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点也不想对宝宝大吼大叫,可就是忍不住怎么办?

云朵好宝贝


看到这里我想跟你推荐一本名为《可爱的诅咒》的书。书中的主人公和你的情况有点相似。

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但是偏偏又很多时候忍不住就是那么做了,之后便会觉得后悔,想着如果我没有那么做就好了。有没有想过,这或许是自己太想要得到别人的赞同,觉得不应该对宝宝大吼大叫,这个时候做的不是忍或不忍,而是该找到问题,去做出判断。


不知道该说自己是年龄增长,然后变皮实了,还是应该说自己长大了。发生事情的时候,不是急着吼,而是告诉对方应该怎么做,虽然说孩子还小,但是人小鬼大,有很多的事情他还是知道的。


如果害怕自己会说出伤人的话,或者是会后悔的话,下次在自己开口之前,先在脑子里简短的思考3秒,问一下自己这么说会不会后悔。就当是给自己提前喂一粒后悔药吧!


其实书中的作者,以前被妈妈吼,所以她当时就想自己一定不要成为吼别人的人,只要她吼了,他就会觉得自己成为了和妈妈一样的人,但是如果憋回去,她又会觉得自己忍的很难受。真的我特别建议你能够去看看这本书,她会给你答案的。


要把最真实的自己表现出来,要不其他人永远无法了解真实的我们。而我们也会活的很累很累……


我是小鱼YA


首先,请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大吼大叫这个行为上,应该考虑自己为什么会大吼大叫。

我有个女娃已经5岁了,其实从3岁的时候她已经开始不让人省心了,动不动就开始扯疯,特别是人多的时候就喜欢撒欢,她会用尖叫来吸引大人的注意,每次我都会被她整的精疲力尽,心态爆炸,这个时候我就会想大吼大叫,歇斯底里的来一场大爆发。经过几次之后,我发现这样非但没有用,反而让孩子有些疏远!

后来我总结我为什么会忍不住对宝宝大吼大叫?

1.我的心态崩了。

我在繁重的工作与操心劳力的看娃之后就已经不堪重负了,再加上短期的教育在我女娃身上看不到效果的时候,我就失去了希望,心态爆炸,想要发泄。有一句话说的很符合我当时的心情,“小时候打你不是因为教育你,而是为了解气”大概就是这么个心态!

解决方式:调整自己心态

首先,我这个时候都会将孩子交给她爹或者她奶奶,自己离开一会儿平静下来,不是要忍,而是要离开那个环境,让自己换一个心情,让自己好起来。然后等这个点过去了,在某个跟她进行一些互动的时候,这个时候她也不闹腾,我就会试探性的跟她讨论一些问题,像对待一个成年人一样探讨和交流,问她闹腾的原因,给她更好的建议,然后把这件事解决掉。

2.孩子确实错了,而且影响到别人了需要制止。

其实一般在别人面前我都不会对孩子大吼大叫,但是在公众场合她影响到了别人,我会进行劝说,如果还是不听就会制止她、我给别人道歉然后带着她离开,在安静的地方先让她平静下来,再跟她讲道理。后来我发现这样做比我单纯的喊叫会有效的多,她看到我给别人道歉,她也会心生歉意,有过几次之后,现在她出门都很听话。

带孩子真的是一个磨练心智的过程,相关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2-3岁的时候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就开始不那么听话了,5岁左右就开始有独特的想法了,在塑造过程中一定要给予适当的干预,给她提供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沟通!

有什么问题要跟我提,撒泼打滚一次都不会满足,讲道理提需求我就会在2-3次之中满足合理的一次,一定要将我满足或者不满足她需求的理由告诉她,让她明白我的规则,这样沟通起来就会更加顺畅,她也会更加明白事理。

现在的小孩子营养好,大脑发育已经远远超过我小时候那个年代,所以不要将他们小看了,都要重视起来。


热门资讯要闻


我也深有同感,真是不想大吼大叫,喊完之后就后悔,关键是现在这孩子,乖的时候可爱的想搂着他不撒手,可一旦熊孩子爆发真是招架不住。就比如说,一次领他去商场坐电梯,就是扶梯的那种,扶梯两边不都是玻璃嘛,他用手扫那个扶梯的玻璃,我说,"宝宝,不要用手摸那个玻璃,玻璃容易割伤手。"和颜悦色的反复说了几遍,就像没听到一样,收还是在那划了来划了去的。电梯到了,事儿也就暂时过去了。

第二天,我发现他手指头上转圈有个划痕,刚开始我没反应过来,我问他怎么弄的,他天真的,狡黠的样子:"不知道呀!"后来,我才想起来,那个扶梯两边的玻璃和玻璃之间是有缝隙的,手划过之后,肯定就容易划伤手指呀。我和他爸告状,说这孩子管不了,说也不听。我就喊了一通。

事后,觉得孩子教育不能这样,但也不得要领。我就试着在他和我都高兴的时候和他谈心,说他要是不喜欢我这样子,可以监督我,提醒我,我会改正的,但是他也要改呦,答应的好好的,可是屡教不改呀!


