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事业单位,单位人浮于事,考过公务员,但能力不足将来何从?

韩里古


按照改革时间表,今年的事业单位改革必须改革到位,已经进入倒计时,我们作为基层员工,只能面对现实,被动接受。

下面,我们从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事业和公务员编制的待遇差别,我们有哪些选择,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编制的待遇区别

1.事业单位编制副县级以下不享受车补(其他地区不知,我们这里现有规定),实行实报实销。

2.事业编制不能享受职级并行,工资套改有差距。

3.事业编制很难流动到行政单位公务员岗位,流动有年龄限制,公务员可以到事业,没有年龄限制。

4.其他隐形福利差距。

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

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改为企业。因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收入来源完全靠自己,和现在的企业没多大差别,所以,将来他们会被归入企业进行管理,同时也将失去事业单位编制。

二、从事公益服务的改为公益类事业单位,包含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

01.公益一类。公益一类是指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层公益服务。因为这些工作都属于公益服务,所以需要国家出钱补贴,因此它们被归为公益类事业单位。

02.公益二类。公益二类是指承担高校教育和非营利医疗的公益服务。近年来,取消高校和医院编制的传言不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事业单位改革后高校和医院将被归类到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承担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职能的事业单位划入行政类

。这部分事业单位因为工作性质和公务员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所以将会被取消事业编制,直接按照公务员办法进行管理。

事业编转为公务员编的可能

事业单位编制转为公务员编制,由于行政编制数量有限,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无条件的转为行政编。

目前,事业单位编制转公务员编制的具体办法还没有出来,想必也是要经过考试,层层选拔才能真正进入公务员体系,实现事业单位编到公务员编的彻底转换。

优势

1.年龄31岁,很年轻,按照公务员招考年龄,还有几年的时间可以参加考试,争取身份转换。

2..改革后不满意安排可辞职。毕竟年龄小,还有其他多种可能。

劣势

1. 目前单位属于建筑类,可能转企业。

2. 己经成家,想着安宁,辞职有很多牵绊,需过心理关和家庭关。

怎么办

事业单位改革,大势所趋,趁年轻再参加公务员考试,毕竟面对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公务员是有面子和收入保证的好职业。为了增加成功率,可把主要精力用在补习上,现有单位工作能过去就行。

提高自己的副业能力,多尝试一些力所能及的途径,我们不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在哪。


宝庆斋


我目前刚刚才考上事业单位,我要今年才满23。刚刚大学毕业,因为单位有最低服务年限5年,我计划5年提升自己学历,能够考上在职研,以后才能走得很顺畅。也许有一天也会变得浮沉,但是我想的是,跟着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走,没问题的。


拍呀拍爱好者


2020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大限,行政类的转公务员或参公,生产经营类的转企业,公益类的不变。你单位是建筑类,转企业的概率还是有的,但是转企未必是坏事,可能工资上会提高,取决于效益。

若您想继续走仕途,还是考公务员吧,毕竟公务员在体制内的稳定性和待遇都是相对来说最好的,可以选择报考岗位的时候选择竞争小的职位,先解决身份的问题,现在职级并行了,职务上不去可以走职级晋升,待遇同样能提高,也可以成为公务员后参加公务员遴选,考到大机关里去(前提是先成为公务员的身份)。

我是一个在职公务员,想了解如何备考可关注我或私信,希望能帮到你。



琢磨菌


建议多提升个人能力。做好本职工作的时候,多学习。掌握一门技术。国家的改革太快了,除了公务员,其他都不是铁饭碗。也许一某年某月某日单位就取消了,毕竟一个没用的单位迟早是要取消的,只是时间问题。要做好准备,要保证自己出了这个单位还有社会价值,说直白点,就是能做事儿。别像一些大妈一样,除了整天在单位唠嗑胡谝一顿,屁也不会。这样的人离了单位就只能回家了。


小嘎嘎


人浮于事是目前事业单位的一个通病。加上目前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改革,闹得人心惶惶。所以说很多人工作不在心上,把精力放在了单位的何去何从上。

其实我觉得这样完全没有必要,不管最终的改革结果怎样,肯定保底会有自己的一份工作。只是这份工作的好坏之分。

不管怎么样的结果,自己都应该有危机意识。将来何去何从,我觉得自己应该有个明确的规划。

首先,继续考公务员,抱定必胜的信心

看题主说的,目前只是考试几次,没有考上就有点心灰意冷,怀疑自己的能力了。

其实考公务员哪有这么容易,加上现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网上不乏出现考了好几年的牛人,你跟他们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你应该学习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既然选择考公务员这条路,那就没有回头路。不能遇到挫折就怀疑这怀疑那,与其把时间放在这上面,不如抓紧时间学习。

你的年龄还小,还有好多次机会,所以,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其次,单位的事顺其自然,挖掘副业

