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不是徐福帶去三千多人的後代?

用戶5676550568


徐福是秦朝時期著名的方士、道家名人,曾擔任過秦始皇的御醫,在司馬遷的《史記》中記載,徐福受秦始皇之命,率領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尋找能長生不老的仙藥,但司馬遷並沒有說明徐福最後去了哪裡。

兒最早記載徐福去了日本的是五代時期後周的和尚義楚,他在自己的著作《義楚六帖.城廓.日本》中記載道:“日本國亦名倭國,東海中,秦時徐福帶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今人物一如長安”。

並記載至今日本的新宮市還保留著徐福和他的侍員七人墓,而且每年的八月還要舉行祭祀徐福的儀式。

(徐福登陸地)


甚至還有人提出徐福到日本後建立了日本王朝,徐福祭祀日本傳說中的神武天皇,那麼日本人到底是不是徐福帶去的三千人的後代?


在秦朝一統天下後,秦始皇為了長生不老,到處尋找靈丹妙藥,聽說蓬萊三座仙山(蓬萊、瀛洲、方丈)有仙人,就派徐福帶領童男童女等三千人和五穀種子等物資出海到蓬萊求仙,後來徐福到蓬萊求仙無果,秦始皇命他再次出海尋找,徐福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對於徐福最後的去處,歷史上有幾種說法。

其一,認為徐福就是到了蓬萊,古代渤海的概念並非僅是被遼寧半島和山東半島環繞的渤海,而是包括了部分黃海和東海。

其二,認為徐福到了南洋,甚至更遠的美洲,因為在美國舊金山附近,發現有刻有中國篆文的古箭出土。

其三,當然絕大多數人還是認為徐福最後到達了日本,日本的許多地方至今還保留有很多徐福的遺蹟,比如徐福登陸地、徐福冢、徐福井、徐福祠等等,至於徐福是不是日本人的祖先還有待商榷。(徐福登陸後居住的地方)


根據徐福的第七世孫記載,徐福是在日本的第七代天皇孝靈天皇在位時登上日本的,因此說日本人完全是徐福的後代的說法不那麼準確,應當是有部分混血存在的。

再過,徐福帶過去的只有那麼三千多人,即使有再先進的武器、技術,要想在當時還荒野遍地的日本列島上繁衍,並且淘汰日本土著,其可能性太小了,只能是與當地土著相融合,產生一個新生的民族並在其中佔據絕對主導的地位。

根據科學家的發現,日本人的基因裡有百分之一的來自中國雲南地區,而根據中國史籍記載,徐福所帶去的童男童女就是當時秦國征服了西南夷後,從這些部落中徵收的。


徐福也給日本帶去了秦朝先進的文化,促進了日本文明的發展,使日本從刀耕火種的時代直接飛躍到了秦漢當時的水平。

相傳日本人的文字也是由徐福帶入日本的,它是由漢字和假名兩套符號組成,混合使用,後來發展成為一種特別的文字,為了不承認中日兩者的歷史關係,日本人又在漢字旁加幾個亂七八糟的東西,就成了所謂的日本文字。


日本的古代史就是一篇糊塗賬,一般是無稽的神話,另一半是捏造的偽史,經過學者衛挺生博士的考究,證明了神武天皇就是徐福,日本真正有正史的是始於第四十代的天武天皇,及處於唐朝時期的唐玄宗年代。







遺產君


日本人很有可能是中國人的後代,但應該不是徐福。

一、徐福出海的記錄

史記中徐福攜帶三千名童男童女出海,已經是他第二次受秦始皇委託出海了,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他去尋仙島和不死藥,等了將近10年,徐福空手而歸。

秦始皇非常生氣,徐福慌忙解釋:“臣已經到了蓬萊仙山,但仙人們嫌禮物太薄了,不肯給長生不老藥。”秦始皇於是問他:“仙人們還要什麼?”徐福說:“還需要三千名童男童女、五穀種子,以及百名精通各種技巧的能工巧匠。除此之外,海上航行非常危險,因為經常有大魚出沒,希望陛下能派一些善於射箭的人一起去。”秦始皇答應了徐福。

於是,公元前210年,徐福再次東出大海,然而這一次徐福一去不返,音訊全無。

從對話中可以看出,徐福第二次出海,是沒有打算回來的,尋藥帶五穀種子幹啥?帶能工巧匠幹啥?

