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調皮搗蛋,我時該打不該打?

孩子調皮搗蛋,我時該打不該打?

最近因為疫情原因,很多父母有了更多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但這段時間也是被孩子氣得暴跳如雷最多的時期。

那天和朋友微信聊天,朋友說自己快氣炸了。疫情期安排孩子開始在家網上學習,而孩子趁朋友不在身邊的時候,就用手機玩起了遊戲。

被朋友撞見,她二話不說,氣沖沖的踹了孩子兩下屁股。但朋友踹完孩子之後內心又是後悔不已,可是有時候孩子實在太調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孩子調皮搗蛋,我時該打不該打?

我很理解朋友的矛盾心理,因為我之前也有這種類似經歷。直到後來偶然間學習,有個家長請教樊登老師:

老師,1998年發起一個“國際不打小孩日”,近年特別熱門。萬一孩子知道自己能過節了,用這個“免打金牌”故意調皮搗蛋作天作地。

我們大人可怎麼辦?孩子是打還是不打呢?

孩子調皮搗蛋,我時該打不該打?

樊登老師神回覆:為什麼會設立節日,是因為很多人會忽視這個問題。其實每天都應該是“國際不打小孩日。”

答案非常明確:孩子不能打

孩子調皮搗蛋,我時該打不該打?

01

從小被打的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古人云:嚴師出高徒,棍棒出孝子。這真的經得起推敲嗎?

很多人說我們小時候都是被打罵著長大的。現在不也挺好的?但當我們回憶幼時被打的時候,自己內心是什麼感受呢?

那時的我們,感受到一絲愛意了嗎?沒有!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只有內心的抑鬱、恐懼及憤怒。

去年,陳喬恩帶媽媽參加了一檔真人秀節目,當時好多網友看了節目表示,這對母女好尷尬,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母女的疏離感。

世界上,母女本應是最親密的存在。可是節目中,她們經常相對無言,沒什麼共同語言。

孩子調皮搗蛋,我時該打不該打?

後來在節目採訪中,陳喬恩說道:“從小經常被媽媽棍棒教育,導致她對媽媽有心理陰影,從小就生活在恐懼當中。

孩子調皮搗蛋,我時該打不該打?

她在面對採訪聊起自己童年往事時,也是滿臉驚慌。在聊起被媽媽用枯枝打到見血的時候,甚至還回頭張望,生怕媽媽出現在身後,讓人看了淚目。

孩子調皮搗蛋,我時該打不該打?

很多父母都在以“我是為了你好”為理由,對孩子進行體罰教育。經常聽到身邊的人說,打打他就聽話了,不打不聽話。

殊不知,孩子內心會與你越來越疏遠,因為他覺得父母並不愛他。

就如“小包總”楊爍在一次節目訪談中,他回憶:“我從小是被打到大的,我估計他打我的那種方式,擱現在我都能告他,都能把他給關起來。”

孩子調皮搗蛋,我時該打不該打?

因為在家裡感受不到愛的氛圍,他14歲就離家去北京漂泊闖蕩當學徒,飽嘗世態炎涼。

還和父母賭咒發誓:“死也要死在北京”。很難想象14歲的孩子當時內心承受著多麼大的痛苦。

阿德勒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而那些從小被打的孩子,拼盡一生去感受父母的愛,而唯一從回憶裡感受的是童年身體上的烙印。

那暖暖的父愛母愛是無論如何也感受不到的。即使他們已長大,也無法撫平內心的傷痕。

孩子調皮搗蛋,我時該打不該打?

02

打罵教育會代代相傳

都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我們複印了父母的行為,轉而又將這種行為用在孩子身上。打罵這種暴力教育行為,是會代代相傳的。

孩子調皮搗蛋,我時該打不該打?


小時候我們班有個霸王,他爸爸是個退伍軍人,把他拿繩子吊在樹上打,放狗咬他。他太猛了!任何一件小事他能跟你玩命。所以我們全校的人都不敢碰他。

後來知道他爸爸從小調皮搗蛋,也是被他爺爺打著長大的。後來管不了了,就送去當兵。

著名影星趙薇曾在節目《天天向上》中,自爆她小時候,也常常因為頑皮,被媽媽打到上初中。而自己也是受媽媽的影響,曾體罰過女兒小四月。

但是後來趙薇突然意識到,每個孩子也是不一樣的。這種教育方式並不對,就放棄動手了。她也呼籲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性格去選擇一種方式去跟孩子溝通。

當我們意識到打孩子這個問題時,我們應該衝破這種惡性輪迴,而不是讓它代代相傳。

我們自己無法選擇沒有暴力的原生家庭,但我們可以選擇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有愛的原生家庭。

我相信,只要我們願意改變,就一定可以!

