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動物——海蛞蝓

海蛞蝓不是蛞蝓,又稱海麒麟,是螺類的一種,海兔科海洋腹足綱厚鰓亞綱,其頭上的兩對觸角突出如兔耳。海蛞蝓屬淺海生活的貝類。它是甲殼類軟體動物家族中的一個特殊的成員。它們的貝殼已經退化為內殼。背面有透明的薄薄的殼皮,殼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澤。

海蛞蝓是雌雄同體的生物,海底棲息,體裸露,雌雄兩個生殖孔間有卵精溝相連。海兔分佈於世界暖海區域,中國暖海區也有出產這種動物。

海蛞蝓是科學家發現的第一種可生成植物色素葉綠素的動物。


海洋動物——海蛞蝓

海蛞蝓(海兔),裸腮類。海蛞蝓是甲殼類軟體動物家族中的一個特殊的成員。是無殼蝸牛,也是海螺的親戚,身上的貝殼和呼吸腮都已經退化消失。它們的貝殼已經退化為內殼。殼質薄而易碎。

背面有透明的薄薄的殼皮,殼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澤。海蛞蝓的貝殼呈卵圓形。螺旋部分很小,而且只有2到3層螺層,螺塔相當低平。殼頂部呈斜截斷狀,通常雕刻有精細的螺旋溝。海蛞蝓的軟體部分外翻,可以包住內殼。軟體部分呈現白色或者淡黃色,肥厚而扁平,寬大呈長方形或者狹窄呈細筒狀。海蛞蝓的頭部很大,幾乎等於身體長度的1/2。海蛞蝓是由皮膚上形成突起的皮膚腮來進行呼吸的,裸露的皮膚腮聚成一小縱,位在身體後段的背上,圍繞著肛門。


海洋動物——海蛞蝓

海蛞蝓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的海域中。我國沿海均有分佈,已經發現的海蛞蝓有11種,生活在海岸邊的潮間帶水區的泥沙質海底。在水深5000米的地方和寒冷的極地也能找到海蛞蝓的蹤跡。海蛞蝓用頭部挖掘泥沙,吞食小型無脊椎動物,是典型的食肉類軟體動物。


海洋動物——海蛞蝓

海蛞蝓喜歡在海水清澈、水流暢通、海藻叢生的環境中生活,以各種海藻為食。它有一套很特殊的避敵本領,就是吃什麼顏色的海藻就變成什麼顏色。如一種吃紅藻的海蛞蝓身體呈玫瑰紅色,吃墨角藻的海兔身體就呈棕綠色,有的海蛞蝓體表還長有絨毛狀和樹枝狀的突起。從而使得海蛞蝓的體型、體色及花紋與棲息環境中的海藻十分相近,這樣就為它自己避免了不少麻煩和危險。

海蛞蝓既能消極避敵,又能積極防禦。在海蛞蝓體內有兩種腺體,一種叫紫色腺,生在外套膜邊緣的下面,遇敵時,能放出很多紫紅色液體,將周圍的海水染成紫色,藉以逃避敵人的視線。還有一種毒腺在外套膜前部,能分泌一種略帶酸性的乳狀液體,氣味難聞,對方如果接觸到這種液汁會中毒而受傷,甚至死去,所以敵害聞到這種氣味,就遠遠避開,這種乳狀液體是禦敵的化學武器。

當生物受到捕食者攻擊時,轉移攻擊的方法是誘使捕食者攻擊那些可以犧牲和有刺激性的部位。例如,海蛞蝓生有鮮紅的乳突,如果它受到騷擾,這些乳突就會隨處擺動,魚類便會叮咬他們,乳突被咬掉後還可以再生,但是由於乳突含有刺細胞和腺體分泌物,所以捕食者會把它們丟棄,以後就不會再攻擊它。


海洋動物——海蛞蝓

海蛞蝓是雌雄同體的,也就是一隻海蛞蝓的身上有雌雄兩種性器官。海蛞蝓的交尾方式很特別:如果僅有兩隻海蛞蝓相遇,其中一隻海蛞蝓的雄性器官與另一隻海蛞蝓的雌性器官交配,間隔一段時期,彼此交換性器官再進行交配。可是這種情況並不常見,通常總是幾個甚至十幾個海蛞蝓聯體、成串地交合:最前的第一個海蛞蝓的雌性器與第二個海蛞蝓的雄性器官交合,而第二個海蛞蝓的雌性器官又與第三個的雄性器官交合,如此一個挨著一個與一前後不同的性器官交合。它們交合常常持續數小時,甚至數天之久。

春天是海蛞蝓的繁殖季節, 雌雄同體的海蛞蝓進行異體受精。產卵是在交尾過程中或分開幾小時後進行,產出的卵子,卵與卵之間相互以蛋白腺分泌的膠狀物,黏成細長如繩索狀一長條,有的可達幾百米,18米長的卵索帶含有108000個卵。海蛞蝓產卵甚多,但孵出的極少,因為都被其他動物吞食掉了。海蛞蝓的卵索外表看去如粉絲,廣東沿海稱為“海粉絲”。孵出的海蛞蝓,經2-3個月後發育成成體。

海蛞蝓體內的雄性生殖器是“用過即丟”的可拋棄式,每次交配後就會捨棄用過的陰莖,並在一天內再生一段新陰莖,供下次交配使用。這是科學家首度發現動物有可再生陰莖,並使用“可拋棄式陰莖”重複交配。

團隊發現, 海蛞蝓交配時,其中一隻會將線圈狀陰莖插入性伴侶的陰道,等持續數十秒至幾分鐘的交配完成,體內那個如線圈狀的構造就會像解開線圈一樣,慢慢地往外壓縮,擠出一段新陰莖,取代用過的陰莖。


海洋動物——海蛞蝓


海洋動物——海蛞蝓


海洋動物——海蛞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