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学名师邱俊:防疫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探究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无数颗被束缚在一室之内的“中国心”。在信息畅通的新时代,即使囿于一室也可以随时了解大千世界的动态。从“停课不停学”的广义思考,疫情当前,危机也是契机,生活就是功课。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教学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书本世界”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

面对这本别样丰厚的语文教材,我们语文老师不妨以生活为链接,带领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从课堂中走出来,从教与学的桎梏中走出来,让家庭,社会,他人都成为孩子的老师,教他们去关注、了解、感受、思考、参与当下,认识他人,认识生命,认识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提高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陕西教学名师邱俊:防疫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探究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本文作者、陕西省初中语文教学名师邱俊

例如,针对初中学生可以设计如下课程内容,以开展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体验、主动思考探究的热情。

了解疫情的罪恶源头——敬畏生态自然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引发了人们对于野生动物这一病毒传染源的关注。2 月初,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表明这次肆虐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来源可能是蝙蝠,而病毒的传播更是与野生动物的交易与食用密切相关。究竟是何种中间宿主引发的此次疫情,需要进一步溯源研究。但目前的研究现状,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

请完成以下学习项目单:

1.查找文献了解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源头的持续研究资料。

2.聚焦中国新闻网,阅读《疫情严峻,这些人还在捕食野味,从重严惩!》《新冠病毒为什么传染性强?》等相关报道。

3.观看地球的独白纪录片《大自然在说话》,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反思自身的行为。

4.阅读严春友《敬畏自然》,摘抄积累: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5.根据你了解的资料信息,向人类发出一份倡议书,倡导人类要有关爱环境的意识,敬畏自然,尊重生态。

捕捉逆行者最美镜头——沐浴人格光辉

“逆行者”是当下最美的词。疫情笼罩之下,有一群人主动请缨,奔赴武汉,义无反顾、迎风而上,以职责践行使命、用生命守护大爱,他们就是可歌可泣可敬可爱的“最美逆行者”!透过镜头,我们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脸庞,但我们知道这就是“逆行者”最美的样子,有他们在,就是晴天;有他们在,希望的火光就一定被点亮。那一个个熟悉的陌生的身影,活跃在抗疫一线;那一帧帧精彩的感人画面,定格在镜头之间。一个个故事,令我们为之动容、肃然起敬,一张张照片,让人泪目……

请完成以下学习项目单:

1.搜集资料,选择你心中最美的“逆行者”图片,保存下来,给这幅图片命个最温暖的名字,例如被防护服勒出伤痕的脸——“天使印记”,冲锋一线的军人——“真的勇士”等。

2.用你最擅长的最喜欢的方式向平凡而伟大的“逆行者”致敬,表达对他们的赞美之情。建议可以素描一幅画,写下一首诗,创作一篇文。

3.了解你身边的“逆行者”,为他们编发一条加油的短信。

4.观看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水均益等带来的诗朗诵《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陈道明、濮存昕等带来的抗击肺炎情景报告《相信》,张国立、张嘉译等带来的诗朗诵《中国阻击战》。

5.请记住这些平凡而温暖的面庞和身影,在班级群里讲述你心中的“逆行者”背后的故事。

讲述求生者的故事——珍爱生命生活

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看到武汉人的艰难,看到求生者的痛。有些时候,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生命在这一刻脆弱得不堪一击。这场肺炎,让我们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众生皆不易”,什么叫“活着就是最大的愿望”。灾难教我们懂得:生命是多么需要珍惜,热爱生活是多么重要。

请完成以下学习项目单:

1.通过网络了解“疫情下的武汉人”生活状况,如争分夺秒救治病人的医护工作者、鏖战在火神山医院的施工员、自愿加班赶制医用口罩的工人、主动留守家中的市民,站在街头,有家不敢回的候诊人……

2.选择最触动你心灵的人和事,将他们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3.写一封信给疫情感染者,送去关怀和鼓励。

4.推荐阅读书籍:毕淑敏的《写下你的墓志铭》,尼古拉斯·瓦尼耶的《生命的课堂》,批注你的读阅读感受。

5.假如你是疫情感染者,你有怎样的体会?请以“一位疫情感染者的自述”为话题,写出真切感受。

聆听同胞的动人歌曲——点亮温暖灯光

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为疫情防控做着自己能做的事情。2月1日起,公众平台每日发布两首抗击疫情优秀公益歌曲,包括致敬医护天使、祈盼武汉平安、彰显大爱无疆等主题,风雨同舟时,以音乐传情,以声动人心。

请完成下列学习项目单:

1.静静聆听3首歌曲:武汉音乐学院歌者演唱的《明天依然最美》, 厦门六中合唱团云合唱《微光》,俄罗斯歌曲《我多想活着》,摘抄歌词。

2.写一首诗,借用你最熟悉最喜爱的歌曲旋律,改编成一首歌,送给奋斗一线的防疫英雄们。

捡拾中国人的铿锵金句——凝聚爱国力量

“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重磅发声,为这场“人民战‘疫’”注入了必胜的决心。每一句话都凝聚着中国力量,都充满了前行的信念。“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疫情当前,无数中国人,挺身而出、奔赴前线,也留下了凡人金句。字字有力,掷地有声!

请完成下列学习项目单:

1.搜集整理,摘抄积累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读出战“疫”金句的深意。

2.搜集整理,摘抄积累最走心的凡人金句,从中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批注下你的真实感受。

3.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们为了方便辨识,为了彼此鼓励,在防护服上写下姓名,写下“党员”“精忠报国”“与武汉同在”等字样,句句戳心。请搜集这些美丽的画面,写下你最想说的话语。

铭记支援者的友好相助——感谢患难真情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有很多友好国家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中国的支持。日本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唤起千万真情;防疫期间毅然访华的柬埔寨首相给予我们信任;俄罗斯军机运送物资的硬核守望……

请完成下列学习项目单:

1.关注新闻动态,了解各友好国家对对中国的慰问,以及捐款捐资的情况,细数这些友邦的援助之“最”,如“最深情”“最实在”“最真诚”“最信任”。

2.了解一些国家民众组织书法展、儿童绘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中国加油,送上远方的真挚祝福的行动;

3.了解世界多地华侨华人纷纷行动,助力抗击疫情的事迹。

4.代表中国人,给他们写一封感谢信。

浏览评论员的时事文章——关注社会民生

疫情防控牵动所有人的心,在战“疫”一线,有冲锋陷阵的医务工作者,也有数不清的各行各业人,共同筑起抵御病毒的坚实堤坝。时事评论员时刻关注疫情动态,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丑陋现象和不正之风,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

请完成下列学习项目单:

1.阅读央视网评《请“砖家”慎开“金口”》,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这是一次大考,我们必须坚决考好》,人民网评《疫情面前要算大账》,央广网时评《加强疫情心理援助,给我们的心灵戴上“口罩”》,新华时评《历经风雨的孩子终将长成大树》。

2.你对疫情中出现的问题关注过吗?请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写一篇评论性文章。

以上七方面内容可以有选择地完成,如果在科学安排下全部完成,教师引导学生将整个学习过程中完成的资料汇成专集,并给专集起名,编目录,留下2020年真实丰富的防“疫”记忆。


相关阅读:


作者:邱俊(陕西省初中语文教学名师、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安康市第二批有突出贡献专家,安康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陕西教学名师邱俊:防疫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探究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