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为什么不用鸡消灭蝗虫?

用户7277064056546


这个事情非常有意思,鸡是蝗虫的天敌,把大量的鸡放到蝗虫群当中,真的是一举两得,既喂饱了鸡,省了饲料,又把蝗虫给消灭了。

这是个好办法,人也高兴,鸡也高兴。

那为什么巴基斯坦不用鸡来消灭蝗虫呢?

蝗灾迫在眉睫,而鸡无法一挥手就到位

大家都知道,鸡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人的口舌,填饱人的肚子。所以,大多数鸡是在养鸡场,而小部分在农户家散养。

如果用鸡去消灭蝗虫,少了可以,像几千亿只,得多少只鸡?

很明显,就是把巴基斯坦所有的鸡凑到一起,也很难快速解决蝗灾。

可以这么说,蝗灾迫在眉睫,而大量的鸡无法一簇到位。况且,大量的鸡放开了去捉蝗虫,假如蝗虫灭了,鸡跑得到处都是,抓鸡又是一个大问题。

蝗虫总在天上飞,而鸡只能在地下跑

这次印巴两地的蝗虫,都是从东非过来的沙漠蝗虫,战斗力超强,飞翔能力也是超级厉害。大群大群的蝗虫在天上来回飞,地下的鸡们就算焦头烂额,也无法收拾住天上的蝗虫。

当然,蝗虫也有到了地下的时候,到地下干什么呢?吃东西。在农田,在树林。

树林里好说,如果是在农田里,大量的鸡跑到农田里捉蝗虫吃,农田能不能招架住?不要蝗虫没灭完,庄稼的损失一点都没少。

鸡群的管理和运输也是一个大问题

巴基斯坦和印度,蝗灾最厉害的还是在边境省份,比如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等。无法保证,蝗虫多的地方,鸡就多。

如果要用鸡收拾蝗虫,那就得把鸡群调配到蝗灾地区。

这一路的鸡群运输、管理就成了大问题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有那个精力调鸡群来干架,不如调军队来对付,这样效率反倒高,效果反倒好。

用鸡来灭蝗灾,也不是不行,但要尽量早

用鸡来灭蝗虫,这叫“天敌法”。

这个方法要求,每个地方大量养鸡鸭,这些都是会吃蝗虫的,在蝗灾刚有苗头的时候,赶上鸡鸭,就能把蝗虫消灭差不多,这就把蝗灾在早期控制住了。

所以,用鸡鸭鸟等动物灭蝗虫时,只能用在“预防阶段”、初级阶段。如果蝗灾已经成型成大规模了,鸡鸭就没大用了。

此时,最利落的还是飞机喷药法了。

综合来说,巴基斯坦没有用鸡来消灭蝗灾,有三个原因,一是蝗灾已经成规模,而鸡的数量还远远不够,无法一蹴而就。二是蝗虫很多在天上飞,鸡够不上,蝗虫到了田地里,鸡进去又不合适,这很矛盾。三是如果调大量的“鸡群”来和蝗虫干架,运输和管理都是大问题。

用鸡作为“天敌灭蝗法”的一种,只适合在初期用,只能起预防作用。蝗灾已成,用鸡灭蝗法作用已经不大了。


蓝风破晓


其实最近从网上解到的信息,有人说人为的捕捉,或是用鸡和鸭作为蝗虫的天敌来消灭蝗虫。这些办法只能对付一些小规模的,从报道上来看这次的规模确实不小,并不是一些常规的方法能解决的,可想而知能称之为几十年不遇的灾难该是何等的规模。最近和家里人聊起这事,母亲说我姥她们那一辈经历过蝗灾,我们本地地处山区,地广人稀,听老人描述,蝗虫所到之处遮天蔽日的,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地里的庄家吃光,连山里的树叶都吃完,可怜蝗灾的厉害。所以说并不是简单的说找蝗虫的天敌就能解决问题了。


三山月


2000年左右,新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蝗灾。而当年袭击新疆的那一批蝗虫,和这次蝗灾是同一种——沙漠蝗虫。到了2000年的5月份,受灾面积已经高达3000万亩。