A程洋袜业


我有两个孩子,现在家每天都是被气死了,每天还要不停的打卡学习。感觉自己要崩溃了,其实自己有时管不住自己的脾气,明明不想吼他们,可就是忍不住。发过脾气之后又后悔了,孩子们永远好像不会和我记仇一会就妈妈长妈妈短的叫起来,每每在这个时候自己就更加自责。宝贝们妈妈想告诉你们妈妈虽然脾气不好但妈妈爱你们的心不会改变。愿你们平安快乐,幸福成长。永远爱你们我的宝贝!





梦林宝贝


带小孩子真的很辛苦,我就算是一个娃,我也会忍不住发火,压力很大,再说了,身边肯定是没人帮忙,自己一个人在忙着,忙不过来,那个时候,我都老了一圈了,现在出去工作,只有工作上的压力,压力不大,只有带小孩子的时候,没钱带娃的时候,那个时候才憋屈,想给小孩子吃点营养的都得省着点花,花多了还会被说,自己就吃我妈从工厂里带回来的饭菜吃一整天,有时候馊了也吃。


荒野女巫的传说


我也深有同感,相信很多家长都是这样,都知道对孩大吼大叫不好,吼完自己会后悔,但是每当看到孩子的表现时,就又忍不住大吼大叫,比如每次做作业的时候,让写个作业给他说几遍他都不动或慢吞吞,或者是写字的时候边写边抠手指边咬铅笔边玩玩具,简直只有几个字,他能给你写半天,说了很多遍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这样家长不由的就急了,每次写完字以后或者玩完玩具以后让他去收拾东西,说了无数遍都不动,真的让人很头痛,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小老百姓的日常


我们都是凡人肯定有情绪,我宝宝八个月的时候因为换了个睡觉环境,所以一直哭得我睡不着我狠狠地打了他的屁股后自己心痛又后悔,所以我想:打宝贝是把自己的不开心过渡到宝宝身上了,这样反而伤害到我们两个人,后来我有情绪的时候就深呼吸或者自己先离开一会。


Ansonsmammy


对宝宝大吼大叫有很多的原因,我归纳出了几条,问主可以看看有没有相符的。



01

为什么会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

1.对孩子期望值过高

对孩子期望过高的父母对待孩子通常比较严厉,给了孩子很多的压力。而当孩子达不到期望值,甚至离期望值还差得远的时候,父母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同时还会认为孩子是没有未来的,当产生这些负面情绪时,总是免不了对孩子一顿说教。


2.控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

就像黄晓明在《中餐厅》说的那样“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在这样的父母眼里,只要不符合自己想法的,都是不对的,而且还强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说的来做,只要孩子拒绝,立马开喷。


3.带着外部情绪和孩子沟通

因为工作压力,人际交往等等所产生的负面被父母带回家,在和孩子沟通时还带着这样的负面情绪,那么这样沟通肯定是很不理想的,俗话说“当我们带着情绪做事时,你就被情绪控制了”。


4.孩子不听、不做、不配合

不管家长怎么说怎么做,孩子就是不配合,甚至还要唱反调,一副你奈何不了我的样子。当遇到这样的熊孩子时,大多数家长都会忍不住的。


5.天生的暴脾气

有些人会说:“我就这暴脾气,改不了了”。如果我们是这样的状态,首先可以让另一半来负责和孩子沟通,自己做其他的辅佐工作,第二可以去医院检测一下是不是缺少某些营养元素了。



02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改善


1.降低期望值

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力,更有助于亲子关系。只要孩子尽力就好了,有的时候过程远比结果更为重要。


2.尊重孩子的想法

当孩子的想法和自己不一致时,不用总是试图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来。适当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来,不仅可以缓解亲子关系,对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3.处理完情绪再说