二、徐福是不是到了日本呢?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徐福到了一個多水澤的平原地區,見那裡陽光明媚、氣候溫和、民風淳樸,就留了下來自立稱王。

因為徐福出海的方向正好是東面,所以很多人都猜測徐福到達的地方就是日本。而根據考古發現,也確定了秦漢時期的確有來自中土的移民到達了日本列島並定居下來,所以,從這一層面來說,徐福來到日本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另外一個佐證就是,綿延了6000多年的繩紋文化,在公元前3世紀前後突然中斷了,日本列島的文明進程,從石器時代一下躍入了金石並用時代,這一作用,來自於列島以外的移民,是外來的大規模集體移民帶來了新的文化。而司馬遷的《史記》記載徐巿出海求仙事又正發生在這一時期。

三、徐福是不是日本的始祖呢?

史學界對此持保守態度,因為從時間上來說,徐福東渡的時候,大和國已經形成。

據《日本書紀》、《古事記》記載,傳說中的日本皇室第一代天皇是神武天皇,他是日本神話中高天原的統治者天照大神的後裔,天生神力,英武不凡。他在繼承王位後,經過六年艱苦的東征西討,平定了各方諸侯,建立起統一的大和朝廷,成為日本開國之君和日本皇室的始祖。此時大約是公元前660年左右。

而徐福是公元前210年東渡日本的,所以,徐福應該不是日本的始祖。

四、日本的始祖很有可能是中國人

日本的古史中,第一代天皇建立大和朝廷的時期,相當於中國的春秋時期。當時的中國正值諸侯紛爭,連年征戰,先後稱霸的時期,老百姓為逃避戰亂,紛紛蹈海東渡。移民集團到達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的大有人在,或許神武天皇就是中國春秋時期的一名東渡移民。

史學界,關於倭人始祖問題,歷來也有“吳人後裔說”、“太伯後裔說”、“越人後裔說”、“徐福後裔說”、“騎馬民族後裔說”等諸多觀點,影響著日本歷史發展的外來文化有吳越文化、齊魯文化、通古斯文化等。

唐朝時期,中日交往日趨頻繁,人們發現日本的文物制度類似中國,頗存上古遺風。

再說日本的文字,有一部分類似於中國漢字,很有可能源自於中國。

綜上所述,日本的始祖很有可能是中國人,但是應該不是徐福,不過徐福的東渡對日本的經濟發展的影響應該是很大的!


正史風雲


這肯定是不可能的,現代基因檢測早已明確了日本人的由來

首先要明確一點,早在3.8萬年前日本列島就已經有人居住了,最早來到日本的居民叫繩文人。從1.2萬年前開始創造繩文文化,而在6000多年前,有一支彌生人也來到日本,這兩個族群構成了現代的日本人。至於徐福,他是否真的到達了日本現在都還沒有肯定的論述。

經過現代基因分析,日本人的主要有兩大支,一支是來自於西南海島地區的繩文人,他們是通過朝鮮半島到達日本的。另一支則是從東北亞地區進入日本的彌生人。

根據DNA檢測,今天的日本人是由繩文人和彌生人混合而成的,其中彌生人的基因稍佔多數,也就是說有相當一部分日本人的祖先是來自於東亞大陸,他們可能和漢人有著共同的祖先。

從亞洲大陸前往日本,最近的路線是走朝鮮半島,越過對馬海峽進入日本,目前可以肯定,日本人與韓國人與韓國人有著極大地血緣關係。

今天日本人的Y染色體DNA中高比例的單倍型類群O-M176及一定比例的單倍型類群C-M130都和韓國人具有極高的一致性,足以說明日本人和韓國人之間的血緣緊密性。然而這個基因在漢族人裡並不常見,通過基因堅定,日本人和中國人之間更多的是文化交流而並非基因交流。