▲鸭子灭蝗

因此,治理蝗虫可谓是迫在眉睫。然而,如何才能杀灭这么大范围的蝗虫呢?其实话说回来,中国治蝗经验非常丰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更是成就了一定的体系。

一开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药械灭蝗。常言道,是药三分毒。在使用农药的过程当中,自然也造成药量残留的问题。后来又研发出来生物治蝗的办法——用鸡来吃蝗虫。

这种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既可以杀灭成灾的蝗虫,又可以喂鸡。等鸡长大了,又可以拿出去卖。不仅如此,当时为了推广养殖户养鸡灭蝗,每只鸡还能补贴三毛钱。

但是,在实行的过程当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原来,鸡的抗灾、抗疫能力比较差,每经历一轮蝗灾,都会造成10%的损失。后来就发现,鸭子的能力比鸡好,抗灾能力强不说,吃的也比鸡多。

然而,当时新疆大部分农户养的都是鸡,很少有人养鸭的。在千里之隔的浙江,每年却有5000万只鸭子出来。经过抗灾指挥部的统筹规划,找到了一位叫杨大元的农民,从他那里买下了3万只鸭。

▲灭蝗虫珍珠鸡

这批鸭子主要是“樱桃谷”鸭,出栏的时候才40多天。随着这一批浙江鸭兵的出现,仅仅三个月的功夫,就恢复了100万亩的草原。为了消灭草原上的蝗虫,这批鸭子可是费了不少的力气。

对于一只成年鸭子来说,一口气可以吃掉100只蝗虫。而对于当时这批鸭子来说,一天需要工作两次。一次是早上四五点,一次是下午七八点,每次两个多小时。

如此看来,鸭子确实能帮助消灭蝗虫,是不是巴基斯坦有救了?就算巴基斯坦不用鸡去消灭蝗虫,也可以用鸭子呀,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咱再回到这次新疆灭鸭上,其实,想用鸭子或者鸡来灭蝗虫有着一定的限制条件。一般情况下,蝗虫有三种形态——虫卵、若虫和成虫。

而对于鸭子和鸡这样的家禽来说,出生两个星期左右的蝗虫,最适合这些鸭子进食了。因为这个时候的蝗虫还是若虫,尚且不具备飞行能力。再加上刚孵化没多久,体内的蛋白质丰富。

▲这种鸟也非常适合灭蝗虫

不过,这一批在巴基斯坦的蝗虫可不一样。他们可是从东非飞过来的成虫,飞行能力强不说,而且比较暴躁。对于鸭子这种不会飞的家禽来说,很难捕捉到。

可能你会问,我看照片都是铺天盖地,蝗虫总不能一直飞着吧。只要蝗虫敢落地,就可能被鸭子或者鸡进食。是的,确实如此,但是你想过这是多少只蝗虫吗?

根据粗略估计,这批蝗灾的规模在3600亿只左右。假设一只鸭子一次进食100只蝗虫,也需要36亿只鸭子才可以搞得定。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鸭子都在巴基斯坦。

那我们取一个比较好算的数字,假设有500亿只蝗虫在巴基斯坦。再低就不行了,因为这些蝗虫已经在巴基斯坦造成40%农作物的损失,必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因此,想要消灭这500亿只蝗虫,是必须要5亿只鸭子。其实也再少一点,毕竟也没说非得一口气吃完所有的蝗虫。给鸭子一个月时间,这样也得需要几千万只鸭子。

▲珍珠鸡是蝗虫的克星

以巴基斯坦的体量,去哪里找这几千万只鸭子?更何况蝗虫寿命本来就短,等鸭子还没吃光的时候,蝗虫自己都死的差不多了。另外,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

