加入进来”“深圳鸿霖非常愿意加入此件有意义的事”……短短2小时内,便有25家广东省内畜禽产品、水产品、蔬果等企业以及媒体、互联网企业率先响应。同一时间,刘志嘉马上组织休假的技术人员远程办公,抢建线上保供平台。

“倡议发出后,我们的电话都被打爆了,越来越多企业参与进来。”丘志勇说。1月28日,经过技术人员的连夜奋战,保供平台搭建起来了。倡议群的群聊人数也一夜破百,参与企业纷纷加入平台,开启“云对接”模式。

与此同时,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韦浩全程跟进保供平台建设,统筹推进各项措施落地,并及时帮助入驻企业解决买卖难、运输难等痛点问题;渔业发展处处长于培松广泛发动水产企业加入平台;畜牧与饲料处处长罗一心和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陈三有积极调动畜牧企业参与行动,并为全省畜牧业的复产解决问题……

疫情之下,负重前行的“菜篮子”守护者

事实上,在这场“保供稳价安心”行动中,还有很多人在用自己的积极行动,为抗击疫情、保障生活、恢复生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逾千家企业“前赴后继”

不打烊、不涨价

争分夺秒,说干就干。响应倡议的企业家们,纷纷拿出“硬措施”,跑出“加速度”,为农产品保供给、稳价格、安民心贡献力量。

疫情发生后,一天一蛋(深圳)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CEO彭玮杰临时组建突击小组,一方面跟进社区业主委员会了解采购需求,另一方面对接供应商稳定农产品供给。汇总最新情况后,他在倡议群里发出消息,“广佛深社区需要大量蔬菜供应,需支持落地配和一件代发,有蔬菜资源的小伙伴联系我!”

话音刚落,广东吉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波当即表示“可供一万斤蔬菜”,惠州市四季绿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燕芳、深圳市鸿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波也马上表态可以满足蔬菜供应要求,供需双方迅速搭上了线……

疫情之下,负重前行的“菜篮子”守护者

“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大年初三,董事长就带头在大棚收菜、打包。”身为退伍老兵的胡波说,医务人员在前线与疫情抗争,他在后方要全力保障供给,而且坚决杜绝哄抬物价的情况发生。

一地有需,多企供应。类似的对接行动,每天都在保供平台上演。短短几天内,响应倡议并加入平台的企业从25家增长到数百家,截至目前已突破1800家,涵盖省内外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种养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连锁商超、加工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和餐饮连锁企业等领域,成为广东农业农村抗疫、保障农产品平稳供给的重要力量。

疫情之下,负重前行的“菜篮子”守护者

产销高效对接的同时,钱大妈、百果园、盒马鲜生、点筹严选等商超门店也积极采取措施,优先保障核心城市区域门店营业。“线上线下不打烊、不涨价,不仅米面粮油,防护用品也在持续滚动上架、随时补货调货。”点筹网副总裁赵学生表示,深圳点筹严选20余家线下门店供应充足。

直播间里“云卖货”

保供应、稳民心

此次保供行动中,有那么一群人,全力推动“直播带货”模式,成功破解抗疫期间的买难卖难问题。

“只要市场有需求,价格合适,可以运出来,卜蜂莲花超市就会采购。”2月6日,卜蜂莲花超市蔬菜采购经理董强做客保供平台“会客室”直播采购,与菜农、果农线上沟通合作。直播开始没多久,许多菜农、果农就在屏幕上留下自家产品信息和联系电话,董强一一拍照记录,同时他也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进一步对接。

疫情之下,负重前行的“菜篮子”守护者

随着入驻企业的增加,平台直播为促进产销对接和农产品贸易开辟了又一新通路。早在1月30日,广东春丰天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春丰天集”)总经理王泽锋就号召入驻企业报名参与直播,“我们正在组织主播返岗直播销售,也欢迎各位入驻企业共同加入阵营。”

一时间,广东佰顺农产品供应链集团总经理王东、广州市金膳舫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煦等企业代表相继报名。一亩田也迅速采取行动,隔天就在保供平台上新增直播板块。待企业代表报名确认后,王泽锋团队便为其分配对接人,在直播中做好产销对接指引。

疫情之下,负重前行的“菜篮子”守护者

2月2日,春丰天集旗下主播“猫猫”开播,发动上百家供应商提供农产品,一小时便销售7006件。2月4日,采购商会客室直播(千鲜汇专场)开设两场直播,与超100家产地合作社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当天便与陆丰红满堂农业有限公司签订30万斤沙糖桔销售协议,与徐闻菠萝产地合作社签订一天10万斤销售协议……一场场直播,不断传出的好消息,让更多企业参与其中,也让消费者更加安心。

物流人争做保供“急先锋”

稳运输、速配送

“春节期间,我们的自有配送车不休假,保障稳定供应百余家单位粮油供应。”广东省供销社下属天润粮油集团负责人周灼维表示。同属省供销社的小鲜驿站,也靠自有配送车保障直营门店的果蔬肉菜供应,农产品可在一小时内从配送中心抵达门店。