當然進入文明時代之後,也有許多中原人前往日本,日本稱這些來自中原的漢人為渡來人。

例如日本的《新撰姓氏錄》中就曾記載,在西晉末年,前漢朝皇族後裔劉阿知為了避難,攜全家移民日本。日本人今天稱呼劉阿知為“阿知使主”,現代日本的許多姓氏都是來源於劉阿知。像是《頭文字D》中的高橋涼介,雖然他只是個漫畫人物,但“高橋”這個姓氏就是起源於劉阿知。

除此以外,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長宗我部家族就自稱是秦始皇的後裔,據傳長宗我部氏是秦始皇的第15世孫弓月君的後代。直到今天,日本依然有許多人姓秦。

(日本戰國著名武將——長宗我部元親)

不過這些渡來人的數量是比較少的,不至於改變日本人口結構,但這些來自東亞大陸的渡來人卻為日本帶來了先進的文化。

像是日本的和服就是由渡來人從江浙傳入的,因為春秋戰國時期江浙屬於吳國,於是日本 就將漢人穿的衣服稱之為“吳服”,直到明治維新之後才改稱“和服”。

再說徐福東渡,至於他到底有沒有到達日本,這個事情現在還沒有確切的證據,關於徐福到達日本的傳聞最早出現在北宋,當時中國對日本已經比較瞭解,知道在東海以東有一個島國,於是就將徐福東渡的事情與日本聯繫了起來。

徐福是一個齊國江湖術士,但我感覺他就是個江湖騙子,此人最早見於司馬遷的《史記》,但是在《史記》徐福卻有兩個名字,在《史記▪秦始皇本紀》稱作“徐巿”,而在《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中卻被叫做“徐福”,後世多稱之為徐福。

秦始皇在統一天下後,徐福求見始皇帝,他告訴秦始皇在蓬萊有不老仙丹,如今可以肯定的說,他在忽悠秦始皇。

不過當時古一帝一直夢想著長生不老,於是便資助他出海,結果徐福第一次出海歸來時一無所獲,當然,找不到仙丹是正常的,找到仙丹才不正常。

面對秦始皇的質詢,徐福詭辯有大魚阻擋去路,於是秦始皇派遣大船和射手出海獵殺大魚,於是徐福硬著頭皮第二次出海。

第二次出海後徐福沒有再回來,因為他回不來了,秦始皇又不是傻子,你三番兩次的無功而返,豈不就是在戲弄皇帝!徐福若再敢回來,腦袋肯定是沒有了。

徐福第二次出海後必然要尋找陸地,《史記》上說他找到了“平原廣澤”,至於“平原廣澤”是哪?這個至今還有爭論。而由於此次徐福是一去不回,司馬遷是如何知道徐福到達“平原廣澤”的?這個也不清楚。

但假如徐福找到陸地,他最有可能看到的陸地並不是日本列島,而是朝鮮半島。因為徐福是從山東出發的,而山東半島正衝著朝鮮半島,如果徐福直直的向東行駛,最大的概率是達到今天的韓國,而去往日本列島需要繞個彎。(圖中藍色的路線是假設徐福東渡的路線)

總的來說,從基因角度上早已證實了日本人的來源,日本人和中國人真的沒有多少血緣關係,只是由於文化上的原因,中日兩國都在宣傳徐福,但至於徐福離開大秦後到底去哪了?現在誰也不知道。


千佛山車神


基因研究證實日本人是“雜種”。

絕大部分的人都聽說過一個傳說,就是徐福東渡求取長生不老之藥,隨船帶領的三千童男童女,成了日本人最初的祖先。而徐福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日本的初代神武天皇,但近來也有學者說徐福是比神武天皇和天照大嬸更早的男神伊奘諾尊。

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有記載徐福東渡的事情,但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實際上記載的也並不是全部為真,也有太史公自己想象而成的東西。

2012年日本研究人員在《人類遺傳學雜誌》上發佈報告,經過分析了來自日本、中國和其他國家地區的一共500多人的基因後。結果顯示現代日本人是由來自日本本土的原住民繩文人和來自東亞的彌生人混血而成的。

