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动物——海蛞蝓

海蛞蝓不是蛞蝓,又称海麒麟,是螺类的一种,海兔科海洋腹足纲厚鳃亚纲,其头上的两对触角突出如兔耳。海蛞蝓属浅海生活的贝类。它是甲壳类软体动物家族中的一个特殊的成员。它们的贝壳已经退化为内壳。背面有透明的薄薄的壳皮,壳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泽。

海蛞蝓是雌雄同体的生物,海底栖息,体裸露,雌雄两个生殖孔间有卵精沟相连。海兔分布于世界暖海区域,中国暖海区也有出产这种动物。

海蛞蝓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可生成植物色素叶绿素的动物。


海洋动物——海蛞蝓

海蛞蝓(海兔),裸腮类。海蛞蝓是甲壳类软体动物家族中的一个特殊的成员。是无壳蜗牛,也是海螺的亲戚,身上的贝壳和呼吸腮都已经退化消失。它们的贝壳已经退化为内壳。壳质薄而易碎。

背面有透明的薄薄的壳皮,壳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泽。海蛞蝓的贝壳呈卵圆形。螺旋部分很小,而且只有2到3层螺层,螺塔相当低平。壳顶部呈斜截断状,通常雕刻有精细的螺旋沟。海蛞蝓的软体部分外翻,可以包住内壳。软体部分呈现白色或者淡黄色,肥厚而扁平,宽大呈长方形或者狭窄呈细筒状。海蛞蝓的头部很大,几乎等于身体长度的1/2。海蛞蝓是由皮肤上形成突起的皮肤腮来进行呼吸的,裸露的皮肤腮聚成一小纵,位在身体后段的背上,围绕着肛门。


海洋动物——海蛞蝓

海蛞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海域中。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已经发现的海蛞蝓有11种,生活在海岸边的潮间带水区的泥沙质海底。在水深5000米的地方和寒冷的极地也能找到海蛞蝓的踪迹。海蛞蝓用头部挖掘泥沙,吞食小型无脊椎动物,是典型的食肉类软体动物。


海洋动物——海蛞蝓

海蛞蝓喜欢在海水清澈、水流畅通、海藻丛生的环境中生活,以各种海藻为食。它有一套很特殊的避敌本领,就是吃什么颜色的海藻就变成什么颜色。如一种吃红藻的海蛞蝓身体呈玫瑰红色,吃墨角藻的海兔身体就呈棕绿色,有的海蛞蝓体表还长有绒毛状和树枝状的突起。从而使得海蛞蝓的体型、体色及花纹与栖息环境中的海藻十分相近,这样就为它自己避免了不少麻烦和危险。

海蛞蝓既能消极避敌,又能积极防御。在海蛞蝓体内有两种腺体,一种叫紫色腺,生在外套膜边缘的下面,遇敌时,能放出很多紫红色液体,将周围的海水染成紫色,借以逃避敌人的视线。还有一种毒腺在外套膜前部,能分泌一种略带酸性的乳状液体,气味难闻,对方如果接触到这种液汁会中毒而受伤,甚至死去,所以敌害闻到这种气味,就远远避开,这种乳状液体是御敌的化学武器。

当生物受到捕食者攻击时,转移攻击的方法是诱使捕食者攻击那些可以牺牲和有刺激性的部位。例如,海蛞蝓生有鲜红的乳突,如果它受到骚扰,这些乳突就会随处摆动,鱼类便会叮咬他们,乳突被咬掉后还可以再生,但是由于乳突含有刺细胞和腺体分泌物,所以捕食者会把它们丢弃,以后就不会再攻击它。


海洋动物——海蛞蝓

海蛞蝓是雌雄同体的,也就是一只海蛞蝓的身上有雌雄两种性器官。海蛞蝓的交尾方式很特别:如果仅有两只海蛞蝓相遇,其中一只海蛞蝓的雄性器官与另一只海蛞蝓的雌性器官交配,间隔一段时期,彼此交换性器官再进行交配。可是这种情况并不常见,通常总是几个甚至十几个海蛞蝓联体、成串地交合:最前的第一个海蛞蝓的雌性器与第二个海蛞蝓的雄性器官交合,而第二个海蛞蝓的雌性器官又与第三个的雄性器官交合,如此一个挨着一个与一前后不同的性器官交合。它们交合常常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之久。

春天是海蛞蝓的繁殖季节, 雌雄同体的海蛞蝓进行异体受精。产卵是在交尾过程中或分开几小时后进行,产出的卵子,卵与卵之间相互以蛋白腺分泌的胶状物,黏成细长如绳索状一长条,有的可达几百米,18米长的卵索带含有108000个卵。海蛞蝓产卵甚多,但孵出的极少,因为都被其他动物吞食掉了。海蛞蝓的卵索外表看去如粉丝,广东沿海称为“海粉丝”。孵出的海蛞蝓,经2-3个月后发育成成体。

海蛞蝓体内的雄性生殖器是“用过即丢”的可抛弃式,每次交配后就会舍弃用过的阴茎,并在一天内再生一段新阴茎,供下次交配使用。这是科学家首度发现动物有可再生阴茎,并使用“可抛弃式阴茎”重复交配。

团队发现, 海蛞蝓交配时,其中一只会将线圈状阴茎插入性伴侣的阴道,等持续数十秒至几分钟的交配完成,体内那个如线圈状的构造就会像解开线圈一样,慢慢地往外压缩,挤出一段新阴茎,取代用过的阴茎。


海洋动物——海蛞蝓


海洋动物——海蛞蝓


海洋动物——海蛞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