不管自己的单位最后改革的结果怎么样,受最大影响的还是一把手。其实对一般工作人员呢,无非是换个门面,还干着同样的活。

所以,你大可不必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这上面,因为你无能为力改变现实。

最好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干点副业。比如说考个资格证书、做自媒体等等。再不济跑个滴滴、送个外卖,我觉得只要靠自己劳动赚钱,没有啥不可以的。

再次,根据单位改革的情况,考虑是否辞职换工作

换工作涉及的因素会比较多,一方面,要全面的考量自己,是不是具备换工作的能力。自己有没有具体的职业规划?一旦辞职,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家里人是不是支持自己?一定要跟家里人沟通好。

不过考虑到题主已婚已育的情况,加上一直在事业单位呆着,估计很有可能难以鼓起辞职的勇气了。

最后,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不管别人如何,提升自己是关键

这里说的提升,比如说有机会的话进修一下,相信通过进修,自己的眼界会随之开阔。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能力的提升也随之而来。

题主是建筑类事业单位,考个一建、造价等证书,我觉得不在话下吧,反正有时候闲着也是闲着,证书多了总不是啥坏处吧。

总之,不管最终的单位改革结果如何,做好自己才是关键,以不变应万变。


等下一个雨天


首先,从你几次参加考试的情况来看,你还是一个很积极上进的人,你想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目前的现状,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要坚持下去。你距离35岁公务员考试的最后期限还有四次机会,不要轻言放弃。试一试,不一定有机会,但是不试肯定没机会。

其次,将来你们单位转不转企业,这不是你个人说了算的,你掌控不了,所以你大可不必操这份心,有压力你才更需要努力。你所能做的,就是集中精力做好你自己应该做的。完成好你分内的工作,照顾好家、照顾好孩子,做好你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


再次,你说单位人浮于事,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但反过来看,你现在的工作应该是比较清闲,有相对宽松自由的时间,你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条件来发展你自己啊。努力备考、学习技能、做兼职赚取工资以外收入,这些都是你能够选择的啊!


单位的事是工作,你自己的事才是事业。八小时之内求生存,八小时之外求发展。利用业余的时间,多学习一份本领、多掌握一份技能,这都是在为你将来转换工作增加砝码。

公务员也好、事业单位也好,都是挣钱吃饭、谋生的途径,都是为了让自己将来的生活质量更高些。把用来感慨环境的时间多用来学习,多增长本领,将来一样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当你工资之外收入高于工资收入时,你还会在意你现在的工作吗?记住,现在你是有进有退!

希望能帮助到你,如仍有疑问,请关注我@作者小明先生


作者小明先生


题主主要从两方面努力。

一是继续复习,尽快离开。

题主已婚已育,生活并不轻松,可以给自己复习公考的时间也不会很多,这也是造成题主后期没有进面的主要原因。

把其他的先放一放,单位改革的事情由政策决定,个人是左右不了的,多为自己的前途着想。

“人浮于事”是环境所致,正好可以给自己提供继续复习考试的机会。

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好好复习,静下心来,给自己一些压力。

二是提升技能,眼光长远。

事业单位改革还在试水期,究竟怎么改,人员如何分流尚无定论。同时,波及的还有其他政府机构,公务员也不再是稳定的职业。在这个过程中,不知道题主有没有想过离开体制。

不否认,体制内的工作对女性来说更有保障,但是一旦体制发生变化,我们需要一技傍身。

复习公考的同时,题主可以适当培养一下自己其他的谋生能力,眼光要放长远一些,提升自己永远比坐以待毙强。

我曾经也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复习公考的同时考上了在职研究生,第二年公务员顺利入职。题主不妨试一试。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一朵朵花海


根据你的情况,给你几点建议:

首先,你已经结婚,有了孩子,此时对一个女人来说,孩子和家庭是第一位的!给孩子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尤为重要!

其次,你在积极地考公务员,说明你有上进心,想做好自己的事业,人有了目标活的才有意义,保持这种状态!

再次,事业单位工作相对轻松,这就给了你很大的成长空间,拓展自己的视野,积极开展自己的副业,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谢谢




PInetwork信息领导者


我之前参加过四次事业单位考试,前四次笔试第二或者第三,面试第一,名额只招一个,第五次才上岸。

个人而言,能上岸好好珍惜吧,你所说的单位情况,先不论,好好的做好本职工作。考公务员也不是谁想考就能考上的,首先,公务员面试比例高,其次,报考人数多,最后得经过层层筛选。能上岸的都是极少数。

给你建议,首先,做好本职工作。

其次,如果有机会可以尝试公务员。


搏一搏变摩托


您好,常德中公教育为您解答。你还有几年的机会,如果想考公务员的话,何不拼一下,事在人为,一次考不上就考两次,只要下定决心,相信是可以达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