其实,大家不了解的是,成群的蝗虫是有毒的。对于单个的沙漠蝗虫来说,本身并没有毒,非常适合喂养鸭子或者鸡这样的家禽。但是一旦成群,就会激发一种保护机制。

成群之后的沙漠蝗虫,会释放出一种名叫的苯乙腈化学气体。这种化学气体并不好闻,造成鸭子或者鸡闻了之后就不想吃了。但是如果饿的不行,偏要吃这些蝗虫,也不是不可以。

然而,受到攻击或惊吓之后的蝗虫,会把苯乙腈气体转化为氢氰酸,而这种东西有毒。虽然不至于立刻杀死鸭子或者鸡,但是也会造成鸡鸭出现不适症状,严重可能致死。

所以,想要通过鸡鸭等生物的方式灭蝗虫,只能选在若虫期。而如今飞抵的蝗虫已经处于成虫期,已经不适合鸭子和鸡吃了。


史之策


巴基斯坦的蝗虫已遍布全境,危害也愈演愈烈。巴基斯坦出动了数百架飞机喷洒农药来对付蝗虫,但收效甚微,这让巴基斯坦焦急万分。

既然喷洒农药效果不好,那么是不是用别的办法可以消灭蝗虫呢?比如用蝗虫的天敌。说到蝗虫的天敌,我们就会想到鸟类和家养的禽类,像鸡鸭鹅等。还别说,在防治蝗虫的过程中,真有地方用家禽消灭蝗虫的先例,而且还取得了很大成功。这个地方属于我们国家,就是新疆。

2000年,新疆北部发生特大蝗灾,当地除采用化学药剂防控外,还使用牧鸡、牧鸭参与消灭蝗虫。这些鸡鸭在灭蝗过程中很有威力,作用巨大。特别是鸭子,由于食量较大,一次可吃一百多只蝗虫。

看到鸭子灭蝗效果不错,新疆马上和浙江进行沟通,联系到浙江长兴县养鸭专业户杨天元,把他饲养的三万只鸭子分批次空运到新彊,和新疆鸡鸭一起消灭蝗虫。当时,浙江鸭子和新疆鸭子共有10万只,每天分早晚两次出动,在100万亩草原上纵横驰骋,把那里的蝗虫彻底消灭。


在鸭子捕食蝗虫的过程中,它们看起来训练有素,非常内行。鸭子所经之处,蝗虫刚刚飞离地面,就被啄食。平时看起来笨笨的鸭子,捉起蝗虫来脖子转动灵活,每次都弹不虚发,一张嘴蝗虫就成了它们的美食。

相比鸭子,鸡捉起蝗虫来还是稍逊一筹。这是因为,一方面鸡没有鸭子的食量大;另一方面,鸡也不像鸭子那样有组织性。鸭子喜欢成群结队出行,这对密集的蝗虫群杀伤力很大,并且鸭子看到蝗虫就不吃别的东西了。鸡不像鸭子那样集体出击,在吃蝗虫的同时,还吃青草和植物种子。所以,同样是消灭蝗虫,鸡的表现还是差强人意。





对于2000年新疆的蝗虫,还只是局部性的,鸡发挥的都不算好。如今,巴基斯坦的蝗虫太多了,早就以千亿只计了,让鸡去消灭显然很不现实。岂止鸡不行,就是有鸭子,恐怕十万百万只鸭子对于防控遍布巴基斯坦全境的蝗虫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再说,一时间上哪里弄这么多的鸡鸭呢?何况,巴基斯坦境内的蝗虫属于沙漠蝗,性格暴躁,飞行速度快,飞的高,这都大大增加了鸡鸭捕食它们的难度。


目前,南亚和东非的蝗灾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国际组织和不少国家都在积极想办法帮助消灭蝗虫。不过,对于世界上危害性最大的沙漠蝗,除了化学药物防控,其它有效办法并不多。


高山流水116820061


如果您曾经养过鸡,您肯定已经注意到它们非常喜欢吃昆虫。

实际上,对于鸡来说昆虫是它们最好的食物之一,所以有人确实用鸡来代替杀虫剂消灭昆虫。

比如,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为了防止蝗灾的爆发当地600万只鸡被放出笼子在野地里觅食。由于每只鸡每天可以食用100只蝗虫,因此600万只鸡每天就可以理论上消灭掉6亿只蝗虫了。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鸡都非常适合吃蝗虫,如果想要用鸡来消灭蝗虫,必须进行训练才可以。

比鸡更好的防治蝗虫的方法是使用鸭子。鸭子喜欢吃蝗虫卵,而蝗虫倾向于在潮湿的碱性土壤中产卵,所以将鸭子放养在潮湿的碱性土壤中,让它们在蝗虫还没有孵化出来之前就被消灭掉,一个釜底抽薪的好办法。

