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歲的他們,每天下沉社區10小時以上


50多歲的他們,每天下沉社區10小時以上


他們的年齡都超過了50歲

抵抗力不如年輕人

家裡也有各種困難

但疫情當前

他們還是選擇了上一線

發光發熱共同戰“疫”

胡漢華 56歲 下沉妙三社區

“能做一點是一點”

今年56歲的胡漢華,是王家墩公園的園林養護高級技師。從2月2日起,他便下沉到漢口北湖街妙三社區,負責小區進出人員和車輛的測體溫、登記等防控工作。他每天早8時半到崗,晚7時下班,中午就在崗位上吃盒飯,一天不落地工作到現在。

50多歲的他們,每天下沉社區10小時以上

△ //胡漢華(左)在下沉的社區工作 肖少芳提供


胡漢華患有高血壓,現在每天還要吃藥,卻堅持上戰“疫”一線。“這段時間天氣不是很冷,我戴了口罩,沒什麼影響,這些都是小問題。我每天看電視,疫情太嚴重了,人手又不夠,全國那麼多醫護人員和部隊官兵都來幫助我們,我很感動,他們是真正的前方,我們是後方,能做一點是一點。”他動情地說。

50多歲的他們,每天下沉社區10小時以上

△ // 平時工作中的胡漢華 肖少芳提供


年前,他本來已填了假條,想利用補休的時間回黃陂老家,一直休息到初八才來武漢上班。後來,武漢市實行交通管控,他和家人積極響應號召,主動留在了武漢。

老伴很支持他的工作,每天等他回家一起吃晚飯。等他消完毒,洗完澡,老伴端上做好的飯菜,時間已是晚8時多。


王澤明 54歲 下沉德望社區

“這個時候只能往前衝”

西北湖廣場的綠化養護技術總監王澤明是一名54歲的老黨員,從2月3日起,一直在漢口北湖街德望社區參與防疫工作。

他家住漢陽,一開始是騎自行車上下班,路上需要近一個小時。“很久沒騎車了,年紀也大了,體力上吃不消。”一個星期後,他從哥哥家借來了一輛小車開,可以省時間省體力。

50多歲的他們,每天下沉社區10小時以上

△ // 王澤明(右)為出入小區的居民做登記 王澤明提供


他的老伴11月中下旬做了一次腫瘤大手術,還沒有完全恢復。他每天上班之前,要把一天的食物都安排好,讓老伴自己慢慢做著吃。“這些困難跟疫情比根本算不上什麼,現在全市人民都在奮鬥,我做為一名黨員,這個時候只能往前衝。”

50多歲的他們,每天下沉社區10小時以上

△ // 生活中的王澤明 王澤明提供


他說,昨天已接到通知,他工作的下一站是一家隔離酒店,他隨時待命過去。


計家鋒 57歲 下沉取水樓社區

“我也不能拖後腿”

後襄河公園園藝師計家鋒,從2月2日起下沉社區戰“疫”。目前,他在漢口新華街取水樓社區,負責出入居民的登記和排查。

50多歲的他們,每天下沉社區10小時以上

△ // 計家鋒(左)為出入小區的居民測量體溫 程思露攝


他的工作時間從早8時半到晚7時,中午騎車十幾分鍾回自己單位打飯吃。

他今年57歲,平時身體不是很好。“這點困難是可以克服的,我們所有園林人都在堅守崗位或下沉社區,我也不能拖後腿,”他說,“如果需要,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50多歲的他們,每天下沉社區10小時以上

△ // 生活中的計家鋒 程思露攝


老伴支持他的工作,但免不了擔心。每天早上他出門前,老伴都會叮囑他:“過點細。”每天他下班到家,老伴就第一時間用酒精幫他消毒。


點亮心燈

彼此溫暖

守護我們的城市

等待櫻花盛開


※ ※ ※


美編 = 張軼


×


50多歲的他們,每天下沉社區10小時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