德國科學家也曾經發表過論文,其中提到:漢族人是典型的蒙古利亞人種東亞分支,而大和民族則是通古斯人和蒙古利亞人種雜交的產物。

所以大和民族有自己典型的生物特徵:羅圈腿、齙牙、身材矮小等。

徐福東渡到底到達了哪裡已經不可考證,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如今的日本人不僅僅只是那三千童男童女的後代,中間還夾雜了很多其他朝代的基因。

直到清朝以前,日本都是很崇拜中國文化的,一直都是中國的附屬國。甚至他們官方不斷派遣女子到中國改良家族的基因。帶回去生的兒子基本都成為了家族的繼承人。

如今的日本人當中,基因就更復雜了,很多都混血了二戰後駐守日本的美國大兵的基因。

(徐福影視形象)

所以從科學上來講,純種的大和民族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民族融合的產物。


歷史小跟班


當然不是!

怎麼還會有這種問題?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早就出來了!

基因上中國人和日本人完全是兩種不同的人種!

再說你看看,

秦始皇兵馬俑的身高,

再看看日本古代名將身高,

秦兵馬俑坑出土的俑一般都在1.8米以上,最高者達兩米。

雖然每個兵馬俑腳下都有10釐米左右的“墊高”。

通過日本古代名將盔甲文物推算身高:

豐臣秀吉 140cm

有可靠史料記載,豐臣秀吉有個外號叫“猴子”,形容他又瘦又小,晚年甚至毛髮稀疏,要畫眉毛才願意出征。

他的身高大概在140cm左右,是諸將裡最矮的,所以,可能是出於展現威嚴的需要,他的盔甲上有長長的箭飾,像太陽之光一樣散開,非常帥。

德川家康  159cm

與豐臣秀吉、織田信長並稱為“日本戰國三傑”的德川家康,一手建立了江戶幕府。他的盔甲——“金陀美具足”是日本重要的文化遺產,預計將用1年修補。

1560年,當時年僅19歲的德川家康身著這套盔甲取得了戰役勝利。盔甲是為德川家康量身定做的,按照修補結果,可以推測出德川家康的身高差不多159cm。


2分鐘看世界


徐福是不是日本神武天皇,日本人是不是徐福帶去的三千多人後裔?日本學者是這樣認為的:

1994年初,日本昭和天皇的弟弟三笠宮親王在參加香港徐福會成立的賀詞中寫道:“徐福是我們日本人的國父,乃日本的立國者神武天皇”。同年月26日,日本首相羽田孜在參加日本作家飯野孝宥的著作《彌生的日輪——徐福與日本天皇世系考》出版紀念會上公開表示,“我的祖先是中國人哩,他們是隨徐福一起東渡日本的。”在日本語中,羽與秦的發音是一樣的,羽田首相自稱為徐福子孫。

徐福像

日本學者家永三郎在其著作《日本文化史》中寫道:“今日日本人之大多數,乃琅琊人之後裔。”曾任日本寶冢市議長的久武親人在《秦長曾我部舊家記》中寫道:“久武家之祖先是徐福,徐福之十五代孫河勝廣隆因戰功由天皇賜姓秦。”不少日本人認為自己是徐福後裔,認為徐福就是神武天皇,他們有什麼證據?

證據一:“不死山”、“不二山”

日本最早記錄徐福事蹟的是《富士古文書》和《神皇正統記》,據這兩本古籍記載,當年的富士山被稱之為“不死山”、“不二山”,徐福為求得長生不老藥來到富士山。

徐福來到日本後,居住在了富士山的東北麓。不久之後,徐福次子福萬奉命移居到紀州熊野,徐福子孫在熊野開墾荒地、養蠶織絹。徐福因為教會日本人種植水稻、養蠶織絹,因而被日本人稱為“農耕神”、“蠶桑神”。徐福子孫不斷繁衍,大量居住在日本山犁縣的富士吉田市和歌樂山的新宮市以及佐賀縣的佐賀市,這三個地方仍然是今天徐福後裔的聚居地。