即使吃成年蝗虫,鸭子的效果也更好,因为它们的食量更大,每天最多可以消耗多达400只蝗虫。而且,在恶劣的天气下,鸭子适应能力更强。

但是,用家禽来防治蝗虫局限性太大了。

首先,效率低。

无论是鸭子还是鸡,他们只能捕捉停留在比较低的位置上的蝗虫,却没有能力捉到天上飞的或者停在比较高的位置上的蝗虫。

所以,即使把足够的鸡投放到蝗灾发生的区域,其效率也非常不尽如人意。

其次,蝗虫机动性极强。

蝗虫虽然在晚上和清晨选择停留在一个地方静止不动,但一旦到了白天,大约也就是日出后半个小时左右,在光线的照耀下,蝗虫身体变得温暖之后就会起飞。

蝗虫可以飞至少50米高,喜欢在300米到1000米的高度上飞行,并且最多可以保持9个到10个小时的持续飞行。

大多数时候,只有当吞噬植物或者夜晚降临天气转凉的时候,它们才会接下来休息,所以对鸡和鸭来说,一旦蝗虫起飞飞走,它们就无可奈何了。

第三,鸡和鸭转移起来非常麻烦。

人类的运输可以弥补鸡或者鸭机动性的不足,但是这些家禽一旦被放出来,想要把它们成功回收,却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儿。

试想一下,在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数家禽在地里边游走,为了将它们转移到蝗虫下一个落脚点,必须雇佣大量人手把它们抓回鸡笼或者鸭笼里。

有这功夫,还不如拿着网子自己去抓蝗虫呢。

所以,使用家禽无法治理最近爆发的总数多达数千亿只的蝗虫种群。

个人认为,真正消灭蝗虫还需要人类通过科技手段进行干预。

其实,相对于使用鸡或者鸭,消灭这几千亿只蝗虫不如雇佣一些人专门捕捉。然后,把这些蝗虫做成食品出口到国外。现在网上的蝗虫价格还是蛮贵的,1斤油炸蝗虫至少要六七十块钱。

南亚次大陆上的蝗虫大约有4000亿只,总重量大约8亿公斤,如果把它们都抓起来做成油炸蝗虫,卖到国外还可以创汇!


历史风暴


不得不说,题主对巴基斯坦很了解。据商务部载,早在2004年,巴基斯坦的家禽业就成为该国的第二大产业,仅仅是鸡都有3.52亿只。如今16年过去了,不知道家禽业会不会成为巴基斯坦的第一大产业?那鸡也不知道要翻了多少倍了?沙漠蝗虫遮天蔽日,肆虐成灾,为什么巴基斯坦不祭出自己的绝招——鸡兵呢?

福垊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战斗力上,鸡不如鹅、鹅不如鸭,鸭不如鹰;尽管鸡很多,但蝗虫更多。

蝗虫不仅是人类的最爱,更是鸡、鹅、鸭、鹰的最爱。

鸡的优势很明显,行动迅速,飞得略高,缺点很很明显,嘴小又长胃口小,吃得太慢,吃得太少。

鹅比鸡强,鹅嘴大胃口大,但鹅太过笨重,几乎不会飞,还有一点鹅的脖子太长了,吞咽似乎有点慢,但总体而言应该比鸡的战斗力强。

鸭又比鹅强,鸭比鹅轻便,行动较为迅速,也能飞两下,而且脖子也短一些,还有就是嘴大胃口大,是灭蝗虫的利器。我们都知道北京烤鸭很有名,可您知道北京鸭的后裔在灭蝗上也战斗力很强吗?北京鸭的后裔也就是讹称的“樱桃谷鸭”,其实是这是老外(英国人)对“樱桃谷农场养的北京鸭”的叫法的简称。这种鸭子色白如鹅,成长迅速,体态“健硕”,战斗力强。早在2000年时,这些鸭们曾奔赴新疆,大快朵颐地灭蝗,可谓灭蝗中的干将!