疫情之下,负重前行的“菜篮子”守护者

小鲜驿站保供不打烊

除了自有配送,物流企业也在行动。“目前公司运输蔬菜和柑橘的8台货运车全部到位,2月1日我们将18吨南瓜打包、装运后,顺利送至武汉。”广西顺安达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叶羽顺表示,受疫情影响,部分道路封闭、堵塞,农产品运输遇到了一定困难。跨越速运、中国邮政、顺丰速运、鲜生活冷链等23家物流企业加入保供平台,确保供应商或采购商在平台发出物流需求24小时内响应。

疫情当前,少出门就是为抗疫做贡献,在“保供稳价安心”行动中,“线上买菜”“无接触配送”成为“热词”,盒马鲜生、京东到家等APP上订单量暴增,消费者在家动动手指便可让新鲜肉菜“送货上门”。

疫情之下,负重前行的“菜篮子”守护者

订单一下,“盒马小哥”开始动起来。配送人手不足,不少门店主管、运营、拣货员,都自发加入到配送队伍。不会骑电瓶车,就用拖板车;大件商品太多放不下,有“小马哥”就私车公用,把后备箱变成配送箱;为了减少人员接触,大年初二下午,盒马APP上线了“无接触配送服务”,从下单到配送再到取货,全程无接触。

在物流通道上,也少不了京东物流小哥的身影。“公司正利用自身供应链一体化的优势,坚持春节不打烊,确保大湾区所有市、县的流通渠道通畅。”京东物流集团华南区域广州分公司总经理李蔚琪介绍道,“让市民及时享受到平价、高质、放心的农产品供应”。

全媒体发力抗疫保供

广覆盖、落实地

“疫情”面前,传递最新资讯让消费者安心是媒体人的责任和义务。截至目前,各大媒体平台已发出近200篇图文、视频、直播报道,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多真实产销信息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企业投身抗疫保供行列。

南方日报记者紧跟时事动态,及时发布官方信息,深入一线采访报道;南方农村报派出多组记者,深入调研农产品生产端,及时收集发布供给情况;羊城晚报建立“出货帮”数字项目登陆保供平台;珠江经济台将旗下“呼啦商城”农产品导入保供平台;南方都市报筹备发布广东“保供稳价安心”产销晴雨表……省内多家媒体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报道,在稳定民心的同时,也为出现产销困难的企业指路。

疫情之下,负重前行的“菜篮子”守护者

“3周以来连发3次倡议书,每次发出之后企业都抢着报名。”负责撰写倡议书的记者表示,这项行动一直有很多人在背后努力,采购商联盟也会根据现有形式不断升级服务,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更多保障。

保供平台建设卓有成效,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和省市媒体广泛报道,向全国展示“广东速度”。同时,保供平台还联合联通广东公司开发广东农业农村疫情防控信息化系统,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抗疫新手段。

上千吨物资驰援湖北

伸援手、助脱困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做好本省农产品保供稳价工作的同时,广东农企纷纷向湖北伸出援助之手,自发捐赠物资驰援。

“要找准湖北的对接单位,农产品运输和捐助落地是问题,最好能直接捐赠给为一线供餐的街道或企业。”2月4日上午,南方农村报总经理张璐在刚刚组建的“广东农企驰援湖北爱心群”里谋划捐赠事宜,并与黄冈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顺利对接。

随后,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采购商联盟发出广东农企驰援湖北爱心公益捐赠行动倡议书。“何氏有冷链运输车,可以负责运输及交货”“省鳗鱼协会捐赠烤鳗5吨”“强竞农业捐赠海鲈鱼6吨”……原本只有十余人的微信群迅速壮大起来,捐赠企业不断涌入。

疫情之下,负重前行的“菜篮子”守护者

“这批捐赠物资包含水产品、肉类产品、蔬果等捐赠物资82.9吨,以及4000枚新鲜鸡蛋、1吨酸奶。”2月7日,首批捐赠物资在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下称“何氏水产”)集合发车,何氏水产董事长何华先介绍捐赠情况。2月8日,首批捐赠物资运抵湖北黄冈,并于当晚分发运送至各供餐单位,登上前线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餐桌。

捐赠倡议发起一周后,负责统计捐赠物资的南方农村报记者梁春桥在群里发出消息,“目前捐赠农产品累计超过1000吨,将分批发出,拟驰援湖北荆州、鄂州、孝感等地。”

疫情之下,负重前行的“菜篮子”守护者

2月12日下午,第二批捐赠物资发车,定向捐赠给广东援鄂医疗队。当天晚上,“广东农企驰援湖北爱心群”收到湖北荆州物资告急的消息。时间紧迫,组织方多方协调,全省农企接力调度运输车。2月13日开始,第三批捐赠物资从全省各地陆续发车,支援荆州。

“茂名市茂南区物资抵达荆州”“清远农企两车精品农产品送到”“20吨金鲳鱼冻品运抵鄂州”……一边是捐赠产品陆续到达,一边是广东农企接力捐赠。目前,更多捐赠物资正在征集中,为湖北等重点疫区送去信心与力量。

疫情之下,负重前行的“菜篮子”守护者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就是这样一群“菜篮子”守护者,他们在每个日升月落之间逆行而上、负重前行,在抗“疫”保供中快速响应、凝心聚力,默默地为农产品市场的日常运行、为老百姓生活的基础保障、为疫区“菜篮子”有效供应,站好每一班岗,贡献广东力量。

【采写】陈薇 刘涵

【来源】南方农村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