證據二:鷁鳥船

日本流傳至今最早的正史《日本書記》記載,日本最早的創國者是磐餘彥天皇,磐餘彥天皇就是日本神武天皇。神武天皇自海外而來,駕駛著鷁鳥船降落日本島。根據這種記載描述,神武天皇極有可能就是徐福,因為日本不可能擁有中國才有的鷁鳥船。

對於這種觀點,日本學者飯野孝宥在其著作《彌生的日輪——徐福與日本天皇世系考》一書中,著重對鷁鳥船進行了研究,並且對徐福就是日本天皇的論斷給予了支持與肯定。

證據三:川、滇、黔一帶風俗一致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著名的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鳥居龍藏通過對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居民體質和風俗的研究,又深入到川、滇、黔一帶挖掘古人類習俗傳承歷史。

經過嚴謹的人類學、考古學研究分析,最終認定日本有不少人口來源於中國東南沿海,從文化習得性與傳承的角度分析,徐福成為日本人開化始祖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證據四:徐福留下的文字

在朝鮮半島南部臨海的崖石上,刻著“徐市過此”和“徐市起拜”八個字,而在日本卻沒有找到徐福留下的一個字。有日本學者指出,這是徐福絕秦的表現,徐福東渡日本就是要與秦始皇斷絕關係。

在這個問題上,日本學者林羅山(1583-1657)的解釋相對來說更為可觀、可信,《林羅山文集》記載,“徐福之來日本,在焚書坑儒之前六七年矣,提蝌蚪、篆蘆葦,漆竹牒,時人知者鮮矣。其後,世世兵燹,紛失亂墜,未聞其傳。嗚呼,惜哉。”

按照林羅山的觀點,徐福初到日本,用蘆葦做筆,竹木牒做書,攥寫了文字。但當時大多數日本人並不認識,隨後因為戰亂頻繁,這些竹木文書全部遺失、損毀,因此至今無法找到徐福留下的文字。

日本著名學者林羅山

證據五:頭骨指數測定

1950年,日本人類學家組織全國各大學組建“日本族頭骨指數測定會”,對全國所有大學的學生進行頭骨測定,這項研究歷時長達6年整,總共有將近10萬人參加了測試,實驗數據存放在日本東京大學。

測試的結果表明,日本人的頭骨指數85%以上與中國江蘇、浙江、安徽福建、以及山東半島的頭骨指數相同。通過對被測對象的族源追蹤,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越族人,徐福當年所帶之人全是東南沿海一帶。由此,徐福為日本開國之祖可能性極大。日本人為徐福後裔的可能性極大。

稗史候說


現代日本人,有20%華族O3血統,屬於徐福之類的渡來人口。然而,以徐福為代表的華族O3血統,只是近5000年的人口遷徙,並不是日本的底層血統。

日本的底層血統,是3萬年前登陸日本的蝦夷族D2血統、2萬年前登陸日本的熊襲族C1血統、1.5萬年前登陸日本的敖廣族O2b血統。其中,D2佔35%、C1佔5%、O2b佔35%。1.5萬年前,敖廣O2b跟蝦夷D2混血,形成繩紋族。沒有參與混血的蝦夷族,被排擠到北海道。熊襲C1,是直到最近幾千年前,才參與混血的。

按照分佈,在日本關西,敖廣族O2b佔優勢;在日本關東,蝦夷族D2佔優勢。所以,日本天皇的血統,最大可能性是O2b。然而,東山天皇后裔,測出來的父系血統,卻是D2蝦夷倭族。不過沒啥,畢竟,天皇血統,早就東拉西扯N多次啦。

從中國中原往東遷徙的華族O3血統,在韓國有40%、在日本有20%。華族帶去了水稻、青銅、鐵器,跟繩紋族混血,形成彌生族,也就是現代日本人。日本天皇的三神器「」不是玉器、就是銅器。畢竟,當時鐵器才開始。


醉哪吒


日本的發展在歷史上確實有徐福的一些功勞,日本的某些人也可以說是徐福的後代。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徐福的後代。在秦朝徐福東渡之時,正是日本的彌生時期,日本確實也有不少人存在的。

徐福的傳說

徐福帶著五穀、100工匠、3000童男童女,向東方出船,直達如今日本,當時被稱為“平原広沢”。在日本各地也有徐福的傳說,有地方將徐福奉為“技藝之神”。雖然徐福是日本外來之人,但是卻帶來了當時日本沒有的技術,促進了日本更加發展。在日本當時並無文字,彌生時代開始是在公元前3世紀。

日本有長生不老藥?