鹰又比鸭强悍,它们飞得高,更壮硕,在老鹰的眼中,这些蝗虫全都是渣渣,搞定他们并不是难事。

在商务部提供的信息中特别提到了鸡,福垊猜想巴基斯坦应该鸡最多,鹅、鸭会少一些,最少的还是鹰,关键去哪里找那么多鹰,又怎么控制呢?我们就假定巴基斯坦有鸡20亿只吧。可您知道沙漠蝗虫有多少呢?印巴两国交界处的沙漠蝗虫有4000亿只,就按巴基斯坦有2000亿只,难道您觉的鸡的工作效率太低了吗?鸡需要吃100只,说起来鸡的任务也不是很重啊!可您知道吗?蝗虫玩得可都是闪电战!

第二、蝗虫最讲“兵贵神速”而且“神出鬼没”方向不定。

这沙漠蝗虫组织性极强,铺天盖地地笼罩农作物,对它们一扫而光。然后,立即远走高飞,寻找新的目标,它们的速度能达到93码(迈,,150公里/小时)。且不说组织数亿鸡很难,就是组织好了,那些沙漠蝗虫会等着鸡吃它们吗?就是鸡们疯一样地吃它们,又能吃多少呢?再说,它们飞得那么快,而且也不好判断它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哪里?巴铁的鸡又怎么能赶上,又怎么能在下一个目标严阵以待呢?处处设防,处处难防啊!更何况这些沙漠蝗虫还有毒。

第三、沙漠蝗虫的“气场”,霸气而又有毒。

沙漠蝗虫形单影只时,它们身体的颜色也很青很柔和,对禾苗没什么攻击型;一旦成群结队、遮天蔽日,它们立即就仗着“蝗”多势众,脾气暴躁的“体”色大变,颜色都变成近似深灰色的了,对禾苗攻击性很强。这种强大的“气场”就是让人也感觉一丝寒意。

您不要以为他们只是身体变了颜色,他们变色后不仅“凶恶”,还会“释放负能量”——毒气。

动物所副研究员第一作者魏佳宁,通讯作者康乐和研究员王宪辉于2019年1月24日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发表的论文研究指出。

群居飞蝗(Gregarious locusts)在高密度(Crowding)刺激下起动CYP305M2基因将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转化为苯乙醛肟(Z-Phenylacetaldoxime),苯乙醛肟(quan wo)快速水解为苯乙腈(Phenylacetonitrile,PAN)。苯乙腈作为嗅觉警告信号(Warning signal)对天敌大山雀产生强烈的排斥性。当群居飞蝗受到大山雀攻击时PAN会转化为剧毒氢氰酸(HCN)。

福垊需要指出的是他们不仅对山雀有害,而且对其他生物,甚至人类也有害。他们释放出的苯乙腈(jīng)是一股难闻的味道,直接遏制它们天敌的食欲。不过,不能确定是否经过烹饪之后是不是就无害了呢?一般而言,只要没有形成蝗灾,他们的体色是青色的,就是佳肴!

小小蝗虫还上天了!既然蝗灾这么狠,巴铁还是以毒攻毒吧,看到底是谁狠!巴基斯坦进口杀虫剂等着这些沙漠蝗虫呢!让它们早点上天!


福垊


在面对已经成灾的大群蝗虫,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以蝗虫为食的鸡鸭等动物就行,那么为什么不用这个方式消灭蝗虫呢?



第一,没有恰到好处的鸡鸭数量可以随时调动!

可以扑杀蝗虫的鸡鸭,一定是拥有扑食野性的鸡鸭,而不是习惯养在笼子里或者饲养场的饲料喂养的鸡鸭,这种鸡鸭已经丧失了捕猎的能力和条件反射。若使用这些鸡鸭扑杀蝗虫,适应时间会非常长,也可能面临大量的损失。



第二,有野性的鸡鸭难以大规模调运!

一般蝗虫成灾的地区,都是在干旱半干旱的地区,这里也是农耕文化和游牧交界的地区,这里本来就散养鸡的习惯,例如:巴基斯坦地区就有大量的散养鸡,但对于成灾的蝗虫,这些鸡还是显得有点少,或者鸡吃掉的蝗虫没有蝗虫繁衍的新蝗虫多!



