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核酸採樣 逆行“尖兵”的尖峰時刻 最多時每日採樣900例

重慶:核酸採樣 逆行“尖兵”的尖峰時刻  最多時每日採樣900例

文楊正在進行核酸採樣


重慶:核酸採樣 逆行“尖兵”的尖峰時刻  最多時每日採樣900例

穆秋蘭(左)正在進行採樣前的防護


核酸採集員要直面患者,呼吸之間就可能感染病毒。但他們更要保證採集的核酸樣本質量,因為檢測結果與疫情通報數字息息相關。

為了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所有湖北、境外的入區返區人員、養老機構人員,都必須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全覆蓋。自3月13日重慶九龍坡區降為低風險區至今,此項工作共開展檢測1439例。為此,承擔此項工作的來自九龍坡區21個基層衛生單位、公立醫院發熱門診的300餘名醫務工作者,根據上報數據對檢測對象進行嚴密採樣,最多時每日採樣高達900例。

“紅區”最具風險的工作

“您坐好,頭往後仰,放鬆。對,張嘴,放鬆,再放鬆……”“哇──”重慶建設醫院穆秋蘭剛將咽拭子伸進返區人員陳先生的嘴裡,一股分泌物便從陳先生的嘴裡嘔吐出來,直撲穆秋蘭身上,她的面屏上沾滿細密的嘔吐物,防護服上也是斑斑點點。穆秋蘭並沒有躲閃,只是平靜地擦掉嘔吐物。

“對不起,我不做了,別再把您傳染了。”陳先生滿臉歉意,起身想走。穆秋蘭把他按回到椅子上:“您可能太緊張了,不要緊,我們再來一次。您繃住勁兒,我只要幾秒鐘就行。”

穆秋蘭打開手電筒,再次嘗試把咽拭子伸向陳先生的喉嚨。“哇──”陳先生又幹嘔起來。穆秋蘭端來一杯水:“您漱漱口,咱們再來一次。”陳先生把椅子往牆壁上靠,身子抵緊椅背,努力張大嘴巴。“對,就這樣,啊─ ─好,成功了!謝謝您。”穆秋蘭把取出的核酸樣本迅速裝進一支試管,封裝、消毒,放置在樣品箱裡。

這個場景,就是核酸樣本採集過程,它是“紅區”裡最具風險的工作,也是穆秋蘭和重慶建設醫院採集員們的日常。連日來,她們輾轉於九龍鎮、楊家坪街道、黃桷坪街道、謝家灣街道的眾多社區,開展核酸採樣工作。穆秋蘭說:“在一線採樣存在一定的風險,可我們更清楚漏掉一個患者會存在更大的潛在風險。所以,我們必須挺住,當好老百姓的健康‘守門人’。”

咽拭子採樣必須穩準狠

說起核酸樣本的採集,中梁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護士屠秀頗具經驗,她是第一個獲准進入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場所的基層護士。屠秀給記者“科普”了一段:“您瞧這個木棍兒,就是網紅‘咽拭子’,長10釐米左右,一端纏著薄薄的一截棉織物,像根特大號棉籤。很簡單是吧?這個簡單的物件可牽扯著人們天天關注的‘治癒病例’的數字呢。這麼說吧,我們提取的樣本,通過檢測,將決定患者是否能出院、治癒病例是否有變化,但是要保證樣本採集的有效性,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通常取核酸樣本,只要三五秒鐘就成,但在某些市民身上可能會花十幾分鍾。我們每天上午8點至11點採集樣本,通常有100多個需要被檢測的市民。”

屠秀收住笑容,接著“科普”:“咽拭子採樣時,要準確到位。”屠秀指著自己的喉嚨,“啊──就在扁桃體下後方,這叫‘咽後壁’,這裡分泌物富集,又最敏感。這隻特大號棉籤的棉織物有點毛刺感,刷到喉嚨,誰受得了。所以就得快,要穩、準、狠,心軟手不能軟,當然力度也要適中,不然市民會很痛苦。只有這樣才能採到足夠的核酸,提供有效的樣本。”

採集員是逆行的“尖兵”

我區核酸樣本的有效率高不高呢?“那必須高啊!”高新區人民醫院副院長文楊是急診內科副主任醫師,有抗擊非典的經驗,他每天都帶領同事們採樣檢測。文楊說:“我們醫院要負責東三街和集中隔離點的所有采樣工作,這一個月,單人採集核酸樣本最多的一天有100餘次,有效率超過90%。”

一個多月以來,文楊和同事們也摸索出了更多采樣的經驗。他介紹,一般越是年齡大的人,雖然咽喉敏感度低,但配合度較差。遇到這樣的患者,必須先安撫,給他減壓。“市民做核酸測試的心情都很迫切,恨不得馬上檢測出結果,可我們不能馬虎,必須保證質量。別的不說,就說那一身裝備吧,三層手套、三層鞋套,護目鏡、防護服、隔離衣,進一次‘紅區’,就得充分利用。如果失效一次,就會增加醫療成本,還會讓市民多受一次罪。”

如果說,“紅區”裡的醫護人員都是逆行者,那麼核酸樣本採集員就是逆行的“尖兵”,每次採樣,都是他們的“尖峰時刻”。他們要直面患者,並不得不承受嘔吐物的襲擾,呼吸之間,就可能感染病毒,但他們從未有過退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