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市人民醫院檢驗科新冠病毒檢測組“排雷尖兵”讓病毒無所遁形

東陽市人民醫院檢驗科新冠病毒檢測組“排雷尖兵”讓病毒無所遁形

如果把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稱作抗疫“戰士”,那麼在實驗室潛心檢測病毒的檢驗人員無疑是“排雷尖兵”——他們是離新冠病毒最近的人。

“事實上,從東陽首例確診病人出現開始,我們就著手實驗室籌備工作。”市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張勇軍告訴記者,考慮到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很強,因此,醫院和科室對實驗室進行了改建和評估等。

疫情來得突然,實驗室缺少採集病毒的部分實驗器材,病毒採樣管、試劑等物資儲備也不足。得益於供應商的給力,為檢測工作鋪平了道路。“醫院緊急從上海採購了一臺核酸自動提取儀,供貨商日夜趕工,終於趕在農曆廿九那天發貨,正月初三這臺儀器終於寄達,這為我們後續加快檢測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張勇軍舉例說,除了上海的供應商,杭州、金華兩地的供應商也很給力,在快遞停運、部分道路封道的情況下,想了很多辦法,通過滴滴快車、貨拉拉等方式將醫院所需的病毒採樣管、試劑等送達醫院,解決了實驗室“糧草不足”的難題。

东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新冠病毒检测组“排雷尖兵”让病毒无所遁形

解決了後顧之憂後,從年初六也就是1月30日開始,市人民醫院檢驗科新冠病毒檢測組正式投入工作。這個團隊除了組長陳黎壓是70後外,方晶晶、孫藝、呂雙雙、王巧剛、蔣小偉、張健等組員都是80後、90後。別看年紀輕,檢測實力卻不俗。截至2月18日下午5點,這個團隊已經完成了1213份樣本的檢測。

“我們這個團隊和市疾控中心的新冠病毒檢測團隊配合得很好。”張勇軍說,通過協商,市人民醫院檢驗科新冠病毒檢測組主要承擔市人民醫院、巍山院區、第二治療點等送檢樣本的病毒核酸檢測任務,每天下午1點以後至第二天上午9點時間段的檢測樣本由他們負責檢測,而上午9點至下午1點的樣本則由市疾控中心檢測團隊負責。這樣一來,兩個檢測團隊密切合作,合理安排時間差,就可以實現24小時無縫對接,讓每天所有檢測樣本都可以得到及時有效的檢測。

东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新冠病毒检测组“排雷尖兵”让病毒无所遁形

病毒檢測工作遠比想象中的要難。為了保障安全,病毒樣本的核心區必須要兩名組員同時進入,一名主操作,另一人配合協助,提取的病毒需要通過傳遞窗傳遞給另一名組員在外面進行擴增,因此每一次檢測都需要耗費四五個小時。由於防護等級要求較高,為了避免氣溶膠傳播擴散,很多操作細節都需要慎之又慎。比如溶液混合後為了減少氣溶膠的產生,需要額外靜置10分鐘才能開始下一步操作。如此一來,檢測人員加班成了常態,飯點往後推兩三個小時更是家常便飯。

东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新冠病毒检测组“排雷尖兵”让病毒无所遁形

新冠病毒很狡猾,有時候檢測幾次結果都不一致。為了進一步提高準確性,檢測團隊不斷更新檢測方式方法,最直接的就是增加樣本的種類。目前,檢測團隊要對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篩查病例等人群檢測咽拭子、痰液、肺泡灌洗液及糞便等多種樣本進行實驗室檢測,這些檢測結果將成為一線臨床醫護人員確診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療效果、康復者愈後跟蹤隨訪的診斷依據。而這也意味著檢測團隊任務更艱鉅。據瞭解,市人民醫院檢驗科新冠病毒檢測組每天要檢測數十份樣本,最多的一天達到了110份。

东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新冠病毒检测组“排雷尖兵”让病毒无所遁形

“我真的很為我們的團隊驕傲。”張勇軍說,在這場新冠肺炎的阻擊戰中,自己最擔心的還是組員們的安全。雖然按照要求,只要防護到位,檢測團隊並不需要醫學隔離觀察,但是直面病毒,讓大家心理壓力都很大。組員們為了避免傳染,還是選擇了自我隔離。“我們做好了準備,我們不怕犧牲,但我們堅定相信,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冠病毒的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