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胃鏡是淺表性胃炎,病歷本上的“隨訪”是什麼意思?

用戶3261248846907


世界衛生組織在近期召開的一個關於用藥安全的會議上提出了一個目標,希望我們能在未來的一個時段力爭把我們患者用藥的副作用降低到50%以下。可想而知,我們在服藥過程當中出現各種各樣的的副作用還是非常常見的。

很多人會覺得說我是一個很“乖”的,依從性很好的患者。醫生看病時的醫囑能堅持執行數週甚至數月,但期間卻幾乎從未做到隨訪,這其實是對自己健康不負責的一種行為。

我們許多日常用藥的過程尤其是慢性病用藥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我們人體在服藥的過程當中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醫囑上寫著的“隨訪”二字切莫輕視,其含義並不是“隨便的訪問”,尤其是一些長期的慢性病的病人,一定要每次在就醫時與醫生約定好下次的複查時間,及時進行藥物的調整。


海上名醫


所以建議:要去做胃鏡檢查前一天,不吃或少吃點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多喝水,為第二天檢查做好準備,減少短期內二次檢查的機率。


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關注天天醫學,學習更多醫學知識,若有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


天天醫學


所謂慢性非萎縮性(淺表性)胃炎是指在顯微鏡下看,胃粘膜淺層有少量的炎症細胞浸潤(實質是淋巴細胞或漿細胞浸潤),而深層的胃腺體是正常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見的類型,臨床的檢出率約佔80%-90%。淺表性胃炎根據炎症細胞浸潤的程度,可分為輕型、中型、或伴急性活動等類型。可根據不同的程度,做出相對應的治療方式可治癒。

若胃鏡報告為淺表性胃炎,而事實上不存在上腹部不適、噯氣、食慾減退、隱痛等症狀的,則無需治療;伴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無症狀的情況下也無需治療,有症狀的則需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

活動性的淺表性胃炎(存在症狀)伴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若不及時治療,久而久之會發展為萎縮性胃炎(據研究顯示,50%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會演化成慢性萎縮性胃炎),隨著時間的變更,加重的萎縮性胃炎發生腸上皮化生(約40%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會演化成腸上皮化生)及異型增生(約8%的腸化生患者會演變成異型增生),成為癌前病變。

活動性的淺表性胃炎若不定期的複查與及時的治療,容易導致其往胃癌的發展道路走,因此需要時刻干預。病歷本上的“隨訪”二字也是這意思,目的是為了叮囑患者定期的複查胃鏡,觀察淺表性胃炎的發展情況,一旦發現異樣,能及時地做出處理


練磊醫生


隨訪,就是醫生給你看完病後,在診斷書上寫有“隨訪”這的是指醫院醫生對病人治療後以後可能會通過各種方式,定期不定期的跟蹤及時的瞭解病人的治療情況和病情發展情況,要求病人患者積極的配合完成,也是有益於快速恢復健康的一種專業性康復指導,這個整個行為過程就是“隨訪”




患有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人很多,這個不要緊的,不過要注意有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

在眾多的胃病案例中,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一個再很普遍不過的“胃病”了,可以這麼說,只要你接受胃鏡檢查,幾乎全是“慢性淺表性胃炎”無一例外會得到這麼一個最輕級別的診斷。在實際中的臨床醫師,都很難見到“胃、十二指腸未見異常”的正常胃鏡報告,所以只要胃鏡檢查,幾乎全是這種級別的胃病。

胃鏡報告中的很多慢性淺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潰瘍性消化不良,並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日常多服用舒克幽益生菌作為調理基本無大礙。



有些人擔心患了慢性淺表現胃炎會得癌嗎

其實從胃炎到胃癌有四步:

(1)慢性淺表性胃炎—>(2)慢性萎縮性胃炎—>(3)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4)胃癌。慢性淺表性胃炎距離胃癌還很遠的呢。只要小心呵護了,建議日常服用舒克幽益生菌調理,如有幽門螺桿菌就要積極治療,不再折騰自己的胃,是完全可以避免發展成胃癌的。不過,定期複查胃鏡也很重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