秦始皇建立王朝之後,開始尋求自己的長生不老,希望自己的權力永恆。這個時候,始皇帝要求徐福尋找仙人,謀求長生不老。徐福就在秦始皇的支持下,向海上進發。但是,徐福得到始皇帝大量資金和兵力的支持,卻遲遲不出發,讓始皇帝十分氣惱。詢問之時,徐福答道:向東方進發遇大魚(鯨魚),妨礙出行。秦始皇就退治了鯨魚,為徐福開道。

而此時,徐福又要求3000童男童女,百名匠工,穀物種子,始皇帝一一準許。可是,徐福出海後,並未折返,正是所謂的“平原広沢”。日本並無長生不老藥,而始皇帝也隨後駕崩。

徐福各地的傳說

日本的各地都有徐福的傳說,各式各樣,可見徐福對於日本古代影響甚是深遠。一說是徐福到日本以後,便派多組人員前往日本各地,或許這也是日本各地傳說的起源。

在諸多登陸之處,都留有石碑、神社以此紀念徐福之事。在眾多的徐福登陸之地也有較為著名之地,名為金立神社,現在依然保留石碑。

而金立地區的民眾,依然也信奉著徐福,依然堅信水稻以及醫藥等都是因徐福而傳來。金立的人們,現在依然對徐福進行50年一度的祭祀,當其為自己的祖先。

部分文章介紹:

《日系8家車廠“江湖地位”最新排名,豐田傲視群雄依舊無敵!》

《為何豐田章男深信:在上市企業中,下一個倒下的就是豐田!》

《松下幸之助經營哲學:不裁掉一人,上半天班,工資全給!》


日本二三事


說日本人是徐福的後代這是不準確的,為何?日本列島早在徐福之前,已經有原居民居住,如果說徐福過去後,從那開始,有徐福的後代那是有存在的可能,為何?從日本歷史及中國歷史可參詳一二,還有就是早年的基因“雜種”理論。

日本人不是徐福後代有兩個點存在疑問

第一點,後世經考古研究,早在幾千年前,日本列島就已經有原住民,當時原住民稱之為“繩文人”,只是個體較於中原人更矮小一點,後續之所以更高、強壯,源於“雜交”過,其一,雜交的人中有中原人,當時三國時期的吳國、燕國,包括東渡的徐福等人。

第二點,徐國去的時間是秦始皇時代,乃公元前259年—前210年這個階段,如果非要說日本人乃徐福後代,除非東渡後,遇見時空穿梭,那到有點可能,所以在時間上是對不上的。

至於最終徐福是不是成功東渡有待詮釋,但據日本《甲斐國志》史料記載,徐福到過,記載裡這樣記錄的:“徐福東渡後進入日本改名為羽田,在日本還從事師職一職,不僅如此,由於徐福自帶中原文化,還有幸被日本弘順大師交往甚篤,因為,這段徐福東渡還有幸記載於《義楚六帖·城廓·日本》內。”

除開相關史料外,中原也有史料記載,那就是《史記·秦始皇本紀》《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後漢書·倭傳》均有涉獵徐福有東渡成功過日本。

當然,這些都是撿漏述說,真正意義上的廣傳還是日本的遺蹟,據悉,日本很多地方皆有與徐福相關的祠、廟、碑、墓、合計五十有餘,相關的傳說,版本更是涵蓋三十餘,特別是日本知名的地方,例如富士山、和歌縣、廣島縣、秋田縣皆有徐福遺蹟,當中最有意思的當屬日本每年在12月15日都會祭祀徐福。