第三,一般的都是以多种消灭蝗虫的方式应对蝗灾!

蝗灾爆发后,一般的除了生物防止方法,之外还必须附以人工扑杀、或者使用火烧、烟熏等措施!


泾水书生


并不是所有的蝗虫都可以被“吃掉”的。全世界蝗虫的种类有1万多种,光我国的就有1000多种。此次造成危害的是危害最大的一类——沙漠蝗虫。


从去年12月份开始生成灾害开始,席卷东非,蔓延至印度和巴基斯坦,危害了20多个国家,直接威胁了1900万人的粮食安全。而且现阶段已经在印度完成了产卵,也就意味着现在造成的破坏才是“前菜”,正餐还没正式开始。

巴基斯坦的确是养鸡大国。2019年,“后院养鸡”是巴基斯坦总理提出的重要扶贫项目。曾经2004年,“肉鸡养殖”曾经是巴基斯坦的“第二产业”。


但是2007年一场禽流感,首都伊斯兰堡郊区的5个养鸡场检测出H5N1型禽流感病毒,导致了巴基斯坦的肉鸡养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仍然保有近3亿的肉鸡养殖。曾经有很多中国人跨国去巴基斯坦养鸡。

但是集群化养殖的肉鸡,很显然承担起“灭蝗重任”的。

这不仅仅是肉鸡捕食能力和速度跟不上趟,更关键的是“沙漠蝗虫有毒”。最后是鸡持蝗虫,还是蝗虫吃鸡,还真未必。

成群之后的沙漠蝗虫,会释放出一种刺激的名叫的苯乙腈化学气体;当群居飞蝗受到攻击时苯乙腈会转化为剧毒氢氰酸。


也就是说即便毒不死鸡,麻翻几个还是可能实现的。所以面对4000亿只的蝗群瞬间铺天盖地地转移,最先吓趴下的怕不是沙漠蝗虫,而是那些肉鸡。养过肉鸡的都知道,肉鸡受惊吓容易生病乃至猝死。

的确2000年的时候,我国新疆北部发生特大蝗灾,我们的鸭兵鸭将曾立过汗马功劳。


当时国家一声令下,从浙江长兴空运了3万只鸭子,到草原灭蝗,当年7月就解决了战斗。2001年,新疆专门为了控制和防范蝗灾,养殖了近70万只鸡鸭。

但是如果真的面对4000亿只沙漠蝗虫,当年的鸭兵鸭将们,估计也得犯怵。因为沙漠蝗虫个亚洲蝗虫、东亚蝗虫真不一样,看起来就让人头皮发麻。


不过巴基斯坦的肉鸡虽然帮不了忙,但是2月1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行动起来了。

粮农组织不但派团到了巴基斯坦,还特地划拨了70万美元,专款专用,用以灭蝗。


炒米视角


世界很精彩,老金看世界。

没错,用鸡鸭去灭蝗虫是最经济的方法!既消灭了蝗虫,又让鸡鸭饱餐好多天,养的又肥又壮,能卖个好价钱,一举两得!

鸡鸭灭蝗也最环保!省去了对环境有害对农药污染,被蝗虫占领的土地无需处理,直接可以种植庄稼或者成为草场。


巴基斯坦为何不用鸡鸭去蝗虫呢?

老金认为,主要是巴基斯坦一下集中不起那么都吃蝗虫的鸡鸭来。


老金回顾一下2001年我国新疆应用鸡鸭灭蝗的历史,做个参照:

当时的蝗灾面积2000万亩,每平方米有500-1000只蝗虫,从乌鲁木齐和昌吉调集了20万只可以灭蝗的牧蝗鸭,参与灭蝗,取得很好的效果;

另外还从千里之外的浙江空运了3万只胃口很大的绍兴鸭帮忙,才最终消灭了蝗灾。


这里老金科普一下:

不是任何鸡鸭都能吃蝗虫的,而是有专门的鸡鸭才行,主要是胃口大,吃几个就饱的鸡鸭肯定不行,因为蝗灾一来,就是成堆的蝗虫!必须要堪称大胃王的鸡鸭才能胜任灭蝗工作(新疆人叫牧蝗鸡牧蝗鸭)。