当自己正处于负面情绪状态时,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和孩子沟通。如果实在处理不好,可以和孩子说“妈妈现在心情不是很好,待会儿再和你讨论,好吗”,给自己一段时间放空,同时孩子也有一个心理准备,哪怕过一会儿还带有情绪,孩子也会谅解你的。


4.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遇到说不通的时候就不要再继续说了,让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来,家长只要做好保护工作就可以了,同时和孩子说好“你自己决定的事情,自己负责”。当孩子失败时,就会明白刚刚应该听妈妈的话,同时也可以锻炼孩子的负责能力。


5.适时发泄解压

<strong>有的时候哪怕所有原因都了解,所有的沟通技巧都明白,可是还是会忍不住想要大吼大叫。这时自己可以发泄一下,毕竟人总是有情绪的,比如大声喊叫或者砸被子等等,当然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当你发泄完之后会感到一身轻松。


最后再分享一个阻止发火的小技巧,这是由美国情绪管理专家罗纳德提出来的,他研究发现人的愤怒往往不会持续12秒,当你准备要发火时,就立马在心里默数12秒,当你数完之后会发现怒气已经消散完了。(这个方法我用过,我感觉还挺有效果的,但是有的时候还没想起来用的时候,火已经发出去了,这需要多锻炼几次形成习惯)


报告爸妈


对孩子乱发脾气的危害

1/3

轻度后果: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的逆反心理表现在对家长的话置之不理,即使是家长发脾气了,孩子也不害怕,甚至会顶嘴反抗了,会导致孩子越来越难管教了。

2/3

中度后果:孩子成年后容易变的脾气暴躁,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因为家长耍脾气教育孩子,孩子也会跟着你学的,家长无法控制自己情绪,孩子也就慢慢失去对自己心智的管理能力了。

3/3

重度后果: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抑郁倾向,甚至会出现抑郁症或者自闭症的,比如有些家庭父亲酗酒,施行家庭暴力等等。

因此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不要让这样的严重后果出现。

解决办法

1/5

告诉自己先不要发火,等一刻钟再说。

如果自己生气了,教育孩子时想发火,应该先停下来,等一刻钟再说,可以心理默念,不要立即发火。等一刻钟后,慢慢平静下来了,就能清醒的处理自己的情绪了。

2/5

让孩子试着监督自己。

如果家长经常发火,可以和孩子商量好,让孩子监督自己,家长一发火,就让孩子提醒家长该怎样做,慢慢的,就能克制家长的不良情绪了。

想让监督有实效,可以给孩子一些特权,比如爸爸妈妈发脾气时,可以允许孩子扭家长一下作为惩罚。

查看剩余1张图

3/5

试着转移注意力。

如果想发火了,家长们可以试试转移注意力,比如看一看自己喜欢的电视,或者看本书,等个半小时后,再去考虑这个问题,心理会慢慢的舒坦一些。

4/5

家长对自己发火的行为不要太焦虑。

面对自己经常发火的行为,家长不要太焦虑了,不能总是在惩罚自己,应该和孩子沟通一下,请求孩子原谅自己这段时间的不好情绪,再给孩子做个保证,会改变现在的发火行为。

5/5

换个角度考虑孩子的问题。

如果孩子做错事情了,家长如果一根筋的认为孩子总是惹麻烦,就会轻易的发脾气。如果能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比如孩子总是和家长对着干,总是有逆反心理,家长可以想想孩子不错,有独立思考能力了,也是值得鼓励的。


唠嗑先森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一点也不想对宝宝大吼大叫,可就是忍不住怎么办?

很高兴的一点,楼主自己意识到这样不好。

一方面,如果已经吼了,怎么补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已经发生了,等情绪稳定下来,真诚的就自己的行为和孩子道歉,不应该用吼叫的方式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怎么避免对孩子大吼大叫?

1找出原因。

每次对孩子吼的诱因是什么?比如我,如果孩子不讲卫生,手很脏,吃手,我就容易发火。后来为了避免发火,我就即使提醒孩子洗手,去外面也带着消毒湿巾,免洗洗手液。

找出诱因,提醒自己,就能减少大吼大叫的时候。

2发挥想象力。

每当要吼的时候,你可以想像是你的老板站在你的面前,或者此刻正在电视直播,很多双眼睛盯着你,这样我们就会注意自己的行为。

3真忍不住,可以告诉孩子,妈妈要生气了,你快跑吧😂

自己独处一会儿,冷静下来,在和孩子沟通刚才的问题。

发脾气的时候容易说伤人的话,控制好情绪,才能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欢迎关注 ,一起交流育儿知识,共同成长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