所以從這點來看,當初日本人不是徐福的後代,但從那以後有徐福的後代,因徐福東渡後弘揚過文化,在日本頗有盛名,從而有些後代是屬於正常。


探索歷史奇聞


一位對徐福有廣泛研究的日本學者鈑野氣峰,他在早稻田大學做研究工作。他說徐福和他留在日本的隨員繁衍了成千上萬的後世子孫,茶褐色眼珠的日本人都是齊部落(即徐福所屬的部落)的後裔。這些日本人中許多人都姓齋藤,漢語中的意思就是“齊”。至少有30%的日本人有中國血統,是徐福隨行人員的後裔。
徐福東渡路線


徐福是中國兵家泰斗鬼谷子先生的徒弟。鬼谷子先生曾任楚國宰相,後歸隱衛國授徒,鬼谷位於河南省淇縣淇谷雲夢山,因鬼谷子先生在此授徒為名。鬼谷子名王禪,又名王詡,戰國時衛國人,長於持身養性和縱橫術、精通兵法、武術、奇門八卦,著有《鬼谷子》兵書十四篇傳世,世稱王禪老祖。鬼谷子常年隱居雲夢山並在此教徒授藝。張儀、蘇秦、孫臏、龐涓、毛遂、徐福等都是他的弟子。鬼谷子的高徒中,徐福在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毛遂之後。

孫臏、龐涓主修兵法,兼通武術、奇門八卦。他們的時代,大概是秦始皇曾祖父秦孝公的時代。張儀、蘇秦主修縱橫術(遊說、外交)。他們出山略在秦惠王時代和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時代。毛遂、徐福是鬼谷子先生晚期的徒弟。
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關門弟子。學辟穀、氣功、修仙,兼通武術。他出山的時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後,李斯耍的時代。鬼谷子先生這些徒弟出山時間大約從公元前280年到公元前230年,前後跨度達四五十年。

秦始皇統一以後,徐福向秦始皇獻計——以500童男、500童女,乘大船到蓬萊仙島尋訪神仙,求長生不老藥。結果,公元前219年去了一次,未果。前209年一去杳如黃鶴。秦始皇等了1年不見徐福返回,自身先死!不知徐福已經來到東洋瀛洲。

史傳徐福事蹟如下:徐福,即徐市,字君房,齊地琅琊(今江蘇贛榆)人,秦著名方士。 他博學多才,通曉醫學、天文、航海等知識,且同情百姓,樂於助人,故在沿海一帶民眾中名望頗高。
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東巡,登泰山勒石頌德。然後經黃縣、(月垂)縣,攀成山,登芝罘(今煙臺)山,南下琅琊臺,逗留3個月。在此期間,秦始皇看到海州灣內出現海市蜃樓,認為是仙人所顯,遂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乘樓船入海,尋求長生不死之藥。徐福入海數年求藥不得。

9年以後(前210年),秦始皇再次東巡又找來徐福,徐福怕秦始皇怪罪,詐稱海中的大鮫魚十分厲害,船隻難以靠近仙山取藥,須派善射者同去,射殺鮫魚,才能上岸求藥。泰始皇再次派徐福攜帶童男童女以及百工巧匠技師、武士、射手500多人,裝帶五穀種子、糧食、器皿、淡水等,入海去仙山求藥。

徐福東渡沒有獲得“不老藥”,卻在熊野浦登陸後,發現了“平原廣澤”(即日本九洲)。長生不死之藥沒找到,返回恐遭殺身之禍,便長居於此,不再復返。徐福等人在九洲島等地向日本土著民族傳播農耕知識和捕魚、鍛冶、製鹽等技術,還教給日本人民醫療技術等秦朝先進文化,促進了社會發展,深受日本人民敬重。