新疆因为经常有蝗灾,全区各县都有饲养灭蝗的牧蝗鸭,目前全区有60多万只;

而且新疆还有一种吃蝗虫厉害的鸟:新疆椋鸟,也在新疆得到保护,当发生蝗灾的时候,也能参与灭蝗。


而巴基斯坦本来大规模养殖鸡鸭就不多,更何况养殖能吃蝗虫的牧蝗鸡牧蝗鸭,短时间是可能靠鸡鸭来灭蝗,只能靠飞机喷洒农药了。

老金希望有关部门能通融一下,调集一下新疆的牧蝗鸡牧蝗鸭,去帮一下巴铁灭蝗,保住他们的粮食!


你对巴铁的灭蝗工作有何想法?欢迎讨论。


老金看世界


几千亿头蝗虫铺天盖地而来,相信任何单一的办法都无法应对。题主说为什么不用鸡消灭蝗虫?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是,巴铁兄弟只要是自家养了鸡的,肯定都撒出去尽情去捕食吃了个够;而有养鸡场的,要么把圈舍打开,让鸡群倾巢而出,或随地搂起大把的蝗虫,投入鸡舍,敞开了吃。但敌众我寡,要想灭掉三、四千亿头蝗虫,得有多少只鸡?另外得多少时间?

(巴基斯坦蝗灾)

巴基斯坦有几只鸡?

目前,全球排在前50位的养鸡大企业中,巴西、美国、中国、泰国、法国的都有,唯独不见有巴基斯坦的。中国的新希望和温氏集团,每年的肉鸡屠宰量加起来有约20亿只。如果,也只能是如果,现在巴基斯坦有这样数量的鸡群,那对付四千亿蝗虫,平均每只鸡也就分得200头,的确不算多,三两天就能消灭干净。但这只是纯理论算法,不具有任何现实可能性。

巴基斯坦每年都有蝗灾,且年年都不轻。但黎叔在巴铁驻站的同事也说了,今年的蝗灾是过去20年里最重的。而我们主要是从外媒上看到了一些报道,央媒没怎么报。这估计也跟我们正在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有关,一方面是我们目前没有更多的精力,另一方面,自己都这么大的疫情了,再去多报他国的天灾,不符合我们一贯的口径。况且如果报多了,我们都知晓了巴铁的蝗灾严重,那帮还是不帮呢?另外,怎么个帮法也是个问题,派人去不妥。还是因为新冠疫情。

鸭子比鸡更能吃掉蝗虫

考虑到之前我国新疆曾使用过鸭子捕食蝗虫的方法,效果也不错,大致是2000年时,新疆蝗灾,且据说也是这次巴基斯坦遭遇的沙漠蝗,当地在综合采用化学药剂、牧鸡和牧鸭灭蝗的过程中,尤其发现鸭子的效果好。于是,新疆马上和浙江的一个养鸭大户联系上,通过空运,整来了3万只鸭子,浙江鸭和新疆鸭加起来有10万之众,在100万亩草原上放养,极大地降低了当地蝗虫的存在,取得了上佳的灭蝗效果。

我国是世界上养鸭数量最多的国家,但问题是同样的,即使鸭子比鸡能吃掉更多的蝗虫,也没法子把数量巨大的鸭子空运到巴铁去灭蝗,就算是我们现在什么疫情也没有,这也是不可想象和操作的,纯属空想想。

黎叔现在还没有去搜索,是不是已经有人在头条和悟空里发类似的问题了,诸如“巴国为何不用鸭子消灭蝗虫”云云。黎叔想说,还是现实一点,即如果手边有鸡有鸭,巴铁兄弟不比我们笨,肯定已经让它们奔赴战场了。只是依据数据判断,巴铁的鸡鸭存量对于几千亿头蝗虫的猛烈入侵,只能起杯水车薪之作用。更主要的还要靠喷洒杀虫剂。同时,已见到有报道称,巴国总理已在呼吁老百姓尽可能地多吃这些营养丰富的大蚂蚱了。

巴铁定能战胜这次蝗灾!中国和你们在一起!看着这像是口号,希望它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