孩子調皮搗蛋,我時該打不該打?

03

不打不罵,給孩子正確的管教

最近很火的鐘南山院士,曾在接受《大家》欄目採訪時說到一件事情。

鍾院士小時候頑皮,中飯在學校吃,但他沒有交錢到學校,而是買零食,還跟父母撒謊。

被父母發現之後,他以為大難臨頭。但身為醫學專家的父親,沒有打罵鍾南山,而是問他:“南山,你好好想想這個事你做得對不對?”

他思考的結果是:自己不對,要說實話、做實事。於是,他成為了那個我們都知道的鐘南山院士。

孩子調皮搗蛋,我時該打不該打?

面對孩子的調皮搗蛋,我們如何給予正確引導呢?鍾院士的父母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

那就是不打不罵,心平氣和的尊重孩子,引導孩子去思考自己的行為。

在暢銷書《不吼不叫》中,提倡管教的4C法則。4C是以尊重為基礎管教的核心要素:

·溝通(Communication)

·選擇(Choice)

·結果(Consequence)

·聯結(Connection)

1、溝通:與孩子溝通要簡短、明確

有次在公園裡,朋友孩子在玩沙子,使勁的往上揚。不小心扔到了其他小朋友身上,惹的那孩子奶奶很不高興。

很多人往往會生氣的說“要聽話,不聽話的是壞孩子,我已經告訴過你,你知道扔沙子不好”。

但朋友並沒有說太多,她看著孩子眼睛很耐心的說:“寶貝,不要扔沙子,弄到別人眼睛會痛。”孩子聽後就停止了。

如果孩子犯錯了,你要解釋為什麼不能這樣做,但首先,更要清楚地告訴他,你希望他怎麼樣。記得一次給孩子一個指令,還要慢一點,用最大的耐心說。

孩子調皮搗蛋,我時該打不該打?

2、選擇: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給孩子提供選擇很重要。有次俏寶說身上癢,老讓我給撓。我說,寶貝你該洗澡了。可是俏寶卻死活不同意。

後來我問:“俏寶,你想現在洗澡還是吃完飯再洗?”俏寶聽了之後說:“吃完飯再洗。”

孩子並沒有得到洗澡或不洗澡的選擇。不過,能夠決定什麼時間洗,也會讓不願洗澡的孩子感覺好一點。

孩子調皮搗蛋,我時該打不該打?

3、結果:會讓孩子明白規則

有次和同事聊天,她說她經常忘事。練習本寫完經常忘記裝書包,老師給家長打電話,第一次她的爺爺給送了去。

後來出現第二次,同事和老師說:“老師,您辛苦了。孩子沒帶就讓她這樣學習就行,這次我們不送了。”

再後來孩子一寫完作業就及時把練習本收進書包,再也沒落過。

把車停在錯誤的地方,警察就會給你開罰單。孩子連續幾天沒完成作業,就只能放棄所有娛樂熬夜補上。

作為父母,有時候需要後退一步,不要干預,讓孩子接受自然結果即可。承擔結果可以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明白規則。

孩子調皮搗蛋,我時該打不該打?

4、 聯結:是管教的核心

當孩子心煩意亂,不肯聽話時,關鍵要了解出了什麼問題。如果告訴孩子你渴望多瞭解他,孩子自然會與我們聯結,便於瞭解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而且說話的語調十分重要,如果父母不耐煩,孩子不可能配合。如果父母很認真,很平靜,就更容易被接受。孩子會感受到父母在傾聽,在關心他的感受。

所以,不管多忙,規劃點時間,找點方法,讓孩子知道我們有多重視他。

孩子調皮搗蛋,我時該打不該打?

在《不吼不叫》中,有一句話說得好:沒有熊孩子,只有熊大人

無論在克服吼叫的路上,有多麼困難,都要記得:

我們是大的,他們是小的,我們比他們更強、更有控制力,為了他們,我們得保持平靜和清醒。

無論在克服打孩子的路上,有多麼艱難,都要記得:我們是大的,他們是小的,一定要懂得剋制,給頭腦降溫。世界的和平始於家庭,而暴力只能帶來戰爭!

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世界就不會出現那麼多暴力事件。

孩子調皮搗蛋,我時該打不該打?

作者簡介:一見傾心,富書專欄作者,第5期親子營基礎班學員,寫作裡最會整理的,整理中最會畫畫的;喜歡花花草草,喜歡用文字精靈與世界溝通,溫暖自己,照亮他人;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