日本尊徐福為“司農耕神”和“醫藥神”。和歌山縣、佐賀縣、廣島縣、愛知縣、秋田縣、富士山地區都有徐福活動的遺蹟。佐賀、新宮等地神社都把徐福作為神來大會奉祀,每年都要舉行聲勢浩大的祭祀活動。為了弘揚徐福精神,中國、日本成立了全國徐福會,連雲港、龍口、膠南、滄州、蘇州、慈溪和新宮、佐賀、大阪、富士吉田、鹿兒島、東京等地也都成立了徐福會。近幾年,有關徐福論著和文藝作品不斷出版,有關徐福的劇目亦搬上了舞臺。


鈑野的研究還得出許多出人意料的結論。 他說徐福和他留在日本的隨員繁衍了成千上萬的後世子孫,只要是茶褐色眼珠的日本人,就肯定是齊部落(即徐福所屬的部落)的後裔。這些日本人中許多人都姓齋藤,漢語中的意思就是齊。他說孔子和老子都與齊有淵源。徐福隨員的後裔有不同的姓氏,他們中的許多人姓秦,這是秦王朝的國名。在山口郡,1300年前曾建立過一個秦王國。隋朝皇帝派遣的使節從日本登陸,那的風俗和生活方式,就像是從中國去的,他們都是徐福使節的後裔。

據鈑野的估計,至少有30%的日本人有中國血統,是徐福隨行人員的後裔。

鈑野說:“如果日本人知道我們與中國人像同胞兄弟一般有同樣的血緣關係,在第二次大戰中,就不會在中國的城市裡犯下這樣的罪行。我們很可能從來也不會想到要侵略中國了。”他還說:“我從未去過中國,因為我為在第二次大戰中我們對中國人民所犯下的罪行感到無地自容。在訪問中國前我必須克服這種感覺。”

鈑野說日本人是神之子的論調是危險的,如果日本繼續相信這種神話,歷史很可能重演。因此,他打算寫一本書,讓日本人徹底明白他們的起源。


在日本,守得最緊的“秘密”是祖先的墳墓。未得到皇族的允許,沒有人會想到去碰這些墳墓,更不用說為研究的目的而挖掘這些墳墓了。如果日本允許發掘他們祖先的墳墓並進行研究,那麼日本的歷史也許就不得不重寫。如果他們發現祖先實際上是中國人或高麗人,他們會怎麼辦?我想,這要比不顧史實而沉醉在想像和神話中好得多。

1994年4月當選的日本首相羽田孜上任前,公開承認他是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的後裔。這使包括日本人在內的許多人十分震驚。他說他的祖先姓秦,在200年前才改為“羽田”,在日語中,秦字與羽田發音相同。他是率領3000童男童女從中國到日本的徐福的一個隨員的後代。換句話說,這位首相承認自己具有中國血統。




2007年10月26日,羽田孜石刻“中日友好始祖徐福”在江蘇贛榆揭幕,右一為羽田孜

“徐福子孫墓坐落在神奈縣的廟善寺內,當我發現時,我確信有著2200年曆史的徐福確實真的東渡來到日本。”神奈川縣日中友好協會、神奈川徐福友好協會的田島孝子女士日前在江蘇連雲港如是說。

日本神奈川縣日中友好協會、神奈川徐福友好協會一行多人日前來到連雲港市,通報了他們最新發現的徐福子孫墓有關情況——該墓坐落在神奈川的廟善寺,在福岡家世代墓的左側。墓文經過專家考證,大意是,他的祖先是秦朝的徐福,之所以以福岡為姓,是由於取徐福的“福”字,讓子孫不忘祖先故土。




日本的徐福公園

傳說中的徐福出生於連雲港市贛榆縣金山鎮,為中國有史載東渡扶桑的第一人。早在2200多年前,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3000童男童女東渡。人們普遍認為:徐福把前秦時期的稻作農耕、鍛冶紡織、古典文字等先秦文明傳到了日本列島。

日本前首相羽田先生曾於2002年專程去贛榆徐福村祭奠,他多次表示,羽田家族之根來自中國,祖先是徐福。據介紹,以前日本的徐福熱主要集中在九州的佐賀、本州的太平洋沿岸新宮、熊野、富士吉田一帶,近年也擴大到北海道、青森縣小泊村、京都府伊根町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